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 (5)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发信人: minHsiao.bbs@bbs.csmc.edu.tw (渡边彻), 信区: Book 标 题: 回应Joycat Liu 之谈 <<挪威>> (5) ※ 发信站: 中山医学院BBS站 (Tue Oct 8 22:42:52 1996) 转信站: Lion!netnews.ntu!spring!news.cc.nctu!news.nchu!ccnews.nchu!csmcbbs : 在挪威的森林中,我们发现包括木漉、渡边、直子、玲子、阿绿、初美这些 :最具人性的人,都或多或少怀疑自己是否正常,即使是在日本看来似乎最具改造 :社会希望与机会的 60 年代,那些搞学生运动的人仍然相当反动相当具有支配他 :人的集体(权威)性格,无怪乎个性自爱自重、对爱与创造抱持颇高理想的渡边 :要将自我封闭起来,采取自我放逐的方式来抗拒这个虚矫的人间。 渡边封闭自我,或许不算是一种「抗拒」,只能说是「不同流俗」罢。 :) 他不愿认同学运等等社会权威性格,但也并不去「另立旗旌独树一格」与他们相 抗衡,只是独善其身罢了。且,渡边并未去定义「这人间是虚矫的」,也并未觉 得「自己是具人性的少数人」,只是承认彼此的不同,互不干涉而已。 : 在挪威的森林中有好几段关於死亡的谈论,也许在渡边身处的社会,死亡无 :所不在,而且这部作品表现出「找不到出路」的绝望感,基调是悲观的,阅读这 :部作品需要一个较坚强的灵魂,否则很难不被绝望所感染。但撇开悲观绝望的成 这部小说是「存在主义观点」。村上早期也嗜读存在主义作家的作品,难免 受其影响。基调固然悲观,但并不绝望。 :) :份,我个人以为,这是一部理念颇为基进的小说,村上的小说一向有基进的成份 :,以不直接描写社会的方式却表达了社会理念,那个以爱与创造为基础所追求的 同意。 :) :自我实现的个人主义式乌托邦一直是村上小说的基本主题,即使其隐晦不明,不 :易察觉,却是吸引对自身存在境况与社会处境不满的 90 年代台湾新新人类最深 :刻的原因,村上小说里的人渴望自由、渴望真爱,我们亦复如是。 以上,对这篇议论巨作提出几点我觉得见解不同或疑惑的地方。《挪威的森 林》一书可用各种不同的角度去切入,但就此部作品乃至於村上其他作品受台湾 或华人社会青壮年以下读者欢迎的社会现象去思考,我想其间还有许多值得并入 讨论的层面。「对自身存在境况或社会处境不满的潜意识投射」或许可算是原因 之一,但相信不是唯一。 :) minHsiao, :) 1996.10.7.- 8. -- ※ 来源:.中山医学院BBS -- 絮情小站 bbs.csmc.edu.tw.[FROM: 140.120.1.61]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