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王舍城,在竹林伽ⓒ兰哆ⓓⓔ园,与大比丘众俱,千二百五十人而受夏坐。
尔时,世尊过夜平旦,着衣持钵,入王舍城而行乞食。行乞食已,收举衣钵,澡洗手足,以尼师坛ⓕ著于肩上,往至孔雀林ⓖ异学园中。
尔时,孔雀林异学园中有一异学,名曰箭毛ⓗ,名德宗主,众人所师,有大名誉,众所敬重,领大徒众,五百异学之所尊也。彼在大众喧闹娆乱,放高大音声,说种种畜生之论①,谓论王、论贼、论斗、论食、论衣服、论妇人、论童女、论淫女、论世间、论空野、论海中、论国人民②。彼共集坐论如是比③畜生之论。异学箭毛遥见佛来,敕己众曰:“汝等默然住,彼沙门瞿昙来,彼众默然,常乐默然,称说默然。彼若见此众默然者,或来相见。”异学箭毛令众默然已,自默然住。
世尊往诣异学箭毛所,异学箭毛即从座ⓘ起,偏袒着衣,叉手向佛,白曰:“善来,沙门瞿昙!沙门瞿昙久不来此,愿坐此座[*]。”世尊便坐异学箭毛所敷之座,异学箭毛则与世尊共相问讯,却坐一面。
异学箭毛答曰:“瞿昙!且置此论,此论非妙,沙门瞿昙欲闻此论,后闻不难。”
世尊如是再三问曰:“优陀夷!向论何等?以何事故共集坐此?”
许多外道老师不被弟子所恭敬
异学箭毛亦再三答曰:“瞿昙!且置此论,此论非妙,沙门瞿昙欲闻此论,后闻不难,沙门瞿昙若至再三,其欲闻者,今当说之。瞿昙!我等与拘萨罗国众多梵志,悉共集坐拘萨罗学堂,说如是论。鸯伽摩竭陀ⓚ国人ⓛ有大善利,鸯伽摩竭陀国人得大善利,如此大福田众在王舍城共受夏坐,谓富ⓜ兰迦叶ⓝ。所以者何?瞿昙!富[*]兰迦叶名德宗主,众人所师,有大名誉,众所敬重,领大徒众,五百异学之所尊也。于此王舍城共受夏坐,如是摩息迦利瞿舍利子ⓞ、娑若鞞罗迟子ⓟ、尼揵亲子ⓠ、波ⓡ复迦栴ⓢ、阿夷多ⓣ鸡舍剑婆利ⓤ。
“瞿昙!阿夷多[*]鸡舍剑婆利名德宗主,众人所师,有大名誉,众所敬重,领大徒众,五百异学之所尊也,于此王舍城共受夏坐。向者亦论沙门瞿昙!此沙门瞿昙名德宗主,众人所师,有大名誉,众所敬重,领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之所尊也,亦在此王舍城共受夏坐。瞿昙!我等复作是念:‘今此诸尊沙门、梵志,谁为弟子所恭敬、尊重、供养奉ⓥ事耶?非为弟子法骂⑥所骂,亦无弟子难⑦师,此一向⑧不可、不相应,不等说已,便舍而去。’瞿昙!我等复作是念:‘此富[*]兰迦叶不为弟子所恭敬、尊重、供养、奉事,为弟子法骂所骂,众多弟子难师,此不可,此不相应,此不等说已,便舍而去。’
“瞿昙!昔时富[*]兰迦叶数在弟子众举手大唤:‘汝等可住,无有人来问汝等事,人问我事,汝等不能断此事,我能断此事。’而弟子于其中间更论余事,不待师说事讫。瞿昙!我等复作是念:‘如是此富[*]兰迦叶不为弟子所恭敬、尊重、供养、奉事,为弟子法骂所骂,众多弟子难师:此不可,此不相应。此不等说已,便舍而去。’如是摩息伽[*]利瞿舍利子、娑若鞞罗迟子、尼揵亲子、波[*]复迦旃、阿夷多[*]鸡舍剑婆利。瞿昙!我等作如是念:‘此阿多[*]哆鸡舍剑婆利ⓦ不为弟子所恭敬、尊重、供养、奉事,为弟子法骂所骂,众多弟子难师:此不可,此不相应,此不等说已,便舍而去。’瞿昙!昔时阿夷多[*]鸡舍剑婆利数在弟子众举手大唤:‘汝等可住,无有人来问汝等事,人问我事,汝等不能断此事,我能断此事。’而弟子于其中间更论余事,不待师说事讫。
“瞿昙!我等复作是念:‘如是此阿夷多[*]鸡舍剑婆利不为弟子所恭敬、尊重、供养、奉事,为弟子法骂所骂,众多弟子难师:此不可,此不相应,此不等说已,便舍而去。’
“瞿昙!我等复作是念:‘此沙门瞿昙为弟子所恭敬、尊重、供养、奉事,不为弟子法骂所骂,亦无弟子难师:此不可,此不相应,此不等说已,便舍而去。’瞿昙!昔时沙门瞿昙数在大众,无量百千众围遶说法,于其ⓧ中有一人鼾眠作声,又有一人语彼人曰:‘莫鼾眠作声!汝不欲闻世尊说微妙法,如甘露耶?’彼人即便默然无声。瞿昙!我等复作是念:‘如是此沙门瞿昙为弟子所恭敬、尊重、供养、奉事,不为弟子法骂所骂,亦无弟子难师:此不可,此不相应,此不等说已,便舍而去。’”
异学箭毛以为佛陀有五个表相吸引弟子
世尊闻已,问异学箭毛曰:“优陀夷!汝见我有几法,令诸弟子恭敬、尊重、供养、奉事我,常随不离耶?”
