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力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发信人: iuo.bbs@bbs.nchu.edu.tw (晓逸), 信区: Buddhism 标 题: 三十七道品讲义--慧力(1) 发信站: 中兴大学计中 BBS 站 (Sun Oct 8 21:17:41 1995) 转信站: Feeling!news.nchu!nchu 来 源: iuo.bbs@bbs.nchu.edu.tw (晓逸) □□□□□□□□□□□□□□□□□□□□□□ □ □ □ 三 十 七 道 品 讲 义 □ □ □ □ 释 证 严 著 □ □□□□□□□□□□□□□□□□□□□□□□ □□□□□□□□□□□□□□□□□□□□□□ □ □ □ 第 五、 慧 力 □ □ □ □□□□□□□□□□□□□□□□□□□□□□ 『 四 念 处 之 慧 , 照 了 一 切 诸 法 , 若 慧 根 增 长 , 则 能 除 一 切 邪 妄 之 执 , 破 一 切 偏 小 之 慧 , 故 名 慧 力 。 』 「四念处之慧,照了一切诸法」。这□所谓的「慧」,是透彻了「四念处观」而 产生的「慧」,「四念处」我们以前已经说过,是对「身」、「受」、「心」、「法 」的四种观察法,只要仔细观察,谨慎思考,就能了透这四种真谛道理,然後产生「 智慧」。 「照了一切诸法」———为何四念处之慧,能照彻所有万法呢?这是说我们的智 慧如心灵之光,之所以不能明白人生的道理,是因为我们的心地黑暗,愚痴无明,「 无明」即心内欠缺一份光明。其实,这份心灵之光是人人具有的,只是被各种色彩遮 盖了。好像一盏灯一样,本来是一个会发光的物体,只要接通电源就马上发出亮光, 但是如果它被外物遮盖包围,光亮就无法照射到外面;并非它不会发光,而是外壳被 盖住了。 我们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原有的慧性,有一份心念的慧光,因为被「无明 」遮蔽,而使得这份慧光无法自照。倘若我们能透彻四念处的道理,就像拿开电灯外 围的遮盖物一样,光亮能够照设四方,所以说「四念处之慧」,照了一切诸法。」— ——只要将遮盖慧光的障碍物拿开,就能够放出光明,照耀外界的种种人、事、物、 理。 「若慧根增长,则能除一切邪妄之执,破一切偏小之慧。」如果能曾强慧根的力 量,并且将其应用於生活上,就能减除一切邪妄的执著;「邪」是邪思———不正确 的想法。 § 慧 光 切 破 生 之 茧 壳 § 我们应该了解,并不是我们没有头脑,只是我们的思想、观念有所偏差。学佛就 是要破除一切邪妄的执著。知识与真理是我们应该了解与认识的,懂得道理之後,还 必须去实行,急道而不行道,就是「偏邪」;知而不行也是偏差,偏在那□呢?就是 偏於狭小的智慧———我思、我见、我执。 学佛若想付出自己最大的力量,去为众生服务,一定要先破除这种小我的心理。 好像一只小鸡一样,必须啄破蛋壳,才能脱壳而出,然後从小鸡长成大鸡,大鸡才能 再生蛋,孵小鸡。 我们学佛就是如此,众生的无明,如同被一层硬壳包围遮盖,想追求佛道、开启 智慧,就必须像小鸡一样,破壳而出,才能够见到宇宙天地的光明,否则,永远被包 在壳□面,暗无天日;这就是偏小的智慧。论语说:「学而时习之。」「学」者「觉 」也,学是觉的开始,觉是学的终点,觉与学两字,只有下半部的字形不同;学的下 半部是「子」字,觉的下面是「见」字。 「学」的字形像鸡子破壳而出的样子,因为「学」的上半部如破裂成两半的蛋壳 ,如果蛋壳不破,则鸡子永远被包在椭圆形的硬壳内,见不到天地之光明。我们凡夫 心就是这样,像被一层壳包围住,若想要学佛,就必须先突破这层壳,所以「学」就 是「觉」,去除蒙蔽而觉悟,而且必须「学而实习之」,时时刻刻去温习。「习」字 是由「羽」字和「日」字所构成,如鸟学飞,有日日不间断、屡次振羽学飞的意思。 鸟类刚展翅学飞之时,不能飞远,尽管如此,仍然要不断练习,飞到高处时若掉下来 ,还是一样要继续挥动翅膀往上飞。 一只鸟脱壳而出,只见到天地仍是不够的,必须再学习飞翔、训练翅膀的力量, 才能非得高、飞得远,逍遥自在,翱翔於天地宇宙之间。我们学佛若能增长慧根,就 不会执著於邪妄;能破除邪妄的执著,自然能去除一切偏狭的小慧。「偏」就是不正 、不普遍,偏於某一种法、某一种角落,因此我们一定要时时自我训练,所谓「物以 类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必须善加选择,慎择有智慧的人,时常亲近 他,多向他学习。 § 君 子 喻 於 义 , 小 人 喻 於 利§ 「常避无义,不亲愚人」,人生在世,首重此「义」字,「义」即行所当行的意 思;我们既然要学佛、学做人,最忌不义,不义就是无义,无义就是贪利。