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杂阿含经》第736经: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无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上流般涅槃。
这五种是什么意思?
David Chiou:
这五种是所谓的“五种不还”,即证得阿那含果(不还果)之后,往生色界天的五种情况。
这五种不还在论藏中的解释不一,较普遍的解读如下:
David Chiou:
前面提到,论藏中的解释不一,举例来说:
●“中般涅槃”是否为“中有”:
“中般涅槃”,在北传可见到的各部派论藏,个人见过的印象中都解释为“中有”(中阴)。南传则主要有二种看法:
(以上节录自庄居士网站。)
个人觉得2这解释从经文来看(不管是南北传)较合理,因为提到五种不还的经文中“中般涅槃”都是五种不还中最高等的,也可解读为最快证涅槃的,若将“中般涅槃”解读为“不超越寿命一半”,“生般涅槃”的解释就会较牵强,整个文义的次序怪怪的。而且还不是一经如此,而是南北传各经都如此。
就北传不同部派的论来看,则一致都主张“中般涅槃”为中有证涅槃,虽然我没仔细去比对含括哪些部派,但这些论应包括了几个不同部派的看法。
●“有行般涅槃”和“无行般涅槃”在经文中的次序:
另一个歧异点是“有行般涅槃”和“无行般涅槃”的次序,在《杂阿含经》中如果将这五种不还证涅槃的速度排列,有的经文将“有行般涅槃”列在“无行般涅槃”前面,有的经文将“无行般涅槃”列在“有行般涅槃”前面。
将“有行般涅槃”排在前的经文,可以解释为“有行”是往生天界后有努力精进(有精勤修行),因此会比较快证得涅槃,而“无行”在往生天界后没有努力精进,就要等很久的时间才能证涅槃了。这么排列的经论包括《杂阿含经》、《中阿含经》、《大般涅槃经》。
将“无行般涅槃”排在前的经文,可以解释为“无行”不需要做什么事就能证涅槃,是因为这种圣者在生前就修得较好、资质较高,因此闲闲没代志就证得了涅槃,而“有行”还须要努力精进才能证得涅槃,所以资质比较差些。也有解为“无行”是依无为定而证涅槃,是较高的资质。这么排列的经论包括南传《相应部尼柯耶》、《瑜伽师地论》、《三法度论》。《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两种解读都列出,但以前一种解读为主。
这两种解读没有一定的对错,都说得通,对于修行也没影响就是了。
因此我们的注解“有行”与“无行”时,就不特别提时间的长短,只直译“有努力修行”及“没有努力修行”,至于采用以上两种不同解释的哪一种以配合经文次序,就让读者自行解读。
●“上流般涅槃”是否可能上流到无色界:
在一些论中还提到“上流般涅槃”不只能上流到色界最高天(色究竟天),也可能上流到无色界的有顶天。
●“五种不还”是否包含无色界:
还有个议题:“五种不还”就是所有的阿那含果圣人了吗?答案为否。因为阿那含果的圣人,最精进修行的,可以当生就证得涅槃,那么就不在“五种不还”之中了。另一方面,阿那含果的圣人理论上也可能往生无色界然后证得涅槃,那就不在论中对“五种不还”的“往生色界天”的前提下了。也因此,经中将“阿那含果”与“五种不还”都列出来作为十八学人的种类,就没有重复的问题,毕竟“阿那含果”不等同于“五种不还”。
其实个人觉得经中提到五种不还的地方,不见得一定要如论中限制在“往生色界天”,如果广义地解释这五种不还往生色界天、无色界天都解释得通,解释某些经文看起来还更完整。
●“生般涅槃”的狭义与广义解释:
在大多数经文中“生般涅槃”是在五种不还之一。但在某些经文中,竟以“生般涅槃”代表阿那含果,例如:
《杂阿含经》卷二十九第815经:“有比丘三结尽,贪、恚、痴薄,得斯陀含。有比丘五下分结尽,得阿那含,生般涅槃,不复还生此世。”
《杂阿含经》卷二十九第820、822经、823:“何等为增上意学?是比丘定满足,三昧满足,少于慧,彼彼分细微戒,犯则随悔,乃至受持学戒。如是知、如是见,断五下分结,谓身见、戒取、疑、贪欲、瞋恚,断此五下分结,得生般涅槃,阿那含不复还生此世,是名增上意学。”
