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目錄

增壹阿含经卷第五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不逮品第十一

[导读:四果]

佛法的修习不只是在信仰及实践的层次,还可以证得解脱,亲身体验。以解脱的程度来衡量,修道的成就可略分为四果:

  1. 初果:须陀洹果。
  2. 二果:斯陀含果。
  3. 三果:阿那含果。
  4. 四果:阿罗汉果。

证得果位的条件以及剩余轮回的束缚,如下表所述:

果位 条件 轮回的束缚
须陀洹果 断身见、戒取、疑 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七次就能涅槃。
斯陀含果 断身见、戒取、疑,贪瞋痴薄 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一次就能涅槃。
阿那含果 断五下分结(身见、戒取、疑、欲贪、瞋恚) 不再生于欲界。例如下一生生于色界或无色界的天界,并在天界证得涅槃。
阿罗汉果 断五上分结(色爱、无色爱、掉举、慢、无明);贪瞋痴永尽、烦恼永尽 证得涅槃、解脱轮回。

其中一些名词的简略意义如下:

(一)[0566b06]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灭一法,我证卿等成阿那含。云何为一法?所谓贪欲。诸比丘!当灭贪欲,我证卿等得阿那含。”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贪淫之所染,  众生堕恶趣
 当懃舍贪欲,  便成阿那含。”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含=鋡【圣】

  “含”,圣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为“含”,今依据圣本改作“鋡”。

(东晋…译)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昙摩难提译【宋】【元】,=符秦三藏昙摩难提译【明】,〔东晋…译〕-【圣】

  ????

不逮=不还【宋】【元】【明】

  “不逮”,宋、元、明三本作“不还”。
  “不还”,大正藏原为“不逮”,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不还”。

(是)+诸【宋】【元】【明】

  “诸”,宋、元、明三本作“是诸”。
  大正藏无“是”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懃=勤【宋】*【元】*【明】*

  “懃”,宋、元、明三本作“勤”。
  “勤”,大正藏原为“懃”,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勤”。

[注解]

阿那含:断五下分结(身见、戒取、疑、欲贪、瞋恚)的圣人,不再生于欲界。例如下一生生于色界或无色界的天界,并在天界证得涅槃。是四沙门果(解脱的四阶段果位)的第三果,又称为不还果。

恶趣:坏的往生处,即地狱、饿鬼、畜牲三恶道。

[对应经典]

 

(二)[0566b14]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灭一法,我证汝等成阿那含。云何为一法?所谓瞋恚是。诸比丘!当灭瞋恚,我证汝等得阿那含。”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瞋恚之所染,  众生堕恶趣;
 当懃舍瞋恚,  便成阿那含。”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对应经典]

 

(三)[0566b22]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灭一法,舍离一法,我证汝等成阿那含。云何为一法?所谓愚痴。是故,诸比丘!当灭愚痴,我与卿等证阿那含。”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愚痴之所染,  众生堕恶趣;
 当懃舍愚痴,  便成阿那含。”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故”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注解]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有同学提问:“彻底断除愚痴,就是断除无明,也就是证得四果阿罗汉,为何在本经说舍离愚痴是证三果阿那含?”

这几经是列举舍离什么可证得阿那含,智慧越增长、愚痴舍得越多,自然果位越高。逻辑上来说,断除无明能证得阿罗汉,自然也证了阿那含。

(四)[0566c01]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灭一法,舍离一法,我证汝等成阿那含。云何为一法?所谓悭贪。是[*]故,诸比丘!当灭悭贪,我证汝等阿那含。”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悭贪之所染,  众生堕恶趣;
 当懃舍悭贪,  便成阿那含。”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我+(今)【宋】【元】【明】

  “我”,宋、元、明三本作“我今”。
  大正藏无“今”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汝=卿【宋】【元】【明】

  “汝”,宋、元、明三本作“卿”。
  “卿”,大正藏原为“汝”,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卿”。

(得)+阿那含【宋】【元】【明】,(成)+阿那含【圣】

  ????

[注解]

悭贪:吝啬与贪心。“悭”是吝啬,不舍得给别人东西;“贪”是贪心,想要更多而不满足。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有同学提问:“欲贪应该已包含了悭贪,为何这里将舍离悭贪单独列为一小经?”

