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司书查经资料(旧约)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寄件人: tjm.bbs@bbs.cis.nctu.edu.tw [=InterNet E-mail=] 标 题: 阿摩司书的查经资料 -- tjm 整理 发信站: 国际网路信件 (Sun Jun 4 21:22:32 1995) 发信人: tjm@cis_nctu (Jer-Min Tsai), 信区: religion 标 题: 阿摩司书查经资料更新版 发信站: 交大资科_BBS (Aug 31 14:42:58 1994) 转信站: cis_nctu 阿摩司书查经资料 零、背景: 一、时间:西元前786-746年之间,约阿施的儿子耶罗波安二世统治以色列, 乌西亚统治犹大。 二、背景: (一)南北国政治平静,经济富裕。 (二)北国在军事上颇有成就。 (三)国土扩张、贸易发展,社会上贫富悬殊。 ◎有如今天资本主义社会。 (四)耶和华之敬拜和迦南之地方宗教纠缠不清。 ◎有如中南美的基督教和当地神秘宗教、精灵崇拜混杂。 韩国的基督教和当地精灵教混杂。 台湾的基督教和地方宗教混杂。 (五)对上帝的敬拜徒存敬虔的宗教仪式,内心只是敷衍,甚或热心,但不 知自己是信哪一个宗教。信仰到了不伦不类的地步。神职人员对这样 的信仰堕落亦不予以指责,为著本身的利益甚至不容许别人向这些信 仰堕落的人指责。 三、作者: (一)阿摩司:意义是「上帝负担」(The LORD Caries)或 「上帝支持」(The LORD upholds)。 (二)以前住在犹大南部沙漠的提哥亚,是犹大国(南国)人。 (三)作者的职业是牧羊(一种名贵的羊)和种桑树。 (四)传信息之地集中在伯特利(北国以色列的宗教中心)。 ☆圣经中由南国到北国宣告上帝心意的先知只有「何西阿」和「阿摩司」两人。 四、信息: (一)对象:北国以色列。 (二)以「公义」二字可以概括之。 五、特点: (一)最早被记载的先知书。 (二)信息内容多用「诗」的形式写成。 (三)先知书中,运用希伯来文最好的一卷。 壹、前言(一章 1-2节) 一、写作时间:乌西亚当犹大王、耶罗波安二世当以色列王、大地震前两年。v1 ●此大地震在撒迦利亚书十四章5节中提及,可能与乌西亚王患麻疯被逐有 关,约在西元前760年左右 二、作者:提哥亚的牧人阿摩司。 v1 ●「牧人」:有社会地位的畜牧户。 三、信息对象:以色列。 v1 ●「得默示」:原意是「看见」,此字用来指特别的先知异象。 四、信息摘要:耶和华必快快审判。 v2 ●「吼叫」:指狮子突然向猎物飞扑时的吼叫。 ●「发声」:可怕的声音,如暴风的吼叫。 ●「悲哀」:原文或作「乾旱」、「枯萎」。 ●「迦密山顶」:在当时是一特别富庶之地。「迦密」:意为「果园」或 「肥沃之地」。 ◎这里明确的说明先知的身份与发言时间,并提到上帝的审判如扑向猎物的狮子 ,如暴风的吼声,袭向目标,破坏力能使最肥沃的土地枯乾。 贰、对列国的审判(一章3节 - 二章16节) ●每一篇都有一基本的结构: A.使者的公式:以「耶和华如此说」开头,以「这是耶和华说的」结束。 B.控告的公式:「XXXX三番四次的犯罪,我必不免去他的刑罚」。 阿摩司用这个公式的目的是使人集中注意力在最後一个项目上 ,他不逐个去数算开头的三个项目,而直接针对第四项,由经 文看来,就是这最後一次犯罪促使耶和华对那国家施行审判。 「三番四次」也有可能是文学上的修词用语,用以表示不可胜 数。 「免去他的行罚」:原文是「把它收回」。意思是指神不会收 回他的愤怒或审判。 ●这里提出的审判似乎已无可避免了。 ●阿摩司书中的「犯罪」一字主要不是指「道德上的败坏」,而是指「背叛」和 「叛变」的意思,是一个政治性字眼而非宗教性或道德性的字眼。意思是背叛 或反叛上帝的至高主权。 一、大马色—叙利亚(一 3-5) ●「大马色」:亚兰的首都,先知以首都来代表国家。 (一)罪行:以打粮食的铁器打过基列。 ●「打粮食的铁器」:形容战争的残酷,以不人道的方式对待基列人。 ●「征讨基列」:大概是列王记下十三章3-7节的事迹。 ●「基列」:指以色列在约旦河东面的领土。 (二)审判:降火烧灭、毁坏防卫、剪除居民、让人民被掳。 ●「便哈达」:哈薛之子,意思是「哈达(当时的某神名)」之子。 ●「降火」:指战争所带来的毁灭。 ●「门闩」:代表城的防御。 ●此审判的应验:列王记下十六章5-9节,亚述王如此做了。 二、非利士(一 6-8) (一)罪行:掳掠众民交给以东(奴隶买卖)。 ●「众民」:大概是指「以色列人」,亚兰人攻打以色列时,非利士和 腓尼基趁机俘获以色列人,将他们卖给以东人作奴隶。 (二)审判:降火烧灭、减除居民、灭亡。 ●此处所提之非利士城邑漏了「迦特」,可能迦特当时包括在犹大境内 或在亚实突权下。 ●迦萨是当时奴隶买卖的中心。 ●迦萨在西元前734年为亚述所灭。 三、推罗—腓尼基(一 9-10) ●推罗是腓尼基地的主要海港,位於以色列的西北。 (一)罪行:将众民交给以东、不记念弟兄的盟约。 ●罪行同非利士,但多了「背了兄弟的盟约」。也许是指所罗门王和希 兰(列王记上五章12、九章13节)之间所立的条约。 ●当时国际间的条约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兄弟之盟」,包括双方的互惠 条件。 (二)审判:降火烧灭(同迦萨)。 四、以东(一 11-12) (一)罪行:拿刀追赶弟兄毫无怜悯,发怒撕裂,永怀忿怒。 (二)审判:降火烧灭(同迦萨)。 ●由大卫王到乌西亚王期间,以东一直都在犹大的控制下,除了BC 850 年约兰王时期外,故此敌意似乎有点问题。 但以色列、犹大被掳後即十分明显有此状况(耶利米哀歌四章21-22节 )。 五、亚扪(一 13-15) (一)罪行:剖开基列的孕妇,扩张自己的境界。 ●意在恐吓人民使人口减少,是边境战伎俩。 (二)审判:降火烧灭,王和首领被掳去。 ●「旋风狂暴」:常形容神审判的天灾(耶利米廿三章19节、卅章23节) 此处用来表明上帝向仇敌所发的烈怒。 ●「拉巴」:亚扪的首都。 ☆亚扪、摩押、基列今为约旦王国之领土。 六、摩押(二 1-3) (一)罪行:将以东王的骸骨焚烧成灰。 ●近东地区之人相信焚烧骨骸可使人的灵魂不得安息,对当时近东的民 族来说是奇耻大辱。 (二)审判:降火烧灭、死亡,首领要被杀。 ●「审判者」:「王」的同义词,一般指较低级的民间领袖,也许摩押 正向以色列进贡,所以用此字来表示摩押王。 七、犹大(二 4-5) (一)罪行:厌弃耶和华的训诲,不遵守他的律例。敬拜偶像,以致走迷了。 ●「虚假的偶像」:原文是「虚假」,应该是指拜偶像而言。 ◎唉!一个人的错误可以影响多少人? (二)审判:降火烧灭。 ●此时乌西亚王已恢复了真正的敬拜方式,但似乎全国人心已麻木,习 於敷衍形式的敬拜。 ◎此处的言词似乎稍稍缓和。 ◎这一段声明上帝不是地方守护神,而是全世界的主宰。 ◎先知由远到近宣告对以色列的敌国审判。起先以色列的听众应该都兴高采烈, 欢欣鼓舞,高声叫好,然而先知话锋一转,转到以色列的罪行。 八、以色列(二 6-16) (一)罪行: v6-8 1.社会上不公平,财富主导一切,使公义受到阻碍。 v6-7 ●「为了银子卖掉义人」:审判不公,贿赂影响司法的公义。 ●「为了一双鞋卖掉穷人」:债主把负债者卖作奴隶,以索还债务。 即使连小如一双鞋价之债款也不放过。 ◎大家向「钱」看,有钱能通鬼神,司法?怜悯?对当时的以色列人 和今日的台湾,都是笑话。 2.行淫,还是父子与同一女子行淫,亵渎神的名。 v7 ●「女子」可能指「巴力(当时的异教神)」庙中的神妓。 ◎不管是宗教上之神妓或生活中的共妻,都是律法所不允许,也是 人类道德观念上所不许可。 3.在偶像坛前用人抵押的衣服铺著躺卧,用法庭的罚款在神庙中 买酒喝。 v8 ●「所当的衣服」:指披毯型的外衣,晚上可以做被铺。所以摩西 规定债主在日落前要归还负债人所抵押的外衣 (出埃及记廿二章26节、申命记廿四章12-13 节) ●「受罚之人」:或作「罚金」、「罚款」。 ◎拜巴力本来就是很可耻的事,当日的巴力崇拜总是与「性」有关 ,而这些人还堂而皇之的拿别人晚上的御寒衣物在偶像前扑著躺 卧(我们不难想像他们躺卧干嘛!),又拿他们在法庭因著不公 平的审判所获得的罚款来买酒喝,真是败坏到极点。 (二)从前神的恩典:v9-12 1.神除灭亚摩利人,领以色列人出埃及。 v9-10 ●「亚摩利人」:意即「迦南人」。 ●「上灭....下绝....」:完全毁灭之意。 2.神在以色列人中兴起先知、拿细耳人(敬虔人)。 v11 ●「拿细耳人」:归耶和华为圣的人,他们不可喝酒、剪发、接触 死□。(见民数记六章1-8节) 3.以色列人竟弃绝并压抑先知的神言,与拿细耳人的敬虔。 v12 ◎上帝无论在外在的物质世界与内在的精神世界都赐福给以色列人, 外面打败强敌,进入安息之地,里面兴起先知替神发言,兴起拿细 耳人立志敬虔度日。而今天以色列人享受了物质的安逸,竟弃绝并 打压先知与拿细耳人,显出其不愿意以神为神。 (二)审判:v13-16 1.审判必沈重的临到。 v13 ●「压」:可以解释作「压」或「切开」。 ●「禾捆」:可以解释作「禾草」。 ●第13节可以解释成: a.神的审判如重车压在人民身上。 b.以色列国民会如禾草被割禾车在禾场上切 开一样,在以色列国内遭受毁灭。 2.无人能逃脱,任谁也无能为力。 参、以色列的罪行与刑罚(三章1节 - 六章14节) ☆共有五篇讲章,三篇以「当听....的话」开头,两篇以「有祸了」开头。 一、第一篇(三章1-15节) (一)审判的基础 v1-2 1.以色列人是上帝从埃及领上来的—上帝有主权。 v1 2.上帝在万族中独特的拣选以色列人—关系独特。 v2 ●「认识」:不只是理智上的知道,还包括共同进入一个密切的 关系。在这里可以解释为独特的拣选。 ◎享有独特的恩典,同时亦有严格的要求。所以这样的标准只能直 接适用於以色列人与教会,用到社会上的人要多经过些考虑。但 无论如何我们可以由此看见上帝对一个国家社会的真正要求是什 麽,因而我们也该尽力让我们的社会公义符合这里的要求。 (二)先知发言的缘故 v3-8 1.凡事必有因。 v3-6 ●v3可以译做「二人若没有约定,怎会一同走路呢?」。当日在 犹大荒僻的山地,路人稀少,若有两人同行,必是预先约定的。 ●「机槛」:指装上饵的陷阱。 ●「咆哮」:狮子抓住猎物时所发之声。 2.先知发言也是因为耶和华的指示。 v7-8 ◎先知用一连串说明因果关系的问句,目的要指出先知的信息是由神 而来,他既提出审判的警告,必定是因为神要降灾,故此听的人应 该有回应。 (三)罪行与审判 v9-15 1.撒玛利亚城内公义混乱,欺压之事不断,人以强暴夺财,不知正直 之事。 v9-10 ●「亚实突」:非利士的城市,希腊译本则作「亚述」。 ●「家」:原文作「城堡」。 v10,v11 ◎埃及、非利士、亚述一向被以色列人认为是罪恶的外邦国家,而 先知邀请这些国家的首领来观看上帝选民犯罪的状况,更是讽刺 以色列人犯罪程度的惊人。 2.审判: (1)敌人围攻、抢掠城堡,得救者只是少数之人。 v11-12 ●牧人要抢回狮子口中羊的残骸,是为了向主人交代,证明羊的 确是被野兽吃了,可参考出埃及记廿二12-13节。 ●「躺卧在....榻上」:原意不详,原文无「躺卧」一字,「铺 绣花毯」:有古译本做「大马色」。 ●「得救」:这与第12节的「抢回」原文是同一字。 (2)亦要审判其宗教上的罪(列王记下廿三章15节实现此审判)。 v13-14 ●「坛角」:逃命人之庇护与依据,可参考列王记上一章50节 、二章28节。 形状是突起的,祭司行赎罪之礼时,要将血抹在坛 角上,後来坛角演变为罪犯的避难所。 ●「砍下坛角」的意思是不留任何寻求安全的机会,亦即以色列 人在审判的日子,没有任何保障可倚靠,而且无人幸免於难。 (3)剥削者的奢侈房屋亦要被毁。 v15 ●「过冬和过夏的房屋」:避寒和避暑的别墅。 ●「象牙的房屋」:指以象牙嵌饰的屋宇。 二、第二篇(四章1-13节) (一)对欺压贫穷之妇人的审判 v1-3 1.罪行:欺负贫寒、压碎穷乏的,怂恿家主一同宴乐。 v1 ●「巴珊」:此处草场肥美,家畜优良。 ●「巴珊的母牛」:形容富人的妻子。 2.审判:被不人道的俘虏到他国。 