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的培育--修习念住的注意事项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发信人: DavidChiou@Lion (邱大刚), 信区: BudaFeeling 标 题: 心智的培育 - 念住的注意事项 发信站: 狮子吼站 (Tue Apr 27 12:50:56 1999) 转信站: Lion 修习:心智的培育 - 关於修习念住的注意事项 - 修习念住法,并不是要你想或是觉得「我在做这个」、「我在做那个」。不对! 恰正相反。你一想到「我再做这个」,你就觉得有个自己而不能生活在你的行为中了 。你是生活在「我存在」的意念里,而你的工作也就糟蹋了。你应当完全忘了自己, 而全心全意的浸润在工作中。一个演讲者一自觉到「我对听众演讲」,他的讲话就混 乱了,思绪也不连贯了。但是如果他一心讲演他的题目,整个地忘了自己,他的表现 才是最好的。他一定讲得很精彩,解释的很明白。一切伟大的杰构,艺术的、诗歌的 、智识的、心灵的,都是在它们的创作人完全浸润在工作中的时候所产生的,在他们 完全忘我而不自觉的时候所产生。 这个佛所传授的,在一切时中都要念念分明(的念住法),也就是要生活在眼前 的一瞬间里,生活在眼前的活动里。(禅宗的方法,也是脱胎於此项教导。)在这一 种修习法门里,你无须实施某种特定的活动才能发展念念分明的能力。你只须随时了 知你所做的一切事,你不必专为特定的修习方法花费一秒钟的宝贵时间。你只要养成 经常警觉的习惯,不分昼夜,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活动上,时刻都了了分明就可以了 。上述两种修习方法,都与我们的身体有关。 还有一种发展心智的方法,是关系我们的一切感受的;愉快的、不愉快的、既非 愉快亦非不愉快的。举一个例子:比方你正经验到一种不快乐而悲哀的情绪。在这种 情况下,你的头脑模糊不清,情绪低落。有时候,你甚至於不明白为什麽会有这种不 快的情绪。第一,你得先训练自己不为不快的情绪而不快,不要为了烦恼而益增烦恼 。而须设法清楚的看到为什麽会有不快、烦恼或悲哀的情绪或感觉。设法审察它如何 生起,生起的原因,以及如何消失,如何止息。要以一种置身事外的态度去观察审度 它,不要有丝毫主观的反应;须像科学家观察事物一样。在这里,你也不可以「我的 感觉」、「我的情绪」的主观态度来看它,而只应客观地视之为「一种感觉」、「一 种情绪」。你又得忘掉「我」的虚妄观念。你一旦看出它的本质,它如何生起,如何 消失,你心中对这情绪就渐渐的变得冷静淡漠,无动於中,而成为超脱自在。对於一 切感受与情绪都是如此。 现在来谈谈有关心的修习。在你的情感热烈奔放或泰然自若的时候,心中充满嗔 恚、嫉妒或是柔情、慈悲的时候,头脑昏迷惶惑或是清楚明了的时候,凡此等等的时 候,你对这种种情况都须完全有数。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常常不敢或羞於观察自心; 所以,我们宁愿逃避它。我们应当勇敢诚恳的去正视自己的心念,就像在镜中看自己 的脸一样。〔注五〕 这时,我们的态度,不是批评裁判,也不是分辨是非善恶,只是单纯的观察、侦 视、审度。你不是一位法官,而是一位科学家。你观察你的心,清清楚楚地看到它的 真实性质时,你就不再会对它的情感、情绪与各种状态产生意象。这一来你就变得超 脱自在,而能够如实了知万物的本来面目了。 举一个例来说:比方你真的生气了。气愤与憎恨心理使你失去了理性。奇怪而矛 盾的是:一个生气的人,并不真正的知道他在生气。一旦他察觉这一心境,看到自己 在生气,他的怒火就好像变得不好意思,似乎自知其可耻而开始平息。你应当审察它 的性质,如何生起?如何消失?这时你又须切记:不可想「我在生气」或想到「我的 怒火」。你只须明白了知你生气的心情,以客观的态度去观察它、审查它。对一切情 绪、情感与心境,都应采取这一态度。 另外,还有一种对於伦理、心灵与理性方面问题的修习。我们对这类课题所做的 一切研究、阅读、商讨、谈论、思索,都包括在这类修习之内。阅读本书并对书内所 讨论的题目作深刻的思考,都是一种修习。在前面,我们已经看到差摩迦与一群比丘 的一席话曾导致全体共证涅盘。这也是一种修习。 因此,用这一种的修习方法,你可以研究、思量、审度下列的五盖: (一)贪欲,(二)嗔恚,(三)睡眠,(四)掉悔,(五)疑法。 这五盖就是防碍任何明觉,事实上也就是防碍任何进步的五种障碍。一个人如果 被这五盖所覆蔽而不知怎样去□除它们,他就不能分辨是非善恶。 你也可以修习七觉支,就是: (一)念觉支:无论在从事精神或肉体活动的时候,随时保持念念分明,如前文 所述。 (二)择法觉支:钻研探究各种有关教义的问题。这包括一切宗教、伦理、以及 哲学的学习、阅读、研究、讨论、交谈、和参考有关教义的专题演讲等。 (三)精进觉支:以坚定的决心,努力不懈,以底於成。 (四)喜觉支:与消极、忧郁、悲愁、适正相反的心里状态。 (五)轻安觉支:身心的松弛,勿令身心僵硬呆滞。 (六)定觉支:前文已论及。 (七)行舍觉支:以宁静安详、不惧不乱的心情,应付人生一切变故。 要培育这些德性,最重要的事,是要有一个真正的誓愿,立定一个百折不挠的志 向。至於发展上述每一种品性所必须具备的物质以及精神条件,本书中另有叙述。 你也可以用五蕴做修习的题目,如参究「何为众生?」「叫做我的是什麽?」等 问题。也可以用四谛,如前文所论。参究这些问题,就构成第四种的修习方法(即法 念住),以导致最高真理的亲证。 除了在这里所讨论者以外,尚有许多修习的题目。照传统说共有四十种之多。其 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所谓四无量心的修习。(一)慈心无量:将无限量的慈心,普 爱一切众生,不分轩轾,犹如慈母锺爱独子,一般无二。(二)悲心无量:对一切在 灾难痛苦中的众生,普遍以悲心护持被覆。(三)喜心无量:对他人的成功、福祉及 快乐,寄以无限同情的喜悦。(四)舍心无量:对人生一切变迁泰然自若。 注 释: 一:见一九二九年哥仑坡《增支部经》第二七六页。 二:锡兰十八世纪时的一本著作「瑜珈行者手册」(一八九六年伦敦.戴维兹 氏校订本),证明当时的修习内容已败坏到成为一个诵经燃烛的仪式而已 。关於此点,并请参阅本书著者所著「锡兰佛教史」(一九五六年哥仑坡 版)第十二章「苦行主义」第一九九页起各段。 三:见《中部经》第八 Sullekha Sutta。 四:见巴利文学会版《杂部经》第一集第五页。 五:见同版《中部经》第一集第一○○页。 -- 悠哉贤故友, 抱道乐林泉, 坐到无疑地, 参穷有象天. 胸中消块垒, 笔底走云烟, 更笑忘机鸟, 常窥定後禅. ~访古月师.娥嵋道人 ☆欢迎光临: Ξ 狮子吼站 版面介绍: cbs.ntu.edu.tw ⊙ 禅与静坐版 - 禅修的心态与调适讨论 BudaSitting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