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1175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独处坐禅,作是思惟:“比丘云何知、云何见,得见ⓐ清净?”作是念已,诣诸比丘,语诸比丘言:“诸尊比丘!云何知、云何见,令见清净?”
比丘答言:“尊者!于六触入处集、灭、味ⓑ、患、离如实正知。比丘!作如是知、如是见者,得见清净。”
是比丘闻彼比丘记说,心不欢喜,复诣余比丘所,问彼比丘言:“诸尊比丘!云何知、云何见,得见清净?”
彼比丘答言:“于六界集、灭、味、患、离如实正知。如是,比丘!如是知、如是见,得见清净。”
时,比丘闻其记说,心亦不喜,复诣余比丘,作是问言:“比丘!云何知、云何见,得见清净?”
彼比丘答言:“于五受阴观察,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作ⓒ如是知、如是见,得见清净。”
是比丘闻诸比丘记说,心亦不喜,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静思惟:‘比丘云何知、云何见,得见清净?’作是念已,诣诸比丘,三处所说,具白世尊,我闻彼说,心不欢喜,来诣世尊。故以此义请问世尊:‘比丘云何知、云何见,得见清净?’”
佛告比丘:“过去世时,有一士夫,未曾见紧兽ⓓ①,往诣曾见紧兽者,问曾见紧兽士夫言:‘汝知紧兽不?’答言:‘知。’复问:‘其状云何?’答言ⓔ:‘其色黑如火烧柱。’当彼见时,紧兽黑色,如火烧柱。
“时,彼士夫闻紧兽黑色如火烧柱,不大欢喜,复更诣一曾见紧兽士夫,复问彼言:‘汝知紧兽不?’彼答言:‘知。’复问:‘其状云何?’彼曾见紧兽士夫答言[*]:‘其色赤而开敷②状似肉段。’彼人见时,紧兽开敷,实似肉段。
“是士夫闻彼所说,犹复不喜,复更诣余曾见紧兽士夫,问:‘汝知紧兽不?’答言:‘知。’复问:‘其状云何?’答言:‘𣯶ⓕ𣯶[*]③下垂,如尸利沙ⓖ果④。’
“是人闻已,心复不喜,复行问余知紧兽者,问:‘汝知紧兽不?’彼答言:‘知。’又问:‘其状云何?’彼复答言:‘其叶青、其叶滑、其叶长广,如尼拘娄ⓗ陀ⓘ树⑤。’如彼士夫问其紧兽,闻则不喜,处处更求,而彼诸人见紧兽者,随时所见,而为记说,是故不同。
“如是,诸比丘!若于独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所因思惟法不起诸漏,心得解脱,随彼所见,而为记说ⓙ。汝今复听我说譬,其智者以譬喻得解。
“譬如有边国王ⓚ,善治ⓛ城壁,门下坚固,交ⓜ道平正,于四城门置四守护,悉皆聪慧,知其来去。当其城中,有四交道,安置床榻,城主坐上。若东方使来,问守门者:‘城主何在?’彼即答言:‘主在城中四交[*]道头⑥,床上而坐。’彼使问ⓝ已,往诣城主,受其教令,复道而还。南、西、北方远使来人,问守门者:‘城主何在?’彼亦答言:‘在其城中四交[*]道头。’彼彼ⓞ闻已,悉诣城主,受其教令,各还本处。”
佛告比丘:“我说斯譬,今当说义。所谓城者,以譬人身麁色,如箧毒蛇譬经⑦说。善治城壁者,谓之正见。交[*]道平正者,谓内六入处。四门者,谓四识住。四守门者,谓四念处。城主者,谓识受阴。使者,谓正观⑧。如实言者,谓四真谛⑨。复道还者,以八圣道。”
佛告比丘:“若大师为弟子所作,我今已作,以哀愍故,如箧毒蛇譬经说。”
尔时,比丘闻佛说已,专精思惟,不放逸住,增修梵行,乃至不受后有,成阿罗汉。
[校勘]
ⓐ 圣本无“得见”二字。
ⓑ “灭味”,大正藏原为“集灭”,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灭味”。
ⓒ “作”,圣本作“住”。
ⓓ “紧兽”,巴利本作 Kiṃsuka。
ⓔ “言”,宋、元、明三本作“曰”。[*]
ⓕ “𣯶”,圣本作“参”。[*]
ⓖ “尸利沙”,巴利本作 Sirīsa。
ⓗ “娄”,圣本作“毒”。
ⓘ “尼拘娄陀”,巴利本作 Nigrodha。
ⓙ “记说”,圣本作“说记”。
ⓚ “王”,明本作“土”。
ⓛ “治”,圣本作“法”。
ⓜ “交”,宋、元、明三本作“郊”。[*]
ⓝ “问”,大正藏原为“闻”,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问”。
ⓞ “彼”,大正藏原为“使”,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彼”。
[注解]
① 紧兽:胶虫树,为豆科落叶乔木,又译为甄叔迦树。叶大片,长十五至二十公分,宽十至二十公分,广圆卵形,表面呈有光泽绿色;花萼绒黑色,密生毛茸,因此未开花前花苞绒黑色;花冠橘红色,花形线条虹弧形;果实为荚果,长十五至二十公分、宽四至五公分,形状似放大放宽的扁豆。
② 开敷:开花。
③ 𣯶𣯶:细长的样子。
④ 尸利沙果:尸利沙是合欢树,为豆科落叶乔木,尸利沙果即其荚果,形状似扁豆。
⑤ 尼拘娄陀树:孟加拉榕,为桑科榕属的常绿大乔木,原产于印度,株高可达十八米以上,叶大片,长十至二十公分,宽六至十公分,卵形或椭圆形。又译为尼拘树、尼拘陀树、尼拘留他树、尼拘律树。
⑥ 四交道头:十字路的路口、路边。交道为“交叉的道路”之义。
⑦ 箧毒蛇譬经:即本卷第1172经。
⑧ 正观:比对南传经文和《瑜伽师地论》,这里疑为“止观”的讹误。
⑨ 四真谛:即“四圣谛”,苦、集、灭、道。
[对应经典]
-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六处相应35〉第204经紧叔迦经。 (庄居士缅甸版为245经如紧叔迦经。 ywliu)
[读经拾得]
- 下手处的不同
一位比丘向其他比丘询问要怎么才能见到真理?
