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阿含经 卷二十二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发信人: LearnNew.bbs@bbs.ccu.edu.tw (LN), 信区: Buddhism
标  题: 长阿含经 卷二十二
发信站: 中正大学寂寞芳心小站 (Fri Jul  5 08:02:43 1996)
转信站: Lion!netnews.ntu!news.csie.nctu!news.cc.nctu!suncc.ccu!Feeling
来  源: LearnNew.bbs@bbs.ccu.edu.tw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二十二
    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第四分世记经三中劫品第十一
佛告比丘。有三中劫。何等为三。一名刀兵
劫。二名谷贵劫。三名疾疫劫。云何为刀兵
劫。此世间人本寿四万岁。其里稍灭寿二万
岁。其後复灭寿万岁。转寿千岁。转寿五百岁。
转寿三百岁二百岁。如今人寿於百岁少
出多减。其後人寿稍减当寿十岁。是时女
人生五月行嫁。时世间所有美味。酥油蜜
石蜜黑石蜜。诸有美味皆悉自然消灭。五谷
不生唯有□稗。是时有上服锦绫缯绢劫贝
刍摩。皆无复有。唯有□织草衣。尔时此地
纯生荆棘蚊虻蜂螫□蛇毒虫。金银疏璃七
宝珠玉自然没地。唯有石沙秽恶充满。是                  1-144中
时众生但增十恶。不复闻有十善之名。乃
无善名。况有行善者。尔时人有不孝父母
不敬师长。能为恶者则得供养人所敬待。
如今人孝顺父得敬事师长。能为善者则
得供养人所敬待。彼人为恶便得供养。
亦复如是。时人命终堕畜生中。犹如今人
得生天上。时人相见怀毒害心但欲相杀。
犹如猎师见彼群鹿但欲杀之无一善念。
其人如是但欲相杀无一善念。尔时此地
沟涧溪谷山陵埠阜无一平地。时人来恐怖
惶惧衣毛为竖。时七日中有刀剑劫起。时人
手执草木瓦石。皆变成刀剑。刀剑锋利所
挺皆断展转相害。其中有黠慧者。见刀兵相
害恐怖逃避。入山林坑涧无人之处。七日藏
避心口自言。我不害人人勿害我。其人於
七日中。食草本根以自存活。过七日已还
出山林时有一人得共相见欢喜而言。今
见生人今见生人。犹如父母与一子别久
乃相见。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彼亦如是欢
喜踊跃不能自胜。是时人民於七日中哭
泣相向。复於七日中共相娱乐欢喜庆贺。时
人身坏命终皆堕地狱中。所以者何。斯由
其人常怀□忿害心相向无慈仁故。是
为刀兵劫
佛告比丘。云何为饥饿劫。尔时人民多行
非法。邪见颠倒为十恶业。以行恶故天不
降雨。百草枯死。五谷不成但有茎秆。云何
为饥饿。尔时人民收扫田里街巷道陌粪土
遗谷以自存活。是为饥饿。复次饥饿时。其                1-144下
入於街巷市里屠杀之处及丘冢间。拾诸骸
骨煮汁饮之。以此自存。是为白骨饥饿。
复次饥饿劫时。所种五谷无变成草木。时人
取华煮汁而饮。复次饥饿时。草木华落覆在
土下。时人掘地取华煮食。以是自存。是为
草木饥饿。尔时众生身壤命终堕饿鬼中。所
以者何。 1期由其人於饥饿劫中常怀悭贪
无施惠心。不肯分割不念厄人故也。是
为饥饿劫
佛告比丘。云何为疾疫劫。尔时世人修行
正法。正见不颠倒见。具十善行。他方世界
有鬼神来。此间鬼神放逸□乱不能护人。
他方鬼神侵娆此世间人。挝打捶杖接其精
气。使人心乱驱逼将去。犹如国王敕诸将
帅有所守护。馀方有贼寇来侵娆。此放逸
