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杂阿含经》卷2:“云何三种观义?比丘,若于空闲、树下、露地。观察阴界入” (CBETA, T02, no. 99, p. 10, c11-12)

《杂阿含经》卷2第42经的“七处善、三种观义”这个概念,在大藏经中有数十部经论引用到。然而到底是哪三种观义?则经文并未精确的定义及详述,若以 CBETA 查询各经论,可见自佛教经论传抄的早期已有各种不同的看法。

本文的第一部分整理各经论中“三观”常见的各种解释,第二部分则列出“阴界入”常见的各种解释。由于数千年来各种不同的看法早已根生蒂固,因此本文的目的并非作结论,而在于客观的列示各项资讯,以供读者自行抉择法义。

幸而实修的概念在经中不管用什么名相,佛陀皆再三叮咛,因此这“七处三观”的“三观”纵使无法确知文字意义,仍无损无实修。

三观是哪三观

七处善在各经论中有不同的称呼,最常见的关键字是“七处”、“七方便”;三种观义在不同经中常见的关键字为“三观”、“三种观”、“三义观”、“三种义”。以这些名相而作搜寻,滤除掉意义不同的同名词汇后,可见到“三观”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

三观 = 观察阴界入

“三观”为“阴界入”,是大多数经论中所引用的解释。例如:

《阿毘昙毘婆沙论》卷56〈3 智犍度〉:“问曰。若然者。能以七处善同观三种义。以观三种义同七处善不。答曰。能但多用功。多有所作。如实知色。乃至知识。如实知色患。乃至知识患。是说观阴。如实知色是集。乃至知识是集。如实知色是味。乃至知识是味。是说观入。如实知色是灭。乃至知识是灭。如实知色是离。乃至知识是离。是说观界。可说如是同相。但多用功。多有所作。”(CBETA, T28, no. 1546, p. 398, a23-b1)

另外,《舍利弗阿毘昙论》卷10〈非问分〉:“云何比丘三种观。如比丘观界、观入、观缘。”(CBETA, T28, no. 1548, p. 598, b16-17)
然而在宋、元、明本的大藏经,则“缘”作“阴”。那么也就是“界入阴”,可视为与“阴界入”相同。一般在作大藏经阿含部校勘时,若丽本(大正藏)与宋元明本不同,而宋元明本皆一致,通常以宋元明本为正确的情形较多,因此此例可视为是丽本的讹误。

三观 = 观察身、五阴、六衰

《七处三观经》卷1:“何等为三观。识亦有七事。得五阴成六衰。 观身为一色。观五阴为二。观六衰为三。故言三观。” (CBETA, T02, no. 150A, p. 876, c1-3)

以上的“识亦有七事,得五阴成六衰”就是十二因缘的“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处”。将十二因缘中的“名色”置换为“五阴”,就可看懂 这句话为:
识有识集灭道味患离(七事),
识缘(得)名色(五阴),
名色缘(得)六入处(六衰)。

“六衰”这个词一般是“六内入处”或“六外入处”。

所以《七处三观经》所讲的与“阴界入”是相关,只是多了“观身为一色”,而少了观察“界”。

三观 = 观察界、处、缘起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观察界,观察处,观察缘起”。

与“阴界入”相比,多了“观察缘起”,少了“观察界”。

《舍利弗阿毘昙论》也是以“界、处、缘”为三观。

在北传翻译的论典中,有时“观察阴界入”的“入”与“缘起”有互用的状况,义理上的确是有关连性(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因此是合理的互用。但南传少了“观察五阴”,奇怪的是经文在谈“五阴”,但为什么最后没有观察五阴?

