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目錄

增壹阿含经卷第九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惭愧品第十八

[导读:惭愧]

“惭”是羞耻于作恶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种烦恼;“愧”是愧疚于作恶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种烦恼。

在汉文佛典中,“惭”较着重在自己反省而羞耻,例如“自惭形秽”;“愧”较着重在面对他人而愧怖,例如“愧对父母”。

佛陀表明惭愧是离苦的第一步,如《杂阿含经》卷十四第346经中说:“以惭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顺语、为善知识,为善知识故乐见贤圣、乐闻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顺语、精进,精进故不掉、住律仪、学戒,学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乱心,不乱心故正思惟、习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着身见、不着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起贪、恚、痴,离贪、恚、痴故堪能断老、病、死。”这经也明白指出,导向解脱与背离解脱的关键差别,在于是否“惭愧”。

《杂阿含经》卷二十六第661、662经也显示有惭愧而反省身口意的恶行,能减轻贪瞋痴,使得修行得力。《杂阿含经》卷二十八第749经则讲说有“明”(“无明”的对称;智慧)能随着生起惭愧,而能生起八正道乃至解脱。

因此以下本品第一经中,佛陀形容惭愧为拥护世间的二法,人们有惭愧才有别于畜牲。

经中在在表示有惭、有愧而真诚忏悔,才能持戒清净,离欲、恶不善法,成为初禅的基础,进而证得更深的禅定乃至发起无漏的智慧。

(一)[0587b06]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二妙法拥护世间。云何为二法?所谓有、有也。诸比丘!若无此二法,世间则不别有父、有母、有兄、有弟、有妻子、知识、尊长、大小,便当与猪、鸡、狗、牛、羊六畜之类而同一等。以其世间有此二法拥护世间,则别有父母、兄弟、妻子、尊长、大小,亦不与六畜共同。是故,诸比丘!当习有惭、有愧。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含=鋡【圣】*

  “含”,圣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为“含”,今依据圣本改作“鋡”。

〔东晋…译〕-【圣】,(东晋…译)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昙摩难提译【宋】【元】,=符秦三藏昙摩难提译【明】

  ????

~A. II. 1. 9. Hirottapa.

  ???

〔有〕-【宋】

  宋本无“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有”字,今依据宋本删去。

狗=猫【圣】

  “狗”,圣本作“猫”。
  “猫”,大正藏原为“狗”,今依据圣本改作“猫”。

[注解]

惭:羞耻于作恶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种烦恼。(“惭愧”二字中,“惭”较重著在自己反省而羞耻,例如“自惭形秽”。)

愧:愧疚于作恶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种烦恼。(“惭愧”二字中,“愧”较重著在面对他人而愧怖,例如“愧对父母”。)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杂阿含经》卷二十六第679经:“何等为惭力是学力?谓羞耻,耻于起恶不善法诸烦恼数,受诸有炽然苦报,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何等为愧力是学力?谓诸可愧事而愧,愧起诸恶不善法烦恼数,受诸有炽然苦报,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苦、恼。”(CBETA, T02, no. 99, p. 186, a7-13)

有同学提出:“‘惭愧’跟‘持戒不悔’表面上看起来是否违背?”其实不违背:惭愧可心意柔软,避免犯下会让自己后悔的事,忏悔可减轻过去业力的影响;持戒即不造新业,自然不悔。

= = = = = = =

(以下待整理)

读经班同学问到,怎么样调整习性?很多时候,并非没有惭愧心,然而仍旧再犯。

这就是轮回,养成习惯通常花了许多年,自然很难短期内就改掉习惯。

了解习惯养成的原理,有助于设法找出坏习惯形成的原因,深入探讨根本原因,从根源着手来设法戒除坏习惯 (身、口、意恶行)。

习惯养成的原理:

根据 Charles Duhigg 的研究,习惯的养成是由三个元素所组成:

1. 提示

提示是启动某个自动行为的触发因子。

触发习惯的提示有 5 种类型: 一天当中的某个特定时间、特定地点、某种情绪、出现某位特定人士、某个惯性行为。

2. 例行程序

例行程序指的是行为本身。

3. 奖励

大脑会随着奖励释放出多巴胺 (dopamine),令人感到幸福。

越常触发这些神经回路,它所连结的提示、例行程序和奖励的回路就越强,因而更加巩固你的习惯。

也可以运用这样的原理,来养成好习惯 (身、口、意善行)。

[进阶辨正]

研讨:《阿含经》讲惭愧、忏悔

(二)[0587b16]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世有二人,无有厌足而取命终。云何为二人?所谓得财物恒藏举之;复有得物而喜与人。是谓二人无有厌足而取命终。”

尔时,有比丘白世尊曰:“我等,世尊!不解此略说之义。云何得物藏举?云何得物与人?唯愿世尊广演其义。”

世尊告曰:“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其义。”

对曰:“如是。”

尔时,佛告诸比丘:“于是,有族姓子学诸技术,或习田作,或习书疏,或习计算,或习天文,或习地理,或习卜相,或学远使,或作王佐,不避寒暑、饥寒、懃苦,而自营己。得财物后私自收藏无有厌足彼作是功力而获财物,彼人不能食啖,亦不与妻子,亦不与奴婢亲亲之属,皆悉不与。彼所得财物,或王劫夺,或复被贼,或火烧水漂,分散异处,不获其利,即于家中有人分散此物,不得停住。是谓,比丘!得财藏举者也。

“彼云何得财分布?有族姓子学诸伎术,或习田作,或习书疏,或习计算,或习天文、地理,或习卜相,或学远使,或作王佐,不避寒暑、饥寒、懃苦,而自营己。得财物后布施分享无有厌足彼作是功力而获财物,彼人惠施众生,给与父母、奴婢、妻子,亦复广及沙门、婆罗门,造诸功德,种天上之福。是谓,比丘!得而惠施。是谓,比丘!二人无厌足。如前一人得财物而举者,当念舍离;第二人得而广布,当学此业。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A. II. 1. 1. Vajja.

  ???

