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效应{13} |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发信人: littlec@Lion (最没有价值学弟), 信区: Buddhism
标 题: 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效应{13}
发信站: 狮子吼站 (Sat Aug 17 20:41:39 1996)
转信站: Lion
13 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 Lam Rim Chen Po )之中,
(55) 几乎处处提奖七众律仪,而且要求得极其恳切。 该书
将律仪分作三等的三类,1. 最胜别解脱律仪,2. 菩萨律仪
, 3. 金刚乘律仪。 (56) 他说: 「自须先生清净戒力」
(57) 并谓:「护尸罗 ( 戒 ) 非唯为自布畏恶趣, 及唯希
望人天盛事,当为安一切有情於妙尸罗。」 (58) 他依〈菩
萨地〉主张以七众别解脱律仪而住菩萨律仪,所以特别强调
: 「若执别解脱律是声闻律,弃舍此律开遮等制,说另学馀
菩萨学处,是未了知菩萨戒所有扼要。以曾多次说,律仪戒
是後二戒 ( 菩萨戒及金刚乘戒 ) 所依根本及依处故。 」
(59)
以上所举是藏传佛教在戒律方面由约而繁的资料。然到
晚近以来,不论南传、北传、汉传、藏传,各系佛教,由於
时代环境的变迁,在戒律的持守方面,再度产生了问题。仅
有日本佛教,从繁而约之後,未再由约而繁,他们所称的「
圆顿戒」 (60) 或「禅戒一如」 (61) 均与七众律仪不相关
涉。
四、弹性的三聚净戒
「三聚净戒」的名称,出於印度翻成汉文的经典者,最
早的一部是由玄奘三藏於西纪 649 年译出的《最无比经》
(62),现收於大正藏经第十六卷。在该经之末段,两次提
——————————————
(55) 《菩提道次第广论》共二十四卷, 西藏宗喀巴造
, 法尊汉译,1935 年初版,1981年7月台湾佛教
书局再版。
(56)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一,8 ~ 9 页。
(57) 同上书卷十一,310 页。
(58) 同上书卷十一,311 页。
(59) 同上书卷十一,313 页。
(60) a. 日本的圆顿戒,乃指舍弃比丘律仪而受菩萨律
仪, 是由比□山延历寺的最澄於日本弘仁九
年(810年 )向其弟子们宣告:「我宗学生,
当为国家,山修山学,利益有情,兴隆佛法,
自今以後,永乖小乘威仪,自作誓愿,弃二百
五十戒,依菩萨威仪,开大乘戒。」他又说:
「释教之中,出家二类,一小乘类,二大乘类
。」他的延历寺派,则「永为大类,为菩萨僧
」。何谓小乘类及大乘类? 他说:「一者大乘
大僧戒,制十重四十八轻戒,以为大僧戒;二
者小乘大僧戒,制二百五十等戒,以为大僧戒
。」大乘大僧於得度之时「授圆十善戒,为菩
萨沙弥」,得度当年,再「授佛子 (梵网) 戒
,为菩萨僧。」(以上均见於□善之助著《日
本佛教史》第一卷 274 ~ 280 页 )。
b. 参考韩国蔡印幻著《新罗佛教戒律思想研究》
(1977年7月东京国书刊印会发行)595 页。
(61) 佐藤氏《中国佛教□□□□戒律□研究》第十七章
所介绍的道元禅师戒律观。
(62) 《最无比经》一卷,玄奘於贞观 23年(649)译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font>□/font>□/font>□
□ 仁者不杀生 义者不偷盗 礼者不邪淫 □ ( ) □/font>□/font>□/font>□□ 智者不饮酒 信者不妄语 □ (__) □/font>□/font>□/fon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nt>□/font>□/font>□
Ξ Origin: 狮子吼站 |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