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结禁品第四十ⓔ六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十事功德,如来与诸比丘说禁戒①。云何为十?所谓承事圣众,和合将顺②;安隐圣众③;降伏恶人;使诸惭愧比丘不令有恼④;不信之人使立信根;ⓕ已有信者倍令增益;于现法中得尽有漏;亦令后世诸漏之病皆悉除尽;复令正法得久住世;ⓖ常念思惟当何方便正法久存。是谓,比丘!十法功德,如来与诸比丘而说禁戒。是故,比丘!当求方便,成就禁戒,勿令有失。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含=鋡【圣】*
“含”,圣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为“含”,今依据圣本改作“鋡”。
ⓑ 二=一【圣】[>*]
“二”,圣本作“一”。 “一”,大正藏原为“二”,今依据圣本改作“一”。
ⓒ (东晋…译)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昙摩难提译【宋】【元】,=符秦三藏昙摩难提译【明】,〔东晋…译〕-【圣】
????
ⓓ 〔结〕-【圣】
圣本无“结”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结”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 六=四【丽】,六+夹注(十法初)【明】,六=五【圣】
????
ⓕ 已=以【宋】【元】【明】【圣】
“已”,宋、元、明、圣四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以”。
ⓖ 常念=念常【宋】【元】【明】【圣】
“常念”,宋、元、明、圣四本作“念常”。 “念常”,大正藏原为“常念”,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念常”。
① 禁戒:戒律。
② 承事圣众,和合将顺:帮助贤圣僧团能融洽、顺从地相处。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为了僧团的优良状态”。
③ 安隐圣众:使贤圣僧团安稳。
④ 使诸惭愧比丘不令有恼:让有惭有愧的出家众不受困扰。
佛陀为弟子制戒的十个作用,北传和南传翻译的比较如下:
《增壹阿含经》 | 南传《增支部尼柯耶》 |
---|---|
承事圣众,和合将顺 | 僧团的优良状态 |
安隐圣众 | 僧团的安乐状态 |
降伏恶人 | 无羞愧人的折伏 |
使诸惭愧比丘不令有恼 | 美善比丘们的乐住 |
不信之人使立信根 | 当生烦恼的自制 |
已有信者倍令增益 | 来世烦恼的防卫(驱散) |
于现法中得尽有漏 | 无净信者的净信 |
亦令后世诸漏之病皆悉除尽 | 有净信者的增大 |
复令正法得久住世 | 正法的存续 |
常念思惟当何方便正法久存 | 律的资助(提升) |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贤ⓑ圣所居之处有十事,三世诸圣常处其中。云何为十?于是,比丘!五事ⓒ已除,成就六事,恒护一事,将护①四ⓓ部众,观诸劣弱②,平等亲近③,正向无漏④,依倚身行⑤,心善解脱,智慧解脱。
“云何比丘五事ⓔ已除?于是,比丘五结⑥[*]已断。如是五事[*]已除。
“云何比丘成就六事?于是,比丘承六重之法⑦。如是比丘成就六事。
“云何比丘恒护一事?于是,比丘恒护于心,有漏⑧、无漏、有为⑨、无为⑩,至涅槃门。如是比丘恒护一事。
“云何比丘将护四部之众?于是,比丘成就四神足⑪。如是便为将护四部之众。
“云何比丘观于劣弱?于是,比丘生死众行[*]已尽。如是比丘观于劣弱。
“云何比丘ⓕ平等亲近?于是,比丘三结⑫[*]已尽,是谓比丘平等亲近。
“云何比丘正向无漏?于是,比丘除去憍慢。如是比丘正向无漏。
“云何比丘依倚身行?于是,比丘无明[*]已除。如是比丘依倚身行。
“云何比丘心善得解脱?于是,比丘爱[*]已除尽。如是比丘心善得解脱。
“云何比丘智慧解脱?于是,比丘观苦谛,ⓖ习、尽、道谛,如实知之。如是比丘智慧解脱。
“是谓,比丘!圣贤十事所居之处。昔日贤圣亦居此处,已ⓗ居方居⑬。是故,比丘!念除五事,成就六法,守护一法,将护四部之众,观察劣弱,平等亲近,正向无漏,依ⓘ猗身行,心得解脱,智慧解脱。如是,比丘!当作是学。”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A. X. 20. Ariyavāsa.
???
ⓑ 大正藏无“贤”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已=以【宋】*
“已”,宋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宋本改作“以”。
ⓓ 部+(之)【宋】【元】【明】
“部”,宋、元、明三本作“部之”。 大正藏无“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已=以【宋】【圣】*
“已”,宋、圣二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宋、圣二本改作“以”。
ⓕ 大正藏无“观于劣弱云何比丘”八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习=集【元】【明】*
“习”,元、明二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为“习”,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集”。
ⓗ “已”,大正藏原为“以”,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已”。
ⓘ 猗=倚【宋】【元】【明】
“猗”,宋、元、明三本作“倚”。 “倚”,大正藏原为“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倚”。
① 将护:调养、卫护。
② 观诸劣弱:客观看待拙劣衰弱的(不正当的行为,也有解为外道邪见)。
③ 平等亲近:没有执著且友善。“平等”,没有执著,是贪欲的相反;“亲近”,友善,是瞋恚、加害的相反。
④ 无漏:断尽烦恼。其中“漏”是譬喻有所漏失。
⑤ 依倚身行:依靠轻安的身行。其中“倚”作“猗”解读,即轻安。
⑥ 五结:在这里特指“五盖”,即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又译为“五结盖”。
⑦ 六重之法:成就对六根的守护;当六根对六境时,不喜不忧而安住于舍,有正念、正知。or 六个让僧团和睦相处的原则。又译为“六和敬”、“六慰劳法”。【南北传对此词定义好像不同。】
⑧ 有漏:有烦恼的。其中“漏”是譬喻有所漏失。
⑨ 有为:有造作的;因缘而生的。“为”是“造作”的意思。
⑩ 无为:无造作的;不是由因缘而生的(因此也不会随因缘而灭)。例如涅槃。
⑪ 四神足:基于四种因素产生禅定、成就神通:(1)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2)精进定断行成就如意足、(3)意定断行成就如意足、(4)思惟定断行成就如意足。又译为“四如意足”。
⑫ 三结:在这里特指欲结(感官之欲)、恚结(生气)、害结(加害)。
“十贤圣居”是指贤圣所居住的境界。一般人想像贤圣所居住的境地,是在喜玛拉雅山上吗?是在海中仙岛吗?是在轻烟袅袅的地方吗?是在鸟语花香的地方吗?
