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不能说相声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发信人: cjyeh (苍鹘打参军), 信区: CrossTalk
标  题: 我们能不能说相声
发信站: 大度山之恋 (Wed Oct 16 01:44:18 1996)

我们能不能说相声

冯翊纲(相声及舞台剧演员)
表演艺术 1993.10

  卖底片的电视广告词,借用了一幅对联: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
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任何一种艺术表现,皆发於一个单纯的动机,将内容透过适当的形式传达
出来,并产生独特的风格,是每一个创作人都在做的。试将「说学逗唱」的横
向平列关系抹消,改为纵向串连关系,就变成:「相声是一种以『说』为基本
形式的表演艺术,透过学、唱等方法,传达内容,并建立『逗』的风格。」

  相声,能不能「装谁像谁」?部份从事专业表演的演员(包括各种媒体的
演员),其对表演的认知,只停留在「把角色演好」这个层次上,对二十世纪
初的写实主义而言,这个想法是正确的:但在写实主义之前与之後,这个想法
则是可笑的。中国的表演体系中,「叙事」与「代言」下能偏废,相声表演更
出於此一体系,游走於叙事、代言之间。

  一个演员表演相声,就段子内容讲述时,他是个「叙事人」:说到某个人
物,他要饰演那个人,成为暂时的「角色」:最难拿捏的是「自己」。「自己
」这个层次,指的不是演员真正的自己,而是表演时,台上的自己,难即难在
下能在台上假扮一个自己,否则便直接演了一个角色:又下能完全抛掉本来的
真自己,否则演员的独立特质将被抹杀。此说非是要夸显相声演员之能,而是
提醒,在演出相声的时候,要精确认知,放松从事。「自己」、「叙事人」及
「角色」即是相声表演的三个层次。

  而「抖包袱」可以说是相声表演的代名词,「装包袱」则是相声创作的代
名词。我们来看看怎麽装一个包袱:首先要将最外的大方巾铺平,然後将物事
一件一件齐整、稳当地叠好、装入,再方巾四角,分两次对角扎起,这便是一
个包袱。相声的包袱,由此引申而来。传统的理论,将装包袱的技巧,分类成
二十二种,此说并不科学,且有膨胀分类之嫌,兹归纳成二原则四法门:「铺
平垫稳〕、「三翻四抖」、此为二原则。「性格褒贬」、「俏皮谐音」、「巧
辩岔说」、「逻辑矛盾」,此为四法门。我们不能产生误会:说创作某一个段
子,用某一原则、某一技法即可:此原则、法门,必须件件熟巧,随机运用。

  脚本,对相声而言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但不论是作家,白纸黑字地写成脚
本也好,或演员即兴创作也好,相声创作的完成必须要经过四个阶段:

  一、即兴。对脚本作家而言是收集素材,规划大纲:对演员而言则是脑力
激□。

  二、写作。作家写成脚本:演员将脑力激□的笔记作结构性的整理。亦即
使用二原则四法门之时。

  三、排演。已没有作家的事:演员将绝大部份的内容及形成做成决定,并
精确地练习每一个包袱的抖法。

  四、临场。视场上各种因素而决定

细微的变化。表演的三层次至此方才完全建立。

  我们可以看出来,相声段子不到临场演出,不算是完成创作,临场表现,
往往是段子成功与否的决定时刻。毕竟,包袱得抖在众人面前。此四阶段之说
,与传统研究大不相同,实因时代变迁,我们应正面相迎。
--
※ 来源:.大度山之恋 bbs.thu.edu.tw.[FROM: unix.tceb.edu.t]

--
          κορη  μου ~
                 ι  λουε  νομ  φογ ευεγ  ~ 
                                                    υεγηιε
--
☆ [Origin:椰林风情] [From: xinqiji.math.ncu.edu.tw] [Login: **] [Post: -14]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