因为《增壹阿含经》是许多经文的整理,依据名相的数字而排序。佛陀可能在不同的时间、场合,讲述过舍离什么可证得阿那含,这些记载在经典结集时整理在一起,成为本品,因此有部分重复的名词并不奇怪。

《本事经》卷一〈一法品 1〉和《增壹阿含经》这几品有许多对应的经文,在《本事经》中则列举断贪欲、瞋恚、痴、覆藏、恼、忿、恨、嫉、悭、耽嗜、慢、将害,则可证得阿那含,是更细部的列举。

(五)[0566c09]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于此众,不见一法不可降伏,难得时宜,受诸苦报,所谓心是。诸比丘!此心不可降伏,难得时宜,受诸苦报。是故,诸比丘!当分别心,当思惟心,善念诸善本。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初:从来;始终。这种用法用于否定句,例如“初不”指“从来不”。

难得时宜:难以当下适时(调伏)。“时宜”指当时的需要。

初不见一法不可降伏,难得时宜,受诸苦报,所谓心是:从来不见有一法和心一样难以降伏、难以当下适时调伏,让人受各种苦果。

分别:分析;辨别。

善本:同于“善根”,能生出善法、成就菩提的善因。

[对应经典]

 

(六)[0566c16]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于此众,初不见一法易降伏者,易得时宜,受诸善报,所谓心是。诸比丘!当分别心,善念诸善本。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对应经典]

 

(七)[0566c22]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此众中,若有一人而作是念,我悉知之。然复此人不以饮食,在大众中而虚妄语。我复或于异时,观见此人,生染着心,念于财物,便于大众中而作妄语。所以然者,诸比丘!财物染着甚为难舍,令人坠堕三恶道中,不能得至无为之处!是故,诸比丘!已生此心,便当舍离;设未生者,勿复兴心染著财物。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复”,大正藏原为“后”,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复”。

“复或”,大正藏原为“或复”,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复或”。

大正藏无“能”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注解]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佛陀有他心通,能知道弟子们在想什么,因此能知道有的出家弟子原先不会因为求取供养而妄语;但过了一阵子,这位弟子竟然因为贪著财物,而在大众中妄语。以这样的事件,佛陀提醒弟子们要时时留意,不要不自觉贪著于财物而犯戒。

(八)[0567a04]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此众中而作是念:‘正使命断,不于众中而作妄语。’我或复于异时观见此人,生染着心,念于财物,便于大众中而作妄语。所以然者,诸比丘!财物染着甚为难舍,令人坠堕三恶道中,不能[*]得至无为之处!是故,诸比丘!已生此心,便当舍离;若未生者,勿复兴心染著财物。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无“坠”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已”,圣本作“以”。

[注解]

正使命断:纵使丧失性命。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有的比丘原先修行的志气很高,心中想说纵使丧命也不要妄语,但后来却因为贪著财物而在大众中妄语。可见财物能让人在不自觉间渐渐上勾,甚至因而犯戒。

这也呼应本品第5经所说的:“此心不可降伏,难得时宜,受诸苦报。”

(九)[0567a14]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迦兰陀竹园所,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云何,诸比丘!颇有见提婆达兜清白之法乎?然复提婆达兜为恶深重,受罪经劫不可疗治。于我法中,不见毫厘之善可称记者。以是之故,我今说提婆达兜诸罪之原首不可疗治。犹如有人而堕深厕,形体没溺,无有一净处。有人欲来济拔其命,安置净处,遍观厕侧及彼人身,颇有净处,吾欲手捉拔济出之。彼人熟视,无一净处而可捉者,便舍而去。如是,诸比丘!我观提婆达兜愚痴之人,不见[*]毫厘之法而可记者,受罪经劫不可疗治。所以然者,提婆达兜愚痴专意,偏著利养,作五逆罪已,身坏命终,生恶趣中。如是,诸比丘!利养深重,令人不得至安隐之处。是故,诸比丘!已生利养心,便当舍离;若未生者,勿兴染心。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罗阅+(祇)【宋】*【元】*【明】*

  “罗阅”,宋、元、明三本作“罗阅祇”。
  大正藏无“祇”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城=域【宋】【元】

  “城”,宋、元二本作“域”。
  “域”,大正藏原为“城”,今依据宋、元二本改作“域”。

毫=豪【圣】*

  “毫”,圣本作“豪”。
  “豪”,大正藏原为“毫”,今依据圣本改作“豪”。

善+(法)【宋】【元】【明】

  “善”,宋、元、明三本作“善法”。
  大正藏无“法”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于)+今【宋】【元】【明】

  “今”,宋、元、明三本作“于今”。
  大正藏无“于”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善)+法【宋】【元】【明】

  “法”,宋、元、明三本作“善法”。
  大正藏无“善”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已”,大正藏原为“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便〕-【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便”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便”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染+(著)【元】【明】

