宁拜人为师,勿好为人师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发信人: Watermalen.bbs@eden.EE.NCTU.edu.tw (西瓜聪), 信区: Book 标 题: 老狐狸格言(14) 发信站: 伊电园 (Mon Sep 16 19:37:02 1996) 转信站: Lion!netnews.ntu!spring!news.cc.nctu!news.ee.nctu!eden 来 源: bbs@eden.ee.nctu.edu.tw 宁拜人为师,勿好为人师 老狐狸说:若你『好为人师』,就犯了人性丛林里的一个忌讳——侵犯了人性的『自 我』! 孔子说:『小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非常实在,因为人各有所长,智慧也各有高 低,因此人应在人群中寻找可以启发自己智慧的人。对自我成长而言,孔子的这句话是相 当有价值的。 在人性丛林里,孔子的这句话一样适用,也就是说,在人群中,你以别人为师,除了 可增进自己的成长之外,也可以满足对方的优越感及虚荣心,很多老师一教就是一辈子, 多多少少也有这种被满足的心理。 不过,在人性丛林里,『好为人师』却不是件好事。 在这里的『好为人师』指的不是『喜欢当老师』,而是喜欢指点、纠正别人。 有一种人,喜欢在工作上指出别人的错误,并『贡献』自己的意见,也喜欢在言语上 指正别人的缺点,例如交友方式啦、衣服发型啦、教育子女的方法啦......。 这种人有的纯粹是一片善心,对旁人的错误无法袖手旁观,有的则是自以为是,认为 别人观念有问题,只有他的才是对的。 不管基於什麽心态,也不管你的意见是对是错,是好是坏,一旦你主动提出来,你就 犯了人性丛林里的忌讳——侵犯了人性里的『自我』! 你要知道,每个人都在努力建立一个坚固的自我,以掌握对自己心灵的自主权,并经 由外在的行为来检验自我强固的程度,你若不了解此点而去揭露他的错误,他会明显地感 受到他的自我受到你的侵犯,有可能不但不接受你的好意,反而还采取不友善的态度。尤 其是工作,你的热心,根本就是在否定他的智慧,甚至他还会认为你是在和他抢功劳,总 之,他是不太领情的。 所以,『好为人师』是人际关系的障碍。如果你非要『为人师』不可,则必须建立在 几个基础上才行: ——两人关系密切;你基於『义』而提出,他有可能会接受你的意见,但不接受的可 能性相当的高,这是人性,没什麽道理可说。 ——你在他心目中够份量;所谓『人微言轻』,如果他一向敬重你,那麽他有可能接 受你的意见,但表面听从,私下不理的可能性也很高。如果份量不足,那就别自讨没趣。 ——你是他的长辈或上司;基於伦理及利害关系,你的意见他有可能会接受,但,也 不尽然......。 总而言之,人都有排他性,也有『虽然知道不对也要做下去』的自我毁灭意识,这是 他个人的选择,因此,与其『好为人师』招惹麻烦,不如去『拜人为师』求自己成长;别 人的事,管那麽多干嘛!除非他自己来『请教』你,但说多少,还是要有些斟酌。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