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1117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月八日,四大天王敕遣大臣,案行世间:‘为何等人供养父母、沙门、婆罗门,宗亲尊重,作诸福德,见今世恶,畏后世罪,行施作福,受持斋戒,于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及神变月,受戒布萨?’至十四日,遣太子下,观察世间:‘为何等人供养父母,乃至受戒布萨?’至十五日,四大天王自下世间,观察众生:‘为何等人供养父母,乃至受戒布萨?’诸比丘!尔时,世间无有多人供养父母,乃至受戒布萨者。

“时,四天王即往诣三十三天集法讲堂,白天帝释:‘天王当知,今诸世间,无有多人供养父母,乃至受戒布萨。’时,三十三天众闻之不喜,转相告语:‘今世间人,不贤不善,不好不类无真实行,不供养父母,乃至不受戒布萨。缘斯罪故,诸天众减,阿修罗众当渐增广。’

“诸比丘!尔时,世间若复多人供养父母,乃至受戒布萨者,四天王至三十三天集法讲堂,白天帝释:‘天王当知,今诸世间,多有人民供养父母,乃至受戒布萨。’时,三十三天心皆欢喜,转相告语:‘今诸世间,贤善真实如法,多有人民供养父母,乃至受戒布萨。缘斯福德,阿修罗众减,诸天众增广。’

“时,天帝释知诸天众皆欢喜已。即说偈言:

“‘若人月八日,  十四十五日,
  及神变之月,  受持八支斋
  如我所修行,  彼亦如是修。’”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彼天帝释所说偈言:

“‘若人月八日,  十四十五日,
  及神变之月,  受持八支斋。
  如我所修行,  彼亦如是修。’

“此非善说。所以者何?彼天帝释自有贪、恚、痴患,不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故。

“若阿罗汉比丘,诸漏已尽,所作已作,离诸重担,断诸有结,心善解脱,说此偈言:

“‘若人月八日,  十四十五日,
  及神变之月,  受持八支斋。
  如我所修行,  彼亦如是修。’

“如是说者,则为善说。所以者何?阿罗汉比丘离贪、恚、痴,已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是故此偈则为善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善”,大正藏原为“圣”,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善”。

宋、元、明三本无“增”字。

“说”,宋本无此字,元、明二本作“之”。

[注解]

案行:巡行;巡视。

等人:

神变月:农历一、五、九月三个长斋月,这三个月中四天王天以神足通视察人间善恶,所以称神变月。又译为“神足月”、“神变之月”、“神通瑞应月”。

无真实行:不行正法。

集法讲堂:三十三天议事的殿堂,位于善见城外的西南角。又译为“善法讲堂”、“善法堂”、“正法殿”,

八支斋:效法阿罗汉无贪、瞋、痴,戒除“杀生、偷盗、淫欲、妄语、饮酒、涂香歌舞、坐卧高广大床、非时食”。又译为“八关斋”。

[对应经典]

From Boris:觉得对应经典中的“南传《增支部尼柯耶》集3〈天使品4〉第36经”不若另外两对应经 典来得与1117经对应。

[读经拾得]

每半月的八日、十四日、十五日,还有神变月,四天王天的大臣、太子、天王会轮流巡视人间,看看有哪些人行善、持八关斋戒的?

如果看到人间做坏事的人多、做善事的人少,诸天就彼此通报代志大条了,升天的人少、变阿修罗的人多,因此天界的势力减弱、阿修罗的势力增长。

因为四天王天的一日一夜是人间的五十年,现在爱做坏事的人,对四天王天来说,明天就死了,而投生恶道或修罗道。反之亦然。

不只诸天赞叹持八关斋戒,佛陀更是赞叹持八关斋戒。

  • 本经所说的每半月的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就是每月所谓的“六斋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
  • 经文说“今世间人,不贤不善,不好不类,无真实行,不供养父母,乃至不受戒布萨。缘斯罪故,诸天众减,阿修罗众当渐增广。”不贤不善,不好不类的人不是会入三恶道吗?为何阿修罗众会增加?

行恶的人会入三恶道,有布施、持戒却瞋心重的,则会入阿修罗道而非天道。

  • 天帝释所说的八支斋,和阿罗汉所说的八支斋,有何不同?

主要是在于“如我所修行”一句,天帝释所说的八支斋是要效法天帝释,修成后得以生天,而效法阿罗汉持八支斋则最终可以获得解脱、无贪瞋痴,自然更为殊胜。

[进阶辨正]

回到《杂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