佛陀说贤圣所居住的境界,是以心境来定义的、是以烦恼的有无来定义的,也就是本经所譬喻的内容:
项目 | 项目白话 | 白话说明 |
---|---|---|
五事已除 | 去除了五件事 | 去除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等五盖 |
成就六事 | 成就了六件事 | 成就对六根的守护 |
恒护一事 | 常守护一事 | 常以正念守护心 |
将护四部众 | 养护四部弟子 | 成就四神足(僧众成就禅定及神通,四众自然壮大) |
观诸劣弱 | 客观看待拙劣衰弱的 | 旁观拙劣衰弱的不正当的行为 |
平等亲近 | 没有执著且友善 | 没有感官之欲、生气、加害 |
正向无漏 | 正确的趣向,没有漏失 | 没有傲慢 |
依倚身行 | 依靠轻安的身行 | 没有无明 |
心善解脱 | 心彻底地解脱 | 没有爱欲 |
智慧解脱 | 以智慧彻底地断除烦恼而解脱 | 如实知四圣谛 |
这“十贤圣居”在许多经中有提到,但多数没有解释,本经是少数有加以解释的,只是其中几项的解释和别经不同。或许“十贤圣居”的比喻在佛世时是众所周知的顺口溜,然而流传到后世就较不易看懂了。
“如来十力”是只有佛才具足的十种智力:
一、处、非处智力:完全了知什么是有道理、可能的(“斯有是处”),什么是没道理、不可能的(“无有是处”)。
例如了知不杀生造成长寿的果报,这是有道理、可能的;杀生造成长寿的果报,这是没道理、不可能的;持戒清净造成心中安定,这是有道理、可能的;作奸犯科造成心中安定,这是没道理、不可能的;佛陀一向说实话,这是有道理、可能的;佛陀会说谎话,这是没道理、不可能的。
又译为“是处、非处智力”。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如实了知可能是可能、不可能是不可能”。
二、业异熟智力:完全了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的因果业报。
例如了知过去世的什么因,造成现在或未来的什么果;过去世做的什么事,造成现在的什么乐果,却在未来造成什么苦果(举例来说,过去世布施资助外道宣扬邪见,布施的业报是现在世有钱,邪见的业报是未来世愚痴);过去世做了很多的什么事,造成现在或未来多还是少的什么果(举例来说,过去世做了很多的布施,却因为布施时心念不净,导致现在或未来得到的善果很少)。
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完全了知各种禅定境界,这些定境要怎么入手、有哪些深浅的层次、有哪些因缘能阻碍或成就这些定境。
例如了知什么因缘会让人起烦恼而无法入定;良好的指导或自己如理作意能让心意清净而入定;如何能从一种禅定切换到另一种禅定;止和观如何能互相成就;借由止观如何能解脱。不管是哪种禅定境界,佛陀都能完全掌握、随意进出,并教授弟子。
四、根上下智力:完全了知众生的根器好坏。
例如了知某人的根器好还是差;某人容易起贪、瞋、还是痴;某人的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如何;某人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好坏,诸如此类能如同根生茎叶般加强影响众生的作用。“根”的更多举例可参见本卷“根相应”的内容。
借由根上下智力,佛陀能根据众生的根器来说法,例如某人可以由行布施而修好持戒,佛陀就多教他布施;某人可以行持戒而修好布施,佛陀就多教他持戒;某人目前没有能力理解佛法而修行,佛陀就暂时不跟他说法;某人修行佛法的时机已经成熟,佛陀就谆谆教诲他。
又译为“根胜劣智力”。
五、种种意解智力:完全了知众生的各种意向。
例如了知某人目前起贪心、接着会有瞋恚的意向(举例来说,贪爱第一名,第一名却由别人得到,因此会有瞋恚的意向);某人的意向是趋向欲界、色界、还是无色界;某人的意向会让他修成邪定、正定、还是解脱。
又译为“种种胜解智力”。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如实了知众生的不同倾向之状态”。
六、种种界智力:完全了知世间与众生的各种差别、分类。
例如了知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四界(地、水、火、风)、十八界(眼、色、眼识等)、涅槃界等等世间的各种差别乃至心的各种状态。“界”的更多举例可参见《杂阿含经》卷十六、卷十七“界相应”的内容。
七、遍趣行智力:完全了知有什么途径能通往什么结果。
例如了知某人还须要多加教导才能证果,因此教导他,让他证果;哪些因缘会造成贪欲的生起,因此要排除或对治;某些情况借由修正身的造作(身行)而能够清净,但修正语、意的造作则帮助不大;某些情况借由修正语的造作(语行)而能够清净,但修正身、意的造作则帮助不大(举例来说,某人要和他的仇人用言语沟通,才能化解仇恨,但若只是打不还手、或只是自己心中有慈心但不沟通,则帮助不大)。
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如实了知导向一切处之路”。
八、宿住随念智力:完全了知而能忆念自己及众生的过去世。
例如能够忆念任何众生无穷尽的过去世,过去世的身分、境遇、所作所为、甚至心念,以及这些心念如何辗转相续影响到这一世。
九、死生智力:完全了知众生未来世的往生去处,以及导致往生这些去处的善恶因缘。
例如能够以天眼见到在任何世界的任何众生,往生到善道或恶道,以及是什么原因让他往生到善道或恶道。
又译为“天眼通作证智力”。
十、漏尽智力:完全自知自证得漏尽,断尽烦恼。
因为圆满这十力,佛陀能够在没有佛法的世界自觉觉他,并对弟子因材施教,度化无数的众生。
佛陀的许多大弟子也有这十力中一部分的能力,但完全具备十力的则只有佛陀。以“宿住随念智力”为例,许多佛弟子的宿命通可回溯几百世,但佛陀的宿命通可以回溯无穷尽的过去世。
完整具备十力须要长久的修行以及极大的福报,佛陀久远前就发成佛大愿,已累世修行,所以渐渐圆满这十力。不过证悟本身并不须要完全具备这十力,佛弟子们纵使没有具备十力也能证得涅槃。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来成就十力①,自知为无著②,在大众中能师子吼,转于无上梵轮而度众生。所谓此色,此色习[*],此色尽,此色出要③,观此痛、想、行、识,识习[*],识尽,识出要,因是有是,此生则生,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更乐④,更乐缘痛,痛缘爱,爱缘受,受缘有,有缘死,死缘愁、忧、苦、恼,不可称计。因此五阴之身,有此习[*]法,此灭则灭,此无则无,无明尽行尽,行尽识尽,识尽名色尽,名色尽六入尽,六入尽更乐ⓐ尽,更乐尽痛尽,痛尽爱尽,爱尽受ⓑ尽,受[*]尽有尽,有尽死尽,死尽愁、忧、苦、恼皆悉除尽。
