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天。當善修行,當廣演布,便成神通,去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念天」,巴利本作 Devânussati。

「去諸亂想」,大正藏原為「除去諸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去諸亂想」。

[註解]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天人並沒有真正地解脫,為何要「念天」?

天人雖然尚未解脫,但在清淨的程度、福報、甚至定力上還是遠勝於一般人,也是來世善有善報的好例子。《雜阿含經》卷四十卷四十六「帝釋相應」的經文中,佛陀即列舉帝釋天的德性,並要修行人見賢思齊。

也有天人會幫助修行者,甚至天人本身是聖者,例如《增壹阿含經》卷四十四〈十不善品48〉第3經記載未來佛彌勒菩薩現在位於兜率天。

念天的重點在於憶念天人的德性,念有信、戒、施、聞、慧的修行人命終得生天上,因此我也要有信、戒、施、聞、慧,有為者亦若是。

念天如同十念當中任何一個,可以讓人不起惡念、放下粗重的煩惱,進而使心正直、獲得輕安,甚至得定,乃至因定發慧。以「念施」為例,布施本身不等於解脫,但可以清淨施作為入手處,清淨心意,而獲得更高的成就。

回到《增壹阿含經》第2品

回到《增壹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