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初地品第二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
       □                                                            □
       □     十        住         □        婆        沙      论    □
       □                                                            □
       □                                   龙    树    菩    萨  造 □
       □                                   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译 □
       □                                                            □
       □□□□□□□□□□□□□□□□□□□□□□□□□□□□□□□□

     ┌————————————————————————————————┐
     │             ◎   入   初   地   品   第   二   ◎              │
     └————————————————————————————————┘


       问曰:『汝说此语开悟我心甚以欣悦,今解十地意必多所利益。何等为十?』
       答曰:『
               此中十地法      去来今诸佛        为诸佛子故      已说今当说
               初地名欢喜      第二离垢地        三名为明地      第四名□地
               五名难胜地      六名现前地        第七深远地      第八不动地
               久名善慧地      十名法云地        分别十地相      次後当广说

       此中者大乘义中,十者数法,地者菩萨善根阶级住处;诸佛者,十方三世诸如来
   ,说者开示解释;诸佛子者,诸佛真实子诸菩萨是,是故菩萨名为佛子。过去、未来
   、现在诸佛,皆说此十地,是故言已说、今说、当说。菩萨在初地,始得善法味,心
   多欢喜,名欢喜地。第二地中,行十善道离诸垢故,名离垢地。第三地中,广博多学
   、为众说法、能作照明故,名为明地。第四地中,布施、持戒、多闻转增,威德炽盛
   故,名为□地。第五地中,功德力盛,一切诸魔不能坏故,名难胜地。第六地中,障
   魔事已,诸菩萨道法皆现在前故,名现前地。第七地中,去三界远、近法王位故,名
   深远地。第八地中,若天、魔、梵、沙门、婆罗门,无能动其愿故,名不动地。第九
   地中,其慧转明调柔增上故,名善慧地。第十地中,菩萨於十方无量世界,能一时雨
   法雨,如劫烧已普澍大雨,名法云地。』

       问曰:『已闻十地名,今云何入初地?得地相貌及修习地?』
       答曰:『
               若厚种善根      善行於诸行        善集诸资用      善供养诸佛
               善知识所护      具足於深心        悲心念众生      信解无上法
               具此八法已      当自发愿言        我得自度已      当复度众生
               为得十力故      入於必定聚        则生如来家      无有诸过咎
               即转世间道      入出世上道        是以得初地      此地名欢喜

       厚种善根者,如法修集诸功德,名为厚种善根;善根者不贪、不恚、不痴,一切
   善法从此三生故,名为善根;如一切恶法,皆从贪、恚、痴生,是故此三名不善根。
   阿毗昙中种种分别,欲界系,色界系,无色界系,不系,合为十二有心相应、心不相
   应合二十四,此中无漏善根,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修集,馀九菩萨地中修集,又
   未发心时亦修集;或一心中有三,或一心中有六,或一心中有九,或一心中有十二;
   或但集心相应、不集心不相应,或集心不相应、不集心相应,或集心相应亦心不相应
   ,或不集心相应、心不相应,是诸善根分别,如阿毗昙中广说。此中善根为中生求无
   上道故,所行诸善法皆名善根;能生萨婆若智故,名为善根;行於诸行者,善行名清
   净,诸行名持戒,清净、持戒次第而行,是持戒与七法和合故为善善行。何等为七?
   一惭、二愧、三多闻、四精进、五念、六慧、七净命净身口业,行此七法具持诸戒,
   是名善行诸行。又经说诸禅为行处,是故得禅者,名为善行诸行。此论中不必以禅乃
   得发心,所以者何?佛在世时,无量众生皆亦发心不必有禅,又白衣在家,亦名为善
   行。善集资用者,上偈中所说。厚种善根、善行诸行,多供养佛、善知识护,具足深
   心,悲念中生信解上法,是名资用;又本行善法必应修行善根,亦名资用。所谓布施
   、忍辱、质直不谄,心柔和同止,乐无愠恨性殚尽,不隐过,不偏执,不很戾,不诤
   讼,不自恃,不放逸,舍骄慢,离矫异,不赞身,堪忍事,决定心,能果敢,受不舍
   ,易教授,少欲知足乐於独处,如是等诸法随行已,渐能具足殊胜功德,是法未坚牢
   故,名为本行。若离是法不能进得胜妙功德,是故此本行法与八法和合故,为初地资
   用。善供养诸佛者,若菩萨世世如法,当多供养诸佛。供养有二种,一者善听大乘正
   法若广若略,二者四事供养恭敬礼侍等,具此二法供养诸佛,名为善供养诸佛。善知
   识者,菩萨虽有四种善知识,此中所说能教入大乘,具诸波罗蜜,能令住十地者。所
   谓诸佛菩萨及诸声闻,能示教利喜大乘之法令不退转。守护者,常能慈愍教诲,令得
   增长善根,是名守护。具足深心者,深乐佛乘无上大乘一切智乘,名为具足深心。』