异学箭毛答曰:“瞿昙!我见瞿昙有五法,令诸弟子恭敬、尊重、供养、奉事,常随不离。云何为五?沙门瞿昙麤衣知足,称说麤衣知足,若沙门瞿昙麤衣知足,称说麤衣知足者,是谓我见沙门瞿昙有第一法,令诸弟子恭敬、尊重、供养、奉事,常随不离。复次,沙门瞿昙麤食知足,称说麤食知足,若沙门瞿昙麤食知足,称说麤食知足者,是谓我见沙门瞿昙有第二法,令诸弟子恭敬、尊重、供养、奉事,常随不离。
“复次,沙门瞿昙少食,称说少食,若沙门瞿昙少食,称说少食者,是谓我见沙门瞿昙有第三法,令诸弟子恭敬、尊重、供养、奉事,常随不离。复次,沙门瞿昙麤住止床座知足,称说麤住止床座知足,若沙门瞿昙麤住止床座知足,称说麤住止床座知足者,是谓我见沙门瞿昙有第四法,令诸弟子恭敬、尊重、供养、奉事,常随不离。复次,沙门瞿昙宴ⓨ坐,称说宴[*]坐,若沙门瞿昙宴[*]坐,称说宴[*]坐者,是谓我见沙门瞿昙有第五法,令诸弟子恭敬、尊重、供养、奉事,常随不离。是谓我见沙门瞿昙有五法,令诸弟子恭敬、尊重、供养、奉事,常随不离。”
世尊告曰:“优陀夷!我不以此五法,令诸弟子恭敬、尊重、供养、奉事我,常随不离。优陀夷!我所持衣,随圣刀ⓩ割截,染污恶色,如是圣衣染污恶色。优陀夷!或我弟子谓尽形寿衣所弃舍粪扫之衣,亦作是说:‘我世尊麤衣知足,称说麤衣知足。’优陀夷!若我弟子因麤衣知足故,称说我者,彼因此处故,不恭敬、尊重、供养、奉事我,亦不相随。复次,优陀夷!我食粳粮成熟,无䵃无量杂味。优陀夷!或我弟子尽其形寿而行乞食所弃舍食,亦作是说:‘我世尊麤食知足,称说麤食知足。’优陀夷!若我弟子因麤食知足故,称说我者,彼因此处故,不恭敬、尊重、供养、奉事我,亦不相随。
“复次,优陀夷!我食如一鞞罗食Ⓐ⑨,或如半鞞罗,优陀夷!或Ⓑ我弟子食如一拘施ⒸⒹ⑩,或如半拘施[*],亦作是说:‘我世尊少食,称说少食。’优陀夷!若我弟子因少食故,称说我者,彼因此处故,不恭敬、尊重、供养、奉事我,亦不相随。复次,优陀夷!我或住高楼,或住棚Ⓔ阁。优陀夷!或我弟子随Ⓕ彼过九月、十月,一夜于露Ⓖ处宿,亦作是说:‘我世尊麤住止床座知足,称说麤Ⓗ住止床座知足。’优陀夷!若我弟子因麤住止床座知足故,称说我者,彼因此处故,不恭敬、尊重、供养、奉事我,亦不相随。
“复次,优陀夷!我常作闹⑪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或我弟子过半月一入众⑫,为法清净故,亦作是说:‘我世尊宴[*]坐,称说宴[*]坐。’优陀夷!若我弟子因宴[*]坐故,称说我者,彼因此处故,不恭敬、尊重、供养、奉事我,亦不相随。优陀夷!我无此五法,令诸弟子恭敬、尊重、供养、奉事我,常随不离。
佛弟子恭敬佛陀的五个原因
“优陀夷!复Ⓘ更有五法,令诸弟子恭敬、尊重、供养、奉事我,常随不离。云何为五?
“优陀夷!我有弟子,谓无上戒⑬称说我:‘世尊行戒大戒⑭,如所说所作亦然,如所作所说亦然。’优陀夷!若我弟子因无上戒称说我者,彼因此处,恭敬、尊重、供养、奉事我,常随不离。
“复次,优陀夷!我有弟子,谓无上智慧称说我:‘世尊行智慧,极大智慧。若有谈论来相对者,必能伏之,谓于正法、律不可说,于自所说不可得说。’优陀夷!若我弟子因无上智慧故,称说我者,彼因此处,恭敬、尊重、供养、奉事我,常随不离。
“复次,优陀夷!我有弟子,谓无上知见称说我:‘世尊遍Ⓙ知非不知,遍[*]见非不见,彼为弟子说法,有因非无因,有缘非无缘,可答非不可答,有离非无离。’优陀夷!若我弟子因无上知见故,称说我者,彼因此处,恭敬、尊重、供养、奉事我,常随不离。
“复次,优陀夷!我有弟子,谓厌爱箭⑮而来问我:‘苦是苦,集Ⓚ是集[*],灭是灭,道是道。’我即答彼:‘苦是苦,集[*]是集[*],灭是灭,道是道。’优陀夷!若我弟子而来问我,我答可意令欢喜者,彼因此处,恭敬、尊重、供养、奉事我,常随不离。
“复次,优陀夷!我为弟子,或说宿命智通作证明达,或说漏尽智通作证明达⑯。优陀夷!若我弟子于此正法、律中得受得度,得至彼岸,无疑无惑,于善法中无有犹豫者,彼因此处,恭敬、尊重、供养、奉事我,常随不离。优陀夷!是谓我更有五法,令诸弟子恭敬、尊重、供养、奉事我,常随不离。”
于是,异学箭毛即从座[*]起,偏袒着衣,叉手向佛,白曰:“瞿昙!甚奇!甚特!善说妙事,润泽我体,犹如甘露。瞿昙!犹如大雨,此地高下,普得润泽。如是,沙门瞿昙为我等善说妙事,润泽我体,犹如甘露。世尊!我已解。善逝!我已知。世尊!我今日Ⓛ自归于佛、法及比丘众,唯愿世尊受我为优婆塞,从今日始,终身自归,乃至命尽。”
佛说如是。异学箭毛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箭毛经第六竟Ⓜ(二千八百七字)Ⓝ
ⓐ “经”,明本作“经上”。
ⓑ 明本无“第五后诵”四字。
ⓒ “伽”,宋、元二本作“加”,明本作“迦”。[*]
ⓓ “哆”,宋本作“陀”。
ⓔ “伽兰哆”,巴利本作 Kalandakanivāpa。
ⓕ “坛”,大正藏原为“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坛”。[*]
ⓖ “孔雀林”,巴利本作 Moranivāpa。
ⓗ “箭毛”,巴利本作 Sakuludāyi。
ⓘ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 “优陀夷”,巴利本作 Udāyi。
ⓚ “陀”,宋、元、明三本作“提”。[*]
ⓛ “鸯伽摩竭陀国人”,巴利本作 Aṅga-Magadhā。
ⓜ “富”,大正藏原为“不”,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富”。[*]
