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诈不如拙诚」?-足智多谋刘子扬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发信人: TACHIBANA.bbs@csie.nctu.edu.tw (五丈大元帅武南公狼刃(男性版)),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转贴]「巧诈不如拙诚」?-足智多谋刘子扬 发信站: 交大资工凤凰城资讯站 (Wed Aug 13 09:03:50 1997) 转信站: Lion!ccnews.nsysu!news.civil.ncku!news.csie.nctu!phoenix 来 源: ind.ntou.edu.tw 作者 TACHIBANA (五丈大元帅武南公狼刃) 看板 sango 标题 巧诈不如拙诚?-足智多谋刘子扬 时间 Tue Aug 12 16:49:03 1997 ——————————————————————————————————————— 曹阵营的诸位谋士,最为三国迷所知的为郭嘉、荀□,再来就是程 昱,看的比较深入的,还会知道贾诩、荀攸两人,可惜的是,三国 迷们常常忽略了这一位,他就是刘子扬-刘晔。不过,本文我们先 从他的晚年谈起,生平的足智多谋摆到後面再看。 曹魏明帝曹□时期,明帝有意征伐蜀汉,内外的群臣都表示不可以。 刘晔入见明帝和他商议,说可以进攻;出来和朝臣讨论,说不可进 攻。刘晔有胆识、急智,总是言之有物。中领军杨暨,是明帝亲信 之臣,也敬重刘晔,当时在持不可攻击蜀汉意见的群臣中是最为坚 决的,每每从大内觐见明帝出来,辄拜访刘晔,刘晔就分析不可攻 击的原因。後来杨暨随从圣驾到天渊池,明帝谈论征伐蜀汉之事, 杨暨恳切地劝谏。明帝说:「卿是书生,哪里知道兵事?」杨暨谦 让地辞谢说:「臣出身於儒生之末,陛下拔擢臣於诸精英之中,立 臣於六军之上,臣有微薄的心思,也不敢不尽言。臣的话诚然不足 采信,侍中刘晔是先帝(曹操、曹丕两世)的谋臣,也常说蜀汉不 可进攻。」明帝说:「刘晔和我说蜀汉可以进攻。」杨暨说:「可 以召见刘晔和臣对质。」诏令召见刘晔到,明帝询问刘晔,刘晔始 终不说话。後来单独见刘晔,刘晔责备明帝说:「征伐别人的国家, 是重大的谋略,臣得以参与这重大的谋略,常恐惧在梦话中□漏, 增加臣的罪行,哪里敢向别人谈到?兵者,诡道也,军事行动尚未 发动,百般隐密也不厌倦。陛下公开谈论它,臣恐惧敌国已经听 闻。」於是明帝向他谢罪。刘晔觐见後出来,责备杨暨说:「钓鱼 者钓中大鱼,则放线而任随它,必须等可以制服後才收线,则不会 失败。人君的威严,岂只是大鱼而已?你实在是个正直的臣子,然 而计略不足以采行,不可以不仔细思考。」杨暨也向他谢罪。刘晔 是如此地能够应变顾及两方。有人憎恶刘晔,和明帝说:「刘晔不 尽忠,是善於窥伺皇上的意向所趋而迎合。陛下请试著和刘晔谈论, 都违背自己心意来问他,如果都和问的意见相反,这是刘晔常与圣 意相合。相反地都和问的意见相同,刘晔的实情必然无所遁形。」 明帝如此试验,果然探得实情,从此疏远刘晔。刘晔因而发狂(精 神恍惚),被外调为大鸿胪(刘晔原来的侍中是皇帝左右大臣), 因为忧虑而死。 以上的记载出於三国志刘晔传,裴注引晋傅玄著的<傅子>。傅玄 说:「俗语说:『巧诈,不如拙诚(再灵巧的诈骗,也不如笨拙的 诚恳)』,我实在相信了。以刘晔的精明智慧,权谋计策,如果坚 守道德正义,以忠实诚信行事,古代的上贤,哪里能超越他?