世尊不解=不解世尊【元】【明】

  “世尊不解”,元、明二本作“不解世尊”。
  “不解世尊”,大正藏原为“世尊不解”,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不解世尊”。

技=伎【宋】【圣】

  “技”,宋、圣二本作“伎”。
  “伎”,大正藏原为“技”,今依据宋、圣二本改作“伎”。

复被贼=被贼盗【宋】【元】【明】

  “复被贼”,宋、元、明三本作“被贼盗”。
  “被贼盗”,大正藏原为“复被贼”,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被贼盗”。

漂=[漂*寸]【圣】

  “漂”,圣本作“[漂*寸]”。
  “[漂*寸]”,大正藏原为“漂”,今依据圣本改作“[漂*寸]”。

伎=技【元】【明】

  “伎”,元、明二本作“技”。
  “技”,大正藏原为“伎”,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技”。

文+(或习)【圣】

  “文”,圣本作“文或习”。
  大正藏无“或习”二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注解]

藏举:收藏。

田作:耕作。

书疏:写书信、奏章。

[对应经典]

(内容不像对应经典??? ywliu)

[读经拾得]

小气鬼求得财物后永远自己收藏,好心人求得财物后时常分享。佛陀鼓励大家作后者,不作前者。

(三)[0587c16]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常当法施,勿习食施。所以然者,汝等今有果报之祐,使我弟子恭敬于法,不贪利养。设贪利养者,则有大过于如来所。何以故?谓众生类不分别法,毁世尊教;已毁世尊教,后不复得至涅槃道,我便有耻。所以然者,谓如来弟子贪著利养,不行于法,不分别法,毁世尊教,不顺正法;已毁世尊教,复不至涅槃道。汝今,比丘!当念法施,勿思欲施,便得称誉,多闻四远,恭敬于法,不贪财物,此则无有羞耻。所以然者,如来弟子以好法施,不贪思欲之施。是谓,比丘!当念法施,勿学财施。汝等比丘,吾说此义,为因何义而说此缘乎?”

尔时,诸比丘白世尊曰:“唯愿世尊事事分别。”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昔有一人请吾供养,然吾尔时有遗余法而可除弃。有二比丘从远方来,形体困笃,颜色变易。尔时,我便语彼比丘,作是语:‘有遗余法而可除弃,随时须者,便可取之而自营己。’时,一比丘便作是念:‘世尊今日有遗余法而可除弃,随时须者,便可取之。设复我等不取食者,便当以此食于净地。若著水中。然今我等宜取此食,以充虚乏,加得气力。’尔时,彼比丘复作是学:‘佛亦作是说:“当行法施,莫行思欲之施。所以然者,施中之上无过财施,然复法施于中最尊。”我今堪任竟日不食,犹得自济,不须受彼信施之福。’尔时,彼比丘便自息意,不取彼施,形体困笃,不自顾命。

“彼时,第二比丘复作是念:‘世尊亦有遗余之法而可除者,设我等不取食者,便当困笃。今以此食用充虚乏,加得气力,昼夜安宁。’尔时,彼比丘便取食之,昼夜安隐,气力充足。”

佛告诸比丘:“彼比丘虽复取彼供养,除去虚乏,气力充足,不如先前比丘可敬,可贵,甚可尊重。彼比丘长夜名称远闻,于律知足,易充易满。诸比丘当学法施,勿学思欲之施。我前所说者,由此因缘。”

尔时,世尊说此语已,便从坐起而去。

是时,众多比丘复作是念:“向者,世尊略说其要,竟不广普,便从[*]坐起,入寂静室。今此众中谁能堪任于此略义而广普演其义者也?”是时,众多比丘复作是念:“今尊者舍利弗,世尊所誉,我当尽共诣彼舍利弗所。”是时,众多比丘便往至尊者舍利弗所,共相礼拜,在一面坐。在一面坐已。是时,众多比丘所可从世尊闻事,尽向舍利弗说之。

是时,尊者舍利弗告诸比丘:“云何世尊弟子贪著利养,不修行法?云何世尊弟子贪修行法,不贪利养?”

尔时,众多比丘白舍利弗曰:“我等乃从远来,请问其义,得修行之。尊者舍利弗堪任者,便与我等广演其义。”

舍利弗告曰:“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与汝广演其义。”

尔时,众多比丘对曰:“如是。”

舍利弗告曰:“世尊弟子所学寂静念安,声闻弟子不如是学;世尊吐教所应灭法,而诸比丘亦不灭之;于中懈怠起诸乱想,所应为者而不肯行,所不应为者便修行之。尔时,诸贤长老比丘于三处便有羞耻。云何为三?世尊常乐寂静之处,尔时声闻不作是学,长老比丘便有羞耻。世尊教人当灭此法,然比丘不灭此法,长老比丘便有羞耻。于中起乱想之念,意不专一,长老比丘便有羞耻。

“诸贤当知,中比丘于三处便有羞耻。云何为三?世尊常乐寂静之处,尔时声闻不作是学,中比丘便有羞耻。世尊教人当灭此法,然彼比丘不灭此法,中比丘便有羞耻。于中起乱想之念,意不专一,中比丘便有羞耻。

“诸贤当知,年少比丘于三处便有羞耻。云何为三?世尊弟子常乐寂静之处,尔时声闻不作是学,年少比丘便有羞耻。世尊教人当灭此法,然彼比丘不灭此法,年少比丘便有羞耻。于中复起乱想之念,意不专一,年少比丘便有羞耻。是谓,诸贤!贪著于财,不着于法。”

诸比丘白舍利弗曰:“云何比丘贪著于法,不着于财?”

舍利弗曰:“于是,比丘!世尊乐寂静之处,声闻亦学如来乐寂静之处;世尊所说当灭此法,诸比丘便灭此法;不懈怠,亦不乱,所应行者便修行之,所不应行者便不行之。诸贤当知,长老比丘于三处便有名称。云何为三?世尊乐寂静之处,声闻亦乐寂静之处,长老比丘便有名称。世尊教人当灭此法,尔时比丘便灭此法,长老比丘便有名称。于中不起乱想之念,意常专一,长老比丘便有名称。

“诸贤当知,中比丘于三处便有名称。云何为三?世尊乐寂静之处,声闻亦乐寂静之处,中比丘便有名称。世尊教人当灭此法,尔时比丘便灭此法,中比丘便有名称。于中不起乱想之念,意常专一,中比丘便得名称。

“诸贤当知,年少比丘于三处便有名称:云何为三?于是,比丘!世尊乐寂静之处,年少比丘亦乐寂静之处,年少比丘便有名称。世尊教人当灭此法,尔时比丘便灭此法,年少比丘便有名称。于中不起乱想之念,意常专一,年少比丘便有名称。

“诸贤当知,贪之为病,甚大灾患,瞋恚亦然。贪淫、瞋恚灭者,便得处中之道,眼生、智生,诸缚休息,得至涅槃。悭疾为病,亦复极重,烦恼烧煮,憍慢亦深。幻伪不真,无惭、无愧,不能舍离,淫欲败正,慢、增上慢亦复不舍。此二慢灭,便得处中之道,眼生、智生,诸缚休息,得至涅槃。”

比丘白曰:“云何,尊者舍利弗!处中之道,眼生、智生,诸缚休息,得至涅槃?”

舍利弗言:“诸贤当知,所谓贤圣八品道是。所谓正见、正治、正语、正行、正命、正方便、正念、正三昧。是谓,诸贤!处中之道,眼生、智生、诸缚休息,得至涅槃。”

尔时,众多比丘闻尊者舍利弗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M. 3. Dhammadāyāda.,[No. 26(88)]

  ????

