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616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取自心相①,莫令外散。所以者何?若彼比丘愚痴、不辨ⓐ、不善,不取自心相而取外相②,然后退减,自生障阂。譬如厨士愚痴、不辨[*],不善巧便调和众味,奉养尊主③,酸醎酢淡④,不适其意。不能善取尊主所嗜,酸醎酢淡,众味和之ⓑ。不能亲侍尊主左右,伺ⓒ其所须,听其所欲,善取其心,而自用意调和众味,以奉尊主。若不适其意,尊主不悦,不悦故不蒙爵赏,亦不爱念。愚痴比丘亦复如是,不辨[*]、不善,于身身观住,不能除断上烦恼⑤,不能摄取其心,亦复不得内心寂静,不得胜妙正念、正知ⓓ,亦ⓔ不得四种增上心法⑥、现法乐住⑦、本所未得安隐涅槃,是名比丘愚痴、不辨ⓕ[*]、不善,不能善摄内心之相而取外相,自生障阂。
“若有比丘黠慧⑧才辩,善巧方便,取内心已,然后取于外相,彼于后时终不退减,自生障阂。譬如厨士黠慧聪辩,善巧方便,供养尊主,能调众味ⓖ,酸醎酢淡,善取尊主所嗜之相,而和众味,以应其心,听其尊主所欲之味,数以奉之,尊主悦已,必得爵禄,爱念信ⓗ重。如是黠慧厨士善取尊主之心,比丘亦复如是。身身观念住,断上烦恼,善摄其心,内心寂止,正念、正知[*],得四增心法,现法乐住,得所未得安隐涅槃,是名比丘黠慧辩才,善巧方便,取内心相,摄持外相,终无退减自生障阂,受、心、法观亦复如是。”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 “辨”,宋、元、明、圣四本作“辩”。[*]
ⓑ “和之”,大正藏原为“之和”,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和之”。
ⓒ “伺”,大正藏原为“司”,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伺”。
ⓓ “知”,圣本作“智”。[*]
ⓔ 大正藏在“亦”字之后有一“复”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辨”,大正藏原为“办”,今依据前后文改作“辨”。
ⓖ “味”,大正藏原为“昧”,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味”。
ⓗ “信”,大正藏原为“倍”,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信”。
[注解]
① 取自心相:把握自己内心的状态。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把握自己心的相”。
② 不取自心相而取外相:不把握自己内心的状态,而拾取外面的境界。
③ 尊主:主人。本经指“自心”。
④ 酸醎酢淡:滋味和浓淡。其中“醎”是“咸”的异体字,“酢”是“醋”的异体字。
⑤ 上烦恼:粗重的烦恼,例如贪欲、瞋恚、愚痴、我慢、疑惑等烦恼。
⑥ 四种增上心法:四种提升的心境,即四禅。又译为“四增心法”、“四增上心”。
⑦ 现法乐住:当生保持着安乐、幸福。另译作“见法乐住”。
⑧ 黠慧:聪明有智慧。“黠”读音同“狭”,聪明的意思。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当取自心相,莫令外散
本经中的“取自心相”即把握自己内心的状态,有四念处(念觉支)后能辨别什么法有益、什么法无益,因此能促成择法觉支,进而把握自己内心的状态。
本经中说“取内心已,然后取于外相”,举前一经的例子就是先了知自心是不是有散乱、昏沉等状态,若有昏沉则取净相来对治。如果不知道内心的状态,只靠外境来提神,纵使一时没有了昏沉,也是误打误撞,治标而不治本。
- 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有什么入门的方法?