ⓝ “富兰迦叶”,巴利本作 Pūraṇa-Kassapa。
ⓞ “摩息迦利瞿舍利子”,巴利本作 Makkhali-Gosāla。
ⓟ “娑若鞞罗迟子”,巴利本作 Sañjaya-Belaṭṭhiputta。
ⓠ “尼揵亲子”,巴利本作 Nigaṇṭha Nātaputta。
ⓡ “波”,大正藏原为“彼”,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波”。[*]
ⓢ “波复迦栴”,巴利本作 Pakudha Kaccāyana。
ⓣ “多”,大正藏原为“哆”,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多”。[*]
ⓤ “阿夷多鸡舍剑婆利”,巴利本作 Ajita Kesakambalī。
ⓥ “奉”,大正藏原无此字,今依据高丽藏补上。
ⓦ 宋、元、明三本无“瞿昙!我等作如是念:‘此阿夷多鸡舍剑婆利”十七字。
ⓧ 宋、元、明三本无“其”字。
ⓨ “宴”,大正藏原为“燕”,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宴”。[*]
ⓩ “刀”,大正藏原为“力”,今依据元、明、圣三本改作“刀”。
Ⓐ “鞞罗食”,巴利本作 Beluvāhāra。
Ⓑ 宋、元、明三本无“或”字。
Ⓒ “拘施”,大正藏原为“拘拖”,宋、元、明三本作“拘施”,圣本作“狗施”,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拘施”。[*]
Ⓓ “拘施”,巴利本作 Kosakahāra。
Ⓔ “棚”,圣本作“闸”。
Ⓕ 大正藏无“随”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露”,大正藏原为“覆”,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露”。
Ⓗ 宋、元、明三本无“麤”字。
Ⓘ “复”,大正藏原为“我”,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复”。
Ⓙ “遍”,大正藏原为“游”,宋、元、圣三本作“遍”,明本作“遍”,今依据宋、元、圣三本改作“遍”。[*]
Ⓚ “集”,大正藏原为“习”,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集”。[*]
Ⓛ 大正藏无“日”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明本无“箭毛经第六竟”六字。
Ⓝ 宋、元、明、圣四本无“二千八百七字”六字。
① 畜生之论:无意义的谈论。
② 论国人民:谈论亲戚或国土人民。
③ 如是比:这样类比的;像这类的。
④ 优陀夷:箭毛异学的名字。??
⑤ 向:之前;刚才。
⑥ 法骂:有道理地斥责。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被如法的辱骂”。
⑦ 难:质问、责备。读音为四声。
⑧ 一向:在这里指全然地、彻底地。
⑨ 一鞞罗食:一个木瓜的食量。
⑩ 一拘拖:可能为“钵”(patta, pātī)的音译。(庄春江)
⑪ 作闹:原指起哄闹事,在这里特指聚集群众。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被)混杂”。
⑫ 过半月一入众:(平日独居清修而)过了半个月才回到大众中一次。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他们进入边地住处后而住,每半个月为了波罗提木叉的诵说回僧团一次”。
⑬ 无上戒:较高的德行。
⑭ 大戒:南传作“最高戒蕴”。
⑮ 厌爱箭:厌离有如箭一般(会造成苦)的渴爱。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因为苦,已陷入苦,被苦打败”。
⑯ 或说宿命智通作证明达,或说漏尽智通作证明达:解说如何亲自证得宿命神通,或解说如何亲自证得漏尽神通。相当的南传经文则列举各种“道迹”,包含三十七道品、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四禅、六神通。
箭毛外道以为佛陀是靠粗衣、粗食、少食、粗卧具、燕坐这五点表相来吸引弟子。
佛陀则回复说佛弟子并不是因为这些表相而恭敬他,而是因为他有无上戒、无上智慧、无上知见、说四圣谛、说宿命通乃至漏尽通等修证的方法,而恭敬他。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王舍城,在竹林迦ⓓ兰哆园ⓔ。
尔时,世尊过夜平旦,着衣持钵,入王舍城而行乞食。行乞食已,收举衣钵,澡洗手足,以尼师坛ⓕ著于肩上,往至孔雀林ⓖ异学园中。
尔时,孔雀林异学园中有一异学,名曰箭毛ⓗ,名德宗主,众人所师,有大名誉,众所敬重,领大徒众,五百异学之所尊也。彼在大众喧闹娆乱,放高大音声,说种种畜生之论,谓论王、论贼、论斗ⓘ、论食、论衣服、论妇人、论童女、论淫女、论世间、论空野、论海中、论国人民。彼共集坐说如是比畜生之论。异学箭毛遥见佛来,敕己众曰:“汝等默然住,彼沙门瞿昙来,彼众默然,常乐默然,称说默然,彼若见此众默然者,或来相见。”异学箭毛命ⓙ众默然已,自默然住。
世尊往诣异学箭毛所,异学箭毛即从座ⓚ起,偏袒着衣,叉手向佛,白曰:“善来!沙门瞿昙!沙门瞿昙久不来此,愿坐此座[*]。”世尊便坐异学箭毛所敷之座,异学箭毛便与世尊共相问讯,却坐一面。
世尊问曰:“优陀夷ⓛ!向论何等?以何事故共集坐此?”