(得)+至【宋】【元】【明】

  “至”,宋、元、明三本作“得至”。
  大正藏无“得”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多=名【宋】【元】【明】

  “多”,宋、元、明三本作“名”。
  “名”,大正藏原为“多”,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名”。

以好=好以【宋】【元】【明】【圣】

  “以好”,宋、元、明、圣四本作“好以”。
  “好以”,大正藏原为“以好”,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好以”。

舍=写【宋】【元】【明】

  “舍”,宋、元、明三本作“写”。
  “写”,大正藏原为“舍”,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写”。

于=乎【圣】

  “于”,圣本作“乎”。
  “乎”,大正藏原为“于”,今依据圣本改作“乎”。

今=令【宋】【元】【明】

  “今”,宋、元、明三本作“令”。
  “令”,大正藏原为“今”,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令”。

(故)+不【宋】【元】【明】

  “不”,宋、元、明三本作“故不”。
  大正藏无“故”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说=施【圣】

  “说”,圣本作“施”。
  “施”,大正藏原为“说”,今依据圣本改作“施”。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者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者也”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者也”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舍利弗~Sāriputta.

  ???

〔在〕-【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在”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在”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彼)+比丘【宋】【元】【明】

  “比丘”,宋、元、明三本作“彼比丘”。
  大正藏无“彼”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当=常【圣】

  “当”,圣本作“常”。
  “常”,大正藏原为“当”,今依据圣本改作“常”。

怠+(意)【圣】

  “怠”,圣本作“怠意”。
  大正藏无“意”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亦〕-【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亦”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亦”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常=当【圣】

  “常”,圣本作“当”。
  “当”,大正藏原为“常”,今依据圣本改作“当”。

大=为【圣】

  “大”,圣本作“为”。
  “为”,大正藏原为“大”,今依据圣本改作“为”。

缚=缠【宋】【元】【明】【圣】

  “缚”,宋、元、明、圣四本作“缠”。
  “缠”,大正藏原为“缚”,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缠”。

涅槃~Nibbāna.

  ???

疾=嫉【明】【圣】

  “疾”,明、圣二本作“嫉”。
  “嫉”,大正藏原为“疾”,今依据明、圣二本改作“嫉”。

〔所谓〕-【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所谓”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所谓”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注解]

常当法施,勿习食施:应当用心于法施,不该用心于饮食、施物。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作“汝等当行求法,莫行求饮食。”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你们要成为我的法之继承人,不要成为财物之继承人。”

遗余法:此处指吃剩之食物;残羹剩饭。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作“残食”。

信施:基于信心的布施;信徒的布施。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前一经佛陀教导在家人得财物后要分享,本经佛陀则教导出家人应关注法施,而不关注财施。

本经中佛说:“勿学财施”,是指出家人不应关注布施财物给他人,还是不应贪图他人布施财物给自己?

相当的《中阿含经》及南传经文作后者解,而前者也说得通,因为出家人不积蓄饮食、财物,若要行财施则得向在家人募捐,可能变质为要在家人先布施财物给自己,因此出家人用心于财施的意义不大。

To incorporate: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budadigest/permalink/769689403204898/

(四)[0589a09]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所,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尔时,世尊到时,着衣持钵,入罗阅城乞食,在一街巷。尔时,彼巷有一梵志妇,欲饭食婆罗门,即出门,遥见世尊,便往至世尊所,问世尊曰:“颇见婆罗门不?”

尔时,尊者大迦叶先在其巷。世尊便举手指示曰:“此是婆罗门。”

是时,梵志妇熟视如来面,默然不语。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无欲无恚者,  去愚无有痴;
 漏尽阿罗汉,  是谓名梵志。
 无欲无恚者,  去愚无有痴;
 以舍结使聚,  是谓名梵志。
 无欲无恚者,  去愚无有痴;
 以断吾我慢,  是谓名梵志。
 若欲知法者,  三佛之所说;
 至诚自归彼,  最尊无有上。”

尔时,世尊告大迦叶曰:“汝可往为此梵志妇,便现身,得免宿罪。”

是时,迦叶从佛受教,往至梵志妇舍已,就座而坐。是时,彼婆罗门妇便供办肴膳种种饮食,以奉迦叶。

是时,迦叶即受食饮,欲度人故,而为彼人说此达嚫

“祠祀火为上,  众书颂为最;
 王为人中尊,  众流海为上。
 众星月为首,  照明日为先;
 四维及上下,  于诸方域境。
 天与世间人,  佛为最尊上;
 欲求其福者,  当归于三佛。”

是时,彼梵志妇闻此语已,即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前白大迦叶曰:“唯愿梵志恒受我请,在此舍食。”

是时,大迦叶即受彼请,在彼处受彼食。是时,婆罗门妇见迦叶食讫,更取一卑座,在迦叶前坐。是时,迦叶以次与说微妙之法。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不净,断漏为上,出家为要。尊者大迦叶已知彼梵志妇心开意解,甚怀欢喜。诸佛所可常说法者,苦、习、尽、道。

是时,尊者大迦叶悉为梵志妇说之时,梵志妇即于座上诸尘垢尽,得法眼净。犹如新净,无有尘垢,易染为色。时梵志妇亦复如是,即于座上得法眼净,彼已得法、见法,分别其法,无有狐疑,已逮无畏,皈依三宝自归三尊:佛、法、圣众,受持五戒。是时,尊者大迦叶重为梵志妇说微妙法已,即从[*]坐起而去。

迦叶去未久时,妇夫婿来至家。婆罗门见妇颜色甚悦,非复常人。时,婆罗门即问其妇,妇即以此因缘具向夫婿说之。时,婆罗门闻是语已,便将其妇共诣精舍。往至世尊所,时,婆罗门与世尊共相问讯,在一面坐。婆罗门妇头面礼世尊足,在一面坐。时,婆罗门白世尊曰:“向有婆罗门来至我家,今为所在?”

尔时,尊者大迦叶去世尊不远,结跏趺坐正身正意,思惟妙法。

尔时,世尊遥指示大迦叶曰:“此是尊长婆罗门也。”

婆罗门曰:“云何,瞿昙!沙门即是婆罗门耶?沙门与婆罗门岂不异乎?”

世尊告曰:“欲言沙门者,即我身是。所以然者,我即是沙门。诸有奉持沙门戒律,我皆已得。如今欲论婆罗门者,亦我身是。所以然者,我即是婆罗门也。诸过去婆罗门,所持法行,吾已悉知。欲论沙门者,即大迦叶是。所以然者,诸有沙门律,迦叶比丘皆悉包揽。欲论婆罗门者,亦是迦叶比丘。所以然者,诸有婆罗门奉持禁戒,迦叶比丘皆悉了知。”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我不说梵志,  能知咒术者;  唱言生梵天,  此则不离缚。
 无缚无生趣,  能脱一切结;
 不复称天福,  即沙门梵志。”

尔时,婆罗门白世尊曰:“言结缚者,何等名为结乎?”

