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ipatthana Shi:

SĀ 559

“如是第二⑭、第三⑮、第四禅⑯空入处⑰、识入处⑱、无所有入处⑲具足住。如是有想比丘有法而不觉知。”
注解:

⑯第四禅:离于苦、乐,先前忧、喜已断了,没有苦也没有乐, 只有因舍而生的纯净之念 ,而达到的禅定境界。

《杂阿含经》通常是归于有部的传承,当南北传论典解说有异时,建议注解应以所属部派的解说为主“只有因舍而生的纯净之念”是南传论典的解说,北传有部论典、唯识论典都不是作此解说,第四禅的“舍念清净”有部、唯识都解说为舍清净、念清净,是超越寻、伺、喜、乐等扰乱事的清净。如以下论典所说:

《阿毘达磨俱舍论》卷28 :“第四静虑唯有四支:一行舍清净、二念清净、三非苦乐受、四等持。” (CBETA 2019.Q3, T29, no. 1558, p. 1 46c16 18)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81 :“ 舍清净者 谓行舍。念清净者 谓善念。问下地亦有无漏舍念 何故但说第四静虑舍念清净?答:第四静虑舍念俱离八扰乱事,故名清净。苦乐忧喜入息出息寻伺名为八扰乱事。” (CBETA 2019.Q3, T27, no.1545, p. 417b10 15)

《显扬圣教论》卷2 :“舍清净者,谓超过寻伺喜乐三地一切动故,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转动而安住性。念清净者,谓超过寻伺喜乐三地一切动故,心不忘失而明了性。” (CBETA 2019.Q3, T31, no. 1602, p. 487b20 24)


David Chiou:

第四禅超过我的程度,因此所写的注解,是找到白话的注解中大致可套用于不同经文的:

《杂阿含经》卷14:“离苦息乐,忧喜先断,不苦不乐,舍净念,一心,具足第四禅”(CBETA, T02, no. 99, p. 97, a14-15)

《增壹阿含经》卷7〈安般品 17〉:“彼苦乐已灭,无复愁忧,无苦无乐,护念清净,游于四禅。”(CBETA, T02, no. 125, p. 582, b9-11)

《坐禅三昧经》卷2:“复以善妙舍此苦乐,先弃忧喜除苦乐意,护念清净入第四禅。不苦不乐护清净念一心”(CBETA, T15, no. 614, p. 278, a12-14)

其余经中的定义可参考研讨:“四禅”定义的经文比对

您引用的论中将“舍念清净”解为“舍清净”、“念清净”,不过我看得蛮模糊的。能否麻烦您提供白话的解释呢? 谢谢!


Satipatthana Shi:

⑯ 第四禅:离于苦、乐,先前忧、喜已断了,没有苦也没有乐,只有因舍而生的纯净之念,而达到的禅定境界。

[二个句子重复]

⑯ 第四禅:离于苦、乐,先前忧、喜已断了,是不苦不乐受,无有寻、伺、喜、乐扰动的舍清净、念清净,而达到的禅定境界。


David Chiou:

还是蛮模糊的,我的解读是有部论典讲的“舍清净、念清净”指“清净的舍、清净的念”,是吗?


Satipatthana Shi:

Yes.


Heaven Chow:

查了一些资料, 发现上面同学说的也是合理。对照了南北传的看法,发现其实很类似,差别在于“禅支”的认定不同。

在《清净道论》中看到这二段:

  “舍念清净”--即由舍而生的念的清净。在此禅中念极清净,而此念的清净是因舍所致,非由其他;故说“舍念清净”。《分别论》说︰“此念由于此舍而清净、遍净、洁白,故说舍念清净”,当知使念清净的舍,是中立之义,这里不仅是念清净。其实一切与念相应之法亦清净。但只以念的题目(包含一切相应法)而说。

  虽然此舍在下面的三禅中也存在,譬如日间虽亦存在的新月,但为日间的阳光所夺及不得其喜悦与自己有益而同类的夜,所以不清净不洁白,如是此中舍之新月为寻等敌对法的势力所夺及不得其同分的舍受之夜,虽然存在,但在初等三禅中不得清净。因彼等(三禅中的舍)不清净,故俱生的念等亦不清净。犹如日间不明净的新月一样。所以在彼等下禅中,连一种也不能说是“舍念清净”的。可是在此(四禅中)业已不为寻等敌对法的势力所夺又获得了同分的舍受的夜,故此中舍的新月极其清净。因舍清净故,犹如洁净了的月光,则俱生的念等亦得清净洁白。是故当知只有此第四禅称为“舍念清净”。

这里的确有【清净的舍,所以生起清净的念】的描述。

再节录一段《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

舍清净者。谓行舍。念清净者。谓善念。

问下地亦有无漏舍念。何故但说第四静虑舍念清净?