而独 独信任才智,不和世人相往来,於内不推心事上,於外被世俗所困, 最後不能安保自己於天下,岂不可惜?」 很希望有同好能和小弟讨论这个事件,给小弟指正。关於刘晔以大 鱼譬喻的一段谈话,我们想这可不可能是刘晔有阻止明帝伐蜀汉的 心意,只是时机未到,暂时不要冒犯圣意? 这次记载出於<傅子>,<傅子>中另有记叙,当年太祖曹操攻克汉中, 刘晔进言攻蜀,太祖不愿意;七天後蜀地投降的人说:「蜀中一天 之内发生数十次惊扰,刘备虽然斩杀镇压仍不能安定。」太祖问刘 晔说:「如今还能攻击不能?」刘晔说:「如今(蜀中)已经稍微 安定,不可攻击。」资治通□引用这些写入。柏杨先生认为,短短 七天,蜀地不可能就从可以攻击变成稍微安定,刘晔这并非就事论 事的建议,而应该是了解曹操已经怯战,给曹操台阶下。我们觉得 奇怪,怎麽这两次对刘晔工於心计的记载,都是出於<傅子>? 然而,<傅子>中又有记载:昔日太祖争辟刘晔、蒋济、胡质等五人 (另外两人没有记载),试其才能後,以其他四人为县令,刘晔为 心腹,若有疑难之事,以书与刘晔请益,一夜数十,足见其重;刘 晔一见魏讽、孟达,便知其日後必叛;见孙权称臣,度其必不久居 人下,皆如刘晔所策;以及傅玄对刘晔「若居之以德义,行之以忠 信,古之上贤,何以加诸?」的极度认可,我们觉得<傅子>中也应 该没有捏造对刘晔不好的批评,更何况引用了一百五十六种史献为 三国志做注的裴松之先生,也没有对<傅子>中的记载提出任何的质 疑,我们觉得<傅子>中的言论,必须说是十分持平的。 刘晔重要的献策,史上有记载的如下(我们说「重要的」献策,是 因为刘晔长久以来就是太祖、文帝、明帝的左右腹心,若有事主上 必会向其谘询,不能一一记载,所以史上有记的是较为重大的): 刘晔独劝太祖涉险伐庐江山贼陈策,太祖采用,克。 刘晔於下汉中後劝太祖进伐蜀地,太祖不用。 刘晔独料刘备必兴兵为关羽报仇。 刘晔独劝文帝乘孙吴抵御刘备时伐吴,勿受吴降,文帝不用。 (<傅子>中另有刘晔劝文帝勿拜孙权为吴王,文帝不用。) 刘晔在孙吴不再敬奉曹魏,文帝兴兵伐吴时,独料孙权必不亲出抵 御魏师,果然,魏师旋退。 刘晔在公孙渊夺公孙恭位时,劝明帝早图,不用,公孙渊後果叛。 我们看这些记载,并不能证明刘晔的「善伺上意所趋而合之」。 三国志刘晔传中有载:「晔在朝,略不交接时人。或问其故,晔答 曰:『魏室即祚尚新,智者知命,俗或未咸。仆在汉为支叶,於魏 备复心,寡偶少徒,於宜未失也。」我们怀疑刘晔只是不花时间交 际,遂为俗人所间得此祸。 就算刘晔真的伺上意所趋而合之,难道不是加强领导者的意向,使 其行事更加果决有信心吗?况且,如平行线兄所说,曹操眼光如此 锐利,倘若司马懿「鹰视狼顾」,绝对会加以铲除,那麽如果刘晔 只是个善伺上意所趋而合之的小角色,曹操虽然是用人不论其私德, 但是没有才华的话,不要说用为腹心,根本休想留在曹操身边。 然而我们仍要怀疑,倘若刘晔胸怀坦荡,那又为何会在调为大鸿胪 後发狂?我们只好作一种揣测,刘晔晚年也逐渐退步,□於在太祖、 文帝两朝进言常不被用,刘晔决定改变作风;而他对明帝与杨暨的 两面说词,还是有被冠上欺君之罪的危险,因为他是身於专制时代。 所以他的失败仍然是咎由自取。以上的说法十分粗糙,希望有同好 来补强,谢谢。 --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此其张嶷、潘□之谓欤?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