“比丘当知,我法甚为广大,无崖无ⓒ底⑤,断诸狐疑,安隐处正法。若善男子、善女人,勤ⓓ用心不令有缺,正使身体枯坏,终不舍精进之行,系意不忘ⓔ。修行苦法,甚为不易ⓕ,乐闲居之处,静寂思惟,莫舍头陀⑥之行,如今如来现在善修梵行。是故,比丘!若自观察时,思惟微妙之法,又当察二义⑦,无放逸行,使成果实,至甘露灭尽之处。若当受他供养衣被、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不唐其劳⑧,亦使父母得其果报,承事诸佛,礼敬供养。如是,比丘!当如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尽更乐尽痛尽痛尽”八字,宋、元、明三本作“痛尽更乐痛尽”六字。
ⓑ “受”,圣本作“取”。*
ⓒ “无”,大正藏原为“之”,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无”。
ⓓ “勤”,圣本作“懃”。*
ⓔ “忘”,大正藏原为“忌”,今依据宋、元、明、丽-CB、CB五本改作“忘”。
ⓕ “易”,圣本作“易意”。
① 十力:只有佛才具足的十种智力。详见下一经及《杂阿含经》卷二十六第684经。
② 自知为无著:自己证知已没有执著。
③ 出要:出离;离欲。
④ 更乐:即十二因缘中“触”的另译,感官、外境、识,三者接触。举例而言,眼根、光线、眼识,三者接触而生“眼触”,依着眼触而生起受、想、行等心理运作。
⑤ 无崖无底:没有边际。
⑥ 头陀:舍弃对衣服、饮食、住处的贪著,以修炼身心、去除尘垢烦恼的苦行法。有十二项规定:(1) 在阿兰若处:居于离开聚落,寂静而适合修行的地方。(2) 常行乞食。(3) 次第乞食:乞食时沿门托钵,不分贫富之家。(4) 受一食法:一日一食。(5) 节量食:不吃过多,钵中只受一团饭。(6) 中后不得饮浆:日中一食后不再饮浆。(7) 著弊衲衣:穿着废弃布所作的褴褛衣。(8) 但三衣:除三衣外,没有多余的衣服。(9) 冢间住:住于墓地。(10) 树下止。(11) 露地坐。(12) 但坐不卧:不躺下。
⑦ 二义:在这里指报施主恩及报父母恩。
⑧ 不唐其劳:不白费对方的苦心。(出家人精进证果,则供养的人能获得资助出家人证果的福报。)
本经以描述佛陀的大智慧,带出佛弟子应效法佛陀精进修行。
佛陀累世所修的智慧让他具有十力,并能发现、自证四圣谛:
经文中“因是有是,此生则生,无明缘行[……]死缘愁、忧、苦、恼”是集谛,经文中“此灭则灭,此无则无,无明尽行尽[……]死尽愁、忧、苦、恼皆悉除尽”是灭谛,接下来的经文则是说精进,算是道谛的一部分。
为了勉励弟子精进证果,佛陀也要弟子记得报施主恩、报父母恩。
“四无所畏”形容佛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畏惧的自信,而勇猛安稳。
因为佛陀具有十力等超出一切众生的智慧及能力,所以会有无所畏惧的自信。
一、正等觉无畏:佛自证自称成等正觉(完全契于真理、遍于一切的觉悟),纵使有众生想来拆台而质问也不会怖畏。
二、漏永尽无畏:佛自证自称已断尽烦恼,纵使有众生想来拆台而质问也不会怖畏。
三、说障法无畏:佛宣说不善法会障碍修行,纵使有众生想来拆台而质问也不会怖畏。
四、说出道无畏:佛宣说能让人解脱离苦的正道,纵使有众生想来拆台而质问也不会怖畏。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来成十种力,得四无所畏①,在大众中能师子吼。云何为十力?
“业异熟智力复次,如来处所,知他众生因缘处所受ⓑ其果报。
“种种界智力复次,如来知若干种界、若干种持、若干种入④,如实知之。
“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复次,如来知ⓒ若干种解脱、无量解脱,如实知之。
“根上下智力复次,如来知他众生智慧多少,如实知之。
“种种意解智力复次,如来知他众生心中所念,如实知之:有欲心知有欲心,无欲心知无欲心;有瞋恚心知有瞋恚心,无瞋恚心知无瞋恚心;有愚痴心知有愚痴心,无愚痴心知无愚痴心;有爱心⑤知有爱心,无爱心知无爱心;有受心⑥知有受心,无受心知无受心;有ⓓ乱心知有乱心,无乱心知无乱心;有[*]散心知有散心,无散心⑦知无散心;有[*]少心⑧知有少心,无少心知无少心;有[*]广心⑨知有广心,无广心知无广心;无量心⑩知无量心,有量心知有量心,如实知之。定心知有定心,无定心知无定心;解脱心知解脱心,无解脱心知无解脱心。
“遍趣行智力复次,如来尽知一切所趣心之道,宿住随念智力或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亿百千生、无量生、成劫、败劫、无数成败劫中,我昔生彼处,名是,字是,食如此之食,受其苦乐,寿命长短,死此生彼,彼死生此。自忆如是无数宿命之事。
“死生智力复次,如来知众生生死之趣,以天眼观众生之类,善色、恶色、善趣、恶趣,随行所种,皆悉知之。或复众生身、口、意行恶,诽谤贤圣,造邪见业,身坏命终,生地狱中;或复众生身、口、意行善,不诽谤贤圣,恒行正见,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上,是谓名为天眼清净,观众生类所趣之行。
“漏尽智力复次,如来有漏尽,成无漏心解脱、智慧解脱;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有,如实知之。是谓如来有此十力,名为无著,得四无所畏,在大众中作师子吼,转于梵轮。
“云何如来得四无所畏?
“正等觉无畏欲言如来成等正觉,若有众生,欲言知者,则无此处;若复有沙门、婆罗门欲来诽谤佛,不成等正觉者,则无此处;以无此处,则获安隐。
“漏永尽无畏然我今日欲言[*]已尽有漏,设复有沙门、婆罗门、天、若魔天来,欲言未尽有漏者,则无此处;以无此处,则获安隐。
“说出要无畏复次,我所说法,贤圣得出要者,如实尽于苦际。设有沙门、婆罗门、天、若魔天来,欲言未尽苦际者,无此处;以无此处,则获安隐。
“说障法无畏复次,我所说内法⑪者、堕恶趣者,设复有沙门、婆罗门来,欲言非者,则无此处。是谓,比丘!如来有四无所畏。
“设有外道异学言:‘彼沙门瞿昙!有何等之力,有何无畏,自称无著最尊?’汝等当持此十力往报之。设复外道异学重作是说:‘我等亦成就十力。’汝等比丘复当问曰:‘汝有何十力?’是时,外道异学则不能报也,遂增其惑。所以然者,我终不见沙门、婆罗门自称言得四无所畏,除如来者。是故,比丘!当求方便,成十力、四无所畏。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A. X. 21. Sīha.
