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发信人: iuo.bbs@bbs.nchu.edu.tw (晓逸), 信区: Buddhism 标 题: 三十七道品讲义--五力篇(前言1) 发信站: 中兴大学计中 BBS 站 (Wed Sep 20 10:02:59 1995) 转信站: Feeling!news.nchu!nchu 来 源: iuo.bbs@bbs.nchu.edu.tw (晓逸) □□□□□□□□□□□□□□□□□□□□□□ □ □ □ 三 十 七 道 品 讲 义 □ □ □ □ 释 证 严 著 □ □□□□□□□□□□□□□□□□□□□□□□ ┌————————┐ │ 五 根 篇 │ └————————┘ ●信力 ●精进力 ●念力 ●定力 ●慧力 我们已经讲完「五根」,具足这五种善根後,仍然要加强坚固其力量,否则有根 无力,根一样会败坏,所以我们一定要再增加根力。 止观辅行问云: 「名同於根,何须更立?」 「善根虽生,恶犹未破,更须修习, 令根增长,根成恶破,复名为力。」 「名同於根,何须更立?」既然「五根」与「五力」的名称都一样,为何要将它 分别,根之外再加上力呢?「善根虽生,恶犹未破,更须修习,令根增长,根成恶破 ,复名为力。」意思是善根虽然已经生出,四念处的道理也了解,但是必须再往下扎 根,坚定稳固它的附著力,而且恶习尚未破除,所以要再修习善念,使善根增长。 此处所谓的「恶」,是指我们平常的习气,虽说「人之初,性本善」,人的善根 是与生俱来的,但是我们的习气从无始劫以来,就由过去生带至此生,而且又加上现 在社会各种形态的污染,和社会观念混杂在一起,而产生「恶」。 举一譬喻来说,佛教像一个□炉,众生的陋习就像废铁、杂铁一样;佛教以佛法 灌输我们的精神、洗净我们的心地,我们听到佛法的时候,觉得佛陀的教育及佛法的 开导真是非常有道理,并且当场觉悟自己过去所做皆非;自觉错误而自我反省,如同 废铁在热炉中已经被火烤热烧红,并且开始软化。但是这些热红的软铁若没有继续烧 烤,一旦火势渐小,它还是会冷却,还原成本来的废铁,一点杂质都没有除掉。 众生的习气都是如此,听了佛法之後,觉得非常有道理,但是若没有接受人事的 磨练,仍然不会有任何改变,所以我们一定要在人与事中互相接触,才有真正磨练的 机会。因此我常常将人事的的磨练比喻成一只铁锤,所谓「打铁趁热」———当一个 人接受佛法之後,觉得过去皆非,今日开始要创造真正的人生;那麽我们就要在建立 这种人生观时,立刻以人事磨练来鞭策,使做到事理圆融、人事圆满的程度。 所以,人事磨练是慈济工作最好的大铁锤,它除了启发人的良知之外,还可以鞭 策人发挥良能。因此,想要使善根萌生并增强它的力量,除了佛法精神的教育之外, 还必须加以人事的磨练。 § 「信」 为 生 命 之 所 寄 § 我曾经亲身接触过一个人生实例,这是一个心理有障碍的青年,从小就失去父亲 ,由母亲抚养长大。因为他是独子,所以母亲更加疼爱他,将一生的爱都给了儿子, 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直到他十二岁那年,母亲病重垂危,只好在临终前为他找个可 靠并且肯照顾他的监护人,最後他请儿子的堂兄及堂嫂来代他抚养。 因为他父亲在家中排行老么,他的堂兄与他父亲的年龄非常相近。他母亲放心地 将他交托给他们夫妇,希望他们把他当做亲生儿子来爱护、抚育,使他长大成人。 他的堂兄、堂嫂受了他母亲再三托付,真的对他百般呵护,甚至比自己的亲生子 更加疼爱,於是,堂嫂如同亲生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疼爱他,结果使他变得非常依 赖,而产生一种恋母情结。 他读高中时,功课非常好,但是学校课业对他的精神造成很大的压力,而且他觉 得同学排斥他、嫉妒他。在这种情形下,他渐渐地与人隔离、远离人群,然而对嫂子 的依赖性却越来越强烈。有一次他由於心情烦闷,觉得孤立无依,一回到家就向堂嫂 倾诉,并全身投进堂嫂的怀抱中,如同子女向母亲诉苦一般,将所有的情绪发□出来 。