v2-3 ●「用钩子钩去」:古人赶牛群上路的方法,而当年亚述用了类似的 方法赶逐俘虏离开国土。 ●「破口」:城墙被敌人攻破时所留下的缺口。 ●「哈门」:原文意思不明显,可能指亚述的一个山名,即百姓被掳 之地,或指黑门山(位於巴珊山脉),亦有人解释成「 粪池」或「乱葬岗」。 ◎一般认为女人较有怜悯同情之心,而这些高贵的妇女不但没有,还怂 恿丈夫欺压穷人以增添自己的享受。 (二)虚有其表的宗教 v4-5 1.先知讽刺以色列人的敬拜活动有如「犯罪」。v4 2.先知指出献祭等宗教仪式都只是自己所喜欢的(与敬拜上帝无关)。v5 ●伯特利和吉甲很早就是迦南人的敬拜中心,而此时是以色列人的敬 拜中心。 ●献上「有酵的感谢祭」并没有错(参考利未记二章11节、七章11、13 节、廿三章17节)。 ●摩西律法规定百姓每年三次朝见神(申命记十六章16节),每三年 把土产十分之一留给穷人(申命记十四章28节)。 ◎以色列人的敬拜盛大壮丽,又超越律法的要求甚多,似乎十分敬虔 ,但生活上没有公义圣洁的表现,这样的崇拜仪式只是形式的,人 喜爱的,得罪神的,加增罪过的。 (三)以色列的硬心与审判 v6-13 1.七灾之後以色列人仍不归向神: v6-11 (1)饥荒 v6 (2)旱灾 v7-8 (3)霉烂 v9 (4)剪□ v9 (5)瘟疫 v10 (6)兵灾 v10 (7)倾覆毁灭 v11 ●上帝与以色列人立约时,饥荒、瘟疫、刀剑兵灾三类是盟约中背 约者当受的咒诅。可以参考利未记廿六章,申命记廿八章。 ●「倾覆城邑如所多玛、蛾摩拉」,不在盟约之中,但旧约审判中 常出现。 ●前五灾是天灾、兵灾是人祸、倾覆是神诅。 ●「牙齿乾净」:描写饥荒的情况。 ●「在收割的前三月」:指每年的二、三月间,那时的春雨对农作 物的收成非常重要。 ●「从火中....一根柴」:指经过刑罚後所剩下的馀民。 ●原文这些灾都是用过去式,表示事情已经发生过了。所以看起来 这些都是警告性的灾祸,并没有动摇以色列的国力。 2.以色列人屡经苦难的教训仍不悔改,所以上帝要他们准备面对审判 的主—一次最终的审判。 v12 3.你的神:创造者、启示者、使晨光变为幽暗,脚踏在地之 高处,名字是耶和华,万军的神。 v13 ●「高处」:原文作「背脊」,古人以战胜的王用脚踏在敌人背上 来描写胜利者的主权,这里是指神掌管全地。 ◎以色列人遭遇前七灾时,应该会想到利未记、申命记中与上帝的 盟约。而他们还不悔改,至终要面对审判的主。 ◎本来面对上帝应该是一件可喜的事,而这里的面对上帝确是一件 恐怖的刑罚,那位创造、启示、大有能力的掌权者,将是以色列 人所无法面对的审判。前七灾的恐怖,决比不上这次要面对先知 用平和语气描述其属性的上帝。而且这灾势必要施行。 三、第三篇(五章1-17节) (一)以色列的哀歌 v1-3 ●「哀歌」:即「挽歌」,丧礼的主要部份。 1.国家遭遇完全的灾祸,失去了原来的地位,且不能再复原。 v1-2 2.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逃离兵灾回来报告消息。 v3 (二)向国民呼吁 v4-17 1.要寻找耶和华得存活,不要只寻找那些被神圣化的地点,这些地方 将成虚空(或错误)。要寻找神得存活,免得其审判如火烧无法扑 灭。 v4-6 ●「吉甲」:与「必被掳掠」於原文采用相同的字母。 ●「无有」:於原文可作「忧伤」或「罪恶」,後者尤其指拜偶像 。圣经作者(何西阿四章15节)曾以此字称呼伯特利 ,并把伯特利(神的家)改为伯亚文(偶像的家)。 ●上帝(天使)曾在伯特利和吉甲向以色列人的祖先显现(创世记 廿六章23-25节、廿八章10-22节、四十六章1-4节)。 ◎以色列人以为到这些宗教圣地献祭就等於寻求神或敬拜神,先知 劝告他们要真心寻求神,而不是迷信这些宗教圣地。 ◎今日的基督徒是不是也如此?迷信圣地如「祷告山、教会」,迷 信名牌讲员,迷信特会。但真正努力研经、祷告寻求上帝的有谁 呢? 2.列举以色列人的罪与审判: (1)使公平和公义失去。 v7 a.这样的以色列人要寻找神,寻找设立恒星、日夜规律、水循环 定律(上帝设立公义的规律)的神。 b.