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经简介(V)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发信人: abstsai@ms1.hinet.net (Post Gateway), 信区: BudaHelp 标 题: 【《大般若经》简介】(5) 发信站: 由 狮子吼站 收信 (Thu Nov 14 16:24:29 1996) ====================================================================== 【《大般若经》简介(5)】 ====================================================================== 前头我们介绍到大般若经的七十七卷,这里开始我们再继续後半段的介绍。 七十七卷以前的内容是由世尊所说,因为是针对三千大千世界的大菩萨(摩诃萨)们 所说的般若,因此有人在判经时便将它判为「上品般若」。 同学们,当时听经中的人也和我们的疑问一样,有大菩萨修行的般若波罗蜜 法,那有没有“中或小菩萨”修行的方法?於是天帝释就替众生发问。 在七十七卷的最後,善现(须菩提)替舍利子回答了一些大菩萨的修行问题 ,并且深得世尊的赞许,说他已明白大菩萨的般若波罗蜜法,「诸有菩萨摩诃萨 欲学般若波罗蜜多者,皆应随汝所说而学」(大正五册p431中)天帝便问须菩提 ,「什麽是菩萨摩诃萨的般若波罗蜜多、为何菩萨摩诃萨要守般若波罗蜜多、为 何菩萨摩诃萨要学般若波罗蜜多」等三个重要的问题。 须菩提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什麽是大菩萨的般若波罗蜜多?须菩提说「以 应一切智智心,用无所得为方便」去观察一切事象。意思是菩萨摩诃萨要以「同 『一切智智』相应的发心」用「无所得」为方便(法)去观察一切现象,就是菩 萨摩诃萨的般若波罗蜜。接著他一一举例如何去观察。 什麽是「一切智智心」,就是佛智心,佛智是第一义空,在《大日经疏》中 说是「如实了知,名为一切智」,「自性清净即是诸佛一切智智」,简单的说就 是「无染著心」。 大日经是为诸「执金刚」所说的修行法,执金刚也就是精进的修行人,这 些「执金刚」的上首--「秘密主」(也就是「地藏『王』菩萨」)问道:「如 来是如何得到一切智智的」。 世尊回答他「善哉善哉执金刚,善哉金刚手..吾今说之..菩提心为因,悲为 根本,方便为究竟」,什麽是菩提,「如实知自心」,但是「菩提无相」,因为 它如虚空(「谓虚空相」),「本性清净无所染著」,世尊便接著详细说明无染 著的心相如何观察。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大日经》第一卷。 什麽是方便?古来「方便为究竟」这一句有许多争议,但是主题都在「究竟 」,而「方便」一词常被忽略,并误以为是指「一切变通的方法」,现在同学们 读过《大般若经》的话,就知道方便是指「无所得为方便」。 由七十七卷(大五.432)到第八十八卷(p458)都是上面三个问题的讨论。值得 注意的是,大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的方法有三阶段,首先是: 「思惟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思惟色苦、受想行识苦、思惟色无我、受想 行识无我、思惟色不净、受想行识不净、思惟色空、受想行识空、..思惟色无作 无为、受想行识无作无为、思惟眼处无常、耳鼻舌身意无常、..是为菩萨摩诃萨 般若波罗蜜多」 经上用了将近九千字来说明思惟的种种是大菩萨的般若波罗蜜多,读过《阿 含经》的同学们一定会觉得“咦,这不是阿含吗?”,没错。而读过阿含的同学 也会知道「思惟」一词指的是什麽,世尊对罗云、阿难等老老老师兄们把思惟的 意义和方法解释得很清楚,想要了解或温习什麽是思惟以及如何思惟的同学们可 以再回头读一读阿含。 接著须菩提再说: 「复次,□尸迦(天帝的名), 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用无所得为方便,行布施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用无所得为方便,行净戒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用无所得为方便,行安忍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用无所得为方便,行精进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用无所得为方便,行静虑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用无所得为方便,行般若波罗蜜多; 是为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多」 这里说明若菩萨道的六度能以无染著心为出发点,用无所得的方法(眼尖的 同学或许便能看出「无所得」和「无染著」很像)去实行,便是菩萨摩诃萨般若 波罗蜜多。 这还没完,接著须菩提又说: 「复次,□尸迦, 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用无所得为方便,修四无量; 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用无所得为方便,修四无色定; 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用无所得为方便,修六神通; ......... 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用无所得为方便,修一切陀罗尼门; 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用无所得为方便,修一切三摩地门; 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用无所得为方便,修一切智; .......... 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用无所得为方便,修一切智相; 是为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多」 七十七到八十一卷之间,须菩提用“住、不住、非住、非不住”反覆说明了 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多的种种。这个理论太深了,诸天子心想那些药叉(夜叉) 的咒语我们都能明白其意,为何这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多竟然有听没有懂? 须菩提知道天子们的心念(显然有他心通),於是用更浅一点的方式再为他 们说明。在这一卷(八十二)开始,须菩提便用「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来区别菩萨 六度中的般若波罗蜜多。 +---- AB Tsai ----------------------------------------------------+ | Email:abstsai@ms1.hinet.net | +-----------------------------------------------------------------+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