世尊告曰:“欲爱是结,瞋恚是结,愚痴是结。如来者无此欲爱,永灭无余,瞋恚、愚痴亦复如是。如来无复此结。”

婆罗门曰:“唯愿世尊说深妙法,无复有此诸结缚著。”

是时,世尊渐与彼婆罗门说微妙之论。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不净,断漏为上,出家为要。尔时,世尊知彼婆罗门心开意解,甚怀欢喜,古昔诸佛常所说法:[*]苦、习、尽、道,尔时世尊尽为婆罗门说之。

时,婆罗门即于座上诸尘垢尽,得法眼净。犹如新净[*]白亵,无有尘垢,易染为色。时婆罗门亦复如是,即于座上得法眼净,彼已得法、见法,分别其法,无有狐疑,已逮无畏,自归三尊:佛、法、圣众,受持五戒,为如来真子,无复退还。

尔时,彼婆罗门夫妇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便=使【宋】【元】【明】

  “便”,宋、元、明三本作“使”。
  “使”,大正藏原为“便”,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使”。

免=勉【圣】

  “免”,圣本作“勉”。
  “勉”,大正藏原为“免”,今依据圣本改作“勉”。

〔饮〕-【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饮”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饮”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为=向【宋】【元】【明】【圣】

  “为”,宋、元、明、圣四本作“向”。
  “向”,大正藏原为“为”,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向”。

达嚫=哒嚫【宋】【元】【明】【圣】

  “达嚫”,宋、元、明、圣四本作“哒嚫”。
  “哒嚫”,大正藏原为“达嚫”,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哒嚫”。

唯=惟【宋】【元】【明】

  “唯”,宋、元、明三本作“惟”。
  “惟”,大正藏原为“唯”,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惟”。

坐=座【明】*

  “坐”,明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明本改作“座”。

欢喜=欢欣【宋】【元】【明】

  “欢喜”,宋、元、明三本作“欢欣”。
  “欢欣”,大正藏原为“欢喜”,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欢欣”。

苦习=苦集【元】【明】*

  “苦习”,元、明二本作“苦集”。
  “苦集”,大正藏原为“苦习”,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苦集”。

白亵=白毡【宋】*【元】*【明】*,=白絷【圣】*

  ????

为=与【宋】【元】【明】【圣】

  “为”,宋、元、明、圣四本作“与”。
  “与”,大正藏原为“为”,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与”。

(至家已)+婆【宋】【元】【明】

  “婆”,宋、元、明三本作“至家已婆”。
  大正藏无“至家已”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时〕-【圣】

  圣本无“时”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时”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沙门律=沙门戒【宋】【元】【明】

  “沙门律”,宋、元、明三本作“沙门戒”。
  “沙门戒”,大正藏原为“沙门律”,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沙门戒”。

包=苞【圣】

  “包”,圣本作“苞”。
  “苞”,大正藏原为“包”,今依据圣本改作“苞”。

〔是结〕-【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是结”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是结”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之论=法【宋】【元】【明】

  “之论”,宋、元、明三本作“法”。
  “法”,大正藏原为“之论”,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法”。

〔彼〕-【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彼”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注解]

达嚫:供养僧众时,所供养的财物叫做达嚫,而受供的僧人会回报说法或咒愿,也叫达嚫。有转财施成为法施的意义。

亵:贴身的衣服。

结跏趺坐:禅坐时,将两脚盘于大腿上的坐法。

正身正意:挺直身体,端正心念。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To incorporate: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budadigest/permalink/776336542540184/

(五)[0590a08]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所,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尔时,王阿阇世有象,名那罗祇梨,极为凶弊暴虐,勇健能外怨,缘彼象力,使摩竭一国,无不靡伏。

尔时,提婆达兜便往至王阿阇世所。到已,而作是说:“大王当知,今此象恶,能降伏众怨,可以醇酒,饮彼象醉。清旦,沙门瞿昙必来入城乞食,当放此醉象,蹋蹈杀之。”

时,王阿阇世闻提婆达兜教,即告令国中:“明日清旦,当放醉象,勿令人民在里巷游行。”

是时,提婆达兜告王阿阇世曰:“若彼沙门瞿昙有一切智,知当来事者,明日必不入城乞食。”

王阿阇世曰:“亦如尊教,设有一切智者,明日清旦不入城乞食。”

尔时,罗阅城内男女大小事佛之者,闻王阿阇世清旦当放醉象害于如来,闻已,各怀愁忧,便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住,白世尊曰:“明日清旦,愿世尊勿复入城!所以然者,王阿阇世今有教令,敕语城内人民之类:‘明日勿复在里巷行来,吾欲放醉象,害沙门瞿昙。设沙门有一切智,明日清旦不入城乞食。’唯愿世尊勿复入城,伤害如来,世人丧目,无复救护。”

世尊告曰:“止!止!诸优婆塞!勿怀愁恼。所以然者,如来之身非俗数身,不为他人所害,终无此事。诸优婆塞当知,阎浮里地东西广七千由旬,南北长二十一千由旬;瞿耶尼纵广八千由旬,如半月形;于逮纵广九千由旬,土地方正;郁单越纵广十千由旬,土地圆如满月。正使此四天下醉象满其中,如似稻、麻、丛林,其数如是,犹不能得动如来毫毛,况复得害于如来?终无此事!

“则舍四天下,复有如千天下、千日月、千须弥山千四海水、千阎浮提、千瞿耶尼、千弗[*]于逮、千郁单[*]越、千四天王、千三十三天千兜术天、千艳天、千化自在天、千他化自在天,此名千世界;乃至二千世界,此名中千世界;乃至三千世界,此名三千大千世界;满其中伊罗钵龙王,犹不能动如来一毛,况复此象欲害如来哉?终无是处。所以然者,如来神力不可思议,如来出世,终不为人所伤害也。汝等各归所在,如来自当知此变趣。”尔时,世尊与四部众广为说微妙之法。时,优婆塞、优婆斯闻正法已,各从[*]坐起,头面礼足,便退而去。

尔时,世尊清旦着衣持钵,欲入罗阅城乞食。是时,提头赖吒天王将干沓惒等,从东方来,侍从世尊。是时,毘留勒王将拘槃茶众,侍从如来。西毘留波叉将诸龙众,侍从如来。北方天王拘毘罗将罗刹鬼众,侍从如来。是时,释提桓因将诸天人数千万众,从兜术天没,来至世尊所,时,梵天王将诸梵天数千万众,从梵天上来至世尊所。释、梵、四天王及二十八天,大鬼神王各各相谓言:“我等今日当观二神,龙象共斗,谁者胜负?”