寻找使力量强大的灭亡,摧毁堡垒的上帝(现在强大而践踏公 义的强者,将要面对的审判者是可以摧毁强大力量的神)。 ●「茵□」:是迦南地出产的一种苦菜,为一种沙漠植物,味极 苦涩。作者以此形容百姓抹煞公义所带来的後果。 ●「昴星和参星」:为亚述人所敬拜,当时被认为是掌管季节更 换的恒星。 ◎本来公平和公义是上帝设立的,也是人民应该享受的美好果实 ,而今天以色列人居然让这甜美的公平变成人民想到就有如吃 茵□般苦涩,又把上帝设立的公义丢弃於地。所以他们要面对 设立大自然规律,与人间公义并大有能力的审判者—耶和华。 (2)憎恶正直话与谏言。 v10 ●「城门口」:是当日生意买卖和裁判(地方司法)的地方。 ●「说正直话的」:指公正的证人和法官。 (3)践踏贫民。 v11 ●「勒索麦子」:是指以高利贷的手段,收取麦子做为利息。 另一可能是穷人已把田地抵押,所收的麦子 要归还债主。 (4)苦待义人。 v12 (5)收受贿赂。 v12 (6)曲枉穷乏人。 v12 (7)审判:不得享受所得来的美物。 v11 ●「用凿过的石头」:用这种石材盖的房子会更坚固耐用。 不过先知预言以色列人不久就亡国了 ,盖这种坚固的房子也没用。 3.这样的情况,让慎重的人也只好闭口不言。 v13 ●「通达人」:指慎重的人。 ◎国家社会到了这个地步,慎重的人也只好闭口不言,等待上帝的 审判。 4.先知劝百姓要恶恶好善,秉公行义,或者上帝会向审判後的馀民 施恩。 v14-15 ●「馀民」:显示上帝的审判下以色列人不会全部灭绝。 ◎百姓以为到宗教圣地献祭,上帝就会与他们同在,而先知说他们 必须弃恶行善,才能得到上帝的悦纳。 5.神(审判者)要从以色列人当中经过,以色列人要死亡,四处必有 哀歌响起。 v16-17 ●「宽阔处」:指城内的公众场所。 ●「街市」:或指「街道」,或指「城墙外的乡村地方」。 ◎上帝由民中经过,让人想起出埃及的第十灾(出埃及记十一到十 二章),上帝经过的结果是全城的长子死亡。如今上帝也要如此 经过以色列地,带来死亡的审判。 四、第四篇(五章18-27节) (一)耶和华的日子 v18-20 1.想望耶和华日子到来的人有祸了。 v18 2.耶和华的日子黑暗没有光明,灾祸连连,无可躲藏。 v19-20 ●百姓一向以为「耶和华的日子」是仇敌受挫,选民获救,以色列 人在列国中被高举的时刻,一个荣耀的日子。 ◎先知指出,对於不行公义的百姓而言,耶和华的日子是出乎意外 的灾祸连连与审判。 (二)虚空的宗教 v21-27 1.上帝厌恶一切形式化的敬拜仪式、献祭与献诗。唯盼望敬拜者的生命 实质表现-公平与公义,出现在生活之中。 v21-24 ●「厌恶」:彻底憎厌,如同上帝厌恶迦南宗教一般(申命记十二章 31节、十六章22节)。 有形式而无内涵的崇拜方式,对耶和华而言有如迦南宗 教一样可厌。 ●「节期」:指无酵节、五旬节、住棚节。 ●「严肃会」:指任何节日(百姓放假庆祝)。 ●「燔祭」:整只动物完全焚烧。 ●「素祭」:所有献为礼物的祭。 ●「平安祭」:神与人共享的祭。 ◎这些节期、敬拜与仪式都是「你们的」。本来崇拜应该是上帝与人 共享的活动,而今天上帝用「你们的」显示上帝眼中这样的敬拜只 是以色列人自以为是的活动,而上帝并不悦纳。 ◎想想我们今天的崇拜、奉献与献诗,是不是也只是形式化的敬拜? 貌似虔诚,却无法带出教堂外。 2.以色列人在旷野40年所敬拜的,以及今日的敬拜,都是在拜偶像, 所以要被掳到大马色外。 v25-27 ●26节整节可以译做「所以你们将要抬著你们的王『索古特』和你们 的偶像『克完』,就是你们的星神,是你们为自己所造的。」 「索古特」和「克完」是亚述神□的名,前者是战争神,後者是土 星神。 ●26、27两节原文都是未来式,可以解释成以色列人既然喜欢外邦的 神□,上帝就让他们被掳到外邦去。 ●「大马色外」:是指亚述地,BC 722年以色列人被亚述掳到这里。 五、第五篇(六章1-14节) (一)审判安逸放纵的领袖有祸了 v1-7 :同时向南北国发言。 1.以讽刺的手法指明审判的对象是那些安逸的领袖(包括以色列和犹大 的首都)。 v1 ●「国为列国之首」:这些领袖自认自己的国家强大。 ●「人为最著名」:指国中杰出的领袖。 ●「为以色列家所归向」:指百姓将他们的纠纷诉讼带到首领和审判 官面前。 ◎这些领袖因为国家的强盛而自满,自以为灾祸不会来临,他们可以 安枕无忧。 2.这些首领自傲的展示己国之虚荣。 v2 ●「甲尼」、「哈马」:均为亚兰的都市,位於以色列之北,当时可 能被以色列人攻陷。 ●「迦特」:非利士的都市,当时臣属於犹大。 ●原文本节的意思是那些自大的首领的陈言,要大家到那些城市看看 ,由南到北再也找不出比以色列更富强的国家。 3.这些人以为神审判的日子还远,尽行强暴。 或:他们使以色列人脱离衰败的日子,却带来强暴的政权。 v3 ●「位」上:为特定名词,专指王位或审判官之位。 ●第3节可译做「你们将衰败的日子抛开,却带来强暴的政权」。 4.这些领袖过著糜烂奢侈的生活,一点也不为国家的苦难担忧。 v4-6 ●「舒身」:斜躺。 ●「如同大卫」:讽刺这些首领没有大卫的贤明,却又自比为大卫, 制造乐器为了表示自己颇懂音律。 ●「唱消□的歌曲」:原文意思不详,大概是指无目的地弹奏乐器。 ●「约瑟」:指以色列人。 5.所以这些人将要首先被掳,一切宴乐要止息。 v7 ◎直接应用到教会身上,我们该想想我们是不是单单享受弟兄姊妹之间 胡搞瞎混的快乐,而忘记台湾教会的危机?是不是以为自己是基督徒 ,拥有特权,可以随意度日。而今天台湾教会中少有努力研经,忠心 为上帝的子民分解真理的道的人。当上帝的子民来往奔走寻找上帝的 话时,多少人是用自己的经验强加於弟兄身上?多少人实行「属灵专 制」?又有多少人因为单单听到人的声音或假冒上帝声音的人声,而 陷入痛苦与□徨中?多少渴慕真理的人是被教会专制的旋风卷离上帝 的?我们为「基督身体」的苦难担忧吗? (二)毁灭与审判近了 v8-11 1.上帝发誓,一定行审判,将一切交付敌人。 v8 ●「指著自己起誓」:因为没有更大的存在,所以上帝指著自己起誓。 ●「荣华」:骄傲。 2.死亡全面性的临到,耶和华的名成为恐怖咒诅的名词。 v9-11 ●「烧他□首」:火葬本是不被以色列人接受的方式,但是当时大概 为了防止瘟疫发生,或因死亡人数过多,只好用火 葬的方式。 ●不提耶和华的名是因为怕提起会触怒神(百姓深知此刑罚是来自耶 和华),可能会降下更多的灾祸。 (三)结论 v12-14 1.以色列人做出夸大愚昧的事-把公平、公义变成苦胆、茵□。 v12 ●一般人不会做出违反上帝自然律的愚昧事(马奔跑、牛耕地), 而以色列人竟然把公平、公义丢弃! 2.以色列人又自夸力量大,结局就是全国灭亡。 v13-14 ●「虚浮的事」:或作「微不足道的事」。暗指「罗底巴亚米」, 位於基列东部的城市。 ●「角」:力量的象徵。暗指「加宁」,以色列东北面的城市。 ●罗底巴亚米、加宁是亚述的边境城,为约阿施或耶罗波安二世由亚述 人手中夺下。先知的意思是以色列虽自夸自己能夺取此两城,却无法 与亚述的力量相比。 ●「哈马口」、「亚拉巴」分别为北国的南北边界。意思就是全国被攻 取。 肆、毁灭的异象(七章1节 - 八章3节) ☆内容包括四个异象和一个记载。 ☆异象:用「主耶和华指示我一件事」开始,以阿摩司与耶和华之对话结束。 (一)蝗灾 v1-3 1.时间:为王割菜後,菜又刚发生时。 v1 ●「为王割菜(草)」:首批的收成纳入王库,做为人民的税项。 ●「菜又发生、刚发生的时候」:春季较晚种的菜,以色列的夏季(乾 季)来之前最後一次收成,若失收则 没有食物撑到下次收成(要等明年雨 季)。 ●「蝗□」:此字在旧约中只有在那鸿书三章17节中出现过,是指某一 种特定种类的蝗□。 2.上帝造蝗□要吃尽植物。 v2 3.先知代求:因为以色列国力微弱,无法承受,求上帝赦免。 v2 4.耶和华免去这灾。 v3 ●「後悔」:圣经用拟人法描写上帝的心意变化,此字原文没有「错误 」或「没有意料到」的意思。与中文的後悔不同,请特别 注意。 (二)火灾 v4-6 1.上帝命火来惩罚以色列。 v4 ●「火」:可能指乾旱之夏季所发生的火灾。 ●「深渊」:太古的水泉。 ●「命火来惩罚」:是法庭上的用语。 2.先知代求:因为以色列国力微弱,无法承受,求上帝止息。 v5 ◎阿摩司两次用「以色列微弱」来代求,都蒙上帝应允。