       问曰:『无尽意菩萨,於和合品中,告舍利弗,诸菩萨所有发心皆名深心。从一
   地至一地,故名为趣。心增益功德故名为过心;得无上事故名为顶心;摄取上法故名
   为上心;现前得诸佛法故,名为现前心;集利益法故名为缘心;通达一切法故,名为
   度心。所愿不倦故名为决定心;满所愿故名为喜心;身自成办故名无侣心;离败坏相
   故名调和心;无诸恶故名为善心;远离恶人故名不杂心;以头施故名难舍心;救破戒
   人故名持难戒心;能受下劣加恶故名难忍心;得涅盘能舍故名难精进心;不贪禅故名
   难禅定心;助道善根无厌足故名难慧心;能成一切事故名度诸行心;智慧善思惟故,
   名离慢、大慢、我慢心。不望报故,是一切众生福田心;观诸佛深法故名无畏心;不
   障碍故名增功德心;常发精进故名无尽心;能荷受重担故名不闷心。

       『又深心义者,等念众生普慈一切,供养贤善悲念、恶人尊敬师长,救无救者、
   无归作归,无洲作洲,无究竟者为作究竟,无有侣者能为作侣,於曲人中行质直心,
   败坏人中行真正心,腴谄人中行无谄心,不知恩中行於知恩,不知作中而行知作,无
   利益中能行利益,邪众生中行於正行,□慢人中行无慢行,不随教中而不愠恚,罪众
   生中常作守护,众生所有过不见其失,供养福田随顺教诲受化不难;阿练若处一心精
   进,不求利养、不惜身命。复次,内心清净故,无有诳惑;善口业故不自称叹,知止
   足故不行威迫;心无垢故行於柔和,集善根故能入生死,为众生故忍一切苦。菩萨有
   如是等深心相不可穷尽,汝今但说深心相何得不少?』

       答曰:『不少也!无尽意,总一切深心相在一处说,而此中分布诸地,此十住经
   ,地地别说深心相,是故菩萨随诸地中皆得深心,深心之义即在其地。今初地中说二
   深心,一者发大愿,二者在必定地,是故当知随在十地善说深心。汝说何得不少?是
   事不然!悲心於众生者,成就悲故名为悲者。何谓为悲?悼愍众生救济苦难,信解诸
   上法者,於诸佛法心力通达,发愿我得自度已当度众生者,一切诸佛法愿为其本,离
   愿则不成,是故发愿。』

       问曰:『何故不言我当度众生?而言自得度已当度众生?』
       答曰:『自未得度不能度彼。如人自没於泥,何能拯拔馀人?又如为水所漂不能
   济溺,是故说我度已当度彼。如说:

           若人自度畏        能度归依者        自未度疑悔        何能度所归
           若人自不善        不能令人善        若不自寂灭        安能令人寂

   是故先自善寂而又化人。又如法句偈说:

           若能自安身        在於善处者        然後安於人        自同於所利

   凡物皆先自利後能利人。何以故?如说:

           若自成己利        乃能利於彼        自舍欲利他        失利後忧悔

   是故说自度已当度众生。』

       问曰:『得何利故能成此事入必定地?又以何心能发是愿?』
       答曰:『得佛十力能成此事,入必定地能发是愿。』

       问曰:『何等是佛十力?』
       答曰:『佛悉了达一切法因果,名为初力。如实知去来今所起业果报处,名为二
   力。如实知诸禅定三昧,分别垢净入出相,名为三力。如实知众生诸根利钝,名为四
   力。如实知众生所乐不同,名为五力。如实知世间种种异性,名为六力。如实知至一
   切处道,名为七力。如实知宿命事,名为八力。如实知生死事,名为九力。如实知漏
   尽事,名为十力。为得是佛十力故,大心发愿入必定聚。』

       问曰:『凡初发心皆有如是相耶?』
       答曰:『或有人说,初发心便有如是相,而实不尔。何以故?是事应分别不应定
   答。所以者何?一切菩萨初发心时,不应悉入於必定;或有初发心时,即入必定;或
   有渐修功德,如释迦牟尼佛,初发心时不入必定,後修集功德值然灯佛得入必定。是
   故汝说,一切菩萨初发心便入必定是为邪论。』

