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poiopoio@Lion (度若), 信区: BudaHelp
标 题: 分别不分别
发信站: 狮子吼站 (Wed Nov 19 03:36:32 1997)
转信站: Lion
到底『分别』是怎麽样的一个情况呢?
『不分别』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
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
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
所谓如是性,如是相,如是体,
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
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
- <<妙法莲华经 方便品第二>>
Ξ Origin: 狮子吼站 [FROM: 140.114.217.94]
发信人: ecsok@Lion (不识我), 信区: BudaHelp
标 题: Re: 分别不分别
发信站: 狮子吼站 (Wed Nov 19 13:20:21 1997)
转信站: Lion
==> 於 度若 (poiopoio@Lion) 文中述及:
: 到底『分别』是怎麽样的一个情况呢?
: 『不分别』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从五蕴的变化中,牵涉到『自我』或说『心』参与的成份而言。
五蕴者,色受想行识。
色蕴,从色尘,法尘,到色法,再到心法的完成。
(传统上一般是以色法而言,以般若经的思想来说,
则有其不同,此说参考白云老禅师讲五蕴的内容)
举例:现在看到一个杯子,以物质现象来说,只是个东西,也就是色尘的部份,
以这个东西来说,可以拿来作什麽?(作用)如装水,牛奶、茶...等等,
牵涉到不同的作用,表现的法就会有其不同,也就肯定於法尘的现象,
而牵涉到装饮料来说,也就肯定於杯子的相,也就是色法,但是牵涉到自我
,究竟拿这个杯子来作什麽?如果没有要作什麽,连色蕴都没有完成,只是
自我分别而已,假使说现在要喝水,那这个杯子就和自我发生关系,这时才
算完成色蕴。
受蕴,也就是一般说得感受到什麽,依於色蕴的完成,肯定於自我的关系,而发起
的感受,不多做解释。
想蕴,依於感受而起,会引发『想』的现象,而牵涉到不同的内涵,所完成的就是
想蕴,於想中所蕴含一些什麽。
行蕴,依於想会有个结果,如想蕴中完成要喝水的想,接下来就会有去装水的动作
,这是以身得行为来说,有时候是口的行为,有时是意的行为,所以在佛法
里面讲身口意,身口乃是粗相,意是细相,五蕴的变化作用是微细相。
识蕴,行为的完成,就会有个结果,以人而言,完成的结果往往是自我意识
譬如,看电视上一个男的掴了一个女的一巴掌,这时对观众而言,可能并没有什麽
心识上的反应,但是如果在现实生活中,这一巴掌是打在自己的脸上,自己可能会
有什麽反应?
一般人可能很快地便觉得非常不快,并且立刻还以颜色,或是破口大骂,结果可能
两个人都弄得不愉快。
於学佛者而言,感受不欢喜也许还是会发生 (如果不发生这种感受,表示修养相当
了得,九次第定所谓灭尽定,又有另一名称为灭受想定,即是在色蕴完成之际,於
受而言不会发起,自然连想亦不会完成) ,这时於自己而言,如果稍具一点定力,
或说至少可以做到『忍』得工夫,这时可能就可以先让自己先冷静下来,但是冷静
下来不见得就可以解决问题,所以在调理上得工夫就在『想』得过程。
般若经中说想,包括了想、非想、非非想,也就是牵涉到原有想,经过调理之後可
以成为不同於原有的想,但是可能仍有缺陷,或说仍或多或少会伤害到他人或自己
,因此,就有了『非非想』的内容,非非想一般人也有可能作得到,但是可能要经
过相当久的时间、空间,具备了够多的知识经验,才能完成这种想,但是学佛者依
於佛陀的道理方法 (以般若经中谈到的想,就包括了九想观相、十想真如....等等
帮助行者调理自我的想) ,便可以在较短的时间、空间中完成『非非想』。
所以云老禅师常常强调『想行之间拉大间隔』,其道理便是依於般若经中的道理而
来。
而经过这种想、非想、非非想的过程之後,於表现出来的行为而言,便可以减少许
多的伤害性,甚至可以饶益他人。
如上述的例子,行者如果能在当时想想,人家为什麽要打我?是不是有所误会?还
是自己真的伤害过人家?会不会是自己无心之过?或是怎麽样的因素....等等,如
果说是误会,则好好地解释,如果是自己曾伤害过他人,则应该好好地道歉,甚至
忏悔。
如此,原来可能不愉快的结果,往往便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了,甚至两人还可
能尽释前嫌,互相言好。
当然,这种调理,并不是一次就做得好,可能要经过很多次的经历才能圆具这种修
养,而且,在这个情形能解决的问题,换成其他的环境,其他的人物,是不是还能
把握?所以,於想要能入於真如,也就牵涉到其价值的展现。
在这种过程之中,原有的『分别』,也就缘於自己执著些什麽?每个人执著的层面
和层次都会有些差异,表现出来的分别,也会不同,而於五蕴的调理,所完成的结
果,也就可以入於『无分别』之境(境,内涵者)。
无,不是没有,而是突破,入於真如。
注:可能有人会误会佛陀之定就是灭受想定,实际上佛陀之定有个专有名词『那伽
定』,解释起来大概就是随心自由出入定,是个非常高的境界。
--
◎◎◎◎◎◎◎◎◎◎◎◎◎◎◎◎◎◎◎◎◎◎◎◎◎◎◎◎◎◎◎◎◎◎◎◎
◎ 学佛方程式 : 当分别心生起时 , 不要一味地计较或执著 , ◎
◎ 应该深入的认识或□解 ; 尤其要於其中有所发现 , ◎
◎ 久而久之 , 必能自我突破 。 ◎
◎ ~节录自 老禅师的话~ ◎
◎◎◎◎◎◎◎◎◎◎◎◎◎◎◎◎◎◎◎◎◎◎◎◎◎◎◎◎◎◎◎◎◎◎◎◎
Ξ Origin: 狮子吼站 [FROM: 140.113.209.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