先知肯为不友善 国家代祷,表示他真是深爱此国国民。 3.耶和华免去这灾。 v6 (三)准绳之灾 v7-9 1.耶和华指示一道按准绳建的墙,上帝拿准绳站在墙上。 v7 ●「准绳」:即「铅垂线」,用以测量建□物是否垂直。这里引伸为上 帝公义的标准。 ●「一道按准绳建的墙」:指以色列,以色列本是上帝依照其公义标准 所建立的(如今已偏差)。 2.上帝问先知看到什麽,回答是「准绳」。 v8 ◎上帝特别藉著问答来提醒先知上帝公义的标准。 3.上帝指示要吊起准绳在以色列中,上帝不再宽恕以色列。 v8 ◎上帝吊起准绳乃言明他要以他的公义与公平来衡量以色列人,藉以审 判以色列人。所以先知也会意不再代求。因为上帝已经提出关乎他公 平、公义标准的象徵来了,先知自知无权要上帝放弃其属性。 4.审判:以撒的邱坛必然凄凉,以色列的圣所必然荒废。上帝要用刀攻击 以色列人。 v9 ●「以撒」:指「以色列」。以撒是雅各的父亲。 ●「耶罗波安家」:也是指「以色列」人,耶罗波安是当时的以色列 王。 (四)记载:与亚玛谢之争 v10-17 ●「亚玛谢」:意思是「耶和华是强壮的」。 1.亚玛谢在王面前告状,说先知预言灭亡,图谋背叛。 v10-11 ●「伯特利的祭司」:事奉「金牛犊」的祭司,北国的宗教领袖, 其既得利益受到挑战,因此告先知叛变。 在当日南北国对立的政治情势下,告以此政治罪 名将使先知难容於当朝。 ●「耶罗波安被刀杀」,是亚玛谢故意曲解阿摩司信息的控词,目的是 让此控告更能影响当权者。 2.亚玛谢恐吓先知回犹太地□口(骗吃骗喝),因为这里有伟大的君 王。v12-13 ●「先见」:可以翻译为「幻想家」,是嘲讽之话,将阿摩司看为江湖 术士一类的人。 3.阿摩司的回答: v14-15 (1)否认自己是职业性的先知,不是以说预言□口,而是有正当的职业。 v14 ●「桑树」:原文指无花果树的一种,果子可做食物。 (2)说明其权威来自耶和华,乃是耶和华呼召其说预言。 v15 4.对亚玛谢的审判: v16-17 (1)罪行:阻止先知说预言(上帝的话)。 v16 (2)审判:妻子当妓女、儿女死亡、产业被瓜分,自己死在污秽之地。 v17 ●「污秽之地」:是指拜异教神明之处或外邦人的地方。 指因拜偶像、行淫、谋杀等罪恶而被玷污之地。 (参考利未记十八章24-25节、27节,耶利米书 三章9节,以西结书卅六章18节) (3)重申以色列人一定会被掳。 v17 ◎即使假先知威胁逼迫,上帝的话语仍然必定成立。 (五)夏果之喻 八章1-3节 1.上帝指示先知「一筐夏果」。 v1 ●「夏天的果子」:即「成熟的果子」,此字原文非常接近「结局」。 此处是运用双关语,指出时候已经成熟,上帝要对 以色列人施行审判,而以色列人的结局也到了。 ☆「夏果」:a.时机成熟 b.结局到了 2.上帝问先知见到什麽?回答是「一筐夏天的果子」。 v2 ◎似乎上帝对特别或有双关不易了解的异象都透过问答的方式让先知深 入了解异象的含意,如前面准绳的异象也是如此。 3.上帝宣告以色列的结局到了,上帝要审判以色列,那时必充满哀嚎与 □体。 ●「诗歌变为哀号」:或作「歌唱者要哀哭」。 ●「无人作声」:指哀悼死人时的沈默。 伍、时候已到(八章4节 - 九章10节) (一)败坏之地 v4-7 1.上帝要审判那些吞吃穷乏人,使困苦人衰败的奸商。 v4 ●「吞吃」:可作「践踏」。 2.对那些商人而言,月朔和安息日不准工作是很不耐烦的。 因为他们想要买卖并取得不正当的利益。 v5-6 ●「月朔」:可以参考民数记二十八章11节,每月阴历首日。这日百姓 举行庆祝,比安息日更隆重,包括向耶和华举行敬拜、献 祭等。 ●「小升斗」:用以减少卖出麦子的份量。 ●「用大戥子」:为要增加麦子的价钱。当时没有钱币,而是用金属代 替。 ◎奸商使经济上的公平消失,正如第四节,这样的经济体制会吞吃穷乏 人,使困苦人衰败。 3.上帝发誓绝对不忘记不赦免。 v7 ●「雅各的荣耀」:就是上帝自己。 (二)痛苦的日子 v8-10 1.这样的事情让地震动,民悲哀,所以地震要临到成为审判。 v8 ●「像尼罗河涨起....」:先知以有名的尼罗河涨退潮来形容地震。 2.上帝要使白天变黑暗(日蚀?),要使节期变悲哀,要使歌曲变哀歌。 