在这些经文中个人推测“生般涅槃”也可作广义的解释,解为“往生天界即证得涅槃”,涵盖大多数的阿那含的情况(除了当生证涅槃外,其余各种阿那含都是往生天界证涅槃)。
●“五种不还”属于“阿那含果”还是“阿罗汉向”:
最后有个议题是“五种不还”是属于“阿那含果”的层次,还是“阿罗汉向”的层次?不同部派对于四向的定义不同,似乎大多部派较宽松,只要是证N果的圣人精进修行,就已在N+1向了,例如证阿那含果的圣人精进修行,就属于“阿罗汉向”了。但也曾听南传学人认为几乎是证到N+1果前一道心才能称为N+1向,那么解读就可能不同。
如果单从阿含经中来看,经中有提到五种不还的圣人是“阿那含”,那么就是“阿那含果”的层次。另外也有几部论是将五种不还的圣人归于“阿罗汉向”,而这些论中也主张精进的阿那含果圣人就已在阿罗汉向了,因此都说得通。
对于这“五种不还”的定义,印象中论藏中还有差异更大的解读,但不是主流,就不多提了。
现在CBETA查论藏很方便,我也不须要写学术论文,只是凭记忆提示一下重点,就不一一列上各论的原文了。有兴趣深入的同学可自行以CBETA搜寻“中般涅槃”、“生般涅槃”、“五不还”、“五种不还”等关键字即可自行查出并研究原文。
Heaven Chow:
看你做的十八学人表格,的确清楚好懂,就依不同的分类来处理,不用勉强全部绑在一起。 :)
关于四向四果的关系,例如是“阿那含果”还是“阿罗汉向”,依据南传阿毗达摩,下图是在讲心路时,证果的心路最后第二是道心,最后是果心。
道心的作用就是断结,初果断三结就是在初果道心,然后初果果心生起,就证初果了。
果心日后可以不断生起,但道心只有一次 (无始以来只有一次,四果的道心都只有一次)
我听过二个说法,一个是说这整个心路,前面是 “XX向”, 等到果心生起, 就是 XX 果。
另一个说法是道心那一刹那是XX向,果心生起是XX果。
这种说法变成 XX 向只有一刹那。
但这都是听人说的,论中也没有提到,或许来自注释书吧?我不确定。
我自己是不太认同这种说法啦。
刚查到这段经文,看起来没有严格定义,但大概就是指在这中间修行的人,就是 XX 向吧。
《自说经》卷1:“诸比丘!此之法、律多为善者之住处,
在彼处之此等善者即有预流向者,有为预流果之实现而修行者;
一来向者,有为一来果之实现而修行者;
不还向者,有为不还果之实现而修行者;
阿罗汉向者,有为阿罗汉果之实现而修行者。”
(CBETA, N26, no. 10, p. 123, a1-4 // PTS. Ud. 56)
David Chiou:
谢谢 Heaven 提供的资讯!
看过几部论中提到四向四果共八个,其实体只有五个,因为初果和二果向是一体,二果和三果向是一体……只有当初果的人不修行了,才不是二果向。这种说法在论中看来常见。
不过我也没仔细去分辨是否不同部派不同,以下是刚刚再搜了一下随便列几笔:
《阿毘达磨法蕴足论》卷3〈证净品 3〉:“不还果者,谓现法中于五顺下分结已永断遍知,谓有身见、戒禁取、疑、贪欲、瞋恚。彼住此断中,未能进求阿罗汉果证,名不还果。阿罗汉向者,已得无间道能证阿罗汉果,谓此无间证得最上阿罗汉果。或住不还果已,能进求阿罗汉果证,名阿罗汉向。”(CBETA, T26, no. 1537, p. 463, c24-p. 464, a1)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54:“若住不还果未胜进来名不还果。若从此胜进名阿罗汉向。”(CBETA, T27, no. 1545, p. 278, b27-28)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63:“有八补特伽罗。一预流向。二预流果。三一来向。四一来果。五不还向。六不还果。七阿罗汉向。八阿罗汉果。问如是八种补特伽罗。名既有八实体有几。阿毘达磨诸论师言。此名有八实体唯五。谓预流向阿罗汉果。名有二种实体亦二。预流果一来向。名虽有二实体唯一。一来果不还向。名虽有二实体唯一。不还果阿罗汉向。名虽有二实体唯一。带果行向有情一故。尊者妙音作如是说。八补特伽罗名体俱有八。彼作是说。”(CBETA, T27, no. 1545, p. 325, c14-23)