答第四静虑舍念。俱离八扰乱事故名清净。苦乐忧喜入息出息寻伺名为八扰乱事。此中皆无独名清净。

复次第四静虑无内外灾故名清净。下三静虑有内外灾不名清净。谓初静虑内有寻伺火故外为火灾所烧。第二静虑内有极喜水故外为水灾烂。第三静虑内有出入息风故外为风灾飘。第四静虑无此三灾故说清净。

复次第四静虑所依身器三灾不及。念无忘失舍无諠杂。非如下地故说清净。

..... 略.....

北传这里也是分成舍清净与念清净,但不像清净道论那样指出是因为舍清净,所以念清净。

但若看其原因,也是舍去了许多三禅以下不清净的成分,所以说是因为由舍而来,也是合理。

北传还提到不少理由,但我也不太懂,但最根本的原因,应该还是舍离了乐,所以舍与念都清净了。

在这些基础上,这样的解释应该是 OK 的。

第四禅:离于苦、乐,先前忧、喜已断了,舍、念皆清净,心专注纯一,而达到的禅定境界。


David Chiou:

若依阿含经文中的“第四禅”定义:

经名 定义
杂阿含经 离苦息乐,忧喜先断,不苦不乐,舍净念,一心
中阿含经 乐灭苦灭,喜忧本已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
增壹阿含经 彼苦乐已灭,无复愁忧,无苦无乐,护念清净
长阿含经 离苦乐行,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念清净


“无有寻、伺、喜、乐扰动”看来南北传部派都认同,意义上也大家也容易了解,只是没在以上经文定义当中覆述,这几个字暂时先不放进注释。

如果不管有部论典而单从经藏来看,“舍清净、念清净”,将舍、念分别说清净的这种解法,套进经文不一定就比“只有因舍而生的纯净之念”来得顺,也不一定较容易理解。单从经文来看,两种解释都说得通。

另一方面,以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舍、念皆清净”和“由舍而生的纯净之念”意义相通,“由舍而生的纯净之念”也是因为舍而超越寻、伺、喜、乐等扰乱事,而能有专一纯净之念?


Satipatthana Shi:

“舍清净、念清净”和“由舍而生的纯净之念”意义并不相同

“由舍而生的纯净之念”是因为舍而超越寻、伺、喜、乐等扰乱事,而能有专一纯净之念。

“舍清净、念清净”是指由“舍、念合力”(其实还有正知合力) 超越寻、伺、喜、乐等扰乱事,故在第四禅达到舍清净、念清净

南北传的解说是不同的,北传这点在实修上是好用的。


Heaven Chow:

果然北传的论与南传的禅支不同, 我以前也是担心南北传差异问题, 可是我也没时间与能力去 K 北传的论, 真希望有人能整理出来. :-)

南传在四禅之前, 主要就是一直在舍.
由离欲、恶不善法开始, 再舍寻伺、喜、乐,由五禅支最后只剩二禅支,才成就四禅。

我看了北传的禅支, 相较南传则二禅多了 “内等净” , 三禅则多了 “舍、念、正慧”, 四禅则多了 “舍, 念”.
就不知提到的 【由“舍、念合力”(其实还有正知合力) 】在实修上是指什么?因为我对北传禅法的实修也没有了解。 :-)


David Chiou:

《杂阿含经》“离苦息乐,忧喜先断,不苦不乐,舍净念,一心”的注解,其中“舍净念”在汉译经藏中又译为:

经名 定义
杂阿含经 离苦息乐,忧喜先断,不苦不乐,舍净念,一心
中阿含经 乐灭苦灭,喜忧本已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
增壹阿含经 彼苦乐已灭,无复愁忧,无苦无乐,护念清净
长阿含经 离苦乐行,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念清净
过去现在因果经 除苦乐,得净念,入舍根
大般若经 断乐断苦,先喜忧没,不苦不乐,舍念清净
华严经 断弃苦乐,忧喜已灭,不苦不乐,行舍念净
十住经 断苦断乐故、先灭忧喜故,不苦不乐,行舍念净
大宝积经 舍苦乐意,先灭忧喜,行舍念净
坐禅三昧经 舍此苦乐,先弃忧喜除苦乐意,护念清净得入第四禅。不苦不乐,护清净念一心


白话直译目前主要有以下选择:

种类 编号 “舍净念”的白话注释
A.舍清净、念清净 A-1 平静地舍、清净地念
A.舍清净、念清净 A-2 舍而平静、念而清净
B.只有因舍而生的清净之念 B-1 行于舍离、念得清净
B.只有因舍而生的清净之念 B-2 只有因舍而生的清净之念