异学箭毛答曰:“瞿昙!且置此论,此论非妙,沙门瞿昙欲闻此论,后闻不难。”
世尊如是再三问曰:“优陀夷!向论何等?以何事故共集坐此?”
异学箭毛亦再三答曰:“瞿昙!且置此论,此论非妙,沙门瞿昙欲闻此论,后闻不难,沙门瞿昙若至再三,其欲闻者,今当说之。瞿昙!我有策虑,有思惟,住策虑地,住思惟地,有智慧,有辩才,有说实有萨云然ⓜ①,一切知,一切见,无余知,无余见,我往问事,然彼不知。瞿昙!我作是念:‘此是何等耶?’”
世尊问曰:“优陀夷!汝有策虑,有思惟,住ⓝ策虑地,住思惟地,有智慧,有辩才,谁说实有萨云然,一切知,一切见,无余知,无余见,汝往问事,而彼不知耶?”
异学箭毛答曰:“瞿昙[*]!谓[*]富ⓞ兰迦叶ⓟ是。所以者何?瞿昙!富[*]兰迦叶[*]自说实有萨云然,一切知,一切见,无余知,无余见也。我有策虑,有思惟,住策虑地,住思惟地,有智慧,有辩才,我往问事,然彼不知。瞿昙!是故我作是念:‘此是何等耶?’如是摩息迦利瞿舍利子、娑若鞞罗迟子、尼揵亲子、波ⓠ复迦ⓡ旃、阿夷多ⓢ鸡舍剑婆利。瞿昙!阿夷多[*]鸡舍剑婆利自说实有萨云然,一切知,一切见,无余知,无余见也。我有策虑,有思惟,住策虑地,住思惟地,有智慧,有辩才,我往问事,然彼不知。瞿昙!是故我作是念:‘此是何等耶?’瞿昙!我复作是念:‘若我当往诣沙门瞿昙所,问过去事者,沙门瞿昙必能答我过去事也。我当往诣沙门瞿昙所,问未来事者,沙门瞿昙必能答我未来事也。复次,若我随所问沙门瞿昙事者,沙门瞿昙必亦答我随所问事。’”
世尊告曰:“优陀夷!止!止!汝长夜异见、异忍、异乐、异欲、异意②故,不得尽知我所说义。优陀夷!我有弟子有因有缘,忆无量过去本昔所生,谓一生、二生、百生、千生,成劫、败劫、无量成败劫,众生名某,我曾生彼,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如是饮食、如是受苦乐、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寿讫。此死生彼,彼死生此,我生在此,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如是饮食、如是受苦乐、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寿讫。彼来问我过去事,我答彼过去事,我亦往问彼过去事,彼亦答我过去事,我随所问彼事,彼亦答我随所问事。
“复次,优陀夷!我有弟子,谓清净天眼出过于人,见此众生死时生时、好色恶色、妙与不妙,往来善处及不善处,随此众生之所作业,见其如真。若此众生成就身恶行,成就口、意恶行,诬谤圣人,邪见,成就邪见业,彼因缘此,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若此众生成就身妙行,成就口、意妙行,不诬谤圣人,正见,成就正见业,彼因缘此,身坏命终,必昇善处,得生天中。彼来问我未来事,我答彼未来事,我亦往问彼未来事,彼亦答我未来事,我随所问彼事,彼亦答我随所问事。”
异学箭毛白曰:“瞿昙!若如是者,我转不知,我转不见,转痴堕痴,谓沙门瞿昙如是说:‘优陀夷!止!止!汝长夜异见、异忍、异乐、异欲、异意故,不得尽知我所说义。优陀夷!我有弟子有因有缘,忆无量过去本昔所生,谓一生、二生、百生、千生,成劫、败劫、无量成败劫,众生名某,我曾生彼,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如是饮食、如是受苦乐、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寿讫。此死生彼,彼死生此,我生在此,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如是饮食、如是受苦乐、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寿讫。彼来问我过去事,我答彼过去事,我亦往问彼过去事,彼亦答我过去事,我随所问彼事,彼亦答我随所问事。
“‘复次,优陀夷!我有弟子,谓清净天眼出过于人,见此众生死时生时、好色恶色、妙与不妙,往来善处及不善处,随此众生之所作业,见其如真。若此众生成就身恶行,成就口、意恶行,诬谤圣人,邪见,成就邪见业,彼因缘此,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若此众生成就身妙行,成就口、意妙行,不诬谤圣人,正见,成就正见业,彼因缘此,身坏命终,必昇ⓣ善处,得生天中。彼来问我未来事,我答彼未来事,我亦往问彼未来事,彼亦答我未来事,我随所问彼事,彼亦答我随所问事。’
“瞿昙!我于此生作本所作,得本所得,尚不能忆,况复能忆有因有缘,无量本昔所生事耶?瞿昙!我尚不能见飘风鬼,况复清净天眼出过于人,见此众生死时生时,善色恶色、妙与不妙,趣至善处及不善处,随此众生之所作业,见其如真耶?瞿昙!我作是念:‘若沙门瞿昙问我从师学法者,傥ⓤ③能答彼,令可意也。’”
世尊问曰:“优陀夷!汝从师学其法云何?”
异学箭毛答曰:“瞿昙!彼说色过于色,彼色最胜,彼色最上。”
世尊问曰:“优陀夷!何等色耶?”