  “染”,元、明二本作“染著”。
  大正藏无“著”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注解]

罗阅城:“王舍城”的音译,中印度摩羯陀国的首都。

迦兰陀竹园:佛陀的道场之一,为迦兰陀长者所拥有的竹林中所建立的道场,是佛教最早盖的寺院。又译为“竹林加兰哆园”、“竹林精舍”。

提婆达兜:阿难尊者的兄长,佛陀的堂兄弟,曾加入佛教僧团,在修成神通后贪取名利而自立教团,吸收阿阇世王的供养,与佛陀为敌。又译为“提婆达多”、“调达”。

清白:指佛陀所显示的教法,又泛指断除烦恼的善法,因为没有烦恼的尘垢染著,而称作清白。

利养:财利等能滋养身体的物品。

五逆罪:五种极逆于理的罪恶,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坏僧团、出佛身血。这五种极端罪恶的行为,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故又名无间业。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有同学提问:“本经说提婆达兜的恶贯满盈,受罪经劫不可疗治,但其他经中表示提婆达兜最后仍能成道,是否互相冲突?”

这是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下来看,本经说提婆达兜“经劫”不可疗治,表示在这劫的时间中提婆达兜是没救了。其实在《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七〈放牛品 49〉第9经以及相当的南传经文都有记载,提婆达兜六十劫后由于刚出家时曾经认真修行的善业而最后:“成辟支佛,名曰南无。”(CBETA, T02, no. 125, p. 804, c12-13)

[进阶辨正]

研讨:提婆达兜成佛

(一〇)[0567b04]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所,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尔时,有一比丘闻如来记别调达,受罪一劫不可疗治。时,彼比丘便至尊者阿难所,共相问讯已,在一面坐。尔时,彼比丘问阿难曰:“云何,阿难!如来尽观提婆达兜原本已,然后[*]记别,受罪一劫不可疗治乎?颇有所由可得而记耶?”

时,阿难告曰:“如来所说终不虚设,身口所行而无有异。如来真实记提婆达兜别,受罪深重,当经一劫不可疗治。”

尔时,尊者阿难即从坐起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住。尔时,阿难白世尊曰:“有一比丘来至我所,而作是说:‘云何,阿难!如来尽观提婆达兜原本已,然后[*]记别,受罪一劫不可疗治乎?颇有因缘可得[*]记别耶?’作是语已,各自舍去。”

世尊告曰:“彼比丘者必晚暮学出家,未久方来至我法中耳。如来所说终不虚妄,云何于中复起犹豫?”

尔时,世尊告阿难曰:“汝往至彼,语比丘言:‘如来呼卿。’”

阿难对曰:“如是。世尊!”是时,阿难受世尊教,便往至彼比丘所,到已,语彼比丘曰:“如来呼卿。”彼比丘对曰:“如是。尊者!”尔时,彼比丘便严衣服,共阿难至世尊所。到已,礼世尊足,在一面坐。

尔时,世尊告彼比丘:“云何,愚人!汝不信如来所说乎?如来所教无有虚妄,汝今乃欲求如来虚妄。”

时,彼比丘白世尊曰:“提婆达兜比丘者,有大神力,有大威势。云何世尊记彼一劫受罪重耶?”

佛告比丘曰:“护汝口语,勿于长夜受苦无量。”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游禅世俗通,  终竟无解脱,
 不造灭尽迹,  复还堕地狱。

“若使我当见提婆达兜,身有[*]毫厘之善法者,我终不记彼提婆达兜受罪一劫不可疗治。是故,愚人!我不见提婆达兜有[*]毫厘之善法,以是故,记彼提婆达兜受罪一劫不可疗治。所以然者,提婆达兜愚痴,贪著利养,起染着心,作五逆恶,身坏命终,入地狱中。所以然者,利养心重,败人善本,令人不到安隐之处!是故,诸比丘!设有利养心起,便当求灭;若不有心,勿兴想着。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彼比丘[*]从坐起,整衣服,礼世尊足,白世尊曰:“今自悔过,唯愿垂恕!愚痴所致,造不善行。如来所说,无有二言,然我愚痴,起犹豫想。唯愿世尊受我悔过,改往修来。”乃至再三。

世尊告曰:“善哉!比丘!悔汝所念,恕汝不及,莫于如来兴犹豫想。今受汝悔过,后更莫作。”乃至三四。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设有作重罪,  悔过更不犯,
 此人应禁戒,  拔其罪根原。”

尔时,彼比丘及四部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种阿那含  二心及二食
 婆达二契经  智者当觉知

[校勘]

记别=记莂【宋】【元】【明】【圣】*

  “记别”,宋、元、明、圣四本作“记莂”。
  “记莂”,大正藏原为“记别”,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记莂”。

而=受【宋】【元】【明】,而+(授)【圣】

  ????

