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1097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释氏石主释氏聚落

时,石主释氏聚落多人疫死。处处人民,若男若女,从四方来受持三归,其诸病人,若男若女,若大若小,皆因来者自称名字:“我某甲等,归佛、归法、归比丘僧。”举村举邑,皆悉如是。

尔时,世尊勤为声闻说法。

时,诸信心归三宝者,斯则皆生人、天道中。

时,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门瞿昙住于释氏石主释氏聚落,勤为四众说法。我今当往,为作留难。”化作年少,往住佛前,而说偈言:

“何为勤说法,  教化诸人民,
 相违不相违,  不免于驱驰
 已有系缚故,  而为彼说法?”

尔时,世尊作是念:“恶魔波旬欲作娆乱。”即说偈言:

“汝夜叉当知,  众生群集生,
 诸有智慧者,  孰能不哀愍?
 以有哀愍故,  不能不教化,
 哀愍诸众生,  法自应如是。”

恶魔波旬作是念:“沙门瞿昙已知我心。”内怀忧戚,即没不现。

[校勘]

“而”,宋、元、明、圣四本无“而”字。

“免”,圣本作“勉”。

“已”,大正藏原为“以”,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已”。

[注解]

释氏:此指释迦族,主要聚居于印度北部。

石主释氏聚落:位于拘萨罗国的释迦族村落。“石主”为以石头砌成的围栏,为此释迦族村落的特征。

相违不相违,不免于驱驰:(人们听了法后)有的排斥、有的不排斥,难免造成劳心、费力。按:举例而言,听法的人排斥,则可能引起世俗说法者的瞋心,听法的人喜爱,则可能引起世俗说法者的贪心。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在顺从与排斥上执著”。

法自应如是:本来就应该如此;自然就应该这样。又译为“法尔如是”。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波旬化作的少年质疑佛陀说法是否是因为有执著?佛陀当然不执著,而是哀愍众生所以说法,有智慧的人自然会哀愍众生。

不只波旬曾这么质疑,卷二十二第577经记载曾有天人也问佛陀为何要说法?佛陀回答:“一切众生类,悉共相缠缚,其有智慧者,孰能不愍伤?善逝哀愍故,常教授众生,哀愍众生者,是法之所应。”(CBETA, T02, no. 99, p. 153, c27-p. 154, a1) 意义和本经偈诵相同。

许多人说法是为了获得认同,甚至是为了名闻利养,那么来人排斥说法就起瞋心、来人接纳说法就起贪心,而无法解脱。相较之下,佛弟子说法是为了解脱而自利利他,也可参照《中阿含经》卷八〈未曾有法品4〉第33经侍者经:“我从如来受持八万法聚,初无是心:‘我受此法,为教语他。’诸贤!但欲自御自息,自般涅槃故。”(CBETA, T01, no. 26, p. 473, b5-7)

回到《杂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