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心就好,不必知心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发信人: Watermalen.bbs@eden.EE.NCTU.edu.tw (西瓜聪), 信区: Book 标 题: 老狐狸格言(15) 发信站: 伊电园 (Mon Sep 16 19:37:43 1996) 转信站: Lion!netnews.ntu!spring!news.cc.nctu!news.ee.nctu!eden 来 源: bbs@eden.ee.nctu.edu.tw 贴心就好,不必知心 老狐狸说:『知心』不是美德,而是灾祸的种子;朋友、夫妻、兄弟同事之间,无不 如此。 『相交满天下,知心能几人』?这是人们对朋友易交,知己难寻的慨叹。 其实这不是慨叹,这句话所说的,毋宁是一种事实,有值得在人性丛林里进出行走时 思考之处。 以这句话来看,交朋友以『知心』为最高境界,其实这是做不到的。 家是人生活的堡垒,有不欲为人窥见的隐私,人的内心也有一个不欲为人知的隐秘堡 垒,在这个堡垒里,他是主人,有无上的权威,一旦这个堡垒被攻破,再也没有隐秘,他 便会发生失去隐蔽物、暴露在众人面前、缺乏安全感的慌乱;而为了重建这个堡垒,他会 离开攻破他卷心堡垒的力量,甚至施以报复,消灭那个力量,以保持堡垒的不再被侵犯。 所以,『知心』是不可能的,不但你知不了别人的心,你也不愿意别人知你太多的心 。而若强欲知心,便会引起对方的抗拒,启动他的自卫系统。这对二个人的关系自然是有 负面的影响。 万一你是个灵慧的,很容易知别人之心的,那麽你千万别自以为聪明,向对方表现你 的知心术。 三国时代的杨修就因为太聪明了,很会揣摹曹操的心思,照道理,曹操应说『知我者 ,杨修也』,可是他却把杨修杀了,原因就在於杨修不时把他的聪明表现出来,让曹操失 去了安全感! 一个如果心里面在想什麽你都知道,你想他会不会学曹操? 对上司、对同事、对朋友,甚至对兄弟、夫妻之间也都是如此!『知心』不是美德, 而是灾祸的种子呀! 因此,与其『知心』,不如『贴心』! 知不知心是另外一回事,表现出来的要是贴心。 所谓『贴心』,简单地说就是『体贴的心』,一种主动关怀对方的心和被动倾听对方 心声的心!这是在感情上和他交流,这麽做,对方会感受到一种温暖而不是压迫。如果你 对他的心思也有所了解,那麽不可表现得太多,也不可表现得太深,而且应针对无关紧要 的事来表现,其他的事,装做鲁钝好了。而为了『鲁钝』的必要,有时候还得在恰当的时 刻表现你的鲁钝,也许他会对你的鲁钝不以为然,但对你却是绝对的放心;不过,在态度 上仍要表现出和他的『贴心』,否则你和他的关系也会产生变化。 你呢?最好不要求有『知心』的朋友,因为一旦有人知你的心,你的日子也会难过的 ,『贴心』就可以了,而这也正是『朋友』的真义。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