异学箭毛答曰:“瞿昙!若色更无有色最上、最妙,为最胜也。彼色最胜,彼色最上。”
世尊告曰:“优陀夷!犹如有人作如是说:‘若此国中有女最妙,我欲得彼。’彼若有人如是问者:‘君知国中有女最妙,如是姓、如是名、如是生耶?为长短麤细,为白、黑,为不白不黑?为刹利女,为梵志、居士、工师女?为东方、南方、西方、北方耶?’彼人答曰:‘我不知也。’复问彼人:‘君不知、不见国中有女最妙,如是姓、如是名、如是生,长短麤细、白、黑、不白不黑,刹利女,梵志、居士、工师女,东方、南方、西方、北方者,而作是说:“我欲得彼女耶?”’如是,优陀夷!汝作是说:‘彼说色过于色,彼色最胜,彼色最上。’问ⓥ:‘汝彼色?’然不知也。”
异学箭毛白曰:“瞿昙!犹如紫磨,极妙金精,金师善磨,莹治令净,藉以白练,安著日中,其色极妙,光明照曜ⓦ。如是,瞿昙!我说彼色过于色,彼色最胜,彼色最上。”
世尊告曰:“优陀夷!我今问汝,随所解答。优陀夷!于意云何?谓紫磨金精,藉以白练,安著日中,其色极妙,光明照曜[*],及萤火虫在夜暗中光明照曜[*],于中光明,何者最上、为最胜耶?”
异学箭毛答曰:“瞿昙!萤火光明于紫磨金精光明,最上、为最胜也。”
世尊问曰:“优陀夷!于意云何?谓萤火虫在夜暗中光明照曜[*],及燃油灯在夜暗中光明照曜[*],于中光明,何者最上、为最胜耶?”
异学箭毛答曰:“瞿昙!燃灯ⓧ光明于萤火虫光明,最上、为最胜也。”
世尊问曰:“优陀夷!于意云何?谓燃油灯在夜暗中光明照曜[*],及燃大木积ⓨ火在夜暗中光明照曜[*],于中光明,何者最上、为最胜耶?”
异学箭毛答曰:“瞿昙!燃大木积[*]火之光明于燃油灯光明,最上、为最胜也。”
世尊问曰:“优陀夷!于意云何?谓燃大木积[*]火,在夜暗中光明照曜[*],及太白星平旦无曀光明照曜[*],于中光明,何者最上、为最胜耶?”
异学箭毛答曰:“瞿昙!太白星光于燃大木积[*]火光,最上、为最胜也。”
世尊问曰:“优陀夷!于意云何?谓太白星平旦无曀光明照曜[*],及月殿光夜半无曀光明照曜[*],于中光明,何者最上、为最胜耶?”
异学箭毛答曰:“瞿昙!月殿光明于太白星光,最上、为最胜也。”
世尊问曰:“优陀夷!于意云何?谓月殿光夜半无曀光明照曜,及日殿光秋时向中,天净无曀光明照曜[*],于中光明,何者最上、为最胜耶?”
异学箭毛答曰:“瞿昙!日殿光明于月殿光,最上、为最胜也。”
世尊告曰:“优陀夷!多有诸天,今此日月虽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然其光明故不及诸天光明也。我昔曾与诸天共集,共彼论事,我之所说,可彼天意,然我不作是说:‘彼色过于色,彼色最胜,彼色最上。’优陀夷!而汝于萤火虫光色最弊最丑,说彼色过于色,彼色最胜,彼色最上,问已不知。”
异学箭毛白曰:“世尊!悔过此说。善逝!悔过此说。”
世尊问曰:“优陀夷!汝何意如是说:‘世尊!悔过此说。善逝!悔过此说。’耶?”
异学箭毛答曰:“瞿昙!我作是说:‘彼色过于色,彼色最胜,彼色最上。’沙门瞿昙今善检我,善教善诃,令我虚妄无所有也。瞿昙!是故我如是说:‘世尊!悔过此说。善逝!悔过此说。’”异学箭毛语曰:“瞿昙!后世一向乐,有一道迹一向作世证。”
世尊问曰:“优陀夷!云何后世一向乐?云何有一道迹一向作世证耶?”
异学箭毛答曰:“瞿昙!或有一离杀断杀、不与取、邪淫、妄言,乃至离邪见得正见。瞿昙!是谓后世一向乐,是谓有一道迹一向作世证。”
世尊告曰:“优陀夷!我今问汝,随所解答。优陀夷!于意云何?若有一离杀断杀,彼为一向乐、为杂苦耶?”
异学箭毛答曰:“瞿昙!是杂苦也。”
“若有一离不与取、邪淫、妄言,乃至离邪见得正见,彼为一向乐、为杂苦耶?”
异学箭毛答曰:“瞿昙!是杂苦也。”
世尊问曰:“优陀夷!非为如是杂苦乐道迹作世证耶?”
异学箭毛答曰:“瞿昙!如是杂苦乐道迹作世证也。”
异学箭毛白曰:“世尊!悔过此说。善逝!悔过此说。”
世尊问曰:“优陀夷!汝何意故作如是说:‘世尊!悔过此说,善逝。悔过此说。’耶?”
异学箭毛答曰:“瞿昙!我向者说后世一向乐,有一道迹一向作世证。沙门瞿昙今善检我,善教善诃,令我虚妄无所有也。瞿昙!是故我如是说:‘世尊!悔过此说。善逝!悔过此说。’”
世尊告曰:“优陀夷!世有一向乐,有一道迹一向作世证也。”
异学箭毛问曰:“瞿昙!云何世一向乐?云何一道迹一向作世证耶?”
世尊答曰:“优陀夷!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断,乃至五盖、心秽、慧羸,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得初禅成就游,不共彼天戒等、心等、见等④也。彼觉、观已息,内静Ⓐ、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得第二禅成就游,不共彼天戒等、心等、见等也。彼离于喜欲,舍无求游,正念正智而身觉乐,谓圣所说,圣所舍、念、乐住、室Ⓑ,得第三禅成就游,不共彼天戒等、心等、见等也。优陀夷!是谓世一向乐。”
异学箭毛问曰:“瞿昙!世中一向乐,唯极是耶?”