ⓑ “受”,宋、元、明三本作“更”。
ⓒ 大正藏无“知”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大正藏无“有”字,今依据元、明、圣三本补上。*
ⓔ 大正藏无“生”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已”,圣本作“以”。*
ⓖ 奉行+(闻如是…欢喜奉行)百二十八字卷末出之【宋】【元】【明】
① 四无所畏:佛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畏惧的自信,而勇猛安稳:(1)正等觉无畏、(2)漏永尽无畏、(3)说障法无畏、(4)说出道无畏。又译为“四无畏”。
② 是处:什么是有道理、可能的(“斯有是处”)。例如不杀生造成长寿的果报,这是有道理、可能的。
③ 非处:什么是没道理、不可能的(“无有是处”)。例如杀生造成长寿的果报,这是没道理、不可能的。
④ 若干种界、若干种持、若干种入:阴界入,即:(一)五阴。指色、受、想、行、识。(二)十二处,又作十二入。指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三)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⑤ 爱心:贪爱的心,即十二因缘的“爱”支。
⑥ 受心:执著的心。“受”为十二因缘的“取”支的旧译。
⑦ 散心:散乱的心。
⑧ 少心:心量狭碍。
⑨ 广心:心量宽广。
⑩ 无量心:心宽广没有边际,例如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⑪ 内法:佛法相对于其他教法而言为内法。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亲近国家①有十非法。云何为ⓑ十?
“于是国家起谋害心欲杀国王,缘此阴谋,王致命终。彼人民类便作是念:‘此沙门、道士数来往返,此必是沙门所为。’是谓初非法亲国之难。
“复次,大臣叛逆为王所收,皆取害之。是时,人民便作是念:‘此沙门、道士数来往返,此必是沙门所为。’是谓第二非法入国之难。
“复次,国家亡ⓒ失财宝。时,收藏人复生此念:‘今此宝物我恒守护,更无余人来入此者,必沙门取之。’是谓ⓓ第三ⓔ非法ⓕ入国之难。
“复次,国王女年在盛时,犹未出适ⓖ②,身便怀妊ⓗ③。是时,人民作是念:‘此中更无余人往返,必沙门所为。’是谓第四非法亲国之难。
“复次,国王身抱重患,中他人药④。是时,人民复作是念:‘其中更无余人,此必是沙门所为。’是谓第五非法亲国之难。
“复次,国王、大臣各共竞诤,共相伤害。是时,人民便作是念:‘此诸大臣本共和合,今共竞诤,此非余人所为,必是沙门、道士。’是谓第六非法亲国之难。
“复次,二国共斗各争ⓘ胜,是时ⓙ,人民便作是念:‘此沙门、道士数来在内,必是沙门所为。’是谓第七非法亲国之难。
“复次,国王本好惠施,与民分财,复ⓚ便吝悔,不肯惠施。是时,人民各生斯念:‘我等国主本喜惠施,今复悭贪无惠施心,此必沙门所为。’是谓第八非法亲国之难。
“复次,国王恒以正法,取民财物,后复非法取民财宝。是时,人民各生斯意:‘我等国主ⓛ本以法取民财宝,今复以非法取民财宝,此必沙门所为。’是谓第九非法亲国之难。
“复次,国土人民普得疫病,皆由宿缘。是时,人民各生斯念:‘我等昔日无复疾病,今各得患,死者盈路,必是沙门咒术所致。’是谓第十非法亲国之难。
“是谓,比丘!十非法入国之难。是故,比丘!莫复生心亲近国家。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A. X. 45. Pavesana.
ⓑ 宋、元、明三本无“为”字。
ⓒ “亡”,明本作“忘”。
ⓓ 大正藏在“谓”字之后有“沙门”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三”,宋本作“二”。
ⓕ 圣本无“非法”二字。
ⓖ “适”,宋、元、明三本作“适”。
ⓗ “妊”,圣本作“任”。
ⓘ “争”,圣本作“诤”。
ⓙ “是时”,大正藏原为“余”,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是时”。
ⓚ “复”,大正藏原为“后”,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复”。
ⓛ “主”,元、明二本作“王”。
ⓜ 宋、元、明三本无“诸”字。
① 亲近国家:亲近皇宫贵族。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进入国王后宫”。
② 出适:出嫁。
③ 怀妊:怀孕。
④ 中他人药:中了他人所下的毒药。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国王成就十法者,不得久存,多诸盗贼。云何为十?
“于ⓐ时国王悭贪,以小轻事,便兴瞋恚,不ⓑ观义理。若王成就初法,则不得久存,国饶盗贼。
“复次,彼王贪著财物,不肯ⓒ庶几①,是谓国王成就此二法,则不得久存。
“复次,彼王不受人谏,为人暴虐,无有慈心,是谓第三法,不得久存。
“复次,彼王ⓓ枉诸人民,横取②系闭③,在牢狱中,无有出期,是谓第四法,不得久存。
“复次,国王非ⓔ法相佐,不案正行④,是谓ⓕ五法,不得久存。
“复次,彼王贪着他色,远离己妻,是谓彼王成ⓖ就六法,不得久存。
“复次,国王好喜嗜酒,不理官事,是谓成[*]就七法,不得久存。
“复次,国王好喜歌舞戏乐,不理官事,是谓第八法,不得久存。
“复次,国王恒抱长患,无有强健之日,是谓第九之法,不得久存。
“复次国王不信忠孝之臣,翅羽鲜少⑤,无有强佐,是谓国王成就此十法,不得久存。
“今比丘众亦复如是,若成就十法,不增善本功德,身坏命终,入地狱中。何谓十法?
“于是,比丘不持禁戒,亦无恭恪⑥之心,是谓比丘成就初法,不得究竟有所至到。
“复次,比丘不承事佛,不信真言⑦,是谓比丘成就第二之法,不得久住。
“复次,比丘不承事法,漏诸戒律,是谓比丘成就第三之法,不得久住。
“复次,比丘承事圣众,恒自卑意,不信彼受⑧,是谓比丘成就第四之法,不得久住。
“复次,比丘贪著利养,心不放舍,是谓比丘成就第五之法,不得久住。
“复次,比丘不多学问,不勤[*]加诵读玩习⑨,是谓比丘成[*]就六法,不得久存。
“复次,比丘不与善知识从事,恒与恶知识从事,是谓比丘第七之法,不得久存。
“复次,比丘恒喜事役⑩,不念坐禅,是谓第八之法,不得久存。
“复次,比丘复著算数⑪,返道就俗,不习正法,是谓比丘第九之法,不得久存。
“复次,比丘不乐修梵行,贪著不净,是谓比丘第十之法,不得久存。是谓,比丘!成就此十法者,必堕三恶趣,不生善处。
“若国王成就十法,便得久住于世。云何为十?