所以孔子 说:「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小人完全贪图利益,而君子却重义轻利,君子和 小人的差别就在於义与利之间而已。所以,我们学佛必须要远离不义,要做个有义的 人,不可做无义的人。 想要避开无义的事,就得「不亲愚人」,愚者就是没有智慧的人,没有智慧的人 完全只为自己著想、以自己为中心,自私自利。我们必须时时「斯从贤善」,常常追 随贤人善士,若能时常追随贤人,就可以增长智慧;若时时附从善人,就会常常增加 福德。贤人能增长我们的智慧,善人能培养我们的福德,所以我们要多多亲近附从贤 善之人,接受他们的影响与引导。 我们若附从愚痴者,也会受其影响与感染,所以大家要谨慎注意,善加选择,能 附从贤善之人,自然能受他们的感化,这就是「思从贤善,亲附上士」。 这几句偈文,就是有关於「慧力」的培养,我们要如何才能产生智慧的力量呢? 智慧,就是从世间万法中产生的,我们要多多历练,若能常常历练,自然可以增长智 慧。常言道:「不经一事,不长一智」,若能多接触人事、多一份经验,就可以多增 长一份智慧,所以日常生活上的人与事,深具历练我们智慧的功能。 有人说,人性是不固定的,每一个人都有「不定性」。也有人说善恶无定性—— 善恶的标准,很难做一个固定的评价,但我们可以由人的行为来判断善行或恶行。一 个人是智慧或愚痴,可以观察此人平时所喜好亲近的人、事、物,以便作为评断的依 据。 所以慧远大师教导後学者,首先就是劝人远离不义,舍弃私利,亲近有义。 「不亲愚人」,愚是愚痴的意思,人生在世,不知从何而来?更不知往何处去? 在这茫茫的人生旅途上,我们应该寻找自己将来的去处,而学佛就是要找寻一个正确 的方向。假如我们常常亲近愚痴的人,则前途将茫茫然,方向也容易有偏差,所谓「 差之毫□,失之千里」。所以论语□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 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矣。」希望大家能得一善而拳拳服膺,不要忘记。 君子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而小人却只求饮食的甘美与居处的安适。君子 既不求山珍海味的饮食,也不求高楼大厦的居处,看轻物质上的享受,也看淡了私利 、远离利欲,不去追逐。而且必须做的事唯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 焉。」平时待人接物须敏捷勤快(敏是智慧),谨慎深思,选择有意义的事情、亲近 正义之道,并跟从贤德之人。 古人说「舍生取义」,我们学佛行菩萨道,就是要学这些,要看开小我,完成大 我;也可以说学佛的目标———只要能使众生得到安乐,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这叫 做「敏於事」,运用智慧深思,观察世间的人与事,从事有意义的行动。除了选择有 意义的行为之外,对於言语也必须非常谨慎,这就是「慎於言」。我们不可说些无益 的道理,而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一步一步地引导众生走入菩萨的道路中。 这就是学佛者所应该追求的事,孔子教育世俗人立身处世的道理,都已到达这种 境界了,更何况是我们学佛者,以超然的精神来处世与教育众生,更应该要以身作则 。所以「就有道而正焉」,是指亲近有道德仁义的人,以导引我们走上正途;若是不 慎而亲近愚人,就会使我们误入迷津。因为愚痴的人重利轻义,我们自己已经迷惑不 清了,若再亲近愚者,很容易随波逐流,舍义求利、迷失自我。所以,我们一定要非 常谨慎,选则自己应该亲近的人,若能做到这样,才是真正好学之人。 这就是孔子教导学生应该如何取舍的方法。我们要取义舍利,亲近有仁义道德的 人,远离愚痴贪利的人,才能真正奉行孔子的教法;也就是说,「不亲愚人」,「就 有道而正焉」,才是真正求学行道的人。 所以远公又接著说:「思从贤善,亲附上士。」我们必须时时刻刻选择贤人善士 去亲近跟随,并处处学习,因为贤德的人可以引导我们增长慧根与慧力,使我们的智 慧增长,而善心人士可以引导我们增加福德。学佛就是要修福与修慧———福慧双修 ,慧能成贤,福则能成善,所以我们要好好选择随从贤善之人。 「亲附上士」就是说,我们要加入菩萨的行列,并且亲自身体力行,走上菩萨的 道路,并不是亲近附从贤人就好了,还要进一步加入身体力行的行列中。就像我们慈 济善业一样,若增加了一位委员,就多了一股生力军;或是说会员从幕後走到幕前— ——成为正式的慈济委员,这「从幕後走到幕前」就可以称为「亲附」———亲自在 这个爱心的行列中身体力行,也就是添列为菩萨,亲附上士,成为真正的发心菩萨。 § 千 人 学 佛 , 一 人 得 道 § 佛陀将发心的菩萨分为两种:一种称为恋意菩萨,一种称为深心发意的菩萨。所 谓「恋意菩萨」是恋著於世间、无法脱离世欲者,其发心只是昙花一现,类似菩萨的 形态。虽然他已发了菩萨心,可是平时仍对世间福报依恋不舍,不能深心坚固菩萨心 ,所以称为恋意菩萨。 佛陀所提倡的是深心发意的菩萨,不恋著於世间的利益,也不会被世利所引诱, 这种发菩萨心的人,就称为深心坚固的发意菩萨;这种人的发心非常恒久,他的信根 、信力与慧根、慧力都非常坚固,不会立即消失,更不容易停息退转。 现在想学佛的人实在很多,但是真正能成就的人没有几个,不只是现在的人如此 ,过去的人也如此。佛经中可以看到佛陀常常说:「发心学般若菩萨者,其数如恒河 沙,然成就佛道者,难得一人。」深深去体会这段文句,我们就可以知道,想求佛道 的人确实很多,多得像恒河中的沙一样,难以数计,但是真正能够成就无上佛道的人 ,难得有一、二人。可见,昙花一现、恋意的发心菩萨占了多数,而能够深心坚固的 发心菩萨就非常少了。 希望大家都能学深心坚固的发意菩萨,若能如此,就是「亲附上士」了。 接著慧远大师又说:「法喜卧安,心悦意清。」我们必须避开无意义、无价值的 事情,因为人生无常,时间短暂,无意义的事要尽快舍离,对於有意义的事,要赶快 积极去进行。莫亲近愚痴的人,或从事无意义的事,要善加思考,追随贤善之人,加 入菩萨的行列中,若能如此,就会常常法喜充满;因为我们事事有意义,事事遵循理 ,所以能时时刻刻心安理得;而且,我们所做的事都能利益人群,造福大众,因此能 时时法喜充满;心中常常充满法喜,则能随遇而安,连睡觉也会睡得很安然自在。 常言道:白天做了亏心事,晚上睡觉都会做恶梦。如果心中常常抱持著「爱」与 「和」,自然会时时喜悦、快乐的心情,所以大师说:「法喜卧安,心悦意清」,就 是心中时时刻刻充满欢喜的境界。每一次我们开联谊会的时候,我就会跟委员们说: 「你们大家看看那些贫困急难的众生,当你们做了一件好事,而使他们得救时,你们 心中有什麽感想呢?」 每次委员们都会回答同样的一句话:「第一是满足;第二是快乐。」所谓「满足 」,就是说人难免会互相比较,认为自己样样不如人,不满足的心态常常浮现。等到 进入慈济之後,亲眼目睹那些贫病众生所遭遇到的坎坷人生,并将自己目前的生活与 他们困苦的生活相比较,才忽然觉得自己应该满足。而且在访查贫民之後,认为自己 尚有馀力去解决他们的困难,所以凡是加入这个爱心行列从事济贫工作的人,都会觉 得很有成就感,有成就感自然会欢喜快乐。 这就是委员们共同的心声,也就是「心悦意清」,我们的心能满足,自然就会快 乐,我们能够帮助别人,使人得到妥善的救治与安排,心中自然会清朗宁静。 § 圣 者 演 法 , 慧 常 乐 行 § 「圣人演法,慧常乐行」,圣人出现於世间,就是为了教导众生。教育人就必须 说法,法是由口说出声音来传授他人的。例如诸位坐在这□,我讲法给你们听,你们 是听我的声音来接受其中的内容,所以这□所谓的「演法」,是法由声出的意思。贤 哲圣人将他们心中所得的道理教导给後学,我们若想知仁知义懂礼节,就要跟随圣贤 的教法去实行。 现在的年轻人距离圣贤实在是太遥远了,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尊师重道的心理, 逐渐远离了圣贤的境域,这实在是相当令人惋惜的事。今天,我们学佛一定要尊师重 道,尊重过去的贤人与圣教,并且善加保存延续,如此心中才会受用。 我们学佛就要求慧,「慧」被我们的精神心思所统摄,发自欢喜心所表现出来的 行为,就称为「乐行」。智慧收摄於深心,表现出来的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 学问定要应用於生活上,如果不能学以致用,化为踏实的行动,那麽,「智慧」就不 能成为力量了。所以「乐行」的意思是说,要欢喜地去推动、实行,学以致用,所以 说「慧常乐行」,若能做到这样,就能成就「慧力」了。 以上就是「五力」的内容,「五根」与「五力」的道理自「四念处」而生,若能 从「五根」、「五力」继续推衍到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将其全盘透彻了解, 并且去推动实行,才是真正学佛的弟子,也就是「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矣! 」才是真正好学求道的人。 -- □□□□ 愿 消 三 障 诸 烦 恼 □□□□ □□□□ 愿 得 智 慧 真 明 了 □□□□ □□□□ 普 愿 业 障 悉 消 除 □□□□ □□□□ 世 世 常 行 菩 萨 道 □□□□ Ξ Origin: 中兴大学天枢资讯网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