时,罗阅城四部之众遥见世尊将诸比丘入城乞食,时城内人民皆举声唤曰。王阿阇世复闻此声,问左右曰:“此是何等声响,乃彻此间?”

侍臣对曰:“此是如来入城乞食,人民见已,故有此声。”

阿阇世曰:“沙门瞿昙亦无圣道,不知人心来变之验。”王阿阇世即敕象师:“汝速将象饮以[*]醇酒,鼻带利剑,即放使走。”

尔时,世尊将诸比丘诣城门,适举足入门。时,天地大动,诸神尊天在虚空中散种种之华。时,五百比丘见醉象来,各各驰走,莫知所如。时,彼暴象遥见如来,便走趣向。侍者阿难见醉象来,在世尊后,不自安处,白世尊曰:“此象暴恶,将恐相害,宜可远之。”

世尊告曰:“勿惧!阿难!吾今当以如来神手降伏此象。”

如来观察暴象不近不远,便化左右作诸师子王,于彼象后作大火坑。时,彼暴象见左右师子王及见火坑,即失尿放粪,无走突处,便前进向如来。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汝莫害于,  龙现甚难遇,
 不由害龙已,  而得生善处。”

尔时,暴象闻世尊说此偈,如被火燃,即自解剑,向如来跪双膝,投地以鼻舐如来足。时,世尊伸右手摩象头,而作是说:

“瞋恚生地狱,  亦作蛇蚖形;
 是故当舍恚,  更莫受此身。”

尔时,神尊诸天在虚空中,以若干百千种花散如来上。是时,世尊与四部[*]之众、天、龙、鬼神说微妙法。尔时,见降象男女六万余人诸尘垢尽,得法眼净,八万天人亦得法眼净。时,彼醉象身中刀风起,身坏命终,生四天王宫。

尔时,比丘、比丘尼,诸优婆塞、优婆夷,及天、龙、鬼神,闻世尊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Vinaya. cv. VII. 3. 2.

  ???

降=除【圣】

  “降”,圣本作“除”。
  “除”,大正藏原为“降”,今依据圣本改作“除”。

外=伏【宋】【元】【明】

  “外”,宋、元、明三本作“伏”。
  “伏”,大正藏原为“外”,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伏”。

提婆达兜~Devadatta.

  ???

降伏=除【宋】【元】【明】【圣】

  “降伏”,宋、元、明、圣四本作“除”。
  “除”,大正藏原为“降伏”,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除”。

醇=纯【宋】【圣】*

  “醇”,宋、圣二本作“纯”。
  “纯”,大正藏原为“醇”,今依据宋、圣二本改作“纯”。

伤=傥【宋】【元】【明】,=备【圣】

  ????

于=乎【圣】*

  “于”,圣本作“乎”。
  “乎”,大正藏原为“于”,今依据圣本改作“乎”。

郁单越=郁单曰【宋】【元】【明】【圣】*

  “郁单越”,宋、元、明、圣四本作“郁单曰”。
  “郁单曰”,大正藏原为“郁单越”,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郁单曰”。

毫=豪【圣】

  “毫”,圣本作“豪”。
  “豪”,大正藏原为“毫”,今依据圣本改作“豪”。

(欲)+得【宋】【元】【明】

  “得”,宋、元、明三本作“欲得”。
  大正藏无“欲”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此事=是处【宋】【元】【明】【圣】

  “此事”,宋、元、明、圣四本作“是处”。
  “是处”,大正藏原为“此事”,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是处”。

千四=四大【宋】【元】【明】,=四千【圣】

  ????

天王+(天)【宋】【元】【明】

  “天王”,宋、元、明三本作“天王天”。
  大正藏无“天”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千兜术天=千艳天千【圣】,(千焰天)+千【元】【明】

  ????

〔千艳天〕-【宋】【元】【明】,千艳天=兜术天【圣】,(千焰天)+千【宋】

  ????

〔化〕-【宋】

  宋本无“化”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化”字,今依据宋本删去。

(遍)+满【宋】【元】【明】

  “满”,宋、元、明三本作“遍满”。
  大正藏无“遍”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诸)+干沓惒【宋】【元】【明】

  “干沓惒”,宋、元、明三本作“诸干沓惒”。
  大正藏无“诸”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来〕-【宋】【元】【明】【圣】

  宋、元、明、圣四本无“来”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来”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毘留勒+(叉)【宋】【元】【明】

  “毘留勒”,宋、元、明三本作“毘留勒叉”。
  大正藏无“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勒=博叉天【圣】

  “勒”,圣本作“博叉天”。
  “博叉天”,大正藏原为“勒”,今依据圣本改作“博叉天”。

拘槃茶=拘槃荼【宋】【元】【明】【圣】

  “拘槃茶”,宋、元、明、圣四本作“拘槃荼”。
  “拘槃荼”,大正藏原为“拘槃茶”,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拘槃荼”。

众+(从南方来)【圣】

  “众”,圣本作“众从南方来”。
  大正藏无“从南方来”四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方+(天王)【圣】

  “方”,圣本作“方天王”。
  大正藏无“天王”二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毘留波叉=毘留博叉王【宋】【元】【明】

  “毘留波叉”,宋、元、明三本作“毘留博叉王”。
  “毘留博叉王”,大正藏原为“毘留波叉”,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毘留博叉王”。

波=勒【圣】

  “波”,圣本作“勒”。
  “勒”,大正藏原为“波”,今依据圣本改作“勒”。

拘毘罗=毘沙门【圣】

  “拘毘罗”,圣本作“毘沙门”。
  “毘沙门”,大正藏原为“拘毘罗”,今依据圣本改作“毘沙门”。

(夜叉)+罗【圣】

  “罗”,圣本作“夜叉罗”。
  大正藏无“夜叉”二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兜术=忉利【元】【明】【圣】

  “兜术”,元、明、圣三本作“忉利”。
  “忉利”,大正藏原为“兜术”,今依据元、明、圣三本改作“忉利”。

响=向【圣】

  “响”,圣本作“向”。
  “向”,大正藏原为“响”,今依据圣本改作“向”。

神尊=尊神【宋】【元】【明】

  “神尊”,宋、元、明三本作“尊神”。
  “尊神”,大正藏原为“神尊”,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尊神”。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手=力【圣】

  “手”,圣本作“力”。
  “力”,大正藏原为“手”,今依据圣本改作“力”。

尿=溺【圣】

  “尿”,圣本作“溺”。
  “溺”,大正藏原为“尿”,今依据圣本改作“溺”。

火燃=火然【宋】【元】【明】【圣】

  “火燃”,宋、元、明、圣四本作“火然”。
  “火然”,大正藏原为“火燃”,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火然”。

(尔)+时【圣】

  “时”,圣本作“尔时”。
  大正藏无“尔”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神尊诸天=诸尊天神【圣】