“于是,国王不着财物,不兴瞋恚,亦复不以小事起怒害心,是谓第一之法,便得久存。
“复次,国王受群臣谏,不逆其辞,是谓成就第二之法,便得久存。
“复次,国王常好惠施,与民同欢,是谓第ⓗ三。
“以法取物,不以非法,是谓第四之法,便得久存。
“复次,ⓘ彼王不着他色,恒自守护其妻,是谓成就第五之法,便得久存。
“复次,国王亦不饮酒,心不荒乱,是谓成就第六之法,便得久存。
“复次,国王亦不戏笑,降伏外敌,是谓成就第七之法,便得久存。
“复次,国王案法治化,终无阿曲⑫,是谓成就第八之法,便得久存。
“复次,国王与群臣和ⓙ睦,无有ⓚ竟争,是谓成就第九之法,便得久存。
“复次,国王无有病患,气力强盛,是谓第十之法,便得久存。若国王成就此十法者,便得久存,无奈之何。
“比丘众亦复如是,若成就十法者,如屈ⓛ伸臂顷,便生天上。
“云何为十?于是,比丘奉持禁戒,戒德具足,不犯正法,是谓比丘成就此初法,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上。
“复次,比丘于如来所,有恭敬之心,是谓比丘成就此第二法,得生善处。
“复次,比丘顺从法教,一无所犯,是谓比丘成就第三之法,得生善处。
“复次,比丘恭奉圣众,无有懈惰之心,是谓成就第四之法,得生天上。
“复次,比丘少欲知足,不着利养,是谓比ⓜ丘第五之法,得生天上。
“复次,比丘不自用意,恒随戒法,ⓝ是谓成就第六之法,生于善处。
“复次,比丘不着事务,常喜坐禅,是谓成就第七之法,得生天上。
“复次,比丘乐ⓞ闲静之处,不在人间,是ⓟ谓成就第八之法,生于善处。
“复次,比丘不与恶知识从事,常与善知识从事,是谓成就第九之法,得生善处。
“复次,比丘常修梵行,离于恶法,多闻学义,不失次[*]叙。如是比丘成就十法者,如屈[*]伸臂顷,生善处天上。
“是谓,比丘!ⓠ非法之行入地狱者,当念舍离;十正法之行,当ⓡ共奉修。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时=是【明】
“时”,明本作“是”。 “是”,大正藏原为“时”,今依据明本改作“是”。
ⓑ 观=亲【宋】【元】【明】【圣】
“观”,宋、元、明、圣四本作“亲”。 “亲”,大正藏原为“观”,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亲”。
ⓒ 庶几=謶讥【圣】
“庶几”,圣本作“謶讥”。 “謶讥”,大正藏原为“庶几”,今依据圣本改作“謶讥”。
ⓓ 枉=拄【圣】
“枉”,圣本作“拄”。 “拄”,大正藏原为“枉”,今依据圣本改作“拄”。
ⓔ 法+(有)【圣】
“法”,圣本作“法有”。 大正藏无“有”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 (第)+五【元】【明】
“五”,元、明二本作“第五”。 大正藏无“第”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 就+(第)【元】【明】[>*]
“就”,元、明二本作“就第”。 大正藏无“第”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 三+(之法便得久存)六字【宋】【元】,(之法便得久存复次国王)十字【明】
????
ⓘ 彼=国【宋】【元】【明】
“彼”,宋、元、明三本作“国”。 “国”,大正藏原为“彼”,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国”。
ⓙ 睦=穆【宋】【元】【明】【圣】
“睦”,宋、元、明、圣四本作“穆”。 “穆”,大正藏原为“睦”,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穆”。
ⓚ 竟=竞【宋】【元】【明】【圣】
“竟”,宋、元、明、圣四本作“竞”。 “竞”,大正藏原为“竟”,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竞”。
ⓛ 伸=申【圣】*
“伸”,圣本作“申”。 “申”,大正藏原为“伸”,今依据圣本改作“申”。
ⓜ 丘+(成就)【圣】
“丘”,圣本作“丘成就”。 大正藏无“成就”二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 是+(名比[ ])【圣】
“是”,圣本作“是名比[ ]”。 大正藏无“名比[ ]”三.六六六六六六六六六六六六六七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 闲=闲【明】*
“闲”,明本作“闲”。 “闲”,大正藏原为“闲”,今依据明本改作“闲”。
ⓟ 谓+(比丘)【圣】
“谓”,圣本作“谓比丘”。 大正藏无“比丘”二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 (十)+非【元】【明】
“非”,元、明二本作“十非”。 大正藏无“十”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 共=供【圣】
“共”,圣本作“供”。 “供”,大正藏原为“共”,今依据圣本改作“供”。
① 庶几:施舍。
② 横取:强横地捉取。
③ 系闭:囚禁。
④ 非法相佐,不案正行:以违法(的行为)搭配自己,不按照正当的行为。
⑤ 翅羽鲜少:辅佐的大臣稀少。“翅羽”为翅膀,在这里引申譬喻左右手、辅佐的大臣。“鲜”同“鲜”,少的意思。
⑥ 恭恪:恭敬谨慎。
⑦ 真言:真实的言语,在这里指佛陀所说的正法。
⑧ 恒自卑意,不信彼受:总是坚持自己较差的意见,不相信、接受僧众中别人的看法。
⑨ 玩习:反复研习。“玩”读音同“万”,研习。
⑩ 事役:政务;公务。
⑪ 算数:算术。
⑫ 阿曲:偏袒包庇或诬陷冤枉。
本经所分析国王成就十法而衰败或久住,可作主管们的藉镜;比丘成就十法而堕落或升天,为修行人所该注意。
经文所述整理如下表,以方便对照:
国王衰败的原因 | 国王久住的原因 |
---|---|
悭贪,以小轻事,便兴瞋恚,不观义理 | 不着财物,不兴瞋恚 |
贪著财物,不肯庶几(布施) | 常好惠施,与民同欢 |
不受人谏,为人暴虐,无有慈心 | 受群臣谏,不逆其辞 |
枉诸人民,横取系闭 | 案法治化,终无阿曲 |
非法相佐,不案正行 | 以法取物,不以非法 |
贪着他色,远离己妻 | 不着他色,恒自守护其妻 |
好喜嗜酒,不理官事 | 不饮酒,心不荒乱 |
好喜歌舞戏乐,不理官事 | 不戏笑,降伏外敌 |
恒抱长患,无有强健之日 | 无有病患,气力强盛 |
不信忠孝之臣,翅羽鲜少 | 群臣和睦,无有竟争 |
比丘堕落的原因 | 比丘升天的原因 |
---|---|
不持禁戒,亦无恭恪之心 | 奉持禁戒,戒德具足,不犯正法 |
不承事佛,不信真言 | 于如来所,有恭敬之心 |
不承事法,漏诸戒律 | 顺从法教,一无所犯 |
承事圣众,恒自卑意,不信彼受 | 恭奉圣众,无有懈惰之心 |
贪著利养,心不放舍 | 少欲知足,不着利养 |
不多学问,不勤加诵读玩习 | 不自用意,恒随戒法 |
不与善知识从事,恒与恶知识从事 | 不与恶知识从事,常与善知识从事 |
恒喜事役,不念坐禅 | 不着事务,常喜坐禅 |
复著算数,返道就俗,不习正法 | 乐闲静之处,不在人间 |