经过这一次的亲□行为後,他忽然觉得自己对堂嫂的感情变得很复杂,但是他嫂子 对他的亲□拥抱,是非常单纯的母性之爱,是一种关心与鼓励的安抚与慰藉.... .。没想到这种无比温存、万般关切的动作,竟让他想入非非,产生不健康的心理, 一看到堂嫂就觉得自己有罪恶感,内疚极深。 在学校,他坐立不安,觉得同学不但嫉妒他,而且已经知道他的□密。其实,大 家都一样照常上学念书,并不知道什麽;只是他自己的心理在作怪,疑神疑鬼,看到 同学三五成群在谈话,便认为大家都在谈论他、排斥他。他平时成绩很好,所以老师 会在课堂上表扬他,现在老师请他出来受表扬时,他就觉得老师好像已经知道他的事 ,并且故意以反面来教导他。而这些事情一定是同学们告的密,所以他一看见老师, 就起一份罪恶、惭愧的心。 老师看他的成绩好,但是近日精神却有点恍惚,不能安定,於是特别找他个别辅 导,温和地问他原因,并表示自己真正的关心与鼓励,最後又提醒他要努力用功,不 可胡思乱想。 他放假回家,一走到自己的村庄,看见堂嫂既想亲近,又想逃避,走在路上或田 间,见人对著他笑,他就觉得人家心怀鬼胎;若是不跟他打招呼,就以为别人已经知 道他犯的罪,所以他再也不敢住在自己家理,赶紧逃回台北,住进学校宿舍。 总而言之,经过这一次的打击之後,他失去了定力,本来学识能力很强的他,再 也无法保持学业成绩的水准,一直对自己缺乏信心。最後他发现自己有严重心理问题 ,於是主动地去找心理医师解决。心理医生耐心的开导他,使他的情绪在短期内安抚 下来,重新努力用功,学业成绩才又突飞猛进;但是没多久,他的杂念妄想及罪恶感 又开始作祟,结果成绩再度一落千丈,心理问题也更加严重,到处疑神疑鬼,精神恍 惚,散乱不定。 有一天他走在街上,不幸被一辆摩托车从後面撞来而受伤倒地,被人送到医院急 救後,他的堂兄、堂嫂及老师、同学全都赶到医院照顾他,每个人都非常关心他的病 情。但是别人的关心与照顾,对他而言却是一种侮辱,因为他认为大家都觉得他自己 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并且认为这样怜悯他是件非常可耻的事。老师知道他的情形後 ,就告诉大家让他独立,不要始他产生自卑感。两三天之後,他见大家都不来探望他 ,竟然觉得所有人都放弃他。 後来,心理医生又再度到医院找他,不断加以辅导,当他的病情渐渐稳定,身体 慢慢康复後,心理医生便带他出院。他与医师共同相处了一段时间,在这期间内,他 的心情非常平静、稳定。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後,他独自出门,走在台北西门町的街上 ,碰到一群人围聚在一块说长论短,不知是在咒骂何人。他无意间听到人家说「这种 人最没有用,应该去死」,便误以为连不认识他的人都叫他去死,那自己还活在这世 界上做什麽呢?根本毫无意义与价值。 此时他觉得所有鼓励他的人都在欺骗他,因此萌生自杀的念头,认为自己活在人 间没有什麽用,於是跑到淡水河的某一水门,割腕自杀,等到被人发现时,他已经失 血过多而昏迷不醒了。後来仍然被送到医院急救,这次他真的是从死神的手□被救回 来。在他养病的这段时间,所有的人都尽量避开,让他冷静地接受心理医师的照顾与 辅导,终於在这次的医治下,他的身体不但恢复健康,心理也不再异常。听说几年来 ,他一直非常平静,大学也毕业了,并且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 但是他康复的这段时间□,曾经对我说,自己虽然久无发病的迹象,却仍然对自 己的信心不够坚定,没有把握是否日後都能如此顺利正常。这是以前我所遇到的一位 年轻人的人生经历,很庆幸的是,这几年来,他没有再发生任何异常情况,可见他真 的已经平静稳定下来了。 § 多 一 分 信 任 少 一 分 疑 念 § 宗教除了要使我们看开人生之外,还要教我们萌生善根,也就是往下扎根,稳固 基础与根本。刚刚我所提到的这位年轻人,虽然大家都鼓励他上进,使他产生信心, 但是信根尚未稳固,尽管他有一段时间非常平静,但是仍有自我伤害的心理,这就是 根基不稳,力量不足;如果他的自信心能增加力量,那麽,自然能排除外界许多无关 自己的是非。