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藏传佛教艺术之美 掌握八大观赏要诀 (1999-01-21)

精华阅读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工商时报   服务业   880121

领略佛教艺术之美 掌握八大观赏要诀

 此次来自清帝夏宫的藏传佛教文物,囊括了元、明、清三代最精致的作品,
也诉说了藏传佛教,自元代时传入内地,约六百多年中,在文化宗教上所造成
的影响。然藏传佛教的神秘面纱,始终让观众不易掌握欣赏要诀。

 西藏艺术工作者,也是负责编纂这次大展图录的张宏实,他归纳出几点饶富
趣味的观赏重点如後,让观众循线,能更进一步去领略佛教艺术之美:

 一、历史意义非凡。藏传佛教文物,元、明代多西藏作品,自清代才开始大量
制造,好比一位收藏家,却变成制作者的身分。

 二、风格多元的交错影响。比较佛像、佛龛姿态、样式不同,可看出西藏当地
,受到尼泊尔、印度、中国的影响,而後中国也发展出自己的风格。例如藏式佛
像三折S形的体态,汉式风格则多端坐,体态较四平八稳等。

 三、最精致的擦擦佛。擦擦佛是泥塑彩佛,张宏实指出,这是所见过制作最精
美的擦擦佛。擦擦佛尺寸很小,放在小佛龛中,藏人随身携带膜拜。若非出自清
宫,西藏当地无此精美文物。

 四、观赏佛像,先从脚趾、手指开始。张宏实指出,佛像铸造,细节部份如脚
趾、手指的细腻感,最难表现,最易被忽略。脚趾、手指的骨节都能表现灵活,
其他如面部表情等,自然生动。此次造形艺术表现达巅峰的是,二尊十七、八世
纪的阿◆如来、宝生如来,千万不可错过。

 五、无量寿佛最多的一次。这次展品,无量寿佛铸造不仅量大且精美,看得出
拥有天下万物的皇帝,追求长生不死的渴望,正如现代人对青春、养生等相当重
视一样。

 六、印证千年前的流行服饰。一组十七、八世纪的八件立姿菩萨,身著华美服
饰、璎珞遍身。经考察发现,西藏本身并无这类服饰,但在西元第七到九世纪的
印度,真有完全相同的珠宝、服饰打扮。因此,藉由展览,观众可看到千年前的
流行服饰,也印证西藏确实受到印度影响。

 七、转经筒类似今日录音带复诵功能。转经筒又称祈祷轮,雕满莲花瓣纹、卷
叶纹、珠宝等,内藏经卷,外刻六字真言。每转一圈,代表诵念经文、六字真言
一遍,犹如现代人利用录音带代劳念经一般。

 八、佛龛变化,汉藏不同。从展览中,可看到藏式佛龛,约三十多公分,线条
圆滑,便於携带;汉式佛龛,则多立方形,多□角,从六十到九十多公分,已从
携带型转为观赏型。


		 
精华阅读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