乐修梵行,贪著不净 | 常修梵行,离于恶法,多闻学义,不失次叙 |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所,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是时,众多比丘时到,着衣持钵,入罗阅城乞食。是时,众多比丘便作是念:“我等入城乞食,日犹故早,我等可至外道异学,与共论议。”是时,众多比丘便至外道异学所。时,诸外道遥见诸沙门来,各各ⓑ自谓言:“各各寂寞,勿有高声语言,沙门瞿昙弟子今来此间;然沙门之法,称誉寂寞之人,令知我等正法,不辞ⓒ有乱。”
尔时,众多比丘便至外道异学所,共相问讯,在一面坐。
尔时,外道问诸比丘:“汝等,沙门瞿昙与诸弟子说此妙法,是诸比丘尽解一切诸法而自ⓓ游戏①不ⓔ干?我等亦复与诸弟子说此妙法而自游戏。我之所说,与汝有何等异?有何差别?说法ⓕ戒教一类无异。”是时,众多比丘闻外道异学所说,亦不称善,复非言恶,即从ⓖ坐起,各退而去。
是时,众多比丘自相谓言:“我等当持此义,往白世尊。若如来有所说者,ⓗ我当念奉行。”
尔时,众多比丘入罗阅城乞食已,还至房中,收摄衣钵,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住在一面。尔时,众多比丘以此缘本,尽向如来说之。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彼外道异学问此义已,汝等应持此语报之:‘一论、一义、一演,乃至十论、十[议>义]、十ⓘ演,说此语时有何等义?’设汝持此语往问者,彼人则不能报之,彼外道异学遂增愚惑。所以然者,非彼所有境界。
“是故,比丘!我不见天及人民、魔、若魔天、释、梵天王能报此语者,除如来及如来弟子从吾闻者,此则不论。一论、一义、一演,我虽说此义,由何故而说乎?一切众生由食而存,无食则死,彼比丘平等厌患,平等解脱,平等观察,平等分别其义,平等ⓙ尽苦际,同一义而不ⓚ二。我所说者,正谓此耳。
“ⓛ二论、二义、二演,我虽说此义,由何说乎?名与色,彼何等谓名?所谓痛、想、念、ⓜ更、思惟,是谓名也。彼云何名为色耶?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谓名为色。以此缘本,故名为色也。[>二]论、二义、二演者,由此因缘故,我今说之。若比丘平等厌患,平等解脱,平等观察,平等分别其义,平等尽其苦际。
“三论、三义、三演,由何等故而说此义乎?所ⓝ谓三痛。云何为三?所谓苦痛、乐痛、不苦不乐痛。彼云何名为乐痛?所谓心中乐想,亦不分散,是谓名为乐痛。彼云何名为苦痛?所谓心中愦乱而不定一,思惟若干想,是谓名苦痛。彼云何名为不苦不乐痛?所谓心中无苦无乐想,复非一定,复非乱想,亦不思惟法与非法,恒自寂默,心无有记,是故名为不苦不乐痛。是谓三痛。若比丘平等厌患,平等解脱,平等观察,平等分别其义,平等尽其苦际。我所说三论、三义、三演者,正谓此耳。
“四ⓞ义、四论、四演,由何等故复说此义乎?所谓四谛。云何为四?所谓苦、[*]习、尽、道圣谛。彼云何为苦谛?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苦、所欲不得ⓟ苦。彼云何名为习谛?所谓爱本与欲ⓠ相应者,是谓名为[*]习谛。彼云何名为苦尽谛?所谓彼爱永尽无余,更不复生,是谓名苦尽谛。彼云何名为ⓡ苦要谛?所谓贤圣八品道:正见、正治、正语、正命、正业、正方便、正念、正三昧,是名为八品之道也。若比丘平等厌患,平等解脱,平等分别其义,平等观察,平等尽其苦际,是谓四论、四义、四演。我所说者,正谓此耳。
“五论、五义、五演,我今所说,由何等故说?所谓五根。云何为五?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云何名为信根?所谓贤圣弟子,信如来道法,彼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出现于世,是谓名为信根。彼云何名为精进根?所谓身心意并勤[*]劳不倦,灭不善法,使ⓢ善增益,ⓣ顺心执持,是谓名为精进根。ⓤ彼云何ⓥ名为念根?所谓念根者,所诵不忘,恒在心怀,总持不失,有为、无漏之法,终不忘失,是谓名为念根。彼云何名为定根。所谓定根者,心中无错乱,无若干想,恒专精一意,是谓名为三昧根。彼云何名智慧根?所谓知苦、知[*]习、知尽、知道,是谓名智慧之根。此名五根也。比丘于中平等解脱,平等分别其义,平等尽其苦际。五论、五义、五演,我所说者,正谓此耳。
“六论、六义、六演,我所说者,由何等ⓦ故乎?所谓六重之法也。云何为六?于是,比丘恒身行慈心,若在[*]闲ⓧ净室中,常若一心,可尊可贵,恒与和合,是谓比丘第一重法。复次,口行慈心,终无虚妄,可敬可贵,是谓第二重法。复次,意行慈,不起憎嫉,可敬可贵,是谓第三重法。复次。若得法利之养,钵中遗余,与诸梵行之人等心施与,是谓第四重法可敬可贵。复次,奉持禁戒,无所脱失,ⓐ贤ⓑ人之所贵,是谓第五重法可敬可贵。复次,正见贤圣得出要,得尽苦际,意不错乱,与诸梵行之人等修其行,是谓第ⓒ六之法可敬可贵。尔时,比丘平等厌患,平等解脱,平等分别其义,平等尽于苦际。六论、六义、六演,我所说ⓓ者,正谓此耳。
“七论、七义、七演,由何等故而说此乎?所谓七神识止处。云何为七?或有众生,若干想,若干种身,所谓天及人也。或有众生,若干种身一想,所谓梵迦夷天最初出时。或有众生,一想一身,所谓光音天是也。或有众生,一身若干想,所谓遍净天是也②。或有众生,空处无量,所谓空处天是也。或有众生,识处无量,所谓识处天是也。或有众生,无ⓔ所有处无量,所谓不用处天是也。ⓕ或有众生,有想无想处无量,所谓有想无想天③是也。是谓,比丘!七神止处。于是,比丘平等解脱,乃至平等尽于苦际。七论、七义、七演,我所说者,正谓此耳。
“八论、八义、八演,我所说者,由何等故而说此乎?所谓世间八法是随世回转。云何为八?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是谓世间八法随世回转。若比丘于中平等解脱,乃至尽于苦际。八论、八义、八演,我所说者,正谓此耳。
“九论、九义、九演,我所说者,由ⓖ何故而说此乎?所谓九众生居处。云何为九?若有众生。若干种身,所谓天及人。或有众生,若干种身一想,ⓗ谓梵迦夷天最初出ⓘ时是也。或有众生,ⓙ一想一身,所谓光音天是也。或有众生,一身若干想,所谓遍净天ⓚ也。或有众生,空处无量,所谓空处天是也。或有众生,识处无量,所谓ⓛ识天[*]也。或有众生,ⓜ无有处无量,所谓不用处天是也。或有众生,有想无想处无量,所谓有想无想天是也。无想众生及诸所生之类,为九神止处。于是,比丘平等解脱,乃至尽于苦际。九论、九义、九演,我所说者,正谓此耳。
“十论、十义、十演,由何等说乎?所谓十念:念佛、念法、念比丘ⓨ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④、念安般、念身、念死,是谓十念。若比丘平等解脱,乃至尽于苦际。十论、十义、十演。如是,比丘!从一至十。
“比丘当知,若外道异学闻此语者,犹不能熟视颜色,况欲报之!其有比丘解此义者,于现法中最尊第一之人。若复比丘、比丘尼思惟此义,乃至十岁,必成二果、若阿罗汉、若阿那[*]含。比丘!且舍十岁。若一年之中思惟此义者,必成二果,终无中退。比丘!且舍一年,其四部之众十月,若至一月,思惟此义者,必成二果,亦不中退。且舍一月。若四部之众七日之中思惟此义,必成二果,终不有疑。”
尔时,阿难在世尊后,执ⓝ扇扇佛。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此法极为甚深。若所在方面有此法者,当知便遇如来。唯然,世尊!此法名何等,当云何奉行?”