依经律来看,如果排除论藏以及各部派各自的倾向,只考量汉译经藏的文字定义,如《杂阿含经》中“舍净念”,《中阿含经》、《长阿含经》中“舍念清净”,《增壹阿含经》中“护念清净”、《华严经》、《十住经》、《大宝积经》中“行舍念净”,《过去现在因果经》中“得净念,入舍根”,《坐禅三昧经》中“护清净念一心”,将 A、B 分别代入各经文中:

因此个人觉得就《杂阿含经》经文定义来看,以上B代入后较A适合。这只是以《杂阿含经》中的文字定义来作推论,不代表B就对,也不代表A、B就是互斥。

在B中,搭配整句的白话翻译,考量导读的目的是让初学者有初步理解,因此现阶段采用这个较初学者向的B-2注解:


如果有需要进一步解释的地方,则加上“舍清净、念清净”及“由舍而得的纯净之念”这两种解读:


David Chiou:

“舍清净、念清净”是指由“舍、念合力”(其实还有正知合力) 超越寻、伺、喜、乐等扰乱事,故在第四禅达到舍清净、念清净
南北传的解说是不同的,北传这点在实修上是好用的。

请问是指什么实修方法呢? 或是有什么文章连结? 谢谢。


Satipatthana Shi:

《瑜伽师地论》卷63:“ 问初静虑有几支。答有五支。何等为五。一寻。二伺。三喜。四乐。五心一境性。问第二静虑有几支。答有四支。何等为四。一内等净。二喜。三乐。四心一境性。 问内等净何法为自性。答念正知舍为自性。问第三静虑有几支。答有五支。何等为五。一念。二正知。三舍。四乐。五心一境性。问第四静虑有几支。答有四支。何等为四。一舍清净。二念清净。三不苦不乐。四心一境性。初静虑中念正知舍。由寻伺门之所引发。是故虽有而不宣说。第二静虑由彼自性能有作业。又由踊跃心随烦恼之所缠缚。是故显示内等净名。第三静虑心随烦恼已远离故显彼自相。是故说彼离喜贪故。初静虑中离欲贪故非离喜贪。第二静虑离寻伺贪故非离喜贪。第四静虑即彼显示最极清净。是故当知一切静虑彼皆随转如其所应。

《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卷9:“ 初静虑中寻伺二种是对治支,能断欲界欲恚害等寻伺故。喜乐二种是利益支,由寻伺支治所治已得离生喜乐故。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自性支,依止定力寻等转故。 第二静虑中内等净是对治支,由此能治寻伺故。喜乐是利益支。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自性支,义如前说。

第三静虑中舍念正知是对治支,由此三能治喜故。乐是利益支。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自性支,义如前说。

第四静虑中舍清净念清净是对治支,由此二能治乐故。不苦不乐受是利益支。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自性支。诸无色中不立支分,以奢摩他一味性故。”(CBETA 2019.Q3, T31, no. 1606, p. 736b1-21)

《显扬圣教论》卷19:“ 问:于诸静虑有几支耶?答:初有五支。何等为五?谓寻、伺、喜、乐、心一境性。第二静虑有四支,谓内等净、喜、乐、心一境性。问:内等净以何法为体?答:以念正知及舍为体。第三静虑有五支,谓念、正知、舍、乐、心一境性。第四静虑有四支,谓舍清净、念清净、不苦不乐、心一境性。问:念、正知、舍一切处有,何故于初静虑等不说耶?答:初静虑中由寻伺门所引发故,虽有不说;第二静虑中有踊跃自体之所作业,及心所有少分烦恼所缠覆故,总以内等净名显之;第三静虑中彼心所有少分烦恼皆远离故,显彼自相故,经中说远离喜贪。初静虑中虽离欲贪,未离喜贪;第二静虑中虽离寻伺贪,未离喜贪;第四静虑中即此舍念极善清净显了。是故于诸静虑中如其所应彼差别应知。”(CBETA 2019.Q3, T31, no. 1602, pp. 575c21-576a10


Satipatthana Shi:

“行舍念净”不是“行于舍离、念得清净”, 而是upekkhā有时译舍、有时又译为行舍,译为“行舍”是表明行蕴的舍而非受蕴的舍,“护念清净”是upekkhā有时又译为护,而“舍净念”巴利是一个复合词upekkhāsatipārisuddhiṃ = 舍+念+清净,从巴利来看“舍清净、念清净”亦是合理,因为是“由舍而得的纯净之念”,亦是“由念而得的纯净之舍”。 七觉支是念觉支在前,念不清净,如何能有舍之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