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470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凡夫與聖人都有苦樂不苦不樂受,處理態度有何差別?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生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多聞聖弟子亦生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諸比丘!凡夫、聖人有何差別?」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願廣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身觸生諸受①,苦痛逼迫,乃至奪命,憂愁啼哭,稱怨號呼。」
佛告諸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身觸生諸受,增諸苦痛,乃至奪命,愁憂稱怨,啼哭號呼,心生狂亂,當於爾時,增長二受,若身受②、若心受③。
「譬如士夫身被雙毒箭,極生苦痛,愚癡無聞凡夫亦復如是。增長二受,身受、心受,極生苦痛。所以者何?以彼愚癡無聞凡夫不了知故,於諸五欲④生樂受觸,受五欲樂,受五欲樂故,為貪使所使;苦受觸故,則生瞋恚,生瞋恚故,為恚使所使。於此二受,若集、若滅、若味、若患、若離不如實知;不如實知故,生不苦不樂受,為癡使所使。為樂受所繫終不離,苦受所繫終不離,不苦不樂受所繫終不離。云何繫?謂為貪、恚、癡所繫,為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所繫。
「多聞聖弟子身觸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奪命,不起憂悲ⓑ稱怨、啼哭號呼、心亂發狂,當於爾時,唯生一受,所謂身受,不生心受。
「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毒箭,當於爾時,唯生一受,所謂身受,不生心受。為樂受觸,不染欲樂,不染欲樂故,於彼樂受,貪使不使。於苦觸受不生瞋恚,不生瞋恚故,恚使不使。於彼二使,集、滅、味ⓒ、患、離如實知,如實知故,不苦不樂受癡使不使,於彼樂受解脫不繫,苦受、不苦不樂受解脫不繫。於何不繫?謂貪、恚、癡不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不繫。」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多聞於苦樂, 非不受覺知,
彼於凡夫人, 其實大有聞⑤。
樂受不放逸, 苦觸不增憂,
苦樂二俱捨, 不順亦不違。
比丘勤方便, 正智不傾動,
於此一切受, 黠慧能了知。
了知諸受故, 現法盡諸漏,
身死不墮數⑥, 永處般涅槃。」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大正藏無「受」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悲」,大正藏此處空一格,今依據高麗藏改作「悲」。
ⓒ 「味」,大正藏原為「昧」,今依據高麗藏改作「味」。
[註解]
① 身觸生諸受:身體所緣生的各種感受,即第469經的「身生諸受」;特指六根中的前五個(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所緣生的受。
② 身受:生理的感受;由身體引起的受,由六根中的前五個(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所緣生。
③ 心受:心理的感受;由心理引起的受,由意根所緣生。
④ 五欲: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而起的欲望。也就是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
⑤ 多聞於苦樂,非不受覺知,彼於凡夫人,其實大有聞:多聞聖弟子並非不受、不覺知苦樂,相較於凡夫而言,多聞聖弟子才是如實地覺知。
⑥ 身死不墮數:身軀死亡後不落入輪迴之數。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受」是修行的下手處之一,如實了知諸受的集、滅、味、患、離,便不會被苦樂牽著走,在經歷諸受時僅有身受而可以不生心受,所以不再對於諸受生起貪、瞋、癡,終而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