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与电脑网路上的人际关系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发信人: c-tsai4@casper.beckman.uiuc.edu (Chih-Hao Tsai), 信区: education
标  题: 青少年与电脑网路上的人际关系
发信站: Beckman Institute, UIUC (Wed May 22 06:47:05 1996)
转信站: iljhs!netnews.ntu!linux2.tpml!inforist.com.tw!UUserv.Net.tw!news.isl.ne
Origin: casper-ether.beckman.uiuc.edu

5/21/96

青少年与电脑网路上的人际关系

蔡志浩

近年来各界大力提倡资讯教育,学习电脑的年龄层愈来愈低。一般人
以为,这是经济发达、社会繁荣、教育进步的必然现象。笔者则以为
在青少年阶段,学习电脑不见得全无害处。家长需特别谨慎。

从某方面来看,学习操作电脑所获得的人机关系与真实的人际关系是
类似的:必须用电脑的语言,遵循一些电脑的规矩。这样的沟通与合
作,在处理真实世界的人际关系时也是需要的。近年网路发展迅速,
在电脑前,你不仅只是「操作」电脑,你还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
。你面前的电脑,不再只是只是一部机器了,它还传递出很多「人」
的特质。网路的发展把「人机关系」与「人际关系」的界线变得更加
模糊。

在青少年阶段,面临到自我认同的发展危机,也开始发展同侪团体间
的人际关系。以往电脑网路不发达,青少年必须直接面对真实的社会
,去认识自己,经验、去发展人际关系与技巧。这个过程,往往充满
痛苦、伤害与挫折,但一路走来,发展出来的自我认同人际关系与技
巧也比较能适应这个社会。

今天有了电脑网路,青少年多了一种选择:他们可以在电脑网路上发
展人际关系。普及资讯教育,有一个副作用,就是把这个选择提供给
更多的青少年。笔者以为这个副作用,正面影响少,负面影响多。

电脑网路上的人际环境与真实的人际环境类似,但不相等。最大的不
同有二。一是相对於真实的人际互动管道中能够传达及接受的讯息,
网路并没有足够的代表性。一些人际互动中的成份如性别、声调、面
部表情、身体距离、身体语言、身体接触等,都在网路的人际关系中
消失了。二是相对於真实社会,网路使用者是一个没有代表性的样本
。固然网路使用者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但不可否认地仍以学生及有
机会固定接触电脑网路者居多。而且「电脑」这个必备的上网条件,
让网路使用者几乎接触不到低社经地位者。

一言以蔽之,网路上的人际关系是真实社会与人际关系的一个简化的
而没有代表性的样本。在这样的网路环境发展人际关系的好处是,简
化的环境让人际技巧的学习变得容易,也比较好控制。但隐忧是青少
年可能藉著他一手建立的、网路上的人际关系,来逃避复杂的、他无
法控制、无法预测的真实社会中的人际关系。这当然是很不妙的情况
。因为网路不是真实社会与人际互动管道的代表性样本,要发展健全
的人格,人要在真实的社会中学习控制环境,学习如何与人沟通,如
何与人相处——而不是电脑网路。

当然有时候,这样的青少年也会到真实情境和人互动,但通常仍局限
於网路上的朋友。如前所述,这些人与真实的社会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同质性仍高,他们发展出来的互动模式也不太可能适应复杂的社会
。

普及资讯教育当然是好的,一个不懂得电脑技能的人在这个高度现代
化的社会上,是不容易生存的。但随著网路的发达,随著介於真实与
虚幻之间的「网路人际关系」的出现,普及资讯教育,把正面与负面
的东西都带给了青少年。做家长与老师的,固然应该鼓励孩子学习电
脑,但也要特别留意,不要让孩子在电脑上花了太多时间。如果孩子
习惯了与电脑及电脑上的人互动而不愿接触真实社会,老师与父母甚
至应该强迫孩子去参加一些与电脑完全无关的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发
展健全的人格。


--
Chih-Hao Tsai [蔡志浩] @ Beckman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c-tsai4@uiuc.edu           http://casper.beckman.uiuc.edu/~c-tsai4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