之人劫於有村国。此亦如是。他方世界有鬼
神来。取此间人挝打捶杖。接其精气驱
逼将去。佛告比丘。正使此间鬼神不放逸
□乱。他方世界有大力鬼神来。此间鬼神
畏怖避去。彼大鬼神侵娆此入挝打捶杖
接其精气杀之而去。譬如国王若王大臣。
遣诸将帅守卫人民。将帅清慎无有放
逸他方有强猛将帅人。兵众多来破村城
掠夺人物彼亦如是。正使此间鬼神不敢
放逸。他方世界有大力鬼神来。此间鬼神恐
怖避去。彼大鬼神侵娆此人挝打捶杖接其
精气杀之而去。时疾疫劫中人民。身坏命终
皆生天上。所以者何。斯由时入慈心相向展
转相问。汝病差不。身安隐不。以此因缘                  1-145上
得生天上。是故名为疾疫劫。是为三中劫
也
***********************************************************
佛说长阿含第四分世记经世本缘品第十
二
佛告比丘。火灾过已。此世天地还欲成时。
有馀众生福尽行尽命尽。於光音天命终
生空梵处。於彼生染著心。爱乐彼处。愿馀
众生共生彼处。发此念已有馀众生福行
命尽。於光音天身坏命终生空梵处。时先
生梵天即自念言。我是梵王大梵天王。无造
我者我自然有无所承受。於千世界最得
自在善诸义趣。富有丰饶能造化万物。我
即是一切众生父母。其後来诸梵复自念言。
彼先梵天即是梵王大梵天王。彼自然有无
造彼者。於千世界最尊第一。无所承受
善诸义趣。富有丰饶能造万物。是众生父母。
我从彼有。彼梵天王颜貌容状常如童子。是
故梵王名曰童子。或有是时此世还成世间
众生多有生光音天者。自然化生欢喜为
食。身光自照神足飞空。安乐无碍寿命长久。
其後此世变成大水周遍弥满。当於尔时
天下大暗。无有日月星辰昼夜。亦无岁月
四时之数。其後此世还欲变时。有馀众生
福尽行尽命尽。从光音天命终来生此间。
皆悉化生欢喜为食。身光自照神足飞空。安
乐无碍久住此间。尔时无有男女尊卑上
下亦无异名。众共生世故名众生。是时此
地有自然地。味出凝停於地。犹如醍醐
地味出时。亦复如是。犹如生酥味甜如                    1-145中
蜜。其後众生以手试尝知为何味。初尝觉
好遂生味著。如是展转之不已。遂生
贪著便以手掬渐成搏食。搏食不已。馀
众生见复效食之。食之不已。时此众生身
体□涩光明转灭。无复神足不能飞行。尔
时未有日月众生光灭。是时天地大□如
前无异。 1其後久久有大暴风吹大海水深
八万四千由旬。使令两披飘取日宫殿。著
须弥山半安日道中。东出西没周旋天下。
第二日宫从东出西没。时众生有言是即
昨日也。或言非昨也。第三日宫□须弥
山东出西没。彼时众生言定是一日。日者义
言是前明因。是故名为日。日有二义。一曰
住常度。二曰宫殿。宫殿四方远见故圆。寒温
和适天金所成。颇梨间厕二分天金纯真无
杂。外内清彻光明远照。一分颇梨纯真无
杂。外内清彻光明远照。日宫纵广五十一
由旬宫墙及地薄如梓柏。宫墙七重七重栏□
七重罗网七重宝铃七重行树。周匝校饰
以七宝成。金墙银门银墙金门。琉璃墙水精
门。水精墙琉璃门。赤珠墙马瑙门。马瑙墙赤
珠门。车#p墙众宝门。众宝墙车#p门。又其栏         #p:渠-水+王
□。金栏银桄。银栏金桄。琉璃栏水精桄。水精
栏琉璃桄。赤珠栏马瑙桄。马瑙栏赤珠桄。众
宝栏车#p桄。车#p栏众宝桄。金网银铃。银           #p:渠-水+王
网金铃。水精网琉璃铃。琉璃网水精铃。赤珠
网马瑙铃。马瑙网赤珠铃。车#p网众宝铃。众         #p:渠-水+王
宝网车渠铃。其金树者银叶华实。银树者金
叶华实。琉璃树者水精华实。水精树者琉璃                1-145下
华实。赤珠树者马瑙华实。马瑙树者赤珠华
实。车#p树者众宝华实。众宝树者车#p华             #p:渠-水+王
