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892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内六入处①。云何为六?谓眼内入处,耳、鼻、舌、身、意内入处。于此六法观察、忍②,名为信行③,超昇离生④,离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⑤,乃至未命终,要得须陀洹果。若ⓐ此诸法增上观察、忍,名为法行⑥,超昇离生,离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乃至未命ⓑ终,要得须陀洹果。若此诸法如实正智观察,三结⑦已尽、已知,谓身见⑧、戒取⑨、疑⑩,是名须陀洹。不堕决定恶趣,定趣三菩提⑪,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⑫。此等诸法正智观察,不起诸漏,离欲解脱,名阿罗汉⑬。诸漏已尽,所作已作,离诸重担,逮得己利⑭,尽诸有结⑮,正智心善解脱⑯。”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 “若”,圣本作“愿”。
ⓑ “命”,大正藏原无此字,今依据前后文补上。
[注解]
① 内六入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感官犹如外境进入身心的管道,因此称为内六入处。也称为六入处、六内入处、六根。
② 观察、忍:以智慧彻底观察并且接受(观察所得到的洞见)。其中“忍”指“忍可”,也就是接受、安住。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这样地信与胜解(这些法)”。
③ 信行:随着对佛法的清净信心而修行,是“须陀洹向”的阶段。又译为“随信行”。
④ 超昇离生:超昇入圣道,朝向出离生(死)的方向。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正性决定”。又译为“正性离生”。
⑤ 须陀洹果:见到真理,而断身见(执著于有“我”)、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的圣人,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七次就能涅槃。是四沙门果(解脱的四阶段果位)的初果,又称为预流果。
⑥ 法行:随着修证佛法而生的智慧修行,是“须陀洹向”的阶段。又译为“随法行”。
⑦ 三结:身见、戒取、疑。断除三结,即为初果圣者。
⑧ 身见:执著于五阴有“我”的见解。
⑨ 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
⑩ 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
⑪ 三菩提:为音译,义译为“正觉”,另译作“三佛”,指真正的觉悟。
⑫ 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七次,就能到达苦的尽头(涅槃)。
⑬ 阿罗汉:断尽烦恼、不再轮回的四果圣人。
⑭ 逮得己利:达到、获得佛法对自己的利益。“逮”是“达到”的意思。
⑮ 尽诸有结:灭尽所有“生命存在”的束缚,也就是不再有来生。“有”指生命的存在。
⑯ 正智心善解脱:清晰理解(解脱的智慧)并能心彻底地解脱。
⑰ 外六入处:色、声、香、味、触、法。因为与眼、耳、鼻、舌、身、意内六入处相对,而称为外六入处。又称为六外入处、六境、六尘。
⑱ 六识身:六个识的种类: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边的“身”是指种类,只是虚拟的比喻,而不是指身体。
⑲ 六触身:六个触的种类:眼触(眼根、影像、视觉,三者接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
⑳ 六受身:六个受的种类:眼触生受(眼触缘生的感受)、耳触生受、鼻触生受、舌触生受、身触生受、意触生受。
㉑ 六想身:六个想的种类:眼触生想(眼触缘生的取相)、耳触生想、鼻触生想、舌触生想、身触生想、意触生想。
㉒ 六思身:六个思的种类:眼触生思(眼触缘生的思惟)、耳触生思、鼻触生思、舌触生思、身触生思、意触生思。
㉓ 六爱身:六个爱的种类:眼触生爱(眼触缘生的喜爱)、耳触生爱、鼻触生爱、舌触生爱、身触生爱、意触生爱。
㉔ 六界身:六个界的种类:地界(坚固性)、水界(湿润性、黏结性)、火界(温热性)、风界(移动性)、空界(空间)、识界(觉知)。按:古代印度人认为众生身心乃至世界由这六种特性构成,例如骨、肉属地界,血、尿属水界,体温属火界,呼吸、移动属风界,空隙、空间属空界,种种心识作用属识界,详见《中阿含经》卷四十二〈根本分别品2〉第162经分别六界经。 又译为“六界聚”。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六界”。
㉕ 五阴:色(物质)、受(感受)、想(取相)、行(造作)、识(识知;觉知)。按:古代印度人认为众生身心乃至世界由这五种积聚所构成。又译为“五蕴”。
[对应经典]
- 参考 《杂阿含经》卷三第61经。
- 参考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入相应25〉第1~10经。
[读经拾得]
本经提到修行的进程和观察六内入处的能力,关系如下:
- 信行:观察、忍。
- 法行:增上观察、忍。
- 须陀洹:正智观察。
- 阿罗汉:正智观察,不起诸漏,离欲解脱。
其中“(随)信行”、“(随)法行”,是两种不同根性的人证得初果的路径:“随信行”是特别有信心的人,随着对佛法的清净信心而修行,基于信心观察六内入处,体悟并接受真理而证得初果;“随法行”是天生智慧高的人,随着修证佛法而生的智慧修行,基于智慧更犀利地观察六内入处,体悟并接受真理而证得初果。因此“随法行”是“增上”观察,有更为犀利的观察力。至于初果圣者须陀洹已见证真理,清晰理解解脱的智慧,而是“正智”观察。四果圣者阿罗汉则进一步已修行断尽一切烦恼,因此“不起诸漏,离欲解脱”。
本经的叙述可和卷三第61经对照,会更加清楚:“比丘!若于此法以智慧思惟、观察、分别、忍,是名随信行;超昇离生,越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中间不死,必得须陀洹果。
比丘!若于此法增上智慧思惟、观察、忍,是名随法行;超昇离生,越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中间不死,必得须陀洹果。
比丘!于此法如实正慧等见,三结尽断知,谓身见、戒取、疑。比丘!是名须陀洹果,不堕恶道,必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然后究竟苦边。
比丘!若于此法如实正慧等见,不起心漏,名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舍离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得解脱。”(CBETA, T02, no. 99, p. 16, a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