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发菩提心文 |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发信人: KTurbo@pivot (苏圣杰), 信区: Buddhism
标 题: 劝发菩提心文
发信站: 中兴大学天枢资讯网 (Sun Dec 25 09:13:10 1994)
转信站: pivot
□ 劝发菩提心文 □
古杭梵天寺沙门实贤撰
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泣血稽颡,哀告现前大众,及当世净信男
女等,惟愿慈悲,少加听察。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
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不发广大心,立坚
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故「
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
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然心愿差别,其向乃多。若不指陈,如何趋向?今为大众,略而
言之,相有其八,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云
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名
闻,或贪现世欲乐,或望未来果报;如是发心,名之为邪。
既不求名闻利养,有不贪欲乐果报,惟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
心,名之为正。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
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
颠;如是发心,名知为真。
有罪不忏,有过不除,内浊外清,始勤终怠;虽有好心,多为名
利所夹杂;虽有善法,复为罪业之所染污;如是发心,名之为伪。
众生愿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如是发心,名之为
大。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但其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
,名之为小。
若於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功勋不忘,知见不泯
,名之为偏。
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见一法
,离心别有;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
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如是发心,名之为圆。
知此八种差别,则知审察;知审察,则知去取;知去取,则可发
心。
云何审察?谓我所发心,於此八中,为邪?为正?为真?为伪?
为大?为小?为偏?为圆?
云何去取?所谓去邪、去伪、去小、去偏;取正、取真、取大、
取圆。
如此发心,方得名为真正发菩提心也。
|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