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973经
如是我闻:
时,有外道出家名曰栴陀ⓐⓑ,诣尊者阿难所,与尊者阿难共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问尊者阿难言:“何故于沙门瞿昙所出家修梵行?”
阿难答言:“为断贪欲、瞋恚、愚痴故,于彼出家修梵行。”
栴[*]陀复问:“彼能说断贪欲、瞋恚、愚痴耶?”
阿难答言:“我亦能说断贪欲、瞋恚、愚痴。”
栴[*]陀复问:“汝见贪欲、瞋恚、愚痴有何过患,说断贪欲、瞋恚、愚痴耶?”
阿难答言:“贪瞋痴的过患染著贪欲映障③心故,或自害,或复害他,或复俱害,现法得罪④、后世得罪、现法后世二俱得罪,彼心常怀忧苦受觉⑤。若瞋恚映障、愚痴映障,自害、害他、自他俱害,乃至常怀忧苦受觉。又复,贪欲为盲、为无目、为无智、为慧力羸、为障碍[*],非明、非等觉⑥,不转向⑦涅槃。瞋恚、愚痴亦复如是。我见贪欲、瞋恚、愚痴有如是过患,故说断贪欲、瞋恚、愚痴。”
栴[*]陀复问:“汝见断贪欲、瞋恚、愚痴有何福利,而说断贪欲、瞋恚、愚痴?”
阿难答言:“断贪瞋痴的利益断贪欲已,不自害,又不害他,亦不俱害;又复不现法得罪、后世得罪、现法后世得罪,心法常怀喜乐受觉⑧。瞋恚、愚痴亦复如是。于现法中常离炽然,不待时节,有得,余现法,缘自觉知⑨。见有如是功德利益故,说断贪欲、瞋恚、愚痴ⓒ。”
栴陀复问:“尊者阿难!有道有迹,修习多修习,能断贪欲、瞋恚、愚痴不?”
阿难答言:“有。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
栴[*]陀外道白尊者阿难:“此是贤哉之道、贤哉之迹,修习多修习,能断贪欲、瞋恚、愚痴。”
时,栴[*]陀外道闻尊者阿难所说,欢喜随喜,从坐起而去。
[校勘]
ⓐ “栴”,宋、元、明、圣四本作“旃”。[*]
ⓑ “栴陀”,巴利本作 Channa。
ⓒ “痴”,明本作“瞋”。
[注解]
① 拘睒弥:古代印度都市名,是十六大国之一的跋蹉国(拔沙国)的首都,相当于现今的 Kosam,位于恒河支流 Yamunā 河沿岸。当时有以首都名作为国号的习惯,因此跋蹉国又称为拘睒弥国。另译为“俱睒弥”、“拘舍弥”、“拘深”。
② 瞿师罗园:佛陀的道场之一,由瞿师罗长者所布施。另译为“瞿沙罗园”、“瞿师园”。
③ 映障:遮蔽障碍。
④ 得罪:作恶。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增长恶法”,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行恶行”。
⑤ 忧苦受觉:忧苦的感受。按:这句是指行恶会招致苦果、苦受。
⑥ 等觉:真正的觉悟、证悟。又译为“正觉”。
⑦ 转向:导向。
⑧ 喜乐受觉:喜乐的感受。按:这句是指没有烦恼而心生欢喜。
⑨ 于现法中常离炽然,不待时节,有得,余现法,缘自觉知:在当生中就能远离如火烧般逼迫身心的烦恼,即时、不须等待,修行能有所得,就在这里当下,亲自能体证。按:这是形容佛法特质的定型句,表示佛法是可当下体证的,详见本经线上“进阶辨正”中的比对。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贪欲、瞋恚、愚痴,能障蔽我们的心,让我们丧失智慧而自害害他,招致现在或将来的苦果,内心忧虑。因此修行要断贪欲、瞋恚、愚痴。
断贪欲、瞋恚、愚痴的方法是什么?就是八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