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楞严经卷九 —— 四禅天概介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发信人: DavidChiou@pivot (邱大刚), 信区: Buddhism 标 题: 白话楞严经卷九 —— 四禅天概介 发信站: 中兴大学天枢资讯网 (Wed Jan 11 18:00:20 1995) 转信站: pivot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九 唐天竺沙门般剌蜜帝译 ● 众生升沉轮替的因缘 □ 四禅天绍介 ● 「阿难!世间一切修心的人,不知本有寂然常住的心性,错乱修习,而不修禅 那,不得首楞严大定,缺乏出世的真正智慧,但以世间的静虑为因心,也能守身如 玉,不犯淫行,不论行住坐卧,心中皆不会起淫念,由是身心清净,爱染不生,不 再留欲界,这等人临命终时,应念化生,上升色界,身为梵侣,这种天界,名为梵 众天。 有一等人,欲界的淫习既除,无欲的清净心显现,对於梵行的仪规戒律,都能 乐於遵守,随顺不犯,能应时而履践梵德,弘扬梵德,身心恼净,已超过梵众天, 这等人所生的天界,名梵辅天。 有一等人,身心一如,表□一致,不论行住坐卧,随心所欲,自然具足威仪, 清净梵戒;况又加之以明悟,这等人又超梵辅,能应时统理梵天众,为大梵王,所 生的天界,名为大梵天。 阿难!上说三天的天众,已具身胜、乐胜,胜过下界各道的众生,不再受欲界 八苦的煎逼,虽然不是正修真正的三摩提,然因持戒的定力,清净心中,已不为欲 界的烦恼所动,故皆名为初禅。 阿难!其次是大梵天,因统理梵众,化他功深,自行更加纯净,具足戒定慧, 圆满梵行,心如止水,湛寂则光生,不过心光尚弱,没有达到遍照的境地,这类名 为少光天。 少光天众,定力转深,光明增强,身光心光,交互相燃,辗转迭发,光明照耀 ,重重不尽,映彻十方世界,遍成琉璃,如是一类,名无量光天。 无量光天众,吸取而保持圆满的光明,以代言教,宣扬清净的教化,应用无尽 ,如是一类,名光音天。 阿难!上说三天,不但胜於欲界,也胜於初禅各天;初禅乍离欲界诸苦,仍有 再堕的忧虑,到此离欲界益远,不再有退堕的忧惧。虽然不是正修真正的三摩提, 但清净的梵行心中,粗漏已伏,能以定力,使前五识,不起现行作用,故皆名为三 禅。 阿难!二禅光音天众,吸取圆满光明,成就音声,作为教化之体,显扬妙理, 起精进妙行,而生净乐,恬适自安,通於寂灭之乐,这一类名为少净天。 少净天众,虽通寂灭之乐,但仍有一净境的意念存在,再进一步,并净境的意 念亦空。净空现前,得悟虚空与净境,皆无边际,身心亦若太虚,无挂无碍,成寂 灭乐,这一类名为无量净天。 前一天的净乐,仅止於身心,再进一步,与依报世界,融而为一,合身心世界 ,为一圆满清净体,净德成就,妙乐无穷,自觉殊胜,以为是清净的极乐家邦,可 以安身托命,归返寂灭乐境了。这一类名为遍净天。 阿难!上说三天,六识已伏,不起现行作用,已得寂灭,具大自在,身心安然 不动,受无量乐;虽不是正得真修实证的三摩提,但安然的心中,欢喜毕具,故皆 名为三禅。 阿难!再次是三禅中的天众,苦因已尽,身心皆不再受任何逼迫,乐亦不受; 因知乐也不是常住不变的,仍是对待法,福业享尽了,久必坏灭,苦乐二心,同时 突然舍弃,粗重的相灭,苦乐不生,净福性现,如是一类,名福生天。 福生天众,双舍乐苦,未免偏空,更进一步,功行纯熟,能舍所舍两亡,舍心 圆融,空不碍有,有不碍空,胜解清净,所感的净福,亦没有遮蔽限碍,於这无遮 限的净福中,得妙随顺,穷未来际,随所愿求,爱乐自在,这样的一类,名为福爱 天。 阿难!从这福爱天中,再加进修,有两条超升的途径,一是直往广果天,另一 是绕道至无想天。 若以福爱天的妙随顺心,令一切众生,所求如意,於无量清净光明中,以慈、 悲、喜、舍四无量心,熏习禅定福德,使臻於圆满净明,以修证而住,这一类就名 广果天。 若以双厌苦乐的心,增修舍定,精研究竟,使舍无可舍,舍心亦舍,圆穷舍道 ,身心俱泯,心思缘虑,像寒灰凝然,一入此定,由於定力的加持,形体可以维持 五百大劫,不会坏灭。