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1117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月八日,四大天王敕遣大臣,案行世间:‘为何等人供养父母、沙门、婆罗门,宗亲尊重,作诸福德,见今世恶,畏后世罪,行施作福,受持斋戒,于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及神变月,受戒布萨?’至十四日,遣太子下,观察世间:‘为何等人供养父母,乃至受戒布萨?’至十五日,四大天王自下世间,观察众生:‘为何等人供养父母,乃至受戒布萨?’诸比丘!尔时,世间无有多人供养父母,乃至受戒布萨者。

“时,四天王即往诣三十三天集法讲堂,白天帝释:‘天王当知,今诸世间,无有多人供养父母,乃至受戒布萨。’时,三十三天众闻之不喜,转相告语:‘今世间人,不贤不善,不好不类,无真实行,不供养父母,乃至不受戒布萨。缘斯罪故,诸天众减,阿修罗众当渐增广。’

“诸比丘!尔时,世间若复多人供养父母,乃至受戒布萨者,四天王至三十三天集法讲堂,白天帝释:‘天王当知,今诸世间,多有人民供养父母,乃至受戒布萨。’时,三十三天心皆欢喜,转相告语:‘今诸世间,贤善真实如法,多有人民供养父母,乃至受戒布萨。缘斯福德,阿修罗众减,诸天众增广。’

“时,天帝释知诸天众皆欢喜已。即说偈言:

“‘若人月八日,  十四十五日,
  及神变之月,  受持八支斋
  如我所修行,  彼亦如是修。’”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彼天帝释所说偈言:

“‘若人月八日,  十四十五日,
  及神变之月,  受持八支斋。
  如我所修行,  彼亦如是修。’

“此非善说。所以者何?彼天帝释自有贪、恚、痴患,不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故。

效法阿罗汉而持八关斋戒若阿罗汉比丘,诸漏已尽,所作已作,离诸重担,断诸有结,心善解脱,说此偈言:

“‘若人月八日,  十四十五日,
  及神变之月,  受持八支斋。
  如我所修行,  彼亦如是修。

“如是说者,则为善说。所以者何?阿罗汉比丘离贪、恚、痴,已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是故此偈则为善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善”,大正藏原为“圣”,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善”。

宋、元、明三本无“增”字。

“说”,宋本无此字,元、明二本作“之”。

[注解]

案行:巡行;巡视。

为何等人:有哪些人?

神变月:农历一、五、九月三个长斋月,这三个月中四天王天以神足通视察人间善恶,所以称神变月。又译为“神足月”、“神变之月”、“神通瑞应月”。

法讲堂:说法、议事的讲堂,在这里特指三十三天善见城外西南角的“善法讲堂”,是三十三天议事的殿堂。又译为“善法讲堂”、“善法堂”、“正法殿”。

真实行:正确的行为,不作恶。

八支斋:效法阿罗汉无贪、瞋、痴,戒除“杀生、偷盗、淫欲、妄语、饮酒、涂香歌舞、坐卧高广大床、非时食”。又译为“八关斋”。

[对应经典]

From Boris:觉得对应经典中的“南传《增支部尼柯耶》集3〈天使品4〉第36经”不若另外两对应经 典来得与1117经对应。

[读经拾得]

  • 持八关斋戒增益诸天众,减损阿修罗众

每半月的八日、十四日、十五日,还有神变月,四天王天的大臣、太子、天王会轮流巡视人间,看看有哪些人行善、持八关斋戒的?

如果看到人间做坏事的人多、做善事的人少,诸天就彼此通报说麻烦大了,升天的人少、变阿修罗的人多,因此天界的势力减弱、阿修罗的势力增长。

因为四天王天的一日一夜是人间的五十年,现在爱做坏事的人,对四天王天来说,明天就死了,而投生恶道或修罗道。反之亦然。

不只诸天赞叹持八关斋戒,佛陀更是鼓励在家弟子在六斋日效法阿罗汉而持八关斋戒:

  1. 不杀生:不杀人、畜,怜愍众生。
  2. 不偷盗:不偷窃。
  3. 不淫欲:禁欲。
  4. 不妄语:不说谎。
  5. 不饮酒:不喝酒。
  6. 不非时食:不吃零食,过午不食。
  7. 不涂香、不歌舞观听:不化妆、喷香水,不唱歌、跳舞、看电视电影、出入娱乐场所。
  8. 不坐卧高广大床:不坐或躺奢侈的床。


  • 六斋日是哪六天?

本经提到每半月的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就是农历每月的“六斋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

  • 不贤不善的人为何能往生阿修罗道?

经文说“今世间人,不贤不善,不好不类,无真实行,不供养父母,乃至不受戒布萨。缘斯罪故,诸天众减,阿修罗众当渐增广。”不贤不善,不好不类的人不是会入三恶道吗?为何阿修罗众会增加?

行恶的人入三恶道,至于有福德但不清净的人,例如有布施、持戒却瞋心重,则会入阿修罗道。

  • 天帝释所说的八支斋,和阿罗汉所说的八支斋,有何不同?

主要是在于“如我所修行”一句,天帝释所说的八支斋是要效法天帝释,修成后得以生天,而效法阿罗汉持八支斋则最终可以获得解脱、无贪瞋痴,自然更为殊胜。

本经中佛陀强调八支斋的修习要以阿罗汉为基准,呼应《中阿含经》卷五十五〈晡利多品3〉第202经持斋经、《增壹阿含经》卷十六〈高幢品24〉第6经等经所指出的,持八关斋戒的核心是一日一夜效法阿罗汉,如阿罗汉的心行而持八戒。

[进阶辨正]

回到《杂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