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思惟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发信人: iuo@Feeling (晓逸) on board 'Buddhism'
标  题: 三十七道品讲义--正思惟
发信站: 中正大学寂寞芳心小站 (Fri Dec  8 08:55:43 1995)




             □□□□□□□□□□□□□□□□□□□□□□
             □                                        □
             □        三  十  七  道  品  讲  义      □
             □                                        □
             □                        释  证  严  著  □
             □□□□□□□□□□□□□□□□□□□□□□


             □□□□□□□□□□□□□□□□□□□□□□
             □                                        □
             □       第    二、  正     思     惟     □
             □                                        □
             □□□□□□□□□□□□□□□□□□□□□□


            『 正  思  惟 ————

               谓  人  见  四  谛  时 , 正  念  思  惟 , 观  察  筹  量 ,

               令  观  增  长 。 』


       文句浅显易懂,简单的教法就是无上的法宝,善於运用者就能终生受用;不善加

   利用者,花一辈子的时间去追求,还是一无所得。

       佛陀的每一句教法,我们必须用心思惟,所以佛法中有「闻思修」之学。我们每

   个人都是学而知之者,不是生而知之者。如果一个人出生後什麽都懂,不必学习就明

   白事理,那必是一位超凡的圣人,我们一般人都是凡夫,所以要学而知之。

       学法一定要先从「闻」开始,「闻」就是听。学法须多听法,但是闻而不思则罔

   ———听了之後就忘得一乾二净,完全不经过思惟,那就没有一点用处了;所以我们

   听完道理後,要好好做一番思惟与考量。

       所谓「思惟」,是用心去体会所听的法,听了道理之後,要实践於日常生活中,

   这就称为「行」,行是行动,也可以说是修养。所以,将所听到的道理运用在日常生

   活的行为举止上,就是「修」。「闻、思、修」若能同时力行而无漏失,就可以修得

   「戒、定、慧」,完成三无漏学。

       所以,这虽然是很简单的几句话,我们还是要好好地思考。


                 § 开  口  动  念  无  不  是  业 §


       我们日常生活中一切的行为动作,都是由内在的观念、见解所表现出来的。如果

   我们的思想、心念稍有偏差,就会「差之毫□,失之千里」,所作所为,最後必定与

   目标相差非常遥远。我常常说,圣人与凡夫之间的距离很远,凡夫是圣人的起点,圣

   人是凡夫的目标,如果我们在起点上稍微有偏差,则走到终点时一定与目标相差千里

   之远,所以我们平时的观念、思想,不能稍有一点偏差。

       「谓人见四谛时,正念思惟」———四谛法是三十七助道品的根本道法,学佛、

   学法,不论是大乘或小乘,都离不开四谛六度的道理,这四种真理与六种行动是佛法

   全部的内容。四谛法是佛法的基础,六度是学佛得过程。这□说「人见四谛时」——

   「见」是透彻、了解,若是了解四谛的道理,透彻四谛的方法,就能「正念思惟」—

   —见解与观念就会很正确;见解观念正确,行为举止就会非常端正。

       地藏经中有段文说:「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我们

   在日常生活中,口一开、舌一动都离不开业。当然,所谓的「业」,有善业与恶业,

   若是劝人为善,教人守正道,那开口动舌就是修了善口业,这就是福业,能引导人走

   入正道。如果人家要行善事,却从中阻挠破坏,开口动舌就想阻碍人家的道业,那已

   经造了恶业。所以地藏经说,善业与恶业无不是在开口动舌中。

       我们要爱众生,使众生造福,首先要考虑的事是———莫让众生造业。普贤行愿

   品中有句话说:「恒顺众生」,每天课诵,经文回向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二

   者称赞如来...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十种大愿中为何要提出恒顺众生

   呢?就是不要让众生造口业,不要使众生有障碍道法的罪业。所以必须先迎顺众生,

   先使众生欢喜,而起赞叹之心,若生赞叹心,就可以成就功德。所以菩萨修行时,首

   先要注意不扰乱众生的心思,要恒顺众生。

       开口动舌无不是业,既知业有善业与恶业,我们要把握因缘,使众生造善口业,

   使他赞叹佛法、称赞善法,种下善的种子。绝对不可执著在自己的理上,使众生造业

   。世俗有句话说:「理直气壮」,得理不饶人,我有理就要争到底,争到赢为止,这

   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将这句话改成「理直气和」。虽然我们有理,但是要时时「气和

   」,不可「气壮」;认为自己有理,什麽都要争到赢,这样就太刚强了,太刚强就会

   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睦。若能「理直气和」,态度温柔,这样不是非常完美吗?