不过这等人既是以生灭心,为本修因,所以不能发明不生不 灭的自性。初生这天,须习定半劫,方得想灭,成无想定,至第四百九十九劫半, 想心又起,此定仍坏,有成有坏,终不是究竟涅盘。如是一类,名为无想天。 阿难!以上四天,一切世间的苦乐境界,所不能动,虽然不是到达无为的真正 不动地,仍存有所得的心,但有为的功用,到此已极纯熟,故通名四禅。 阿难!这四禅中,复有五种不还天,也就是上生这五种中任何一天,即不再回 到欲界受生。因为在欲界中,九品思惑习气,已经同时灭尽,苦乐两亡,欲界已不 是所能安居之地,必要和他的业感相同之处,方可安居。 阿难!苦乐两灭,就没有欣与厌二心交战於胸中,这一类名无烦天。 心中惟存舍的一念,收放自如,再没有别念参杂其间,更细究这舍念,亦了不 可得,欲想交杂,也没有对象了,这样一类名无热天。 以天眼观十方世界,朗然澄清,再没有外在的尘境障碍,内心也没有沉垢留滞 ,这样一类名善见天。 精妙的见性,既已现前,是见体已经清净,见的功用周遍,後又增修静虑,於 是如陶师的捏土为器,如铸所的□金造像,随心所欲,造化万物,自在无碍,这样 一类名善现天。 穷究诸念至於极处,而成一念,尽色性而至空性,进入空无边处的涯畔,色界 到此,已登峰造极,这样一类名色究竟天。 阿难!这五不还天,前四禅中四位天王,但仰闻佳名而已,不能亲知亲见。就 像现在的世间,旷野深山之中,有圣道场地,都是阿罗汉所居之处,而凡夫俗人所 不能知能见一样。 阿难!以上十八梵天,皆清净无侣,然仍有化生身,尚没有完全脱离身形的负 累,有色质可寻,故自色究竟天以下,总名为色界。 复次阿难!色色究竟天之顶,色界的边际上,再向上进升,以根有利钝,这其 间又有二种歧路:利根人於舍定心中,启发无漏的人空智慧,断尽思惑,慧光圆满 遍照,就可超出三界,脱离分段生死,证偏空理,成阿罗汉。复不以小果为足,进 修大因,便入菩萨乘,这样一类,名为回心大阿罗汉。 若在舍心,厌色而欣空,觉有身为碍,不得自在,於是修空观,灭身还无,亦 即销碍归空,这样一类,名为空处定,故报生空处天。 诸碍既然全销无馀,无碍之念亦不存在,其中惟第八的阿赖耶识全在,第七的 末那识,□乘半分入无微细,内缘八识,这样一类,名为识处定,故报生识处天。 空处定是灭色归空,识处定是灭空归识,到此色空两亡,识心亦灭,惟觉十方 寂然,再无所往,从此止步不前,这样一类,名为无所有处定,报生无所有处天。 识性即为如来藏性,从来就寂然不动,而凡夫天人,欲以灭尽定之力,穷研精 究,於本无穷尽中,强求穷尽,由於定力所逼,识性虽存,但不起现行作用,似尽 而实没有尽,这样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定,报生非想非非想处天。 以上四天,前二穷境,後二穷心。欲令心境俱空,故总名穷空;然凡夫外道, 不了人空之理,小果圣者,不达法空之理,不知心境当体即空,岂待销灭而後空。 若是从不还天修习圣道而来的,满八万劫,断尽思惑,即可超出三界成阿罗汉,这 样一类,就名不回心钝根阿罗汉。如果从无想各外道天而来,一味穷空究底,不知 归向圣道,惟修有漏禅定,迷於有漏天,作无为想,无多闻性,不知三界以内,根 本没有安身立命处,八万劫满,报尽自坠,依然随著自己的宿业,堕入轮回,流转 六道。 阿难!上说四空天,身心灭尽,□有定性现前,随化依正二报,自在受用,已 没有业果的色相。所以从空处至非想非非想处,皆名无色界。 阿难!以上除五不还天,为圣人所居外,其他六欲、四禅、四空等天,各天的 天人,都是凡夫,以曾修有漏善业,十善八定等所得的福乐果报,福报尽了,依然 要堕入轮回,随业流转。至於各天的天王,却不是凡夫,而是大乘菩萨,安住於三 摩提,游戏神通,假天王之位,以济物利生,成就自己的功德。渐次增进,回向菩 提道果,以入圣人之伦,所修乃楞严大定的妙修行路,他们已不再落轮回。 以上所说三界二十八天,都是由於不知本妙的觉性,本明的真心,原自清净本 然,一尘不染;以致从迷积迷,以妄逐妄,而妄生三界,复於三界之中,随著虚妄 的七趣漂流,舍生受生,依各自的业因,受各类的果报,不得休歇。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