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效应{17} |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发信人: littlec@Lion (最没有价值学弟), 信区: Buddhism
标 题: 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效应{17}
发信站: 狮子吼站 (Sat Aug 17 20:45:36 1996)
转信站: Lion
18 页
中随犯其一,便不堪於现法中增长摄受菩萨广大资粮,若数
数现行他胜处法,便舍菩萨净戒律仪。 (86) 从此四条重戒
,可以显出菩萨戒的宗旨在以利他为先,而且比较《璎珞本
业经》更为严格,彼经的菩萨戒有受法无舍法,且可分分受
持。此论乃受则全受,若於四种他胜处法,随犯其一,即名
为舍。不过可由两种因缘,舍菩萨戒:
略由二缘,舍诸菩萨净戒律仪,一者弃舍无上正等
善提大愿;二者现行上品缠犯他胜处法。(87)
依据以上两点原因舍菩萨戒的可能也是不多的,若非有
人受到外道邪说的惑乱,自动弃舍成佛的誓愿是相当少的。
至於上品缠犯他胜处法,须要「数数现行,都无惭愧,深生
爱乐,见是功德」。 (88) 准知类似的情况,若非有人邪见
狂乱,也不致於此。
因为此论的菩萨戒,在家出家之七众,都能受持,其受
戒的要求应当分别如下:
1.菩萨优婆塞及优婆夷,受五戒及四重戒;以三诵聚众净戒受。
2.菩萨沙弥尼,受十戒及四重戒;以三诵三聚净戒受。
3.菩萨正法女,受六法及四重戒;以三诵三聚净戒受。
4.菩萨比丘及比丘尼,受二百五十戒或五百戒及四重戒;以
三诵三聚净戒受。(89)
六、既难且易的三聚净戒
至於《菩萨地持经》所见的三聚净戒,据大野法道氏主
张,三聚净戒的三聚思想,系受《深密解脱经》卷四的影响
而来,彼经将六波罗蜜各分三种,至於戒波罗蜜则为离诸恶
行戒、修诸善行戒、利益众生戒的三分。到了《地持经》,
便形成了:
一、律仪戒(`Samvara—Silam`)
二、摄善法戒(`Kusaladharmasamgrahakam—Silam`)
三、摄众生戒(`Sattvarthakriya—Silam`)(90)
——————————————
(86) 大正藏三十,515页中~下。
(87) 大正藏三十,515页下。
(88) 所谓上品缠犯他胜处法, 该论的说明是:「若诸
菩萨毁犯四种他胜处法,数数现行,都无惭愧,
深生爱乐,见是功德,当知说名上品缠犯。」(大
正藏三十,515 页下)。
(89) 参考佐藤达玄氏著前引书 351 页所列者。
(90) 《大乘戒经□研究》185 页。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font>□/font>□/font>□
□ 仁者不杀生 义者不偷盗 礼者不邪淫 □ ( ) □/font>□/font>□/font>□□ 智者不饮酒 信者不妄语 □ (__) □/font>□/font>□/fon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nt>□/font>□/font>□
Ξ Origin: 狮子吼站 |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