       问曰:『若是邪论者,何故汝说以是心入必定?』
       答曰:『有菩萨初发心即入必定,以是心能得初地,是人故说初发心入於必定。
   』

       问曰:『是菩萨初心,释迦牟尼佛初发心,是心云何?』
       答曰:『是心不杂一切烦恼,是心相续不贪异乘,是心坚牢一切外道无能胜者,
   是心一切众魔不能破坏;是心为常,能集善根;是心能知有为无为,是心无动,能摄
   佛法;是心无覆,离诸邪行;是心安住,不可动故;是心无比,无相违故;是心如金
   刚,通达诸法故;是心不尽,集无量福德故;是心平等,等一切众生故;是心无高下
   ,无差别故;是心清净,性无垢故;是心离垢,慧照明故;是心无垢,不舍深心故;
   是心为广,慈如虚空故;是心为大,受一切众生故;是心无碍,至无障智故;是心遍
   到,不断大悲故;是心不断,能正回向故;是心众所趣向,智者所赞故;是心可观,
   小乘瞻仰故;是心难见,一切众生不能【者见】故;是心难破,能善入佛法故;是心
   为住,一切乐具所住处故;是心庄严,福德资用故;是心大愿,持戒资用故;是心选
   择,智慧资用故;是心淳厚,以布施为资用故;是心大愿,持戒资用故;是心难沮,
   忍辱资用故;是心难胜,精进资用故;是心无□碍,慈心深故;是心根深,悲心厚故
   ;是心悦乐,喜心厚故;是心苦乐不动,舍心厚故;是心护念,诸佛神力故;是心相
   续,三宝不断故。如是等无量功德庄严初必定心,如无尽意品中广说。是心不杂一切
   烦恼者,见谛思惟所断,二百九十四烦恼,不与心和合故,名为不杂。是心相续不贪
   异乘者,从初发心相续来,不贪声闻、辟支佛乘,但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为
   相续不贪异乘。如是等四十句论,应如是知。』

       问曰:『汝说是心常,一切有为法皆无常。如法印经中说,行者观世间空无有常
   ,而不变坏。是事何得不相违也?』
       答曰:『汝於是义不得正理,故作此难。是中不说心为常,此中虽口说常,常义
   名必定初心生,必能常集诸善根读休不息故,名为常。生如来家者,如来家则是佛家
   。如来者,如名为实,来名为至,至真实中故名如来。何等真实?所谓涅盘,不虚诳
   故是名如实。如经中说:佛告比丘,第一圣谛无有虚诳,涅盘是也。复次,如名不坏
   相,所谓诸法实相是;来名智慧,到实相中通达其义故,名为如来。复次,空、无相
   、无作名为如,诸佛来至三解脱门,亦令众生到此门故,名为如来。复次,如名四谛
   ,以一切种见四谛故,名为如来。复次,如名六波罗蜜,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
   进、禅定、智慧,以是六法来至佛地故,名为如来。复次,谛、舍、灭、慧四功德处
   ,名为如,以是四法来至佛地故,名为如来。复次,一切佛法名为如,以是来至诸佛
   故,名为如来。复次,一切菩萨地,喜、净、明、□、难胜、现前、深远、不动、善
   慧、法云,名为如,诸菩萨以是十地来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为如来。又以如
   实八圣道分来故,名为如来。复次,权智二足来至佛故,名为如来。如去不还故名为
   如来。如来者,所谓十方三世诸佛是,是诸是诸佛家名为如来家。今是菩萨行如来道
   ,相续不断,故名为生如来家。又是菩萨必成如来故,名为生如来家。譬如生转轮圣
   王家有转轮圣王相,是人必作转轮圣王,是菩萨亦如是。生如来家,发是心故,必成
   如来,是名生如来家。如来家者,有人言,是四功德处,所谓谛、舍、灭、慧。诸如
   来从此中生故,名为如来家。有人言,般若波罗蜜,及方便,是如来家。如助道经中
   说:
           智度无极母        善权方便父        生故名为父      养育名为母

   一切世间以父母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为家。有人言,善、慧名诸佛家,从是二法
   出生诸佛,是二则是一切善法之根本。如经中说: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
   是母,是二和合名为诸佛家。如说:

           菩萨善法父        智慧以为母        一切诸如来      皆从是二生

   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诸佛家,从此二法生诸如来。此中般舟三昧为父,大悲为
   母;复次,般舟三昧是父,无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说:

           般舟三昧父        大悲无生母        一切诸如来      从是二法生

   家无过咎者,家清净故。清净者,六波罗蜜、四功德处、方便、般若波罗蜜、善慧、
   般舟三昧,大悲诸忍是诸法清净无有过故,名家清净。是菩萨以此诸法为家,故无有
   过咎。转於过咎、转於世间道,入世世上道者,世间道名即是凡夫所行道。转名休息
   ,凡夫道者不能究竟至涅盘,常往来生死,是名凡夫道。出世间者,因是道得出三界
   故,名出世间道。上者妙,故名为上。入者正行道,故名为入。以是心入初地,名欢
   喜地。』

       问曰:『初地何故名为欢喜?』
       答曰:『
           如得於初果        究竟至涅盘        菩萨得是地      心常多欢喜
           自然得增长        诸佛如来种        是故如此人      得名贤善者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须陀洹,善闭三恶道门,见法、入法、得法,住坚牢法,不
   可倾动,究竟至涅盘。断见谛所断法故,心大欢喜,设使睡眠、□堕不至二十九有。
   如以一毛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滴,苦已灭者如大海水,馀未灭者如
   二三滴,心大欢喜。菩萨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来家。一切天龙、夜叉、乾闼婆、阿
   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目侯】罗伽、天王、梵王、沙门、婆罗门、一切声闻、
   辟支佛等,所共供养恭敬。何以故?是家无有过咎故,转世间道、入出世道,但乐敬
   佛得四功德处,得六波罗蜜果报滋味,不断诸佛种故,心大欢喜。是菩萨所有馀苦,
   如二三水滴,虽百千亿劫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於无始生死苦,如二三水滴,所可
   灭苦如大海水,是故此名为欢喜。』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