佛告阿难:“此经名为十法之义,当念奉行。”
尔时,阿难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A. X. 27. Mahāpañhā.
ⓑ 自+(相)【元】【明】
“自”,元、明二本作“自相”。 大正藏无“相”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 “辞”,大正藏原为“乱”,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辞”。
ⓓ 游戏=然游【宋】【元】【明】【圣】
“游戏”,宋、元、明、圣四本作“然游”。 “然游”,大正藏原为“游戏”,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然游”。
ⓔ 干=乎【元】【明】
“干”,元、明二本作“乎”。 “乎”,大正藏原为“干”,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乎”。
ⓕ 戒教=教诫【元】【明】
“戒教”,元、明二本作“教诫”。 “教诫”,大正藏原为“戒教”,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教诫”。
ⓖ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 我+(等)【元】【明】
“我”,元、明二本作“我等”。 大正藏无“等”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 演+(演)【宋】【元】【明】
“演”,宋、元、明三本作“演演”。 大正藏无“演”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尽+(其)【元】【明】
“尽”,元、明二本作“尽其”。 大正藏无“其”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 二+(一论一义一演)【元】【明】
“二”,元、明二本作“二一论一义一演”。 大正藏无“一论一义一演”六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 “二论二义二演”六字,大正藏原为“一义一论一演乃至十论十义十演”十四字,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二论二义二演”六字。
ⓜ 更+(乐)【元】【明】
“更”,元、明二本作“更乐”。 大正藏无“乐”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 谓=言【明】
“谓”,明本作“言”。 “言”,大正藏原为“谓”,今依据明本改作“言”。
ⓞ 义四论=论四义【元】【明】
“义四论”,元、明二本作“论四义”。 “论四义”,大正藏原为“义四论”,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论四义”。
ⓟ 苦+(取要言之五盛阴苦是谓苦谛)十二字【元】【明】
“”,本作“”。 大正藏无“”字,今依据本补上。
ⓠ 相=想【圣】
“相”,圣本作“想”。 “想”,大正藏原为“相”,今依据圣本改作“想”。
ⓡ 苦+(出)【宋】【元】【明】
“苦”,宋、元、明三本作“苦出”。 大正藏无“出”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善+(法)【圣】
“善”,圣本作“善法”。 大正藏无“法”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 顺=恒【元】【明】
“顺”,元、明二本作“恒”。 “恒”,大正藏原为“顺”,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恒”。
ⓤ 〔彼〕-【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彼”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名”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故+(而说此)【元】【明】
“故”,元、明二本作“故而说此”。 大正藏无“而说此”三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 净=静【宋】【元】【明】【圣】
“净”,宋、元、明、圣四本作“静”。 “静”,大正藏原为“净”,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静”。
ⓐ 贤+(圣)【元】【明】
“贤”,元、明二本作“贤圣”。 大正藏无“圣”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 人之=圣之人【圣】
“人之”,圣本作“圣之人”。 “圣之人”,大正藏原为“人之”,今依据圣本改作“圣之人”。
ⓒ 六+(重)【元】【明】
“六”,元、明二本作“六重”。 大正藏无“重”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 〔者〕-【圣】
圣本无“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者”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 〔所〕-【宋】
宋本无“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所”字,今依据宋本删去。
ⓕ 〔或有…是也〕二十字-【圣】
圣本无“或有…是也”五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或有…是也”五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 何+(等)【圣】
“何”,圣本作“何等”。 大正藏无“等”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 (所)+谓【圣】
“谓”,圣本作“所谓”。 大正藏无“所”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 时+(时)【圣】
“时”,圣本作“时时”。 大正藏无“时”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 〔一〕-【圣】
圣本无“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一”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 (是)+也【宋】*【元】*【明】*
“也”,宋、元、明三本作“是也”。 大正藏无“是”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识+(处)【圣】
“识”,圣本作“识处”。 大正藏无“处”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 无+(所)【元】【明】【圣】
“无”,元、明、圣三本作“无所”。 大正藏无“所”字,今依据元、明、圣三本补上。
ⓨ 僧+(念天)【宋】【元】【明】
“僧”,宋、元、明三本作“僧念天”。 大正藏无“念天”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念天〕-【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念天”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念天”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扇扇佛=拂扇【宋】
“扇扇佛”,宋本作“拂扇”。 “拂扇”,大正藏原为“扇扇佛”,今依据宋本改作“拂扇”。
① 游戏:比喻纯熟自在。
② 或有众生,一想一身,所谓光音天是也。或有众生,一身若干想,所谓遍净天是也:应为“或有众生,一身若干想,所谓光音天是也。或有众生,一身一想,所谓遍净天是也”的讹误,参见《增壹阿含经》卷三十三〈等法品 39〉第5经、卷四十〈九众生居品 44〉第1经、《中阿含经》卷二十四〈因品 4〉第97经等经中的相关经文。
③ 有想无想天:没有一般粗重的想阴,但想阴仍未真正断尽的定境。犹如油已经倒光的油筒,倒不出油来了,但表面还是黏着一些油;非想非非想入处已几乎没有想阴,但又不能说断尽想阴。是无色界天的最高层次。又译为“非想非非想入处”。
④ 念休息:忆念寂灭、入定。
外道自称和佛陀教的一模一样,佛陀则让弟子问外道佛法有哪些一到十开头的法义?外道自然讲不清楚这些佛教的术语,表示外道根本不清楚佛教的法义,自然不可能和佛陀教的一模一样。
本经所说的“六重法”即修行人间彼此应友爱、敬重的“六和敬”:身合同住、口合无诤、意合同悦、见合同解、利合同均、戒合同修。这“六和敬”也是任何团体中都可以应用的原则,能让众人和谐相处。
“七识住”是七种心识的住处、心识贪爱攀缘的七种境界,当中不包含欲界的三恶道、色界的四禅天、无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入处天,因为它们不是识所贪爱的境界,或者不会增长识。“九众生居”是九种众生乐于居住的地方,为“七识住”加上色界的四禅天、无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入处天,至于欲界的三恶道并非众生乐于居住的地方,因此也不在九众生居中。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其有修行十想者,便尽有漏,ⓑ获通作证,渐至涅槃。云何为十?所谓白骨想、青瘀想、膖ⓒ胀想、食不消想、血想、啖想①、有常无常想、贪食想、死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是谓,比丘!修此十想者,得尽有漏,得至涅槃界。又是,比丘!十想之中,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最为第一。所以然者,其有修行不可乐想,持信奉法,此二人必越次取证②。是故,比丘!若在树下静处露坐,当思惟此十想。是ⓓ故,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A. X. 56-57. Saññā.