三观 = 观察无常、苦、无我

《成实论》卷16〈198 忍智品〉:“三种观智。谓观有为法无常、苦、无我。若以阴界入门观有为法则无义利。问曰。若尔者前过中已说无常苦。出中已说无我。何故复说此三种观耶。答曰。习学三种。先闻思慧然后修慧。先于闻思慧中说七种。后修慧中说三种。所以者何。若无常苦坏相名坏无常。非行无常。虽说除欲染不说云何除。后乃说三种观义。”(CBETA, T32, no. 1646, p. 370, c23-p. 371, a8)

这个解释只有在《成实论》有出现,在义理上佛陀的确是要我们观察无常、苦、无我,但在文字上此处突然转去谈无常、苦、无我,不如其余的解释合理。

小结

三观为“阴界入”是经论中最常见的说法,其余的说法许多皆为“阴界入”中换掉其一的说法,或许是千年的传抄造成的讹误。

阴界入是什么

在北传大藏经中,“阴界入”最常见的解释是三科:五阴、十八界、十二入处(或六入处),然而当今佛教界对于《杂阿经》此处的“阴界入”有不同的解释,整理如下:

阴界入 = 五阴、十八界、十二入

“界”是“差别、分界、种类”的意思。一般在“阴界入”连用时,“界”指“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

《阿毘昙毘婆沙论》卷9〈2 智品〉:“如波伽罗那说。三种名说法体性。摄十八界十二入五阴。”(CBETA, T28, no. 1546, p. 61, a10-11)

《杂阿毘昙心论》卷1〈1 界品〉:“一切法说十八界。以不离依故。依者故缘故。彼一切法即说十二入。七心界为意入。此即义差别。除三无为余法说五阴。积聚势故。问若一切法说界。界即是入。除三无为说阴。何故世尊三种说。答:牟尼观众生,欲解根不同,性行愚差别,故说阴界入”(CBETA, T28, no. 1552, p. 874, a11-17)

以 CBETA 搜寻大藏经中关键字“五阴十二入十八界”有近百部经论符合。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三科”:
(术语)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三门,旧译曰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三门皆为欲破凡夫实我之执而施设。

为凡夫之迷执有偏颇,迷于心偏重者,合色而为一,开心而为四,立五蕴。色蕴之一,色也,后之受想行识,心之差别也。

次为迷于色偏重者开色而为十,合心而为二,立十二处。五根五境之十处,色也。意根法境之二处,心也。

次为色心共迷者,开色而为十,开心而为八。立十八界。五根五境之十界,色也。意根与法境及六识之八界,心也。

阴界入 = 五阴、六界、十二入

目前教界也有认为“界”指“六界”:地水火风空识。

采用此说法的版本包括:净心出版张西镇居士白话译本的内容、佛光阿含藏、庄春江老师的网页。

阴界入 = 五阴感官的总称

“阴界入”为五阴感官的总称。三字不分开,“阴界”指心的五阴的环境,“入”是入口,也就是感知的管道。

经论中是有将“阴界入”视为一体的例子,指一个人五阴感官的总称,例如:

《阿毘昙毘婆沙论》卷50〈3 智犍度〉:“若是念前世智,亦知过去他人阴界入及心耶?”(CBETA, T28, no. 1546, p. 377, a7-8)

《鞞婆沙论》卷9:“我三阿僧祇劫多耶?为拘邻受当来阴界入身多耶?”(CBETA, T28, no. 1547, p. 481, c1-2)

《翻译名义集》卷4:“大论云:我者,于阴界入计我我所若即若离;人者,谓于阴界入中,谓我是行人;众生者,于阴界入和合之中,计有我生;寿者,于阴界入中,计一期报,若长若短。”(CBETA, T54, no. 2131, p. 1126, b11-15)

但若“阴界入”是一体的,“三观”又是哪三个?一种推测是:十二因缘中的“识”、“名色”、“六入处”三支的观,一一观察各支及其“集灭道味患离”(七处),则部分相似于《七处三观经》当中的说法。

小结

设定“界”为十八界比较好观察,因为“阴界入”只是分类法不同。但若用同样的观法去观“地水火风空识”乃至“缘起”的“本质、集、灭、道、灭道迹、味、患、离”,很难想像如何观?例如缘起就是集,那么若说“缘起的集”就较奇怪。

实修上,对于身心的一切本来就要观察无常、苦、空、非我,因此不论如何区分,皆无损于法义。

如有人有进一步的资讯及分析,还请不吝提供。谢谢!

 
agama/研討_七處三觀的三觀為何.txt · 上一次變更: 2015/03/21 11:57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0154318809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