实。宫墙四门。门有七阶周匝栏□。楼阁台
观园林浴池。次第相比生众宝华。行行相当
种种果树。华叶杂色树香芬馥周流四远。杂
类众鸟相和而鸣。其日宫殿为五风所持。
一曰持风。二曰养风。三曰受风。四曰转风。
五曰调风。日天子所止正殿纯金所造。高十
六由旬。殿有四门周匝栏□。日天子座纵
广半由旬七宝所成。清净柔软犹如天衣。日
天子自身放光照于金殿。金殿光照于日
宫。日宫光出照四天下。日天子寿天五百
岁。子孙相承无有间异。其宫不坏终于一
劫。日宫行时其日天子无有行意。言我行
住。以常五欲自相娱乐。日宫行时。无数百千
诸大天神在前导从。欢乐无倦好乐捷疾。
因是日天子名为捷疾。日天子身出千光。
五百光下照。五百光傍照。斯由宿业功德故
有此千光。是故日天子名为千光。宿业功
德云何。或有一人供养沙门婆罗门。济诸
穷乏。施以饮食衣服汤药象马车乘房舍灯
烛。分布时与随其所须不逆人意。供养持
戒诸贤圣人。由彼种种无数法喜光明因缘。
善心欢喜。如刹利王水浇头种初登王位。善
心欢喜亦复如是。以此因缘身坏命终为
日天子。得日宫殿有千光明。故言善业得
千光明复以何等故。名为宿业光明。或
有人不杀生不盗不邪。□不两舌恶口
妄言绮语不贪取不□恚邪见。以此因缘                    1-146上
善心欢喜。犹如四衢道头有大浴池清净无
秽。有人远行疲极热渴来人此池。澡浴清凉
欢喜爱乐。彼十善者善心欢喜。亦复如是。
其人身坏命终为日天子居日宫殿有千
光明。以是因缘故名善业光明。复以何缘
名千光明。或有人不杀不盗不□不欺不饮
酒。以此因缘善心欢喜。身坏命终为日天
子。居日宫殿有千光明。以是因缘故名善
业千光明。六十念顷名一罗耶。三十罗耶名摩
#7多。百摩#7多名优波摩。日宫殿六月南行。         #7:目+侯
日行三十里。极南不过阎浮提。日北行亦复
如是。以何缘故日光炎热。有十因缘。何
等为十。一者须弥山外有□陀罗山。高四万
二千由旬。顶广四万二千由旬。其边无量。
七宝所成。日光照山触而生热。是为一缘
日光炎热。二者法陀罗山表有伊沙陀山。高
二万一千由旬。纵广二万一千由旬。周匝无
量。七宝所成。日光照山触而生热。是为二
缘日光炎热。三者伊沙陀山表有树提陀
罗山。上高万二千由旬。纵广万二千由旬。周
匝无量。七宝所成。日光照山触而生热。是
为三缘日光炎热。四者去树提陀罗山表
有山名善见。高六千由旬。纵广六千由旬。
周匝无量七宝所成。日光照山触而生热。
是为四缘日光炎热。五者善见由表为马
祀山。高三千由旬纵广三千由旬。周匝无量。
七宝所成。日光照山触而生热。是为五缘
日光炎热。 1六者去马祀山表有尼弥陀罗
山。高千二百由旬纵广千二百由旬。周匝无                1-146中
量。七宝所成。日光照山触而生热。是为六
缘日光炎热。 1七者去尼弥陀罗山表有调
伏山。高六百由旬纵广六百由旬。周匝无量。
七宝所成。日光照山触而生热。是为七缘
日光炎热。八者调伏山表有金刚轮山。高
三百由旬纵广三百由旬周。周匝无量。七宝所
成。日光照山触而生热。是为八缘日光炎
热。复次上万由旬。有天宫殿名为星宿。琉
璃所成。日光照彼触而生热。是为九缘日
光炎热。复次日宫殿光照於大地触而生
热。是为十缘日光炎热。尔时世尊以偈颂
曰
     以此十因缘   日名为千光
     光明炎炽热   佛日之所说
佛告比丘。何故冬日宫殿寒而不可近有
光而冷。有十三缘虽光而冷。云何为十三。
一者须弥山□陀罗由中间。有水广八万四
千由旬。周匝无量。其水生杂华优钵罗华拘
勿头钵摩分陀利须乾提华。日光所照触
而生冷。是为一缘。日光为冷。二者□陀罗
山伊沙陀罗山中间。有水广四万二千由
旬。纵广四万二千由旬。周匝无量。有水生