其实别人无心的眼光看他,他却当作有色的眼光,别人无意批评的言语 ,他却认为人家对他有所龃龉;而堂兄、堂嫂将他视如自己的孩子,他却对堂嫂环抱 抚慰的母爱之情产生复杂的感觉,而自觉罪不可赦,总是以为他破坏了人伦、丧失善 念而造下罪恶。 这就是对自我信心的力量太弱的关系。我们学佛就是要拨开人生的是非,尤其是 心理作祟的问题,更要尽快解决。这□所谈的,就是要加强「五根」的力量,一个人 看开宇宙的真理後,要将此信念与精神往下扎根,加强信根的力量,产生信力,除了 能相信别人之外,还能相信自己。 所以我常常说,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也没有我不信任的人,或不原谅的 人;如果我们能具足此「三无」,则能使心理健康并正常发展,而自然会宽容人、爱 人、信任人。若对人有疑心,就无法爱人;对人有疑念,就无法原谅人;对人有疑惑 ,就无法相信人。你否定了世间的一切,当然对自己的信念也消失了,学佛就是要坚 定我们的信根,也要坚定我们的信念。所以这段文中说「善根虽生,恶犹未破」,虽 然善根已经萌生出来,但是坏的观念尚未洗除,因此应该更进一步自我锻□,善加修 习,加强善根的力量,若能如此,则能破除恶习。 总之,根的力量一定要增长强化。如同农夫耕种田地一样,施肥时要分别肥料的 用途;保护作物的叶子,还是加强根部生长,都有一定的施肥方法。现在我们应该加 强根部的力量,如此自然能灭除罪恶;多一分信心,就能减少一分疑念。方才所说的 这个青年,就是缺乏信心,所以会生疑念,若能加强信心就可减少疑念,并能增加力 量;所以「信根」之後还要加上「信力」。 § 五 力 是 五 根 的 增 上 § 「五根」接著谈到「五力」,力就是加强根的力量,有根无力也无法成就我们的 道业。发多大的心就有多大的福,发多大的愿就有多大的力;也就是说发心发愿之後 ,还必须身体力行,若只是发愿而不去推行、不好好去实践,那麽,愿再大也只是虚 愿而已。所以发愿之後,就把善念牢植於心中,这称为善根;而加强根的力量,身体 力行,就称为愿力。愿与力要平衡,力才能推动愿的实现,所以力是非常重要的。力 就是动作,就是身体力行。 最近大家都很忙碌,我们的工作房不只是大家在工作,连台北来的几位老菩萨也 跟著从早忙到晚,帮忙完成这些加工产品,她们的手若多动一下,我们的成品就多增 加一块,一天中无数的分分秒秒过去,她们的手也跟著进行无数次的动作;诸位同修 也是一样,一大早坐上工作台,手握著机器,电源一开,电动机器就开始转动,大家 的手也不断地操作机器,而产品就一块一块地生产出来,这便是「动作」———力。 我们若有心要自力更生来修行,依靠自己的力量来维持生计,这份愿当然是很好的, 但是你若只坐在那儿不肯操作,要怎麽自力更生呢?所以既然有这样的心愿,就要去 劳作。 我们慈济医院成立的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为了庆祝慈院周年纪念日,每一位莅 临参加的大德都有一份纪念品,大家为了节省额外的支出,所以亲自制作,因此後面 也有一批工作人员在赶工。像吴教授这麽大的年纪,也和大家一样,如此关心这件事 ,热心地教导大家,虽然他在台风天回去学校两天,准备开班授课,但是又在台风天 赶回来,这就是他的关心,而且他把这份关心转化为力量。若是他只在口头上说说, 只坐在台北家中关心,那麽,今天也不会有这些成果。他关心就表现在行动中,从台 北来指导我们,在他教导我们工作的这段时间□,为了准备下学期的课业,於费南台 风来临时赶回台北。两天後虽然亚力士台风又侵袭本省,但是他仍然冒著风雨赶来花 莲。 你们看看,这就是愿心所表现出来的愿力,这样,我们才能完成那些成品;总之 ,这就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运用佛陀的教育。所以,只要我们心中发愿,就不能减少这 份表现於行动的动作,这就叫作力量,有力才能有成就,因此「根」上要再加「力」 ,以完成道业。 「五根」与「五力」的名称相同,首字都是信、进、念、定、慧。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