〔别〕-【圣】

  圣本无“别”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别”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从坐=从座【宋】*【元】*【明】*

  “从坐”,宋、元、明三本作“从座”。
  “从座”,大正藏原为“从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从座”。

晚暮=晚慕【宋】【明】

  “晚暮”,宋、明二本作“晚慕”。
  “晚慕”,大正藏原为“晚暮”,今依据宋、明二本改作“晚慕”。

语=诸【圣】

  “语”,圣本作“诸”。
  “诸”,大正藏原为“语”,今依据圣本改作“诸”。

〔至〕-【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至”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至”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呼=唤【宋】【元】【明】

  “呼”,宋、元、明三本作“唤”。
  “唤”,大正藏原为“呼”,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唤”。

〔彼〕-【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彼”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告=问【宋】【元】【明】【圣】

  “告”,宋、元、明、圣四本作“问”。
  “问”,大正藏原为“告”,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问”。

(是)+提【宋】【元】【明】

  “提”,宋、元、明三本作“是提”。
  大正藏无“是”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罪重=重罪【宋】【元】【明】

  “罪重”,宋、元、明三本作“重罪”。
  “重罪”,大正藏原为“罪重”,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重罪”。

〔比丘〕-【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比丘”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比丘”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禅”,元、明二本作“神”。

“终”,大正藏原为“至”,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终”。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今自=自今【宋】【元】【明】

  “今自”,宋、元、明三本作“自今”。
  “自今”,大正藏原为“今自”,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自今”。

愚痴=愚𫘤【宋】【元】【明】

  “愚痴”,宋、元、明三本作“愚𫘤”。
  “愚𫘤”,大正藏原为“愚痴”,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愚𫘤”。

[注解]

记别:即“授记”,佛陀确知地预言弟子将证得的果位或往生去处。

调达:阿难尊者的兄长,佛陀的堂兄弟,曾加入佛教僧团,在修成神通后贪取名利而自立教团,吸收阿阇世王的供养,与佛陀为敌。又译为“提婆达多”、“提婆达兜”。

颇有所由可得而记耶:可凭什么理由而记说呢?

晚暮:年老。

四部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又称为“四众”、“四部弟子”。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提婆达兜曾修得四禅,练成五神通,他以神通取信、拉拢阿阇世王,由于贪图名闻利养,妄想取代佛陀以成为僧团的领导人,而造了五逆恶业。

本经记载一位年老出家、对佛陀信心不够的比丘认为提婆达兜“有大神力,有大威势”,质疑佛陀凭什么说提婆达兜必下地狱?

这位比丘是在神通的层次来看,以为提婆达兜有大神力,有大威势。

佛陀则回答:“游禅世俗通,终竟无解脱,不造灭尽迹,复还堕地狱。”表示神通和解脱是两回事。

这位比丘听了佛陀开示,理解了这个道理,当场忏悔自己因为愚痴而质疑佛陀。

时至今日,更多人为了名闻利养而自称神通盖世、明示或暗示自己是真正的佛或圣人,以广收信徒。佛弟子应以智慧明辨。

提婆达兜的神通是根据他曾修到四禅的定力,在初禅的定力下就已经“离欲、恶不善法”而离开五欲了,三禅的境界可说是世间的最乐,四禅则是苦、乐、喜、忧都放下了,为什么提婆达兜仍会贪著世间的名闻利养?

因为禅定的定力是一种状态,出了定后就会渐渐散掉,也就是说定力也是随因缘而生灭的。提婆达兜在入四禅时能放下苦、乐、喜、忧,但当他出定后,受到名闻利养的诱惑,因为自我的傲慢而引起贪、瞋、痴等各种烦恼时,定力自然就会丧失。《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七〈放牛品 49〉第9经即记载提婆达兜在起了瞋心后,就丧失了依定力而发起的神通。

禅定是证悟的必经之路,修行可说是从小我到大我(定)再到无我(慧)的过程。若只有禅定能力却没有无我的智慧,则所作所为还是会基于“自我实现”的追求。要能彻底不再贪著,得进一步基于禅定而证得无我的智慧,证得阿罗汉后才能真正地不起贪、瞋、痴等一切烦恼。

[进阶辨正]

研讨:提婆达兜修到四禅,为何仍会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