诸杂华。日光所照触而生冷。是为二缘日
光为冷。三者伊沙陀罗山去树提陀罗山中
间。水广二万一千由旬。周匝无量。生诸
杂华日光所照触而生冷。是为三缘日光为
冷。四者善见山树提山中间。有水广万
二千由旬。周匝无量。生诸杂华。日光所照
触而生冷。是为四缘日光为冷。五者善见                  1-146下
山马祀山中间。有水广六千由旬生诸杂华。
日光所照触而生冷。是为五缘日光为冷。
六者马祀山尼弥陀罗山中间。有水广千二
百由旬。周匝无量。生诸杂华。日光所照触
而生冷。是为六缘日光为冷。尼弥陀罗山
调伏山中间。有水广六百由旬。周匝无量。
生诸杂华。日光所照触而生冷。是为七缘。
日光为冷。调伏山金刚轮山中间。有水广三
百由旬。周匝无量。生诸杂华。日光所照触
而生冷。是为八缘日光为冷。复次此阎浮
利地大海江河。日光所照触而生冷。是为
九缘日光为冷。阎浮提地河少。拘耶尼地水
多。日光所照触而生冷。是为十缘日光为
冷。拘耶尼河少。弗于逮水多。日光所照触而
生冷。是为十一缘日光为冷。弗于逮河少。
郁单曰河多。日光所照触而生冷。是为十
二缘日光为冷。 9复次日宫殿光照大海水
日光所照触而生冷。是为十三缘日光为
冷。佛时颂曰
     以此十三缘   日名为千光
     其光明清冷   佛日之所说
佛告比丘。月宫殿有时损质盈亏。光明损
减。是故月宫名之为损。月有二义。一曰住
常度。二曰宫殿。四方远见故圆。寒温和适。
天银琉璃所成。二分天银纯真无杂。内外清
彻光明远照。一分琉璃纯真无杂。外内清彻
光明远照。月宫殿纵广四十九由旬。宫墙及
地薄如梓柏。宫墙七重七重栏□七置罗网
七重宝铃七重行树。周匝校饰以七宝成。                  1-147上
乃至无数众鸟相和而鸣。其月宫殿为五
风所持。一曰持风。二日养风。三曰受风。
四曰转风。五曰调风。月天子所止正殿琉璃
所造。高十六由旬。殿有四门周匝栏□。月
天子座纵广半由旬。七窦所成。清净柔软
犹如天衣。月天子身放光明照琉璃殿。琉
璃殿光照于月宫。月宫光出照四天下。月天
子寿天五百岁。子孙相承无有异糸。其宫
不坏终于一劫。月宫行时。其月天子无有
行意。言我行住。常以五欲自相娱乐。月宫
行时。无薮百千诸大天神常在前导。好乐
无倦好乐捷疾。因是月天名为捷疾。月天
子身出千光明。五百光下照。五百光傍照。斯
由宿业功德故有此光明。是故月天子名
曰千光。宿业功德云何。世间人供养沙
门婆罗门。施诸穷乏饮食衣服汤药象马车
乘房舍灯烛。分布时与随意所须不逆人
意。供养持戒诸贤圣人犹是种种无数法
喜善心光明。如刹利王水浇头种初登王位。
善心欢喜亦复如是。以是因缘身坏命终
为月天子。月宫殿有千光明。故言善业得
千光明。复以何业得千光明。世间有人不
杀不盗不邪□。不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不贪
取□恚邪见。以此因缘善心欢喜。犹如四
衢道头有大浴池清净无秽。有人远行疲极
热渴来入此池澡浴。清凉欢喜快乐。彼行
十善者。善心欢喜亦复如是。其人身坏命终
为月天子。居月宫殿有千光明。以是因缘
故名善业千光。复以何因缘得千光明。                    1-147中
世间人不杀不盗不□不欺不饮酒。以此
因缘善心欢喜。身坏命终为月天子。居月
宫殿有千光明。以是因缘故名善业千光。
六十念顷名一罗耶。三十罗耶名摩#7多。百           #7:目+侯
摩#7多名优婆摩。若日宫殿六月南行。日             #7:目+侯
行三十里。极南不过阎浮提。是时月宫殿
半岁南行不过阎浮提。月北行亦复如是。
以何缘故月官殿小小损减。有三因缘故
月宫殿小小损减。一者月出於维。是为一
缘故月损减。复次月宫殿内有诸大臣。身