有人告诉他要如实知“六触入处”的集、灭、味、患、离,有人说要从“六界”下手,有人说要从“五受阴”下手……这位比丘觉得很烦恼,怎么有不同的答案?于是询问佛陀。
佛陀于是以胶虫树为喻:没见过胶虫树的人问别人胶虫树是什么样子?有人说黑的、有人说红的、有人说像放大放宽的扁豆,有人说其叶子大大的像孟加拉榕。
怎么听起来都不一样?原来胶虫树花苞绒黑色,未开花前远看像是黑色的花,开花后花冠橘红色,结的荚果状似放大放宽的扁豆,没有花果时则以大片圆卵形的叶子为特征。因此没见过的人从不同的人听到不同的描述,就头大了。
由六触入处、六界、五受阴下手,都可以修习佛法而见到真理,只是下手处的不同,而不是互相违逆的。唯有自己实际看过真理,才不会有疑惑。
- 城喻
(本则待整理)
杂阿含常提及“四念处”及“观”五阴无常。在本经中将“四念处”比喻为守门者,“止观”为使者,“止观”(使者)透过“四念处”的告知,能清楚找到城主(识),从而听到四圣谛,找到正确的八圣道。将修习的架构、次第清楚明白的比喻出来。
一使者想要找城主,传达本国指令(指四圣谛)的如实语,而经过了四个门,询问守门者,再从正方相交道路上找到城主,最后返回道路而回自己国家。 譬喻中:正确的见解:是最外面的,对于佛法的追寻,要从正确的见解开始,虽然是最外面,但也是最基础
接着,通过四门,四门也就是四识住(色、受、想、行:见杂阿含39经),而有四个守门者(四念住:身、受、心、法),理解为:要将四圣谛转告给城主(城主是识)了知,要先通过四念住在四识住上的守护、盘检, 这里Russ学友也提到,或许四念住不只是防护不好的念进来影响到识,也要防护城主乱跑到四门,城主跑到四门可能会被外来刺客给暗杀之类的,而我再比对一下前文,其实 正见 也不只是修道的开始,正见也是防护 识乱跑的最外层防护(EX:不要用恶的见解去标注事物)。
最后,通过了正方相交的道路即六入处(要见到识,要从六入处来用功),到达道路的尽头见到了城主(识),止观(即是使者)见到识后,将四圣谛转达给识,使者完满的到达目标(比对杂阿含287经,佛陀成道前,不是现在常见的12因缘整理,进行缘起逆观察,从老病死苦回推到识,齐识而还,确认了众生轮回的法则),走回返回的路线,但不同于使者刚到此城,使者已经很清楚的知道本城道路的配置,故走回去的道路就是八正道。
因此可以发现,止观(使者)是从 概念性的 四圣谛开始,四圣谛是 缘起概念逆推演的操作,而到了最后,从六根止观真正体验到了识的生死轮回后,确认了 八正道(此时对于 圣道的理解,已经从概念性转化为 体验性了)(这里观念的启发 来自于 菩提比丘 八正道)
有学友提问:为何八正道是最后才确认呢?八正道不正是我们一开始学佛上路的资粮吗?
我的感想是:这边使用四念住、正见、八正道、止观分开讲,我觉得用途是 强调“功能性” 的差异,在实修上的不同,如四念住:强调直接的观察善念、恶念并且分辨之;正见:修道上一开始必经过程;止观:要从修行的开始到最后,都要使用的方法;八正道:由于已经走完全程,回首来时路,就更清楚 什么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方法在于问题完全解决时,才被确认 何者为正确的方法”
Alex 学友分享:八正道是佛陀成道时的体验,却是我们修学的原点
为何“彼使闻已,悉诣城主,受其教令,各还本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