       普贤菩萨就是以柔和善顺来引导众生,使众生的一切动作都能合於佛法、赞叹佛

   法、完成佛法。所以我们学佛一定要非常谨慎,所有的思考与观念、见解要时时为众

   生著想,不可只为自己争个「理直气壮」,要为众生考虑,行道时要使众生培养善业

   ,这样就称为「正念思惟」。





                  § 循  序  渐  进  老  实  修  行 §


       「观察筹量,令观增长」———在这个人生道上,我们所做的一切与所求的一切

   ,要好好运用智慧观察与思量。学佛并非今生此世能成就的,也不是无中生有的,总

   而言之,是「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因缘必须长时间来成就。

       看看佛陀的修行,经过三大阿僧□劫,累生累世都在积功德。他不但积福也同时

   积慧,智慧必须不断累积增长,才能够成就。「筹量」的意思是指时间的长短,有些

   人认为,若是有心想修行,就一定要与佛一样去完成道业。须知世间没有不须用时间

   来修行成就的道业,例如学生在校求学念书,也是要依照学校安排的课程进度来修学

   分,何况是学佛求道呢?总而言之,学习任何事情都要按部就班。

       有智慧的人,一定会依照程序去修行,循序渐进。佛在世时曾说了一个故事:

       有一位国王有个心爱的女儿,自从出生以後,国王就非常疼爱她,每天盼望女儿

   快快长大,期待她变成一位美丽可爱的青春少女;国王每日朝思暮想,希望能早日见

   到他所求的理想。

       於是他向全天下的人提出一个问题,看看世间有没有一种使人马上成长的灵药。

   慈悲的佛陀知道国王的思想不正确———也就是说,智慧缺少筹量;所以他派遣一位

   精通医术的医生,并嘱咐他向国王说他有方法使其爱女马上成长。精通医术的医生怀

   疑地对佛陀说:「世间没有药物能令人马上成长的,为何叫我去呢?」佛陀跟医生说

   :「你告诉国王,你必须去找灵药。在这段时间内,禁止国王与女儿见面,这样就可

   以了。」

       医生遵照佛陀的教法,就到国王那□,对国王说:「我有一种灵药,可以使公主

   快速长大。」国王说:「你什麽时候可以拿到这个灵药来呢?」

       医生答:「这种药的产地非常遥远,你必须给我一段时间去找寻,只要能找到这

   种药,任何时间服用都会马上成长。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希望国王在我尚未找到灵

   药之前,先与公主隔离一段时间,目光不可接触到公主。」

       国王为了女儿能快快长大,就答应医师的要求,与女儿分离一段日子。时间飞逝

   ,转眼间十二年已过。有一天,这位医生终於又来到国王面前,对国王说:「我辛辛

   苦苦,好不容易从远地取来这种药物,今天你就可以看到你的女儿,她已经长大了。

   」

       医生就把公主请出来与国王见面,国王一看,自己的女儿真的已经长大成人。十

   二年前,她还是襁褓中的小婴儿;十二年後,她已变成一位亭亭玉立的美少女。所以

   他深信是这种灵药使女儿长大的,却忘了这段时间已经过了十二年,这是没有筹量时

   间的问题。





                  § 透  彻  四  谛  十  二  因  缘 §


       佛陀就以这个例子来跟弟子说,众生只想要立地成佛,学佛见道,但是却忘失十

   二因缘的过程。学过小乘法的人都知道四谛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法,第一是「无明」

   、第二「行」、第三「识」、第四「名色」、第五「六入」、第六「触」、第七「受

   」、第八「爱」、第九「取」、第十「有」、第十一「生」、第十二「老死」。

       人在六道中受苦,反复轮回,就是因为一念「无明」起,无明即烦恼,「无明」

   缘「行」,「行」缘「识」,业识推动七识,七识即思想,在思想观念中又向前推至

   「六识」,六识缘著於外在的尘境,身体就会造业。业识的因种下去後,便带业投胎

   ,称为「名色」。「名色」缘「六入」———有了名色,六根在胎内就会慢慢生长。

   十月怀胎,六根具足,出世後就与世间接触,这是「六入」缘「触」。与世间接触後

   便会慢慢成长,带著先天的业因,加上後天的缘来培养,所以有种种感受,苦受、乐

   受.....,这就是「触」缘「受」。有了感受就会造业,因为有感受就有爱与不

   爱,此称为「受」缘「爱」。依爱与不爱而造业,就生「有」———有新的因产生。

   过去种下的因,现在已经得到果报,在果中又造因,就继续种下因。因与果不断轮回

   ,直到一世的「生」、「老死」,又种下来世的因。

       这就是十二因缘,每一个众生来人间,都离不开这十二种因素。

       佛陀举国王为例是一种譬喻,国王希望女儿快快长大,却忽视了十二年的时间;

   像一个修行者,想学道修行,却忽视了过去的因———也就是「福」与「慧」。

       我们想成就道业,必须有过去的福慧,才能够统理大众、成就道业。有的人修行

   了几十年仍然未成道业,便怨天尤人,埋怨人为的因素,却忽视了过去的福慧。所以

   ,学佛时,要用心於四谛十二因缘法,不只要透彻了解,还必须把握时间去受持,努

   力累积福缘与慧业。

       有智慧的人不会斤斤计较,多付出就是积福德;能够与所有的人和睦相处,就是

   积福慧。在日常生活中请该多加注意,不可离开四谛十二因缘法,一偏差则「差之毫

   □、失之千里」,若能如此,就称为「正思惟」,也就是「观察筹量」,增长正因、

   正缘。


--
Ξ Origin: 中正大学寂寞芳心小站  [FROM: 140.120.149.11]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