著青服。随次而上住处则青。是故月减。是
为二缘月日日减。复次日宫有六十光。光
照於月宫映使不现。是故所映之处月则
损减。是为三缘月光损减,复以何缘月光
渐满。复有三因缘使月光渐满。何等为
三。一者月向正方。是故月光满。二者月宫诸
臣尽著青衣。彼月天子以十五日。处中而
坐共相娱乐。光明遍照遏诸天光故光普
满。犹如众灯烛中燃大炬火遏诸灯明。彼
月天子亦复如是。以十五日在天众中
遏绝众明。其光独照亦复如是。是为二因
缘。三者日天子虽有六十光照於月宫。十
五日时月天子能以光明逆照。使不掩翳。
是为三因绿。月宫团满无有损减。复以
何缘月有黑影以阎浮树影在於月中故
月有影
佛告比丘。心当如月清凉无热。至擅越
家专念不乱。复以何缘有诸江河。因日
月有热。因热有炙。因灸有汗。因汗成江                  1-147下
河。故世间江河。有何因缘。世间五种
子。 1有大乱风从不败世界吹种子来生
此国。一者根子。二者茎子。三者节子。四者
虚中子。五者子子。是为五子。以此因缘世
间五种子出。 1此阎浮提日中时弗于逮日
没。拘耶尼日出郁单曰夜半。拘耶尼日中
阎浮提日没。郁覃曰日出弗于逮夜半。郁
单曰日申拘耶尼日没。弗于逮日出阎浮
提夜半。若弗于逮日中郁单曰日没。阎浮
提日出拘耶尼夜半。阎浮提东方弗于逮为
西方。阎浮提为西方拘耶尼为东方。拘
耶尼为西方郁单曰为东方。郁单曰为
西方弗于逮为东方。所以阎浮提名阎浮
者。下有金山高三十由旬。因阎浮树生
故得名为阎浮金。阎浮树其呆如蕈其味
如蜜。树有五大孤四面四孤上有一孤。
其东孤孤果乾闼和所食。其南孤者七
国人所食。一曰拘楼国。二曰拘罗婆。三名
□提。四名善□提。五名漫陀。六名婆罗。
七名婆梨。其西孤果海虫所食。其北孤
果者禽兽所食。其上孤果者星宿天所食。
七大国北有七大黑山。一曰裸土。二曰白
鹤。三曰守宫。四者仙山。五者高山。六者禅
山。七者土山。此七黑山上有七婆罗门仙人。
此七仙人住处。一名善帝。二名善光。三名守
宫。四名仙人。五者护宫。六者伽那那。七者
增益。佛告比丘。劫初众生食地味已。久住
於世。其食多者颜色□悴。其食少者颜色光
润。然後乃知众生颜色形貌优劣。互相是非                1-148上
言我胜汝汝不如我。以其心存彼我怀诤
竞故。地味消竭。又地皮生状如薄饼。色味
香洁。尔时众生聚集一处。懊恼悲泣椎胸
而言。咄哉为祸。今者地味初不复现。犹如
今人得盛美味称言美善。後复失之以为
忧恼。彼亦如是忧恼悔恨。後食地皮渐得
其味。其食多者颜色□悴。其食少者颜色润
泽。然後乃知众生颜色形貌优劣。互相是非
言我胜汝汝不如我。以其心存彼我怀诤
竞故。地皮消竭。其後复有地肤出。转更□
厚色如天华。软若天衣其味如蜜。时诸众
生复取共食久住於世。食之多者颜色转损。
食甚少者颜色光泽。然後乃知众生颜色形
貌优劣。互相是非言我胜汝汝不如我。以
其心存彼我怀诤竞故。地肤消竭。其後复
有自然粳米无有糠#h。不加调和备众                 #h:米+会
美味。尔时众生聚集而言。咄哉为祸。今者地
肤忽不复现。犹如今人遭祸逢难称言苦
哉。尔时众生亦复如是懊恼悲叹。其後众生
便共取粳米食之。其身□丑有男女形。互
相胆视遂生欲想。共在屏处为不净行。馀
众生见言。咄此为非。云何众生共生有如。
此事。彼行不净男子者。见他呵责即自悔
过言。我所为非即身投地。其彼女人见其男
子。以身投地悔过不起。女入即便送食。馀
众生见问女人言。汝持此食欲以与谁。答
曰彼悔过众生堕不善行者。我送食与之。
因此言故。世间便有不善夫主之名。以送
饭与夫因名之为妻。其後众生遂为□                      1-148中
逸不善法增。为自障蔽遂造屋舍。以此因
缘故始有舍名。其後众生□逸转增遂成
