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与种熏说 |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发信人: yunxiu@Lion (云岫散人), 信区: BudaHelp
标 题: 成唯识论之时间与种熏说的困难?
发信站: 狮子吼站 (Mon Mar 16 13:11:47 1998)
转信站: Lion
杨惠南先生在其所发表的论文 <成唯识论中时间与种熏观念的研究>
(见下文所引,摘录自台大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网站) 认为 <成唯识论>
之时间和种熏说 (俱时因果论) 无法成立。
贫道对此颇感困惑,究竟 "俱时因果论" 能否成立?希望各位大德能为
贫道解答这个问题,谢谢!
成唯识论中时间与种熏观念的研究
杨惠南
华冈佛学学报第5期
页249-273
五、成唯识论之时间和种熏说的困难
至此,我人得到两点结论:
(1) 不管是部派的有部、经部、大众部,或是唯识宗的
护法、胜军,都共同主张时间是建立在「现在」或「刹那」
之上的。 (即使是高唱「二世实有」的有部,也把三世看做
是世俗道理乃至分位有为相;详前文。) 唯一不同的是,经
部和唯识宗的护法、胜军,还进一步把「现在」或「刹那」
,建立在种生现、现熏种的因果关系之上。
(2) 各学派虽然都主张有现在或刹那,但对这两个词却
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其一是有部、经部、上座、胜军,他们
主张「现在」或「刹那」是有前後延续性的;例如,胜军认
为,在一「刹那」中,种生现或现熏种的因果关系是异时的
因果关系。其二是大众部和护法系唯识学者的主张,他们认
为「现在」或「刹那」是没有任何前後的延续性:就护法说
,种生现、现熏种乃是「如秤两头,低昂时等」的俱时因果
。
其次,就我人的研究看来,在这两种不同的时间观中,
护法系的俱时因果说是难以成立的,因为它与它的另一主张
--藏识无记说,是相违背的。底下是详细的论证:
首先,我人要指出,「变化」是因果法则最起码的条件
之一,因与果之间如果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差异,就没有因果
关系可言。这也是唯识诸论把种与种类分开的理由;述记卷
三解释「果俱有」(种子六义之一)时说:
依生现行果之种子名为俱有,不依引生自类名种
。何故尔耶?能熏生故,望异类故,果现起故,相易
知故。种望於种非能熏生,非异类故,非现起故,非
易知也,此中不说。(注46)
明显地,述记把「异类」做为种现与种种必须区别的理
由之一。这是依据瑜伽师地论所说「法与他性为因,亦与自
性为因」而推论出来的必然结果(详前文)。
260页
事实上,不但是种现之间的因果必须异类,种种之间也
必须是某种意义下的异类。此徵诸述记所说的「要因变异之
时,果方熟故」(注47),即可证明。
我人还相信,「变化」是必须预设「时间」的,至少必
须像龙树中论所说的那样:变化与时间是相互依存的 (详前
文)。 果真这样,那麽,种子生现行既是俱时因果,如何可
能「异类」而生?而现行熏种子既也是俱时因果,又如何可
能「异类」而熏?更令人担心的是:种现、现种的因果关系
当中,既然都是俱时因果,「没有时间」产生异类的变化,
那麽,旧种与新种之间必定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变化。如此,
当新种再次现行时,其现行果法必与旧种所生的现行果法完
全相同--世界成了一幕幕景色相同、剧情相同,却又永远放
映不完的无聊影片。而有情流转与还灭的理论,也因此破坏
殆尽了。
成唯识论的拥护者当然不希望得到这种结果。然而,要
避免这种错误,却只有底下两条路,而它们却又都是行不通
的:(1)现行果法有胜功能,能使新种异於旧种;(2)阿赖耶
识有胜功能,能使新种异於旧种。
就第 (1)点来说,这种来自於现行果法的,能使新种异
於旧种的力量,一定不是存在於旧种当中。因为,如果这力
量是旧种所本有的,那麽依据种熏的理论,这力量必是来自
旧现行中;其次,旧现行中的这种力量又来自何方?无疑地
,它来自於更旧的种子当中。然而,由於没有时间延续的预
设,就没有变化可言;没有变化,那旧旧种与旧种之间就没
有本质上的差别。这仍然没有办法避免前述那种无法建立流
转、还灭理论的谬误。因此,附属於现行法而能使种子产生
变化的力量必定来自於有情身心之外的他力,例如佛菩萨或
其他有情的影响力。也就是说,改变业果的力量,不再只是
有情自身的行为力量,还决定於其他有情或佛菩萨的影响力
。
这样的业力论,就有情的共业而言,也许是合理的,但
