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289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于四大身厌患、离欲、背舍,而非识①。所以者何?见四大身有增、有减、有取、有舍,而于心、意、识②,愚痴无闻凡夫不能生厌、离欲、解脱。所以者何?彼长夜于此保惜系我③,若得、若取,言:‘是我、我所、相在。’是故愚痴无闻凡夫不能于彼生厌、离欲、背舍。愚痴无闻凡夫宁于四大身系我、我所,不可于识系我、我所④。所以者何?心意识须臾生灭无常四大色身或见十年住,二十、三十,乃至百年,若善消息或复少ⓐ过⑤。彼心、意、识日夜时刻ⓑ,须臾⑥转变,异生、异灭⑦。犹如猕猴游林树间,须臾处处,攀捉枝条,放一取一。彼心、意、识亦复如是,异生、异灭。
“多闻圣弟子于诸缘起⑧善思惟观察,所谓乐触缘生乐受⑨,乐受觉时,如实知乐受觉⑩;彼乐触灭,乐触因缘生受亦灭、止、清凉、息、没。如乐受,苦触……喜触……忧触……舍触因缘生舍受,舍受觉时,如实知舍受觉;彼舍触灭,彼舍触因缘生舍受亦灭、止、清凉、息、没。彼如是思惟:‘此受触生、触乐、触缚⑪,彼彼触乐故,彼彼受乐,彼彼触乐灭,彼彼受乐亦灭、止、清凉、息、没。’如是,多闻圣弟子于色生厌,于受、想、行、识生厌,厌故不乐,不乐故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 “少”,大正藏原为“小”,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少”。
ⓑ “刻”,大正藏原为“克”,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刻”。[*]
[注解]
① 愚痴无闻凡夫于四大身厌患、离欲、背舍,而非识:有愚笨没有见识的凡人对于四大所构成的身体厌其过患、离于爱欲、舍离以解脱,但却不对心识如此(厌其过患、离于爱欲、舍离以解脱)。其中“四大”是古代印度人认为一切物质及物理现象的四种组成:地大(坚固性)、水大(湿润性)、火大(温热性)、风大(移动性),“四大身”指“四大所构成的身体”,也就是肉体。
② 心、意、识:在《阿含经》中通常心、意、识三者相通,三者同列是以同义字重复以使语意更加充实的用法。依作用可区分三者,心是精神作用的中心,有“集起”的意思,意指“思量”作用,识指“了别、认识”作用。
③ 保惜系我:保护、爱惜,执著为我。
④ 愚痴无闻凡夫宁于四大身系我、我所,不可于识系我、我所:(其实照理来说,)愚笨没有见识的凡人宁可对于四大所构成的身体执著是我、我所拥有的,也不应该于心识执著是我、我所拥有的。
⑤ 若善消息或复少过:如果善于照顾,或许还能略为超过(一百岁)。其中“消息”是“照顾”的意思。
⑥ 须臾:片刻;短时间。
⑦ 异生、异灭:不断地变异生灭。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依一个生起,依另一个被灭”。
⑧ 缘起:由因缘(种种条件)而生起。
⑨ 乐触缘生乐受:在能让人快乐的感官、外境、识,三者接触时,生起快乐的感受。
⑩ 乐受觉时,如实知乐受觉:觉知到快乐的感受时,如其原貌地了知快乐的感受。
⑪ 此受触生、触乐、触缚:这感受是依触而生、依触而乐、被触所缚。
[对应经典]
- 《增壹阿含经》卷四〈一子品9〉第3经。
- 《增壹阿含经》卷四〈一子品9〉第4经。
-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因缘相应12〉第61经无闻(之一)经。
- 《杂阿含经》梵文残卷 SF 156。
[读经拾得]
有的人因为见到了身体会增减、会变化,而认知到身体的过患,不再将身体视为恒常的我,却转而将心识视为恒常的我,执著在灵魂永生之类的概念上。
佛陀则表示,身体起码还能撑个几十年,心识却是不断地变异生灭,不应该将心识执著是我、或我所拥有的。
明了佛法的佛弟子会好好思惟观察缘起,以了解心识的缘生缘灭,在本经中即举观察十二因缘的触支、受支为例。
若要作学理上的分析,本经第一段的“彼长夜于此保惜系我,若得、若取,言:‘是我、我所、相在’”可说相当于十二因缘中的无明、行、识三支,“四大身”及“心意识”可说相当于名色支,有这些因缘才有本经第二段的触支、受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