世尊答曰:“世中一向乐,不但极是也。优陀夷!更有一道迹一向作世证。”
异学箭毛问曰:“瞿昙!云何是Ⓒ更有一道迹一向作世证耶?”
世尊答曰:“优陀夷!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得初禅成就游,得共彼天戒等、心等、见等也。彼觉、观已息,内静[*]、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得第二禅成就游,得共彼天戒等、心等、见等也。彼离于喜欲,舍无求游,正念正智而身Ⓓ觉乐,谓圣所说,圣所舍、念、乐住、室[*],得第三禅成就游,得共彼天戒等、心等、见等也。优陀夷!是谓一道迹一向作世证。”
异学箭毛问曰:“瞿昙!沙门瞿昙弟子为此世一向乐故,一道迹一向作世证故,从沙门瞿昙学梵行耶?”
世尊答曰:“优陀夷!我弟子不为世一向乐故,亦不为一道迹一向作世证故,从我学梵行也。优陀夷!更有最上、最妙、最胜,为作证故,我弟子从我学梵行也。”
于是,彼大众放高大音声:“彼是最上、最妙、最胜,为作证故,沙门瞿昙弟子从沙门瞿昙学梵行也。”
于是,异学箭毛敕己众,令默然已,白曰:“瞿昙!云何最上、最妙、最胜,为作证故,沙门瞿昙弟子从沙门瞿昙学梵行耶?”
世尊答曰:“优陀夷!比丘者乐灭、苦灭,喜、忧本已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得第四禅成就游。优陀夷!是谓最上、最妙、最胜,为作证故,我弟子从我学梵行也。”
于是,异学箭毛即从座[*]起,欲稽首佛足。于是,异学箭毛诸弟子异学梵行者白异学箭毛曰:“尊今应作师时,欲为沙门瞿昙作弟子耶?尊不应作师时,为沙门瞿昙作弟子也。”是为异学箭毛诸弟子学梵行者,为异学箭毛而作障碍,谓从世尊学梵行也。
佛说如是。异学箭毛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箭毛经第七竟Ⓔ(三千八百三十字)Ⓕ
ⓐ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 “经”,明本作“经下”。
ⓒ 大正藏无“第五后诵”四字,今依据宋、元二本补上。
ⓓ “伽”,大正藏原为“加”,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迦”。
ⓔ “伽兰哆园”,巴利本作 Kalandakanivāpa。
ⓕ “坛”,大正藏原为“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坛”。
ⓖ “孔雀林”,巴利本作 Moranivāpa。
ⓗ “箭毛”,巴利本作 Sakuludāyi。
ⓘ “斗”,明本作“闹”。
ⓙ “命”,元、明、圣三本作“今”。
ⓚ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 “优陀夷”,巴利本作 Udāyi。
ⓜ “萨云然”,巴利本作 Sabbaññū。
ⓝ “住”,大正藏原为“有”,今依据高丽藏改作“住”。
ⓞ “富”,大正藏原为“不”,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富”。[*]
ⓟ “迦叶”,圣本作“加摄”。[*]
ⓠ “波”,大正藏原为“彼”,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波”。
ⓡ “迦”,圣本作“加”。
ⓢ “多”,大正藏原为“哆”,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多”。[*]
ⓣ “昇”,明本作“生”。
ⓤ “傥”,圣本作“谠”。
ⓥ 大正藏在“问”字之后有一“曰”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曜”,大正藏原为“耀”,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曜”。[*]
ⓧ “燃灯”,圣本作“灯燃”。
ⓨ “积”,宋、元、明三本作“𧂐”。[*]
ⓩ 宋、元、明三本无“离”字。
Ⓐ “静”,大正藏原为“靖”,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静”。[*]
Ⓑ “室”,宋、元、明三本作“空”。[*]
Ⓒ 大正藏无“是”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身”,圣本作“取”。
Ⓔ 明本无“箭毛经第七竟”六字。
Ⓕ 宋、元、明、圣四本无“三千八百三十字”七字。
① 萨云然:音译,意指一切知、通达一切法相的智慧,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一切知者”。
② 异见、异忍、异乐、异欲、异意:异于正法的见解、信仰、希求、喜好、观点。??
③ 傥:如果、倘若。同“倘”。(DL:问:‘汝彼色?’的标点符号可参考庄居士的标点或本卷第209经)
④ 戒等、心等、见等:戒等(增上戒学)、心等(增上心学)、见等(见解脱慧)。??
佛陀会观机说法,提升听众的层次,而不见得直接就讲四圣谛等深法。此经中佛陀就将外道从只看表相的层次,提升至修行四禅的层次。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异学鞞摩那修ⓒ中后彷徉ⓓ往诣佛所,相问讯已,问曰:“瞿昙!最色最最ⓔ色。瞿昙!最色。”
世尊问曰:“迦ⓕ旃ⓖ!何等色耶ⓗ?”