v9-10 3.众人要悲哀绝望,至终是苦毒的日子。 v10 ●「腰束麻布、头上光秃」:是哀悼和羞愧的表现(参考以赛亚书十五 章2-3节、以西结书七章18节、廿七章31 节)。 头上光秃(因为拔头发)可见申命记十四 章1节,原是异教的风俗,後成为以色列人 哀伤的表现之一。 ●「丧独子」:没有了盼望。 ●「至终如痛苦的日子一样」:And the end of it will be like a bitter day. (三)神话语的饥荒 v11-14 1.上帝将要命一种特殊的饥荒临到以色列人,就是听不到神话语的饥荒。v11 ●本节合和本略有译错,「人饥饿....耶和华的话」应译做「不是指没 有食物的饥荒,也不是指没有食水的乾渴,乃是指没有听耶和华话的 机会。 2.人必周游国中寻找上帝的话,却找不到。 v12 ●「这海到那海」:指死海到地中海,以色列的东南界到西界。 3.当日精力充沛的年轻一代必因此饥荒而发昏。 v13 4.拜偶像的必定灭亡。 v14 ●「牛犊」:原文作「罪」,指以色列人敬拜的偶像。 ●「神道」:原文作「道路」,大概是指往别示巴朝圣所经之路。 ●「撒玛利亚、但、别是巴」:都是设有祭坛的城市,别是巴在南国 境内。 ◎神的话语饥荒是上帝审判的另一高潮,您能想像先知用「乾渴、发昏」 来形容人心的状况吗?我们的周遭岂不也是充满乾渴、发昏的人心。 ◎今天台湾的状况岂非也接近这样?有多少人真正听到上帝的话?有多少 热心的人东奔西跑寻找上帝的话与能力?然而祷告山真的给人上帝的话 了吗?大牌讲员真的给人上帝的话了吗?我们能坐视这种饥荒蔓延吗? 如果上帝不是执意要刑罚台湾,我们又知道这问题,怎能置之度外? (四)击打祭坛 九章1-6节 1.上帝站在祭坛旁边审判众人。 v1 ◎人在祭坛前,本可以藉著献祭得到神的怜恤,如今却成为审判的地方 。 2.上帝要毁去以色列一切的敬拜,并杀灭罪人,不留馀地。 v2-4 ●「蛇」:「拉哈伯」或「维亚坦」,古时之恶兽,或异教神话中的水 怪,先知认为连这水怪上帝都能掌管和使用来审判以色列人 。 ●「迦密山顶」:在地中海东北面,山脉连绵,浓林密布,罕有人迹。 3.上帝的能力浩大,上帝是造物者。 v5-6 ●「消化」:即「熔化」或作「震动」。 ●「阁楼」、「穹苍」:原文意思不详,前者可做「阶梯」,後者或作 「基础」。 (五)神至高之主权 v7-10 1.耶和华是全地的主,是公义的上帝。不管有没有领出原居地,上帝都一 致对待,上帝也领许多国家出原居地。以色列人没有理由有特殊待遇。 v7-8 ●「古实」:即现今之埃塞俄比亚,位於埃及之南。上帝没有领古实人 离开他们的原居地。以色列人以为上帝领他们出埃及,他 们就享有特殊地位,但在神眼中他们与没有这经历的古实 人一样。 古实人是黑人,以色列人轻视他们。但上帝对他们一视同 仁。 ●「迦斐托」:即今日地中海东部属希腊的「克里特岛(新约称为革哩 底)」。是非利士人的原居地。 ●「吉珥」:可能指两河流域的「米所波大米」。 ◎先知说了许多审判的信息之後,还提到上帝给以色列人留馀地,没有 灭绝尽净。在上帝的公义中看得出上帝的爱。 2.耶和华施恩典给以色列,但罪人必不能逃脱。 v8-10 ●「分散」:与「筛」於原文是同一字。 ●「连一粒也不落在地上」:大概是指罪人一个也不能逃脱上帝的审判。 陆、复兴的应许(九章11-15节) 一、上帝到未来要复兴以色列国。 v11-12 二、上帝要使被掳的以色列人归回本地。 v13-14 ●十三节是对丰收的描写,巴勒斯坦的农人在每年的十一月耕种,年底撒种, 四月割麦,八月将成熟的葡萄□成酒。这里的意思是因为丰收的缘故,夏季 的收割工作延续到年底还未完成。 ●「流奶」:原文是「熔化」,「小山都必流奶」的意思与上一句相同,指葡 萄酒流遍全地。 三、以色列人不再被拔出。 v15 ◎神的审判同时带著复兴的盼望。 ◎整卷阿摩司书的信息可以用「公义」来概括,研读此书可以对上帝的公义属性, 以及上帝对人和国家的公义要求有更深刻的认识。而不是单单凭印象来揣度。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