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563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毘舍離獼猴池側重閣講堂,尊者阿難亦在彼住。

爾時,無畏離車尼犍弟子,聰明童子離車是阿耆毘弟子,俱往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慰勞已,於一面坐。時,無畏離車語尊者阿難:「我師尼犍子滅熾然,清淨超出,為諸弟子說如是道:『宿命之業,行苦行故,悉能吐之。身業不作,斷截橋梁,於未來世無復諸,諸業永盡;業永盡故,眾苦永盡;苦永盡故,究竟苦邊。』尊者阿難!此義云何?」

尊者阿難語離車言:「戒吐宿業、定至四禪、慧斷宿業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三種離熾然[*]清淨超出道,以一乘道淨眾生、離憂悲、越苦惱,得真如法。何等為三?如是,聖弟子住於淨戒,受波羅提木叉威儀具足,信於諸罪過,生怖畏想。受持如是具足淨戒,宿業漸吐得現法離熾然[*],不待時節,能得正法,通達,現見觀察,智慧自覺。離車長者!是名如來、應、等正覺說所知所見說離熾然[*],清淨超出,以一乘道淨眾生、滅苦惱、越憂悲,得真如法。

復次,離車!因戒生定如是淨戒具足,離欲、惡不善法,乃至第四禪具足住,是名如來、應、等正覺說離熾然[*],乃至得如實法。

因定發慧復有三昧正受,於此苦聖諦如實知,此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具足如是智慧心,業更不造,宿業漸已斷,得現正法,離諸熾然[*],不待時節,通達,現見,生自覺智。離車!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第三離熾然[*],清淨超出,以一乘道淨眾生、離苦惱、滅憂悲,得如實法。」

爾時,尼犍弟子離車無畏默然住。

爾時,阿耆毘弟子離車聰慧重語離車無畏言:「怪哉!無畏!何默然住?於如來、應、等正覺所說、所知、所見、善說法,聞不隨喜耶?」

離車無畏答言:「我思惟其義,故默然住耳。誰聞世尊沙門瞿曇所說法不隨喜者?若有聞沙門瞿曇說法而不隨喜者,此則愚夫,長夜當受非義不饒益苦。」

時,尼犍弟子離車無畏、阿耆毘弟子聰慧重聞佛所說法,尊者阿難陀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校勘]

「毘舍離」,巴利本作 Vesālī。

「無畏離車」,巴利本作 Abhaya Licchavi。

「尼犍」,巴利本作 Nigaṇṭha。

「聰明童子」,巴利本作 Paṇḍita Kumāraka。

「然」字之後大正藏有一「法」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聖本無「清」字。

[註解]

毘舍離: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東北部,在恆河北岸,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耆國的首都,這個城內主要的種族叫離車,是跋祇族的一部。另譯為「毘耶離」、「鞞舍離」、「廣嚴城」。

重閣講堂:佛陀的道場之一,在毘舍離城北邊一大片天然林中的大講堂。又譯為「高樓臺觀」、「大林精舍」。

離車:古代居住在毘舍離城的剎帝利種族名。佛世時此種族實施共和制,頗為富強,佛陀涅槃後,此族的民眾也分得佛舍利,起塔供養。

尼犍:外道六師之一,耆那教的創始人。主張苦樂、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須以苦行償還,要脫離輪迴,必須修苦行,等苦行成就、舊業消滅,新業不生時,生命就回復清淨,捨離肉體、獲得解脫。此派與外道其餘五師相比,較類似佛教,但主張命與非命二元論,而不是因緣論,所主張的極端苦行也是佛教所反對的。又譯為「尼揵子」、「尼揵陀若提子」。

阿耆毘:「邪命」的音譯,即以邪法生活。此處形容以邪法生活的外道。

滅熾然:滅除如火燒般逼迫身心的煩惱。

宿命:宿世的生命;過去世。

漏:煩惱。一般人由眼、耳等感官,時常流漏煩惱而不停止,所以以漏譬喻煩惱。

究竟苦邊:到達苦的盡頭。

真如法:不變的真理。其中「真」是指真理、真諦,「如」是指如常、如本,也就是不變。又譯為「如實法」。

波羅提木叉:為音譯,指佛陀制定的戒條,持守之可逐漸解脫煩惱。義譯為「從解脫」、「別解脫」。

威儀:行為的規矩、儀態。

宿業漸吐:過去所造的業漸漸消滅。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他不作新業,舊業經一再接觸而作終結」。

得現法離熾然,不待時節,能得正法,通達,現見觀察,智慧自覺:當生就得以滅除燃燒身心的煩惱,即時、不須等待便能夠得到正法,趣向涅槃,在這當下見到,以智慧親自體證。按:這是形容佛法特質的定型句,表示佛法是可當下體證的,詳見本經線上「進階辨正」中的比對。

正受:字面的意思是「正確地獲得」,指正確地到達定境。又譯為「等至」,音譯為「三摩鉢底」。

苦聖諦:聖者所證的苦的真理;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會(遇見仇人)是苦、愛別離(和所愛的離別)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簡言之五受陰是苦;無常即是苦,會受到逼迫因此是苦。

如實知:如其原貌地了知;契合真理地了知。

苦集聖諦:聖者所證的苦的起因的真理;苦是由於無明(沒有智慧)、貪愛等因緣而來。

苦滅聖諦:聖者所證的苦的止息的真理,即煩惱息滅的涅槃。

苦滅道跡聖諦:聖者所證的可以滅苦的解脫之道的真理,即「八正道」。

默然:沉靜無聲。

長夜:長時間。

非義不饒益苦:對真義的獲得沒有幫助,而得苦果。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表示具足淨戒、禪定、智慧,才是徹底離苦的方法,苦行本身則不能離苦;耆那教想要以苦行來消業,佛教則是以戒定慧來消業。

怎麼消業、滅業?依據本經所說,最根本的就是修行戒定慧。

本經提到的戒定慧次第,也同於《雜阿含經》卷三十三第934經:「此聖弟子住於戒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受持學戒,受持學戒具足已;離欲、惡不善法,乃至第四禪具足住;如是三昧具足已,此苦聖諦如實知,此苦集如實知,此苦滅如實知,此苦滅道跡如實知。」(CBETA, T02, no. 99, p. 239, a17-22)

[進階辨正]

回到《雜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