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1074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摩竭提国人间游行。与千比丘俱,皆是古昔萦发ⓐ①出家,皆得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舍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善解脱,到善建立ⓑ支ⓒ提ⓓ杖林ⓔ中住。
摩竭提王瓶沙ⓕ②闻世尊摩竭提国人间游行,至善建立支[*]提杖林中住,与诸小王群臣翼ⓖ从,车万二千、乘马万八千、步逐众无数,摩竭提婆罗门长者悉皆从。
王出王舍城,诣世尊所,恭敬供养。到于道口,下车步进,及于内门,除去五饰,脱冠却盖,除扇去剑刀ⓗ,脱革屣,到于佛前,整衣服,偏露右肩,为佛作礼,右遶三匝,自称姓名,白佛言:“世尊!我是摩竭提王瓶沙。”
佛告瓶沙:“如是,大王!汝是瓶沙,可就此坐,随其所安。”
时,瓶沙王重礼佛足,退坐一面。诸王大臣、婆罗门居士悉礼佛足,次第而坐。
时,郁鞞罗迦叶ⓘ③亦在座中。
时,摩竭提婆罗门长者作是念:“为大沙门从郁鞞罗迦叶所修梵行耶?为郁鞞罗迦叶于大沙门所修梵行耶?”
尔时,世尊知摩竭提婆罗门长者心之所念,即说偈而问言:
“郁鞞罗迦叶, 于此见何利,
弃汝先所奉, 事火④等众事。
今可说其义, 舍事火之由ⓙ。”
郁鞞迦叶说偈白佛:
“钱财等滋味, 女色五欲果,
观察未来受, 斯皆大垢秽,
是故悉弃舍, 先诸奉火事。”
尔时,世尊复说偈问言:
“汝不着世间, 钱财五色味,
复何舍天人, 迦叶随义说。”
迦叶复以偈答世尊言:
“见道离有余, 寂灭无余迹,
无所有不着, 无异趣异道。
是故悉弃舍, 先修奉火事,
大会等受持, 奉事于水火。
愚痴没ⓚ于中, 志求解脱道,
盲无智慧目, 向生老病死。
不见于正路, 永离生死道,
今始因世尊, 得见无为道。
大龙所说力, 得度于彼岸,
牟尼广济度, 安慰无量众。
今始知瞿昙, 真谛超出者。”
佛复说偈叹迦叶言:
“善哉汝迦叶, 先非恶思量⑤,
次第分别求, 遂至于胜处。
“汝今,迦叶!当安慰汝徒众之心。”
时,郁鞞罗迦叶即入正受,以神足⑥力向于东方,上升虚空,作四种神变,行、住、坐、卧,入火三昧⑦,举身洞然⑧,青、黄、赤、白、颇梨⑨红色。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还烧其身,身上出水以灌其身,或身上出火,以烧其身,身下出水,以灌其身。如是种种现化神通息已,稽首佛足,白佛言:“世尊!佛是我师,我是弟子。”
佛告迦叶:“我是汝师,汝是弟子,随汝所安,复座而坐。”
时,郁鞞罗迦叶还复故坐。
尔时,摩竭提婆罗门长者作是念:“郁鞞罗迦叶定于大沙门所修行梵行。”
佛说此经已,摩竭提王瓶沙及诸婆罗门长者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 “萦发”,巴利本作 Jatila。
ⓑ “善建立”,巴利本作 Supatiṭṭha。
ⓒ “支”,圣本作“枝”。[*]
ⓓ “支提”,巴利本作 Cetiya。
ⓔ “杖林”,巴利本作 Laṭṭhivana。
ⓕ “瓶沙”,Bimbisāra。
ⓖ “翼”,大正藏原为“羽”,今依据元、明、圣三本改作“翼”。
ⓗ “刀”,宋、元、明三本作“方”。
ⓘ “郁鞞罗迦叶”,巴利本作 Uruvelā Kassapa。
ⓙ “由”,圣本作“田”。
ⓚ “没”,圣本作“设”。
[注解]
① 萦发:将头发盘于头顶或脑后成一个发髻,在这里指(曾为)萦发外道。“萦”读音同“盈”。
② 瓶沙:优婆塞名,是摩竭提国的国王,阿阇世王的父亲。悉达多太子出家后曾行经摩竭提国王舍城,瓶沙王见到他很欢喜,表示愿意让半个国家给悉达多太子,要他别出家了。悉达多太子没有接受,瓶沙王就预约他成道后到王舍城接受供养。曾建立迦兰陀竹园,供养三宝,后被太子阿阇世篡位而死在狱中。《长阿含经》卷五第4经阇尼沙经记载他命终后往生为毘沙门天王的太子。又译为“频婆娑罗”。
③ 郁鞞罗迦叶:摩竭提国郁鞞罗(“木瓜”的音译)村的迦叶,和大迦叶尊者不同人,是最早随佛出家的外道大师。他带领五百位弟子在连若河旁修行,佛陀经过时借住附近有恶龙的石窟,收服了恶龙,让郁鞞罗迦叶惊讶,在一番较量后带着所有弟子随佛出家。江迦叶、象迦叶是他的弟弟,各带领三百位、二百位弟子修行,都跟着出家,证阿罗汉,详见《增壹阿含经》卷十四〈高幢品 24〉第5经。佛陀称赞他“将护圣众,四事供养”第一。又译为“优留毘迦叶”、“优毘迦叶”、“优楼频螺迦叶”。
④ 事火:祭祀供养火天。这类外道认为火是诸天之口,因此投供物入火中以供养。
⑤ 先非恶思量:先去除恶念。
⑥ 神足:能依意念飞行、前往不论远近的地方、或转变物质的神通。又译为“神足通”、“如意足”。
⑦ 火三昧:以火为专注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入这种定时,身体能发出火焰。又译为“火光三昧”。
⑧ 举身洞然:整个身体都是熊熊燃烧的火。
⑨ 颇梨:玻璃;水晶。
[对应经典]
- 《别译杂阿含经》卷一第13经。
- 参考《中阿含经》卷十一〈王相应品6〉第62经频鞞娑逻王迎佛经。
- 参考《频婆娑罗王经》。
- 参考南传《律藏/大品/1.大犍度/13.频毘娑罗的集会谈论》
- Mahāvagga I.22。
[读经拾得]
佛陀悟道后先度化五比丘,然后度化事火外道迦叶三兄弟(和后来的大迦叶尊者没有血缘关系),本经所载为接下来他们遇到摩竭提国国王和长者们时的互动。
迦叶三兄弟中,郁鞞罗迦叶有五百位出家弟子,江迦叶有三百位出家弟子,象迦叶有二百位出家弟子,都改随佛陀出家,使得僧团扩展到一千多人。
由于迦叶三兄弟是当时摩竭提国知名的大宗教师,而佛陀才刚证悟不久,摩竭提国的长者们不清楚是佛陀拜郁鞞罗迦叶为师,还是郁鞞罗迦叶拜佛陀为师。
因此佛陀在大众前和郁鞞罗迦叶对话,借由郁鞞罗迦叶的说明解答了长者们的疑惑,让大众知道可以追随佛陀修行以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