  “神尊诸天”,圣本作“诸尊天神”。
  “诸尊天神”,大正藏原为“神尊诸天”,今依据圣本改作“诸尊天神”。

见降象=降龙【宋】

  “见降象”,宋本作“降龙”。
  “降龙”,大正藏原为“见降象”,今依据宋本改作“降龙”。

(诸)+比丘【宋】【元】【明】

  “比丘”,宋、元、明三本作“诸比丘”。
  大正藏无“诸”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优婆夷=优婆斯【宋】【元】【明】

  “优婆夷”,宋、元、明三本作“优婆斯”。
  “优婆斯”,大正藏原为“优婆夷”,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优婆斯”。

[注解]

然:在这里是表肯定、断定的语气。

阎浮里: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我们居住于此。另译为“阎浮洲”、“阎浮提”、“南瞻部洲”。

须弥山:佛经所载此世界最高的山。

三十三天:欲界六天的第二天,位于须弥山顶上,中央为帝释天,四方各有八天,合称三十三天。又称为“忉利天”。

龙:梵文及巴利文Nāga为龙及象的合称。水中龙的力量最大,陆上象的力量最大,因此经中常以龙象比喻佛或阿罗汉,在这里比喻佛陀。

[对应经典]

南传律藏/小品

 

(六)[0591a08]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难陀着极妙之衣,色曜人目,著金厕履屣,复抆饰两目,手执钵器,欲入舍卫城。尔时,众多比丘遥见尊者难陀着极妙之衣,入舍卫城乞食。尔时,众多比丘便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于一面坐,须臾退坐,白世尊曰:“向者,难陀比丘着极妙[*]之衣,色曜人目,入舍卫城乞食。”

尔时,世尊告一比丘:“汝速往至难陀比丘所:‘如来呼卿!’”

对曰:“如是。世尊!”时,彼比丘受世尊教,头面礼足而去。往至难陀比丘所,到已,语难陀曰:“世尊呼卿。”

是时,难陀闻比丘语,即来至世尊所,到已,头面礼足,在一面坐。是时,世尊告难陀曰:“汝今何故著此极妙之衣,又则著履屣,入舍卫城乞食?”时,尊者难陀默然不语。

世尊复重告曰:“云何,难陀!汝岂不以信牢固出家学道乎?”

难陀对曰:“如是。世尊!”

世尊告曰:“汝今族姓子不应律行,以信牢固出家学道,何由复着极妙之衣,摩治形服,欲入舍卫城乞食?与彼白衣有何差别?”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何日见难陀,  能治阿练行;
 心乐沙门法,  头陀度无极。

“汝今,难陀!更莫造此如是之行。”

尔时,尊者难陀及四部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S. 21. 8. Nanda.

  ???

抆=壮【宋】,=文【元】【明】

  ????

(有)+众【宋】【元】【明】【圣】

  “众”,宋、元、明、圣四本作“有众”。
  大正藏无“有”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于〕-【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于”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于”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则著=著金厕【宋】【元】【明】,〔则〕-【圣】

  ????

牢=坚【宋】【元】【明】

  “牢”,宋、元、明三本作“坚”。
  “坚”,大正藏原为“牢”,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坚”。

治=持【宋】【元】【明】

  “治”,宋、元、明三本作“持”。
  “持”,大正藏原为“治”,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持”。

[注解]

难陀:比丘名,极为英俊,出家前有位美艳的妻子。初出家时,难忘其妻子,后经佛陀善巧引导,而断除爱欲,证阿罗汉。以“大体端正,与世殊异”第一、“诸根寂静,心不变易”第一闻名。他是佛陀未出家求道前的小弟。

[对应经典]

 

(七)[0591b04]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难陀不堪行梵行,欲脱法衣,习白衣行。

尔时,众多比丘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众多比丘白世尊曰:“难陀比丘不堪行梵行,欲脱法服,习居家行。”

尔时,世尊告一比丘:“汝往至难陀所,云:‘如来唤卿。’”

对曰:“如是。世尊!”时,彼比丘受世尊教,即从[*]坐起,礼世尊足,便退而去。至彼难陀比丘所云:“世尊唤。”

难陀对曰:“如是。”尔时难陀比丘寻随此比丘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是时,世尊告难陀曰:“云何,难陀!不乐修梵行,欲脱法衣,修白衣行乎?”

难陀对曰:“如是。世尊!”

世尊告曰:“何以故?难陀!”

难陀对曰:“欲心炽然,不能自禁。”

世尊告曰:“云何,难陀!汝非族姓子出家学道乎?”

难陀对曰:“如是。世尊!我是族姓子,以信牢固出家学道。”

世尊告曰:“汝族姓子!此非其宜,以舍家学道修清净行。云何舍于正法欲习秽污?难陀当知,有二法无厌足,若有人习此法者终无厌足。云何为二法?所谓淫欲及饮酒。是谓二法无厌足。若有人习此二法,终无厌足,缘此行果,亦不能得无为之处。是故,难陀!当念舍此二法,后必成无漏之报。汝今,难陀!善修梵行,趣道之果,靡不由之。”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盖屋不密,  天雨则漏;
 人不惟行,  漏[*]淫怒痴。
 盖屋善密,  天雨不漏;
 人能惟行,  无[*]淫怒痴。”

尔时,世尊复作是念:“此族姓子欲意极多,我今宜可以火灭火。”是时,世尊即以神力手执难陀,犹如力人屈伸臂顷,将难陀至香山上。尔时,山上有一岩穴,复有一瞎猕猴在彼住止。是时,世尊右手执难陀而告之曰:“汝,难陀!颇见此瞎猕猴不?”

对曰:“如是。世尊!”

世尊告曰:“何者为妙?为孙陀利释种妙耶?为此瞎猕猴妙乎?”

难陀对曰:“犹如有人伤极恶犬鼻,复加毒涂,彼犬倍恶。此亦如是。孙陀利释女,今以此瞎猕猴相比,不可为喻,犹如大火[卄/积]焚烧山野,加益以干薪,火转炽然,此亦如是。我念彼释女,不去心怀。”

尔时,世尊如屈伸臂顷,从彼山不现,便至三十三天。尔时,三十三天上诸天普集善法讲堂,去善法讲堂不远,复有宫殿,五百玉女自相娱乐,纯有女人,无有男子。尔时,难陀遥见五百天女,作倡伎乐,自相娱乐,见已,问世尊曰:“此是何等,五百天女作倡伎乐,自相娱乐?”

世尊告曰:“汝难陀自往问之。”

是时,尊者难陀便往至五百天女所,见彼宫舍,敷好坐具若干百种,纯是女人,无有男子。是时,尊者难陀问彼天女曰:“汝等是何天女,各相娱乐,快乐如是?”

