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999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名悉鞞梨,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諸天及世人,  於食悉欣樂,
 頗有諸世間,  福樂自隨逐。」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清淨施的福報如影隨行淨信心惠施,  此世及後世,
 隨其所至處,  福報常影隨。
 是故當捨,  行無垢惠施
 施已心歡喜,  此世他世受。」

時,彼悉鞞梨天子白佛言:「奇哉!世尊!善說斯義:

「淨信心惠施,  此世及他世,
 隨其所至處,  福報常影隨。
 是故當捨慳,  行無垢惠施,
 施已心歡喜,  此世他世受。」

悉鞞梨天子白佛言:「世尊!我自知過去世時曾為國王,名悉鞞梨,於四城門普施為福,於其城內有四交道,亦於其中布施作福。

「時,有第一夫人來語我言:『大王大作福德,而我無力修諸福業。』我時告言:『城東門外布施作福悉皆屬汝。』時,諸王子復來白我:『大王多作功德,夫人亦同,而我無力作諸福業,我今願得依於大王少作功德。』我時答言:『城南門外所作施福悉皆屬汝。』時,有大臣復來白我:『今日大王多作功德,夫人、王子悉皆共之,而我無力作諸福業,願依大王少有所作。』我時告言:『城西門外所作施福悉皆屬汝。』時,諸將士復來白我:『今日大王多作功德,夫人、太子及諸大臣悉皆共之,唯我無力能修福業,願依大王得有所作。』我時答言:『城北門外所作施福悉皆屬汝。』國中庶民復來白我:『今日大王多作功德,夫人、王子、大臣、諸將悉皆共之,唯我無力不能修福,願依大王少有所作。』我時答言:『於其城內四交道頭所作施福悉屬汝等。』爾時,國王夫人、王子、大臣、將士、庶民悉皆惠施,作諸功德,我先所作惠施功德於茲則斷

「時,我所使諸作福者,還至我所,為我作禮而白我言:『大王當知,諸修福處,夫人、王子、大臣、將士及諸庶民各據其處,行施作福,大王所施於茲則斷。』我時答言:『善男子!諸方邊國歲輸財物應入我者,分半入庫,分其半分,即於彼處惠施作福。』彼聞教旨,往詣邊國,集諸財物,半送於庫,半留於彼惠施作福。

「我先長夜如是惠施作福,長夜常得可愛、可念、可意福報,常受快樂,無有窮極。以斯福業及福果福報,悉皆入於大功德聚數。譬如五大河合為一流,所謂恒河耶蒲那薩羅由伊羅跋提摩醯。如是五河合為一流,無有人能量其河水百千萬億斗斛之數。彼大河水得為大水聚數,我亦如是,所作功德果、功德報不可稱量,悉得入於大功德聚數。」

爾時,悉鞞梨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悉鞞梨」,巴利本作 Serī。

「說」,聖本作「以」。

「語」,宋、元、明、聖四本作「詣」。

「城北」,聖本作「北城」。

宋、元、明、聖四本無「王子」二字。

聖本無「往」字。

[註解]

頗有諸世間,福樂自隨逐:世間有沒有什麼辦法讓福報、安樂自動追隨著我們?

惠施:以慈悲心而施福利給人。又譯為「布施」。

慳:吝嗇。

無垢惠施:清淨的布施,指布施的動機沒有貪、瞋、癡、慢、疑等煩惱。

四交道:十字路口。

於茲則斷:到此為止,指先前國王在四城門和十字路口的布施,因為都讓給其他人負責,就不再由國王負責了。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斷於王施,兼竭庫藏」,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現在無陛下的任何布施被施與」。

耶蒲那:五大河(恆河及其四大支流)之一,即今日印度的 Yamuna 河,為恆河的最大支流。又譯為「耶符那」、「耶扶那」、「耶菩那」、「搖尤那」。

薩羅由:五大河之一,即今日印度的 Ghaghara 河。又譯為「薩羅遊」、「薩羅㳛」、「舍牢浮」。

伊羅跋提:五大河之一,即今日印度的 Rapti 河。又譯為「阿夷羅婆提」。

摩醯:五大河之一,即今日印度的 Koshi 河。又譯為「摩企」。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強調要以淨信心、捨慳(離貪)、無垢(清淨)布施,那麼所獲得的福報如影隨行,能從此世帶至後世。

卷四十八第1291經也表示行善所得的福報,無論火災、風災、水災、盜賊,都搶不走。

[進階辨正]

回到《雜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