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可以承接身念处作连续的练习,也可以单独分开练习。由于这四个念处一个层次比一个层次细致,平日工作或生活会让心散乱掉的人,可先以身念处收摄身心,心不太散乱后才能清楚觉知较抽象的受、心、法。如同行住坐卧可随时“念身”,在修受念处乃至法念处各步骤时,也保持对全身的觉知在背景来帮助系心。
- 受念处:苦、乐、不苦不乐
在修身念处时觉知不同身体部分的感受,或是觉知当下呼吸的感受,就是“受”。因此自然能从身念处转向受念处。
修受念处时,要能知道此时感受是苦、乐、还是中性的不苦不乐。持续知道感受是苦、乐、不苦不乐三者的哪一种。
《杂阿含经》卷十七第471经说感受就像是风,有时吹东风、有时吹西风、有时吹南风、有时吹北风,风有时强、有时弱,但我们通常不会因为风怎么吹而心烦意乱,不会执著风要从东边来,也不会因为风较强而生气,因为这是没有意义的事。“受”也是如此,苦、乐、不苦不乐的受来来去去,不须要执著。不需要太在意“啊!我真是快乐呀!”或是“啊!我真伤心呀!”乐与苦并不是永恒的,受就只是受,这个正观可逐渐地减弱感受触发激烈反应的力道。
例如打坐时腿痛,修受念处时,可将主观的痛觉转作客观的分析对象,腿痛有时就不会那么难耐,痛而不一定苦。
- 心念处:贪、瞋、痴等
修受念处时觉知感受的,知道苦、乐、不苦不乐的,就是“心”。因此能从受念处转向心念处。
心念处的练习须要知道内心当下的状态,心的状态有很多种,初学者可以先练习知道贪、瞋、痴的有与无,要知道目前心中有贪、无贪?有瞋、无瞋?有痴、无痴?
当觉知有贪、瞋、痴时,初步还不须要立刻就否定贪、瞋、痴,第一步要做的是认知贪、瞋、痴,了解目前的心里面发生了什么?
如果贪、瞋、痴变少了,也要认知到。
因此在修心念处时,不只要知道什么时候做错了,也要知道什么时候做对了,两者对心念处都一样重要。正如照镜子能让人发现要如何增进自己的外貌,照见自己的心镜能让人发现如何增进心的状态。
四念处在练习时,要一一标记(知道)当下的状态,以收摄心念;等到觉知已经稳固后,可不再须要特别一一标记当下的状态,只要轻松地、客观地觉知,维持纯粹的知和持续的念。《中阿含经》卷二十五〈因品 4〉第102经念经讲述在谷物收成前,牧牛人要小心不要让牛跑进田地内乱吃、乱撞,就像我们要断除贪、瞋、痴等不善的心念,以免祸患。但在谷物收成后,田地一片干净,牧牛人就可以在树下轻松坐着,这就像没有不善的心念又具有正念时的状态,是很开阔的、现前的心,是放松的、放下的。
- 法念处:五盖(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七觉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猗觉支、定觉支、舍觉支)
心念处修得好时,五盖自然会减轻。
要知道这五盖的有与无。
认出一个盖现前的同时,也应该认出导致生起这个盖的原因,以及能除去它的原因。这是法念处的特点。
当五盖都没有时,自然就会有喜悦。“喜”是一个觉支(觉悟的一个要素),这“喜觉支”可在四念处修得好时生起。
修习四念处就是“念觉支”;在修念处时判断在哪种状态,什么法有益、什么法无益,就是“择法觉支”;择有益的法,努力修行念处,就是“精进觉支”;发现没有五盖时,就会有“喜觉支”生起;这没有了烦恼的喜悦能让身心都轻安,是“猗觉支”;自然内心就能定了下来,而是“定觉支”;心里愈来愈专注,在平等的状态,成就“舍觉支”。这些就是七觉支,觉悟的七个要素。
同样地,要知道这七觉支的有与无。
观察这七觉支的起因、条件,也就是因缘。
因此而可借由四念住的修行,调伏五盖,培养七觉支,体悟因缘法而成道。
练习入门的方法纯熟后,也可参考本卷末线上“进阶辨正”所收录更为详细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