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考 |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发信人: DavidChiou.bbs@aidebbs.edu.tw (邱大刚), 信区: religion
标 题: Re: [转贴] Re: 坐禅的功能
发信站: 台湾学术网路 BBS 实验站 (Wed Feb 21 23:55:19 1996)
转信站: Lion!netnews.ntu!news.csie.nctu!aide_board
来 源: ccsun6.ee.ntu.edu.tw
: : 就例如民国初年学术界对於「《楞严经》是中国唐朝的房融杜撰的」
: ^^^^^^^^^^^^^^^^^^^^^^^^^^^^^^^^^^
: :这种说法大为接受,只有佛教界在顽强抵抗,其实当时佛教界提出的
: :辩解也是没啥说服力,尤其是对於仅呈认印度到中国这一路上才是
: :经典翻译之路的西方知识分子而言。(而否认天界的藏经等说法)
: 好像有一本书或文章系叫"楞严百伪",作者系一位博士,翻译"密勒日巴传"
: 那一位。这对於常以五十阴魔境界来印证魔说的人来说不知作何看法?
: 这实在系个有趣的问题。
当时学术界一窝蜂认为楞严经是房融杜撰的,什麽说法当然都出来啦 :)
只可惜这些说法已被龟兹出土楞严经的发现,而不攻而破了。
「楞严百伪说」要能提出来的话,首先是色阴至识阴都要全破?
就此来说,作者不是佛陀也是要大阿罗汉才行哩 :)
(我也忘了作者是谁了,只记得他的确很有名。是欧阳竟无吗?
佛法「依法不依人」我想是我们首先可以考量的 :))
这一类的批评,首先都要有个「住」(基本假设)。
例如倡言大乘非佛说的人,认为大乘经典由於在
地球出现的时间较晚,因此一定是後人编造的。
实则,其考古方法既然是架构在仅承认印度的经典才是佛的流传,
而不承认天界的存在,那麽大乘经典本来许多就是佛灭後四、五百年
龙树自天界(或龙宫?)携回的,和其基本假设抵触,自然没什麽好谈的。
但是再看回来,《阿含》中对於六道,尤其是二十八天的记载,
历历在目。做这种研究的人,本的是西方不承认天界的基本假设,
又何能给大乘经典一个公平的地位? 更明白的来说,连《阿含》
的二十八天的可能性都不予以考虑,更惶论公正的考据了。
所以说,学佛与佛学,常常是不同的呀 :)
而在主观的认定某某事一定是假的之後,什麽的证据都可以举出来了 :Q
大夥儿可能都听说过「邻人偷斧头」的故事吧! 只要心有所住,由於
移情作用,每个单纯的事件往往都会被用来做反面的证据了 :)
当然了,若是主观的认定某事一定才是真的,也会有这种情形。
不过我以为学佛当避免太狂。小弟没有大阿罗汉或是入地菩萨的资格,
就只能知道多少谈多少,以免在愚痴之下谤佛阿..
这就是我们末世众生的障难,连学佛也要在疑团中 :Q
唯有修习多修习,才能早日冲出迷障吧。
共勉之 ~
|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