夫妻。有馀众生寿行福尽。从光音天命终。
来生此间在母胎中。因此世间处胎名。
尔时先造瞻婆城。次造伽尸婆罗捺城。
其次造王舍城。日出时造。即日出时成。以
此因缘世间便有城郭郡邑王所治名。尔时
众生初食自然粳米时。朝收暮熟暮收朝
熟收後复生无有茎秆。时有众生默自
念言。日日收获疲劳我为。今当并取以供
数日。即时并获积数日粮。馀人於後语此
人言。今可相与共取粳米。此人答曰。我已
先积不须更取。汝欲取者自随意去。後人
复自念言。前者能取二日馀粮我岂不能取
三日粮耶。此人即积三日馀粮。复有馀人
语言。共取粮去来。此人答曰。我已取三日
馀粮。汝欲取者自随汝意。此人念言。彼人
能取三日粮。我岂不能取五日粮耶。取
五日粮已。时众生竞积馀粮故。是时粳米
便生糠#h。收已不生有枯秆现。尔时众               #h:米+会
生集在一处。懊恼悲泣拍胸而言。咄此为
哉自悼责言。我等本皆化生以念为食。身光
自照神足飞空安乐无碍。其後地味始生色
味具足。时我等食此地味久住於世。其食
多者颜色转□。其食少者色犹光泽。於是
众生心怀彼我。生□慢心言。我色胜汝色
不如。诤色□慢故地昧消灭。更生地皮色
香味具。我等时复共取食之久住於世。其
食多者色转□悴。其食少者色犹光泽。於是                1-148下
众生心怀彼我。生□慢心言。我色胜汝色
不如。诤色□慢故地皮消灭。更生地肤转
更□厚色香味具。我等时复共取食之久住
於世。其食多者色转□悴。其食少者色犹光
泽。於是众生心怀彼我生□慢心言。我色
胜汝色不如。诤色□慢故地肤灭。更生自
然粳米色香味具。我等时复共取食之。朝
获暮熟暮获朝熟收以随生。无有载收。
由我尔时竞共积聚。故便生糠#h。收已               #h:米+会
不生现有根秆。我等今者宁可共封田
宅以分疆畔。时即共分田以异疆畔计
有彼我。其後遂自藏己米盗他田谷。馀众
生见已语言。汝所为非。汝所为非。云何自藏
己物盗他财物。即呵责言。汝後勿复为盗。
如是不已。犹复为盗。馀人复呵言。汝所为
非。何故不休。即便以手杖打。将诣众中
告众人言。此人自藏粳米盗他田谷盗
者复言。彼人打我众人闻已。懊恼涕泣拊胸
而言。世间转恶乃是恶法生耶。遂生忧结熟
恼苦报。此是生老病死之原坠堕恶趣。有
田宅疆畔别异。故生诤讼以致怨雠无能
决者。我等今者。宁可立一平等主。善护人
民赏善罚恶。我等众人各共减割以供给
之。时彼众中有一人形质长大。容貌端正甚
有威德。众人语言。我等今欲立汝为主。善
护人民赏善罚恶。当共减割以相供给。其
人闻之。即受为主。应赏者赏应罚者罚。於
是始有民主之名。初民生有子名曰珍宝。
珍宝有子名曰好味。好味有子名曰静斋。                  1-149上
静斋有子名曰顶生。顶生有子名曰善行。
善行有子名曰宅行。宅行有子名曰妙味。
妙味有子名下味帝。味帝有子名日水仙。
水仙有子名曰百智。百智有子名日嗜欲。
嗜欲有子名曰善欲。善欲有子名曰断结。
断结有子名日大断结。大断结有子名曰
宝藏。宝藏有子名下大宝藏。大宝藏有子
名曰善见。善见有子名曰大善见。大善见
有子名曰无忧。无忧有子名曰洲渚。洲渚
有子名曰殖生。殖生有子名曰山岳。山
岳有子名曰神天。神天有子名曰遣力。
遣力有子名曰牢车。牢车有子名曰十
车。十车有子名曰百车。百车有子名曰
牢弓。牢弓有子名曰百弓。百弓有子名
曰养牧。养牧有子名曰善思。从善思
已来有十族。转轮圣王相续不绝。一名伽
#1□。二名多罗婆。三名阿叶摩。四名               #1:上少下免
持施。五名伽楞伽。六名瞻婆。七名拘
罗婆。八者般□罗。九者弥私罗。十者声摩。
伽#1□王有五转轮圣王。多罗婆王有五               #1:上少下免
转轮圣王。阿叶摩王有七转轮圣王。持施
