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
各国的佛教都有作经忏维生,甚至成为邪命的现象。因此近代法师大德常有出面导正,希望经忏不是一种商业买卖。
然而,网上常见自称学根本佛教的人,过度解读,主张佛教不讲忏悔,拜忏对修行无益、不是佛教。这就有点极端了。
《杂阿含经》卷十四第346经就说:“以惭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顺语、为善知识,为善知识故乐见贤圣、乐闻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顺语、精进,精进故不掉、住律仪、学戒,学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乱心,不乱心故正思惟、习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着身见、不着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起贪、恚、痴,离贪、恚、痴故堪能断老、病、死。”
惭愧、忏悔是离苦的第一步,并没有错,有错的是赎罪卷式的商业化。
《中阿含经》卷十第45经则是精简版:“有惭有愧,便习爱恭敬;若有爱恭敬,便习其信;若有其信,便习正思惟;若有正思惟,便习正念正智;若有正念正智,便习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若有解脱,便习涅槃。”
这经的精简次第与“四预流支”(四个证得初果的因素)也有对应关系:
这两经都明白指出,导向解脱与背离解脱的关键差别,在于是否“有惭有愧”。
《杂阿含经》卷二十八第749经表示有“明”而随生惭愧,才生八正道乃至解脱:“若起明为前相,生诸善法。时,惭愧随生,惭愧生已,能生正见,正见生已,起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次第而起。正定起已,圣弟子得正解脱贪欲、瞋恚、愚痴。”
因此《杂阿含经》卷四十七第1243经中,佛陀形容惭愧为能护世间的二净法,世间有惭愧才不会像畜牲道般混乱,有惭愧才能增长清净道、永闭生死门。
至于僧团每半月诵戒,佛教有整部的律藏,“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的次第,都表明了真诚的忏悔是最基本的。经中在在表示有惭、有愧而真诚忏悔,才能持戒清净,离欲、恶不善法,成为初禅的基础,进而证得更深的禅定乃至发起无漏的智慧。
Philosopher:
http://buddhaspace.org/agama/26.html#六七九
何等为惭力是学力?谓羞耻,耻于起恶不善法诸烦恼数,受诸有炽然苦报,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是名惭力是学力。
何等为愧力是学力?谓诸可愧事而愧,愧起诸恶不善法烦恼数,受诸有炽然苦报,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是名愧力是学力。
Heaven Chow:
【惭(hiri)与愧(ottappa):惭的特相是对恶行感到厌恶,愧的特相是对恶行感到害怕;两者的作用都是不造恶;现起是退避诸恶;各自的近因是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佛陀称此二法为世间的守护者,因为它们制止世间陷入广泛的不道德。】
曾有禅师提过,【无惭、无愧】是通一切不善心所,意思就是一切的不善心都有一定有【无惭、无愧】在其中。
所以,只要随时心中生起惭愧心,就等于时时都是善心生起,而不会生起不善心了。我觉得这是个简单的好方法,分享给大家。
周福福:
请问各位先进,有惭有愧心的定义,与五盖之一悔的定义,如何在做恶业的前后正确兴起有惭有愧心,而不掉入悔的五盖心中?
蔡忏摩:
分两个部分回应
【一、追悔盖和惭愧的定义】
依据《阿毗达摩概要精解》(菩提比丘 编著)
1.五盖的悔(恶作)
恶作是追悔已造之恶(或当行而未行之善)。 其特相是事后追悔; 作用是追悔已造(的恶),以及没有实行(的善); 现起是忆起时感到后悔; 近因是已造的恶及未行的善。
2.惭、愧
惭的特相是对恶行感到厌恶, 愧的特相是对恶行感到害怕; 两者的作用都是不造恶; 现起是退避诸恶; 各自的近因是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
【二、如何在做恶业的前后正确兴起有惭有愧心,而不掉入悔的五盖心中】
根据杂阿含经,掉举追悔盖的升起有两个助缘(食);妄想杂念、不正思惟(不如理作意);让掉悔盖升起的条件匮乏进而让掉悔盖消失的助缘(不食)也有两种:奢摩他、正思惟(如理作意)。
会升起掉悔盖,是因为我们在精进修行的过程中,一边期望自己可以进步;一边升起杂念,和别人起了比较、批判的心理。
于是当自己进步了,就得意、掉举,心就不安住;自己不如自己预期的进展或退步,马上责怪自己,心也一样不安住。
要解决这种掉悔的方法:
第一个是修习奢摩他,在止禅中,妄想杂念停止下来,不会有掉举。
第二个在修行过程中,需要正思惟无我,放下这种比较自己和别人谁胜出、谁程度一样、谁比较差近的等胜劣慢心,其实这就是法念住的修行。
如实看见只有善法和不善法的升起与灭去,并对善法的不升起 和 不善法的现起 生惭愧心。让善法升起的因缘条件,积极的追求;让不善法升起的因缘条件,积极的去避免。
如实知见善法和不善法的升起都是有因有缘升起,有因有缘衰退,于中没有一个善者、恶者、学南传佛教者、北传佛教者、好的政治人物、坏的政治人物,所有我们认定为好的或坏的人事物,都只是藉因缘条件升起的暂实现象(法),于中没有一个善者、恶者、胜者、劣者。
只是修行, 不拿自己的标签(我是或不是学佛的人、我是善者或恶者)和别人比较。 不执著修行的成果, 不执著自己或别人是怎么样的人, 不比较谁高谁低、谁优谁劣。
David Chiou:
《阿含经》上常讲惭愧、忏悔是离苦的第一步。例如《杂阿含经》卷十四第346经:“以惭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顺语、为善知识,为善知识故乐见贤圣、乐闻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顺语、精进,精进故不掉、住律仪、学戒,学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乱心,不乱心故正思惟、习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着身见、不着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起贪、恚、痴,离贪、恚、痴故堪能断老、病、死。”
因此“惭愧”与“掉悔”是在不同的修行阶段,如果有人还没有达成“以惭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顺语、为善知识,为善知识故乐见贤圣、乐闻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顺语、精进”而身口意清净,那还是要尽量惭愧、忏悔,根本还没到能谈正定的阶段。要能“离欲、恶、不善法”,身口意三业算蛮清净了,这时才能进入真正的初禅。
《杂阿含经》卷三十二第916经也表示忏悔得离恶业,乃至烦恼清净:“‘我从昔来,以愚痴无慧,有心杀生,我缘是故,今自悔责。’虽不能令彼业不为,且因此悔责故,于未来世,得离杀生,乃至得离盗、淫、妄语,亦得满足正意解脱,满足慧解脱,意解脱、慧解脱满足已,得不谤贤圣,正见成就;正见因缘故,得生善趣天上。如是,聚落主!有因、有缘众生业烦恼清净。”
有惭有愧的人,就会越来越少犯错。越来越少犯错,自然越来越少掉悔。当然,禅定还是要训练的,一个好人跟坏人比起来,好人心安理得、心念清净,自然容易修得禅定。
总之佛法是法次法向,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重点
David Chiou:
经中有何惭、愧的具体定义或作法?