异学鞞摩那修答曰:“瞿昙!若色更无有色最上、最妙、最胜,瞿昙!彼色最胜,彼色最上。”
世尊告曰:“迦[*]旃!犹如有人作如是说:‘若此国中有女最妙,我欲得彼。’彼若有人如是问者:‘君知国中有女最妙,如是姓、如是名、如是生耶?为长短麤细,为白、黑,为不白不黑?为刹利女,为梵志、居士、工师女?为东方、南方、西方、北方耶?’彼人答曰:‘我不知也。’复问彼人:‘君不知、不见国中有女最妙,如是姓、如是名、如是生,长短麤细、白、黑、不白不黑,刹利女,梵志、居士、工师女,东方、南方、西方、北方者,而作是说:“我欲得彼女耶?”’如是。迦[*]旃!汝作是说:‘彼妙色最妙色,彼色最胜,彼色最上。’问汝彼色,然不知也。”
异学鞞摩那修白曰:“瞿昙!犹如紫磨,极妙金精,金师善磨,莹治令净,藉以白练,安著日中,其色极妙,光明照曜ⓘ。如是,瞿昙!我说彼妙色最妙色,彼色最胜,彼色最上。”
世尊告曰:“迦[*]旃!我今问汝,随所解答。迦[*]旃!于意云何?谓紫磨金精ⓙ,藉以白练,安著日中,其色极妙,光明照曜[*],及萤火虫在夜暗中光明照曜[*],于中光明,何者最上、为最胜耶?”
异学鞞摩那修答曰:“瞿昙!萤火光明于紫磨金精光明,最上、为最胜也。”世尊问曰:“迦[*]旃!于意云何?谓萤火虫在夜暗中光明照曜[*],及燃油灯在夜暗中光明照曜[*],于中光明,何者最上、为最胜耶?”
异学鞞摩那修答曰:“瞿昙!燃灯光明于萤火虫光明,最上、为最胜也。”
世尊问曰:“迦[*]旃!于意云何?谓燃油灯在夜暗中光明照曜[*],及燃大木积ⓚ火在夜暗中光明照曜[*],于中光明,何者最上、为最胜耶?”
异学鞞摩那修答曰:“瞿昙!燃大木积[*]火之光明于燃油灯光明,最上、为最胜也。”
世尊问曰:“迦[*]旃!于意云何?谓燃大木积[*]火在夜暗中光明照曜[*],及太白星ⓛ平旦无曀光明照曜[*],于中光明,何者最上、为最胜耶?”
异学鞞摩那修答曰:“瞿昙!太白星光ⓜ于燃大木积[*]火光,最上、为最胜也。”
世尊问曰:“迦[*]旃!于意云何?谓太白星平旦无曀光明照曜[*],及月殿光夜半无曀光明照曜[*],于中光明,何者最上、为最胜耶?”
异学鞞摩那修答曰:“瞿昙!月殿光明于太白星光[*],最上、为最胜也。”
世尊问曰:“迦[*]旃!于意云何?谓月殿光[*]夜半无曀光明照曜,及日殿光[*]秋时向中,天净无曀光明照曜[*],于中光明,何者最上、为最胜耶?”
异学鞞摩那修答曰:“瞿昙!日殿光明于月殿光,最上、为最胜也。”
世尊告曰:“迦[*]旃!多有诸天,今此ⓝ日月虽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然其光明故不及诸天光明也。我昔曾与诸天共集,共彼论事,我之所说,可彼天意,然我不作是说,彼妙色最妙色,彼色最胜,彼色最上。迦[*]旃!而汝于萤火虫光色最弊最丑,说彼妙色最妙色,彼色最胜,彼色最上,问已不知。”于是,异学鞞摩那修为世尊面诃责ⓞ已,内怀忧戚,低头默然,失辩无言,如有所伺。
于是,世尊面诃责[*]已,复欲ⓟ令欢喜ⓠ,告曰:“迦[*]旃!有五欲功德,可喜、意、念爱ⓡ欲相应乐,眼知色,耳知声,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触。迦[*]旃!色或有爱者,或不爱者①。若有一人,彼于此色可意、称意、乐意、足意、满愿意,彼于余色虽最上、最胜,而不欲、不思、不愿、不求,彼于此色最胜、最上②。迦[*]旃!如是声、香、味、触ⓢ,迦[*]旃!触或有爱者,或不爱者。若有一人,彼于此触可意、称意、乐意、足意、满愿意。彼于余触虽最上、最胜,而不欲、不思、不愿、不求。彼于此触最胜、最上。”
于是,异学鞞摩那修叉手向佛,白曰:“瞿昙!甚奇!甚特!沙门瞿昙为我无量方便说欲乐、欲乐第一。瞿昙!犹如因草火燃木火,因木火燃草火,如是沙门瞿昙为我无量方便说欲乐、欲乐第一。”
世尊告曰:“止!止!迦[*]旃!汝长夜异见、异忍、异乐、异欲、异意故,不得尽知我所说义。迦[*]旃!谓我弟子初夜后夜常不眠卧,正定正意,修习道品,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彼尽知我所说。”
于是,异学鞞摩那修向佛瞋恚,生憎嫉、不可,欲诬谤世尊,欲堕③世尊,如是诬谤世尊,如是堕世尊,语曰:“瞿昙!有沙门、梵志,不知世前际④,不知世后际,不知无穷生死,而记说得究竟智,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瞿昙!我如是念:‘云何此沙门、梵志,不知世前际,亦不知世后际,不知无穷生死,而记说得究竟智,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耶?’”
于是,世尊便作是念:“此异学鞞摩那修向我瞋恚,生憎嫉、不可,欲诬谤我,欲堕于我,如是诬谤我,如是堕我,而语我曰:‘瞿昙!有一沙门梵志,不知世前际,不知世后际,不知无穷生死,而记说得究竟智,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瞿昙!’我作是念:‘云何此沙门、梵志,不知世前际,不知世后际,不知无穷生死,而记说得究竟智,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耶?’”