王有七转轮圣王。伽楞伽王有九转轮圣
王。瞻婆王有十四转轮圣王。拘婆罗王有三
十一转轮圣王。般□罗王有三十三转轮圣
王。弥私罗王有八万四千转轮圣王。声摩
王有百一转轮圣王。最後有王名大善生
从声摩王有子名乌罗婆。乌罗婆有子
名渠罗婆。渠罗婆有子名尼求罗。尼求罗
有子名师子颊。师子颊有子名曰白净                      1-149中
王。白净王有子名菩萨。菩萨有子名罗#7             #7:目+侯
罗。由此本缘有刹利名。尔时有一众生。
作是念言。世间所有家属万物。皆刺棘痈
疮。今宜舍离入山行道静处思惟。时即远
离家刺。入山静处树下思惟。日日出山
入村乞食。村人见已加敬供养。众共称善。
此人乃能舍离家累入山求道。以其能离
恶不善法。因是称曰为婆罗门。婆罗门众中
有不能行禅者。便出山林逝於人间。自
言我不能坐禅。因是名曰无禅婆罗门。经
过下村为不善法施行毒法。因是相生遂
便名毒。由此因绿世间有婆罗门种。彼众
生中习种种业以自营生。因是故世间有
居士种。彼众生中习诸技艺以自生活。
因是世间首陀罗种。世间有此释种
出已。然後有沙门种刹利种中有人自思
惟。世间思爱污秽不净。何足贪著也。於
是舍家剃除须发法服求道。我是沙门。我
是沙门。婆罗门种。居士种。首陀罗种。众中
有人自思惟。世间思爱污秽不净。何足贪
著。於是舍家剃除须发法服求道。我是沙
门我是沙门。若刹利众中。有身行不善口
行不善意行不善。行不善已身坏命终一
向受苦。或婆罗门居士首陀罗。身行不善
口行不善意行不善。彼行不善已。身坏命
终一向受苦。刹利种身行善口行善意念
善身坏命终一向受乐婆罗门居士首陀罗。
身行善口行善意等念善。身坏命终一向
受乐。刹利种身中有二种行。口意有二种                  1-149下
行。彼身意行二种已。身坏命终受苦乐报。
婆罗门居士首陀罗。身二种行口意二种行。
彼身意行二种行已。身坏命终受苦乐报。
刹利众中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求道。
彼修七觉意。彼以信坚固出家为道修无
上梵行。於现法中自身作证。我生死已尽梵
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受後有。婆罗门居士
首陀罗。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求道。彼
修七觉意。彼以信坚固出家为道修无上
梵行。於现法中作证。放生死已尽。梵行已
立更不受後有。此四种中出明行成得阿
罗汉为最第一。是时梵天说是偈言
    刹利生为最   能集诸种姓
    明行设具足   天人中为最
佛告诸比丘。彼梵天说此偈为善说非
不善说。善受非不善受。我所印可。所以者
何。我今如来至真等正觉。亦说此偈
    刹利生为最   能集诸种姓
    明行成具足   天人中为最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长阿何其足。归命一切智。一切众安乐。众
生处无为。我亦在其例
***********************************************************
替代字:车+(上而下大)==>软 |迫-白+亦             ==>迹 |□+木    ==>床
       束+力        ==>敕 |金+本                ==>钵 |月+□    ==>胁
       来+力        ==>敕 |口+永                ==>咏 |上敝下黾 ==>鳖