《杂阿含经》卷二十六:“何等为惭力是学力?谓羞耻,耻于起恶不善法诸烦恼数,受诸有炽然苦报,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何等为愧力是学力?谓诸可愧事而愧,愧起诸恶不善法烦恼数,受诸有炽然苦报,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苦、恼。”(CBETA, T02, no. 99, p. 186, a7-13)
另外,《杂阿含经》卷二十六第661经说的“数力”,即以惭愧为本,忏悔则为培育数力的一种具体作法:
“有二种力。何等为二?谓数力及修力。何等为数力?谓圣弟子空闲林中树下,作如是思惟:‘身恶行,现法、后世受于恶报。我若行身恶行者,我当自悔教,他亦悔我,大师亦当悔我,大德梵行亦当悔我,以法责我恶名流布,身坏命终,当生恶趣泥犁中。’如是现法后报,身恶行断,修身善行。如身恶行,口、意恶行亦如是说,是名数力。
何等为修力?若比丘学于数力,圣弟子数力成就已,随得修力,得修力已,修力满足。”
第662经则表示由于有惭愧,减轻贪瞋痴,才能修行得力:
“圣弟子学数力成就已,贪、恚、痴若节若尽。如是圣弟子依于数力,尽立数力,随得修力,得修力已,修力满足。”
宏恒:
上次看到有人说忏悔是恶作心所,在想忏悔有错吗?
我的认为是忏悔是中性的,而后是看自己所持
若说悼悔为不善,若说有惭有愧是善心
所以忏悔到底是善呢还是不善亦或中性
Russ Wang:
宏恒 恶心所里有“无惭”与“无愧”这两项,一个无惭愧心的人大概不曾想要忏悔:p 我猜那位师兄想要说的可能是恶心所中的“追悔”(或译 恶作)。
宏恒:
您看,后面选项来决定忏悔是善与不善,这是否有问题
而您所说一个无惭愧心的人«大概»不曾想要忏悔
如是问我,恐怕和您相同回答大概,也不是那么<敢>确定
Russ Wang:
宏恒 这个嘛 在讲善心所、不善心所的时候(例如说无惭、无愧)指的是与心俱起的心所。然而“忏悔”不是一个心所,而是一连串心并心所所构成的复杂心流,除了阿罗汉之外,其中难免都会有善心所与不善心所参与其中,也因为如此,去定义忏悔是善、不善或是中性好像没有什么意义。
Ming-Hong Bai:
可以参考印顺法师的观点
“佛法”的忏悔说(摘录自《华雨集》第二册中编第四章第一节)
忏,是梵语ks!ama──忏摩的音略,意义为容忍。如有了过失,请求对方(个人或团体)容忍、宽恕,是忏的本义。悔是des/ana^的意译,直译为“说”︰犯了过失,应该向对方承认过失;不只是认错,要明白说出自己所犯的罪过,这才是“悔”了。《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说︰“所当悔者悔之,所当忍者忍之”;悔与忍合说,就是忏悔,成为中国佛教的习惯用语。此外,kaukr!tya也译为悔,或译恶作。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觉得不对而起反悔心,就是kaukr!tya。这种悔──恶作,或是善的,或是恶的,但无论是善悔、恶悔,有了悔意,心绪就不得安定,成为修定的障碍。悔──恶作,与忏悔的悔──“说”,意义完全不同,这是应该知道分别的。
Ming-Hong Bai:
从印顺法师的说法来看,两个“悔”字在原义上是不同的。
guest:
这篇分析得不错:
这也呼应同卷第563经所说:“受持如是具足净戒,宿业渐吐”(CBETA, T02, no. 99, p. 147, c17) “戒”和“调伏”、减轻业缘,是一体的两面,调伏好了,而能“因戒生定”,进修于止观。
如今佛陀已灭度,没人带我们上天下地,但还是留下了许多调伏的方法,诸如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非常、念死等十念,后世也发展出各种方便法如礼佛拜忏(念佛、念戒的综合应用)、五停心观(例如不净观对治贪、慈心观对治瞋、因缘观对治痴),为的不外乎调伏心念以修习止观。
若有同学修习止观许久仍没有突破,正是阿难所说的“为掉乱所持”,应该要回到调伏的基本功,例如从八关斋戒开始,修习的结果自然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知道怎么持八关斋戒的同学可参考 http://0rz.tw/gR6P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