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与逗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发信人: cjyeh (苍鹘打参军), 信区: CrossTalk
标  题: 说与逗
发信站: 大度山之恋 (Sun Oct 13 02:01:50 1996)

      说与逗          作者:萧乾        中国时报 82.09.01 第27版

    倘若我当相声演员,我就先把好相声的开头和结尾这两关。这关系到整台相
声的格调。为了爱护相声这门艺术的前途,我坚决不采用老套子:什麽「相声嘛
,就是说、学、逗、唱。」我更不用恶作剧来开场。例如甲说,乙就引颈高歌;
甲停,乙也停;甲又说,乙又唱。--那种像是故意用捣乱来开头。也许有人觉
得这麽好笑,我则认为这种不和谐不会给人以快感。一台相声这麽开头,彷佛一
桌酒席先上一盘醋溜煤球儿,不是味儿!

  相声要让人一听就入耳。这功夫得下在「自然」和「开门见山」上。自然,
就是听起来让人觉得亲切、舒适、不生硬,而开门见山是让听众一下子就跟著台
上的二位也「进入角色」。

  至於相声的煞尾,那就更见出水平的高低了。这里还离不开「自然」两个字
和「奇」,就是不露痕迹地把听众引入高峰,然後,出其不意地丢个包袱。这时
,可以让听众哄堂大笑,也可以只赢得噗哧一笑。水平低的,博得一笑而已。水
平较高的,让人听完,越想越有趣:不但当时捧腹大笑,而且每想起来,就觉得
逗。水平更高的,则使人从笑中还能悟出点什麽--或人情世故,或生活教训。

  每逢听完一台相声,其快感绝不亚於读一篇精采的文章。它短(一般是十五
分钟,三千字)而生动(往往撷取生活的片段),发人深思。

  我不了解相声演员的工资级别是否取决於听众鼓掌的次数。倘若我说相声,
我只希望最後有一阵响亮的掌声足矣,中间我只要能逗观众乐就行,不一定非让
他们来回鼓掌,甚至不惜露骨地向听众「讨」掌声。早年天桥、隆福寺说相声的
,倒也有这麽「讨」的。但他们那时是为了生计,实在不得巳;况且那时相声也
不是当作一门艺术来说,而只不过为了□口而已。解放後,相声在几位大师的倡
导和示□下,声价地位已大大不同於旧时卖艺人了。倘若我是一名相声演员,我
要时刻不忘记这一点。要是有人把相声贬作不过是「耍耍贫嘴」,我非限他拚不可。

  自然,更重要的还是我作为相声演员得先自重,要让听众觉得相声不简单,
不仅仅是逗乐。这理有学问,有机智,有艺术。

  「一说一艺术」,有人也许会以为说相声的上台非得唱一通不可,而且最有把
握赢得观众掌声的,是唱。我生就一副破锣嗓子,没这本事。即便我有金色的歌
喉,我就要麽说相声,要麽去参加歌唱团。从头唱到底(一个点,另一个唱;要
麽两人对唱)的相声,我不说。那种相声估计倒好编:反正把相同题材的歌曲(
或戏曲)串起来就成。我不愿意说这种相声,因为它抹煞了相声这门艺术的基本
功:说与逗,有好嗓子的相声演员在必要场合穿插一些唱词,我拥护。可我不喜
欢那种以唱为主,甚至从头唱到尾的相声。这一趋势发展下去,肯定不利於这门
艺术的发展前途。

  有些相声靠动作(如推推揉揉或作揖叩头)来赢得掌声。首先,这种相声只
适宜在台上或在电视萤光幕上放映,而不适於广播。匣子里阵阵笑声,可你丝毫
不知道在笑些什麽,真令人沮丧。况且靠动作的笑料很难说是上等的。

  我认为相声得先把功夫用在语言上。相声的真正学问也在这里。如何把话说
得俏皮,说得有□有角有刺儿,说得话里有话,叫你听了,好像心窝里有什麽在
挠,那才是上乘的。当然,要求每台相声都说成这样,是不可能的,正如即便是
文章大家,也未必能做到篇篇都是精作。但我认为这样(而不是靠胡闹,靠唱)
才是相声应当追求的境界。
--
※ 来源:.大度山之恋 bbs.thu.edu.tw.[FROM: unix.tceb.edu.t]

--
                                             
          Te  se mper  amo  
         □  □  □  □  □  □     Vernie
                                                
--
☆ [Origin:椰林风情] [From: xinqiji.math.ncu.edu.tw] [Login: **] [Post: -13]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