       者+见        ==>睹 |□+(上囱下心)        ==>窗 |怕-白+扈 ==>扈
       茁-出+别     ==>别 |郗-布+(□-口)        ==>隙 |上髟下弗 ==>佛
       竖-豆+立     ==>竖 |上斩下心             ==>惭 |叠+毛    ==>毡
       茁-出+(瓜+瓜)==>瓜 |怕-白+[希-布+(□-口)]==>吝 |病-丙+亚 ==>哑
       马+奔        ==>奔 |怕-白+吝             ==>吝 |上□下言 ==>仇
       疋+束        ==>疏 |食+善                ==>膳 |倏-犬+火 ==>倏
       保-呆+果     ==>裸 |店-占+禀             ==>禀 |拍-白+王 ==>狂
       保-呆+果     ==>裸 |店-占+禀             ==>禀 |拍-白+王 ==>狂
       立+立        ==>并 |齿+卢                ==>栌 |上公下瓦 ==>□
       月+□        ==>脾 |上穴中土下黾         ==>灶 |矛+肖    ==>槊
       登+斤        ==>□ |土+追                ==>埠 |瑙-王+石 ==>瑙
       上匈下月     ==>胸 |田+(□-弓)           ==>疆
缺  字:#1:上少下免        |#2:罕-干+绢                |#3:口+宅
       #4:上既下食        |#5:足+辟                   |#6:口+睾
       #7:目+侯           |#8:日+英                   |#9:木+奈
       #a:月+庸           |#b:毛+数                   |#c:毛+登
       #d:足+虎           |#e:冷-令+食                |#f:怕-白+在
       #g:革+(昂-曰)      |#h:米+会                   |#i:禾+兼
       #j:上喜下心        |#k:麦+少                   |#l:上和下心
       #m:病-丙+(上臼下成)|#n:口+示+厌                |#o:毛+□
       #p:渠-水+王        |#q:木+翕                   |#r:国+瓜
       #s:划-戈+皮        |#t:口+(上隹下乃)           |#u:火+逢
       #v:火+孛           |#w:齿+齐                   |#x:足+翕
       #y:金+敖           |#z:足+匍                   |#A:足+陶
       #B:糸+旦           |#C:足+□                   |
--
                     方寸之间....展现你的~~~~耐 心~~~~
                                           ~~~~细 心~~~~




Ξ Origin: 中正大学寂寞芳心小站  [FROM: 140.123.1.240]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