天女报曰:“我等有五百人,悉皆清净,无有夫主。我等闻有世尊弟子,名曰难陀,是佛姨母儿,彼于如来所,清净修梵行,命终之后当生此间,与我等作夫主,共相娱乐。”

是时,尊者难陀甚怀喜悦,不能自胜,便作是念:“我今是世尊弟子,且又复是姨母儿,此诸天女皆当为我作妇。”是时,难陀便退而去,至世尊所。

世尊告曰:“云何,难陀!彼玉女何所言说?”

难陀报曰:“彼玉女各作是说:‘我等各无夫主,闻有世尊弟子善修梵行,命终之后,当来生此。’”

世尊告曰:“难陀,汝意云何?难陀!汝意云何?”

难陀报曰:“尔时,即自生念:‘我是世尊弟子,又且复是佛姨母儿,此诸天女尽当与我作妻。’”

世尊告曰:“快哉,难陀!善修梵行,我当与汝作证,使此五百女人皆为给使。”

世尊复告:“云何,难陀!孙陀利释女妙耶?为是五百天女妙乎?”

难陀报曰:“犹如山顶瞎猕猴在孙陀利前,无有光泽,亦无有色。此亦如是。孙陀利在他天女前,亦复如是,无有光泽。”

世尊告曰:“汝善修梵行,我当证汝得此五百天人。”

尔时,世尊便作是念:“我今当以火灭难陀火。”犹如力人屈伸臂顷,世尊右手执难陀臂将至地狱中。尔时,地狱众生受若干苦恼。尔时,彼地狱中有一大,空无有人。见已,便生恐惧,衣毛皆竖,前白世尊曰:“此诸众生皆受苦痛,唯有此釜而独空无人。”

世尊告曰:“此者名为阿毘地狱。”

尔时,难陀倍复恐怖,衣毛皆竖,白世尊曰:“此是阿毘地狱,而独自空,亦无罪人?”

世尊告曰:“汝难陀自往问之。”

是时,尊者难陀便自问曰:“云何,狱卒!此是何狱?此是何狱空无有人?”

狱卒报曰:“比丘当知,释迦文佛弟子名曰难陀,彼于如来所,净修梵行,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上,于彼寿千岁,快自娱乐。复于彼终,生此阿毘地狱中,此空镬者即是其室。”

时,尊者难陀闻此语已,便怀怖懅,衣毛皆竖,即生此念:“此之空釜,正为我耳。”来至世尊所,头面礼足,白世尊曰:“愿受忏悔,我自罪缘,不修梵行,触娆如来。”

尔时,尊者难陀便说此偈:

“人生不足贵,  天寿尽亦丧;
 地狱痛酸苦,  唯有涅槃乐。”

尔时,世尊告难陀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涅槃者最是快乐。难陀!听汝忏悔,汝愚、[*]汝痴,自知有咎于如来所。今受汝悔过,后更莫犯。”

尔时,世尊屈伸臂顷,手执难陀,从地狱不现,便至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难陀曰:“汝今,难陀!当修二法。云何为二法?所谓止与观也。复当更修二法。云何为二法?生死不可乐,知涅槃为乐,是谓二法。复当更修二法。云何为二法?所谓智与辩也。”尔时,世尊以此种种法向难陀说。

是时,尊者难陀从世尊受教已,从[*]坐起,礼世尊足,便退而去,至安陀园。到已,在一树下结加趺坐,正身正意,系念在前,思惟如来如此言教。是时,尊者在闲静处,恒思惟如来教,不去须臾。所以族姓子,以信牢固出家学道,修无上梵行,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有,如实知之。是时,尊者难陀便成阿罗汉。

已成阿罗汉,即从[*]坐起,整衣服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是时,尊者难陀白世尊曰:“世尊前许证弟子五百天女者,今尽舍之。”世尊告曰:“汝今生死已尽,梵行已立,吾即舍之。”

尔时,便说偈曰:

“我今见难陀,  修行沙门法;  诸恶皆以息,  头陀无有失。”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言:“得阿罗汉者,今难陀比丘是。无[*]淫、怒、痴,亦是难陀比丘。”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法服=法衣【宋】【元】【明】

  “法服”,宋、元、明三本作“法衣”。
  “法衣”,大正藏原为“法服”,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法衣”。

随=共【宋】【元】【明】

  “随”,宋、元、明三本作“共”。
  “共”,大正藏原为“随”,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共”。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为“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而)+欲【宋】【元】【明】

  “欲”,宋、元、明三本作“而欲”。
  大正藏无“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淫=淫【圣】*

  “淫”,圣本作“淫”。
  “淫”,大正藏原为“淫”,今依据圣本改作“淫”。

舍+(除)【宋】【元】【明】【圣】

  “舍”,宋、元、明、圣四本作“舍除”。
  大正藏无“除”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香+(熏)【宋】【元】【明】

  “香”,宋、元、明三本作“香熏”。
  大正藏无“熏”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如〕-【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如”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如”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卄/积]焚=积燌【圣】

  “[卄/积]焚”,圣本作“积燌”。
  “积燌”,大正藏原为“[卄/积]焚”,今依据圣本改作“积燌”。

干=于【圣】

  “干”,圣本作“于”。
  “于”,大正藏原为“干”,今依据圣本改作“于”。

炽然=炽燃【宋】【元】【明】

  “炽然”,宋、元、明三本作“炽燃”。
  “炽燃”,大正藏原为“炽然”,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炽燃”。

〔尔〕-【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尔”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尔”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伎=妓【宋】【元】【明】

  “伎”,宋、元、明三本作“妓”。
  “妓”,大正藏原为“伎”,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妓”。

是=此【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此”。
  “此”,大正藏原为“是”,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此”。

且又=又且【宋】【元】【明】【圣】

  “且又”,宋、元、明、圣四本作“又且”。
  “又且”,大正藏原为“且又”,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又且”。

曰=言【宋】【元】【明】

  “曰”,宋、元、明三本作“言”。
  “言”,大正藏原为“曰”,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言”。

等=各【宋】【元】【明】

  “等”,宋、元、明三本作“各”。
  “各”,大正藏原为“等”,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各”。

〔难陀汝意云何〕-【宋】【元】【明】【圣】

  宋、元、明、圣四本无“难陀汝意云何”六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难陀汝意云何”六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当)+为【宋】【元】【明】

  “为”,宋、元、明三本作“当为”。
  大正藏无“当”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告+(曰)【宋】【元】【明】

  “告”,宋、元、明三本作“告曰”。
  大正藏无“曰”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他=彼【宋】【元】【明】

  “他”,宋、元、明三本作“彼”。
  “彼”,大正藏原为“他”,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彼”。

人=女【圣】

  “人”,圣本作“女”。
  “女”,大正藏原为“人”,今依据圣本改作“女”。

我今=今我【宋】【元】【明】

  “我今”,宋、元、明三本作“今我”。
  “今我”,大正藏原为“我今”,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今我”。

世尊=佛【宋】【元】【明】

  “世尊”,宋、元、明三本作“佛”。
  “佛”,大正藏原为“世尊”,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佛”。

〔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为”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阿毘地狱=何狱【宋】【元】【明】,毘=鼻【圣】

  ????