世尊知已,告曰:“迦[*]旃!若有沙门、梵志,不知世前际,不知世后际,不知无穷生死,而记说得究竟智,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者,彼应如是说:‘置世前际,置世后际⑤。’迦[*]旃!我如是说:‘置世前际,置世后际。’设不忆一生,我弟子比丘来,不谀ⓣ谄、无欺诳、质直,我教化之,若随我教化,如是行者,必得知正法。迦[*]旃!犹如婴孩ⓤ童子,少年柔软,仰向卧,父母缚彼手足,彼于后转大,诸根成就,父母解彼手足,彼唯忆解ⓥ时,不忆缚时也。如是,迦[*]旃!我如是说:‘置世前际,置世后际。’设令不忆一生,我弟子比丘来,不谀[*]谄、不欺诳、质直,我教化之。若随我教化,如是行者,必得知正法。迦[*]旃!譬若因油因炷而燃灯也,无人益油,亦不易炷者,前油已尽,后不更益,无所受已,自速灭也。如是,迦[*]旃!我如是说:‘置世前际,置世后际。’设令不忆一生,我弟子比丘来,不谀[*]谄、不欺诳、质直,我教化之,若随我教化,如是行者,必得知正法。迦[*]旃!犹如十木聚,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木聚,以火烧之,洞ⓦ然俱炽,遂见火焰ⓧ,彼ⓨ无有人更益草、木、糠、粪扫者,前薪已尽,后不更益,无所受已,自速灭也。如是,迦[*]旃!我如是说:‘置世前际,置世后际。’设令不忆一生,我弟子比丘来,不谀[*]谄、不欺诳、质直,我教化之。若随我教化,如是行者,必得知正法。”
说此法时,异学鞞摩那修远尘离垢,诸法法ⓩ眼生。于是,异学鞞摩那修见法得法,觉白净法,更无余尊,不复由他,断疑度惑,无有犹豫,已住果证,于世尊法得无所畏,稽首佛足,白曰:“世尊!愿得从佛出家学道,受具足,得比丘,行梵行。”
世尊告曰:“善来Ⓐ!比丘!行梵行也。”
异学从佛得出家学道,即受具足,得比丘,行梵行。尊者鞞摩那修出家学道,受具足已,知法见法,乃至得阿罗汉Ⓑ。
佛说如是。尊者鞞摩那修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鞞摩那修经第八竟Ⓒ(二千一百四十七字)Ⓓ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七(八千七百八十四字)Ⓔ(第五后诵)ⒻⒼ
ⓐ 明本无“中阿含”三字。
ⓑ 明本无“第五后诵”四字。
ⓒ “鞞摩那修”,巴利本作 Vekhanassa。
ⓓ “彷徉”,大正藏原为“仿佯”,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彷徉”。
ⓔ “最最”,大正藏原为“最”,宋、元、明三本作“最最”,圣本作“最胜”,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最最”。
ⓕ “迦”,圣本作“加”。[*]
ⓖ “迦旃”,巴利本作 Kaccana。
ⓗ “耶”,大正藏原为“也”,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耶”。
ⓘ “曜”,大正藏原为“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曜”。[*]
ⓙ “精”,宋、元、明三本作“净”。
ⓚ “积”,宋、元、明三本作“𧂐”。[*]
ⓛ “太白星”,巴利本作 Osadhitārakā。
ⓜ “光”,圣本作“光明”。[*]
ⓝ “此”,圣本作“依”。
ⓞ “责”,圣本作“啧”。
ⓟ 大正藏无“欲”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 “喜”,大正藏原为“悦”,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喜”。
ⓡ “念爱”,大正藏原为“令乐”,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念爱”。
ⓢ 宋、元、明三本无“触”字。
ⓣ “谀”,圣本作“谕”。
ⓤ “婴孩”,圣本作“嘤咳”。
ⓥ 大正藏在“解”字之后有一“缚”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炯”,大正藏原为“洞”,宋、元、明三本作“炯”,圣本作“同”,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炯”。
ⓧ “焰”,圣本作“𤈷”。
ⓨ “彼”,大正藏原为“后”,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彼”。
ⓩ 圣本无“法”字。
Ⓐ “来”,大正藏原为“哉”,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来”。
Ⓑ “汉”,大正藏原为“诃”,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汉”。
Ⓒ 明、圣二本无“鞞摩那修经第八竟”八字。
Ⓓ 宋、元、明、圣四本无“二千一百四十七字”八字。
Ⓔ 宋、元、明、圣四本无“八千七百八十四字”八字。
Ⓕ 明、圣二本无“第五后诵”四字。
Ⓖ 圣本在“诵”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① 色或有爱者,或不爱者:同样的色,有的人喜爱,有的人不爱。
② 若有一人,彼于此色可意、称意、乐意、足意、满愿意,彼于余色虽最上、最胜,而不欲、不思、不愿、不求,彼于此色最胜、最上:如果有一个人,他于这个色觉得是合意的、称叹的、喜爱的、满足的、满足意愿的,那么纵使有其他最上、最第一的色,他也不会想要、不会思念、不会希望、不会欲求那些,而是认为自己最喜欢的那个色才是最上、最第一的。按:这段是说每个人各有所好,认为自己喜欢的才是最好的,有如情人眼里出西施。
③ 堕:破坏、毁坏。同“隳”。读音同“辉”。
④ 世前际:过去世。其中“前际”即过去。
⑤ 置世前际,置世后际:先搁置过去世、搁置未来世。相关的南传经文作“请停止[谈]过去的,请停止[谈]未来”。
此经中佛陀将外道从重视于物质(最色)的层次,提升至离五欲的层次。
本经相当的南传经文内容有些支离破碎,可能是在历史传抄途中曾有破损,因此是学术界以《中阿含经》补足、订正《中部尼柯耶》的实例。例如《中阿含经》“五欲功德”那一段,后半段的南传经文只有:“从诸欲有欲之乐,欲之乐是欲的最高之乐,在那里被说为第一。”疑似有漏句。另外,本经中外道讥谤说有出家人不知过去世、不知未来世,还敢说得究竟智?南传经文却记载佛陀说不知过去世、不知未来世的出家人会被折伏,这不合乎佛教的义理,因为尚未发起神通的阿罗汉有可能不知过去世、不知未来世,但无碍他的智慧与解脱。《中阿含经》的对应经文则没有这个奇怪的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