就纯粹的别业来说,却无论如何都是无法会通的;更何况一
切的现行果法都生自有情的本识种子,并没有真正严格意义
的「共业」可言。
261页
改变种子本质的力量既然不可能来自现行果法,那麽,
只有第 (2)条路可走,那就是:这力量乃是发自於阿赖耶识
当中。然而,什麽叫做发自阿赖耶识?发自阿赖耶识与发自
种子是相同的说法吗?明显地,这种力量不能发自种子,理
由已於前段说过。那麽,唯一的可能是发自阿赖耶识本身;
这似乎是说:阿赖耶识是一个具有殊胜功能的容器,不但能
够贮藏种子,还能赋给新旧二种在本质上生起变化的力量-
这是典型的「种识差别论」。种识差别论违背了唯识宗「种
识非一非异」的明训。这不但是成唯识论说它们「不一不异
」(注48),而且无著的摄大乘论卷上也说:「非彼种子有别
实物於中住,亦非不异。」而世亲的论释卷二更说:「若有
异者,彼诸种子应分分别,阿赖耶识刹那灭义亦不应成。」
(注49)这是说,如果主张种识差别论,那麽,阿赖耶识即成
了常住不变的心体了;这是主张阿赖耶识唯妄非真的护法唯
识所无法同意的,甚至也是无著、世亲本人所不能首肯的。
所以今人印顺说:
世亲释论曾这样说:「若有异者……阿赖耶识刹
那灭义亦不应成」,这是很可留意的!为什麽本识与
种子差别,本识就不成其为刹那灭呢?有漏习气是刹
那;楞伽曾明白说到。本识离却杂染种子,就转依为
法身,是真实常住,也是本论(摄大乘论)与庄严论说
过的。赖耶,在本论中,虽都在与染种融合上讲,是
刹那生灭;但它的真相,就是离染种而显现其实本来
清净的真心。真谛称之为不生灭的解性梨耶,并非刹
那生灭。本论在建立杂染因果时,是避免涉及本识常
住的……。(注50)
如此,假设使旧种与新种改变本质的力量来自於阿赖耶
识本身,那麽,必然引生连无著和世亲都无法同意的种识差
别论来。可见,最後一条路也是不通的。
其次,就算种识差别论的错误可以避免,也还有新困难
产生:首先,阿赖耶识必具有自我清净的本能,此即真谛所
谓的「解性黎耶」(注51);其次,阿赖耶识还必须具备流转
生死的本能,这却相似於天台的「性恶」说
262页
(注52)。 而这两点,都不是主张本识唯妄或本识无覆无记的
成唯识论所愿意同意的(注53)。
首先,何以主张改变种子本质的力量在阿赖耶识,就会
得到阿赖耶识是如来藏的因难呢?这是因为解脱、成佛的动
力,一定要与阿赖耶识相结合的关系。就无著的摄大乘论而
言,出世清净的可能性是建立在「从最清净法界等流,正闻
熏习种子」之上的(注54);就瑜伽师地论而言,出世间种分
成本性住种与习所成种两类,并说:「诸出世间法,从真如
所缘缘种子生。」(注55)另外,成唯识论卷二在批驳了护月
的唯本有说,难陀、胜军的唯新熏说之後,接著介绍了它所
宗重的护法义,那是和瑜伽师地论相似的本有、新熏俱有说
(注56)。不管这些论典所说的内容有多麽大的差异,它们都
有一个共同的特色,那就是把出世间的动力建立在种子之上
。然而,前文已经说过,没有时间之延续性的预设,所有的
种子都不可能有任何本质上的变化,因此,这些具有出世动
力的种子也就丧失了它们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无漏出世
种子的建立是多馀的,因为解脱还灭的动力不在种子之上,
而在阿赖耶识之上--阿赖耶识成了本具无量清净功德的如来
藏了。
其次,为什麽主张改变种子本质的力量在阿赖耶识,就
会导至阿赖耶识本具性恶的因难?这是因为性善或性恶的建
立,都应该具有相同的理由;建立性善说的那些理由,也都
可以做为建立性恶说的理由。建立性善说的理由是:如果解
脱的力量不是来自阿赖耶识本身,而是来自无漏种子,那麽
,由於没有时间延续性的预设,无漏种子即无法担负解脱还
灭的任务,所以,解脱的力量必定来自阿赖耶识本身--这是
阿赖耶识性善、阿赖耶识「以解为性」(注51)、阿赖耶识即
如来藏这种「性善」说的理由。同样地,阿赖耶识为什麽必
须是「性恶」的呢?因为,如果阿赖耶识本性非恶,恶性存
在於种子当中,那麽,由於没有时间延续性的预设,本具恶
性的种子无法生起变化,以致无法担负生死流转的任务,所
以,恶性不能存於种子当中,必须存於阿赖耶识当中--阿赖
耶识非性恶不可。
把阿赖耶识看做是性善的如来藏,这不是成唯识论的拥
护者所能接受的;把阿赖耶识看做是性恶的心体,这更
263页
不是成唯识论的拥护者所能接受的。然而,性善、性恶说却
是主张没有时间延续性的种识差别论,所无法避免的逻辑结
果。这样,坚持因果俱时而有的种熏理论,还能成立吗?
--
平生心迹爱林泉, 无是无非好学仙,
树密常闻莺燕语, 花明每见蝶蜂穿,
□行野径寻丹药, 静掩柴扉鼓素弦,
淡酒几杯忘俗虑, 醉馀且向北窗眠. -- 葆真山人
Ξ Origin: 狮子吼站 |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