这卷有落落长一大段,说妙音尊者主张四向四果体有八种,但看后来的论述,论的作者似乎不同意这观点。
谢谢 Heaven 找出一段经文,目前看来经藏中只有你列出的这段有定义,那我们就照此经的定义了。
David Chiou:
中阿含第127经的“十八无学”中,没列出“阿罗汉向”这个词,但在“阿罗汉向”该出现的位置上,摆了五种不还: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有行般涅槃、无行般涅槃、上流色究竟。
看来的确如 Heaven 查到的经中的定义,阿那含果的人只要还有在进修,就是阿罗汉向,因此五种不还也是阿罗汉向。
另一个查经发现的议题:单看阿含经的内容,“五种不还”完全没说限于往生“色界天”的阿那含圣者,理论上往生“无色界天”的阿那含圣者也可符合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有行般涅槃、无行般涅槃的字面定义。只有论中(我见过的)一律将五种不还定义于往生色界天,但论中又说阿那含果不只五种不还,还有当生证得涅槃的、以及往生无色界天的。
就字面上,五种不还中只有“上流色究竟”限于色界天,毕竟“色究竟”是色界最高天,但若翻译为“上流般涅槃”,则也适用无色界,毕竟没限制色究竟天。
以中阿含这经为例,以五种不还取代掉阿罗汉向,那么照理来说五种不还可代表阿罗汉向,应该要能含括阿罗汉向绝大多数的情况,也就是不限于往生色界的阿那含圣者,包含往生无色界的阿那含圣者还更合理。
因此注释中五种不还就不限制在“往生色界”,而改为较宽松的“往生天界”,或许较适合阿含经中此词的意义。
Heaven Chow:
关于“中般涅槃”和“生般涅槃”,在清净道论中是这样写的:
(一)“中般涅槃”,即生于任何的净居天中,未达于中寿而 涅槃的。(二)“生般涅槃”,是过了中寿而般涅槃的。
它的意思大概是指中般是在天界寿命的中间就般涅槃了。
生般就是指天界的一生都过完了,寿命到了才般涅槃。(这是我以前听过的, 比清净道论的文字贴切一点, 实在很难懂为什么要用 “过中寿” .)
这样解就没有次序问题.
但若依阿含经中的比喻, 我还是觉得清净道论的解释有点勉强.
David Chiou:
依南传《清净道论》的定义,次序是有点勉强,毕竟中般、生般、有行般、无行般、上流般是依据证道的速疾来分,如果中般和生般就能含括整个天界的一生,那么就不需要再有“有行般”和“无行般”的区分,该生的涅槃完全可以被“中般”和“生般”含括,而天界当生没涅槃的话则可以被“上流般”含括。
如 Heaven 所提到,《中阿含经》卷二第6经(及南传《增支部尼柯耶》集7〈无记品6〉第55经)的七善人比喻是:
的确若将“中般”解为“未达中寿而涅槃”,和经中比喻的对应会比较勉强。
我还想过一种理论上的情况,就是在色界某一天死后没有往上流,而是继续在该色界天出生,然后才证涅槃。这种状况论中就没有提了。如果参考“一种”、“家家”是由各向拆出进度较快的情况另立名词,则“五种不还”也可能是由阿罗汉向当中拆出进度较快的情况另立名词?这样子的话,就可能有“五种不还”没含括的进度较慢的状况,例如在色界天的同一天出生几次才涅槃一类的。但这种想法只是纯逻辑探讨,跟修行没关系了
Cathy Kao:
关于卷27,第736经当中的注解“生般涅槃”需不需要统整为:
“阿罗汉向”的圣人中,往生天界即证得涅槃者。因为出“生”即“般涅槃”,所以名为“生般涅槃”。
另一个注解内容‘“阿那含果”的圣人中,往生色界天即证得涅槃者。’感觉比较清楚, 但也觉得用“阿罗汉向”很不错。所以提出来看需不需要统整,谢谢。
David Chiou:
谢谢指出。我印象中这是因为两边经文中专有名词数量不同,原则上这里的阿那含果即阿罗汉向,但因为经文前后的名词数目不同,用两种不同的写法,在各自的经典中这样注解逻辑较分明,读者较容易看懂,因此是故意在二经中的注解不太相同,而不需要统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