独=狱【宋】【元】【明】

  “独”,宋、元、明三本作“狱”。
  “狱”,大正藏原为“独”,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狱”。

(往)+问【宋】【元】【明】

  “问”,宋、元、明三本作“往问”。
  大正藏无“往”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此是何狱〕-【宋】【元】【明】【圣】

  宋、元、明、圣四本无“此是何狱”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此是何狱”四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净修=修净【宋】【元】【明】

  “净修”,宋、元、明三本作“修净”。
  “修净”,大正藏原为“净修”,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修净”。

〔地〕-【圣】

  圣本无“地”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地”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室=空【圣】

  “室”,圣本作“空”。
  “空”,大正藏原为“室”,今依据圣本改作“空”。

(是)+时【宋】【元】【明】

  “时”,宋、元、明三本作“是时”。
  大正藏无“是”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汝=如【宋】【元】【明】【圣】*

  “汝”,宋、元、明、圣四本作“如”。
  “如”,大正藏原为“汝”,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如”。

修+(行)【宋】【元】【明】

  “修”,宋、元、明三本作“修行”。
  大正藏无“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法〕-【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法”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法”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加=跏【宋】【元】【明】【圣】

  “加”,宋、元、明、圣四本作“跏”。
  “跏”,大正藏原为“加”,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跏”。

[注解]

惟行:思惟而行;保持正念、守护六根。

镬:古代烹煮食物的大锅。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To incorporate: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budadigest/permalink/769689403204898/

(八)[0592c10]

闻如是:

一时,佛在释翅瘦迦毘罗越尼拘留园中,与大比丘五百人俱。

尔时,大爱道瞿昙弥便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白世尊曰:“愿世尊长化愚冥,恒护生命。”

世尊告曰:“瞿昙弥!不应向如来作是言:‘如来延寿无穷,恒护其命。’”

是时,大爱道瞿昙弥即说此偈:

“云何礼最胜,  世间无与等,
 能断一切疑,  由是说此语?”

尔时,世尊复以偈报瞿昙弥曰:

“精进意难缺,  恒有勇猛心;
 平等视声闻,  此则礼如来。”

是时,大爱道白世尊曰:“自今[*]以后当礼世尊,如来今敕视一切众生,意无增减。天上、人中及阿须伦,如来为最上。”

是时,世尊可大爱道所说。即从坐起,头面礼足,便退而去。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声闻中第一弟子广识多知,所谓大爱道是。”

是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尼拘留园=尼拘留国【宋】【元】【明】

  “尼拘留园”,宋、元、明三本作“尼拘留国”。
  “尼拘留国”,大正藏原为“尼拘留园”,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尼拘留国”。

〔至〕-【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至”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至”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延=正【宋】【元】【明】【圣】

  “延”,宋、元、明、圣四本作“正”。
  “正”,大正藏原为“延”,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正”。

如来今敕礼=如今如来敕视【宋】【元】【明】

  “如来今敕礼”,宋、元、明三本作“如今如来敕视”。
  “如今如来敕视”,大正藏原为“如来今敕礼”,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如今如来敕视”。

“视”,大正藏原为“礼”,今依据圣本改作“视”。

说+(大爱道)【圣】

  “说”,圣本作“说大爱道”。
  大正藏无“大爱道”三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是时=尔时【宋】【元】【明】,〔是〕-【圣】

  ????

[注解]

释翅瘦迦毘罗越:古代中印度国名、城名,位于当今尼泊尔境内,是佛陀出生的地方。

大爱道瞿昙弥:比丘尼名,即“大爱道比丘尼”,是佛陀未出家前的姨妈,也是佛陀母亲难产去世后的养母。她坚持要出家,并由阿难再三向佛陀要求,成为第一位出家的比丘尼。又译为“摩诃波阇波提”、“憍昙弥”。其中“瞿昙”是佛陀俗家的姓,“瞿昙弥”为“瞿昙”的女声,是释迦族女子的通称,在佛经中“瞿昙弥”常特指大爱道比丘尼。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中佛陀将大爱道比丘尼将对佛陀永生的愿望,转化为对于精进修行的重视。这和《佛遗教经》:“自今已后,我诸弟子展转行之,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CBETA, T12, no. 389, p. 1112, b10-12) 呼应。

本经中佛陀表示不应希望佛陀永生不死,和《长阿含经》及《相应部尼柯耶》51.10经记载佛灭度前三个月,阿难被魔障蔽而没有请佛住世一劫,似乎有所抵触,其实住世一劫毕竟不是长生不死,而且本经的重点还是在于精进修行更为重要。

[进阶辨正]

不要再怪阿难尊者没有请佛住世了

(九)[0592c29]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此二人,于如来众而兴诽谤。云何为二人?谓非法言是法,谓法是非法,是谓二人,诽谤如来。复有二人不诽谤如来。云何为二?所谓非法即是非法,真法即是真法,是谓二人不诽谤如来。是故,诸比丘!非法当言非法,真法当言真法。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众+(中)【圣】

  “众”,圣本作“众中”。
  大正藏无“中”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言)+是【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言是”。
  大正藏无“言”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注解]

[对应经典]

 

(一〇)[0593a09]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此二人获福无量。云何为二?所谓应称誉者便叹誉之,不应称者亦不称叹之,是谓二人获福无量。复有二人受罪无量。何等为二?所谓可称叹反更诽谤,不应称叹者而更称叹。诸比丘!莫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增壹阿[*]含经卷第九

[校勘]

便=使【圣】

  “便”,圣本作“使”。
  “使”,大正藏原为“便”,今依据圣本改作“使”。

叹=誉【宋】【元】【明】

  “叹”,宋、元、明三本作“誉”。
  “誉”,大正藏原为“叹”,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誉”。

+(光明皇后愿文)【圣】

  圣本在“??”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大正藏无“光明皇后愿文”六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注解]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品仍是在《增壹阿含经》的“二”字头的部分,各经重点为:

  1. 二妙法:惭、愧。
  2. 二人无厌足:得财物藏举、喜与人。
  3. 二施:法施、食施。
  4. 转食施为法施。
  5. 转瞋、害为不瞋、不害。
  6. 转犯戒为持戒。
  7. 转贪爱为解脱。
  8. 转对佛陀生身的敬仰为对法身的重视。
  9. 二人不毁谤:非法即是非法,真法即是真法。
  10. 二人获福:应称誉便称誉,不应称誉亦不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