???
ⓑ 〔获〕-【宋】【元】【明】【圣】
宋、元、明、圣四本无“获”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获”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 “膖”,大正藏原为“[月*逄]”,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膖”。
ⓓ 〔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故”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① 青瘀想、膖胀想、食不消想、血想、啖想:观尸体变色、肿胀、蛆虫鸟兽啃咬、脓血流溢、蛆虫鸟兽食啖,这些腐败的阶段,属于不净观的一种作法。其中“膖”是肿胀的意思,读音同“乓”。
② 越次取证:(因为特别精进)跳级而得证,指超过一般的修行速度。
本经说会越次取证的“二人”,可能是指“持信”即“随信行”的修行人,“奉法”即“随法行”的修行人,这两种修行人。
本经说的十想的意义,也可对比《杂阿含经》卷二十七第747经等经论的用词。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一比丘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彼比丘白世尊言:“如来今日与诸比丘说:‘十想之法,其能修者,断诸有漏,成无漏行。’如我,世尊!不堪任行此十ⓐ想。所以然者,欲心多故,身意炽盛,不得宁息。”
尔时,世尊告彼比丘:“汝今当舍净想,思惟不净想;舍有常想,思惟无常想;舍有我想,思惟无我想;舍可乐想,思惟不可乐想。所以然者,若比丘思惟净想,欲心便炽盛;若思惟不净想,便无欲心。比丘当知,欲的特性欲为不净,如彼屎聚;欲如鸲鹆①,饶诸音声ⓑ;欲无返复,如彼毒蛇;欲如幻化,如日消雪;当念舍欲,如弃塜间。欲还自害,如蛇怀毒;欲无厌患,如饮咸水;欲难可满,如海吞流;欲多可畏,如罗刹村;欲犹怨家,恒当远离。欲犹少味,如蜜涂刀;欲不可爱,如路白骨;欲现外形,如厕生华;欲为不真,如彼画瓶,内盛丑物,外现ⓒ殊特;欲无牢固,亦如聚沫。是故,比丘!当念远离贪欲之想,思惟不净之想。汝今,比丘!当忆昔迦叶佛②所奉行十想,今当重思惟十想,有漏心便解脱。”
尔时,彼比丘悲泣堕泪不能自止,即时头面礼佛,白世尊言:“唯然ⓓ,世尊!愚惑积久,如来躬自说十想,方欲远离。今自忏悔,后更不犯!唯愿如来受其重过,原恕不及。”
佛告ⓔ比丘:“听汝改过,勿复更犯,又如来与汝说十ⓕ想而不肯奉持。”
是时,彼比丘闻世尊教诫ⓖ已,在[*]闲静之处,克己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须发,著三法衣,修无上梵行者,欲果ⓗ其所愿;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胎,如实知之。尔时,彼比丘便成阿罗汉。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结禁.圣贤居 二力及十念
亲国.无罣碍 十[轮>论].想ⓘ.观想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二ⓙ
ⓐ 大正藏无“十”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 “音声”,大正藏原为“音响”,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音声”。圣本作“向”。
ⓒ “现”,大正藏原为“见”,今依据圣本改作“现”。
ⓓ 大正藏无“然”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 “告”,大正藏原为“吉”,今依据宋、元、明、圣、CB五本改作“告”。
ⓕ “汝说十”,宋、元、明三本作“说女”。
ⓖ “诫”,圣本作“戒”。
ⓗ “果”,大正藏原为“昇”,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果”。
ⓘ “想”,宋、元、明三本作“相”。
ⓙ +(光明皇后愿文)【圣】
圣本在“??”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大正藏无“光明皇后愿文”六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① 鸲鹆:音“渠预”,八哥的别名。
② 迦叶佛:过去七佛中,第六位的佛名,是释迦牟尼佛的前一位佛。
如果因为欲望太盛而难以修前一经所说的“十想”,则要先思维不净、无常、无我、不可乐(对治常、乐、我、净的妄想),并思维欲望的特性,如本经所说的各种譬喻。
如果不了解欲望的本质,纵使观想不净,有的人可能会觉得这不净只是一种想像。先思维欲望的特性,了解了欲望的本质,这时十想就不只是想像,而是忠实反映出欲望的本质了。
人们欲望的背后隐藏了假设,例如我所贪的身体是永恒、干净、美丽的。如果观身体不净,欲望的背后失去所依靠的隐藏假设,就比较能消退欲望。
另一方面,由散心思考所达成的理解,断烦恼的力度有限,如果能透过止观将不净转换为真正的体验,更能有破贪的力道。
人们需要的不多,但想要的太多,这就是欲望造成的,
好吃的东西经过身体消化变成恶心的屎,身体持续地产出屎,因此不必过度贪著食物和身体。
好吃好喝的东西不一定有益健康,因欲望而过度吃喝则会导致不健康,例如喝太多含糖饮料,则会产生各种疾病。
有智慧,则能判断需要的是什么,不被想要的所蒙闭,而能避免苦果。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十念广分别修行,尽断欲爱①、色爱②、无色爱③、憍慢、无明。云何为十?所谓念佛、念法、念比丘僧、念戒、念施、念天、念止观④、念安般、念身、念死。是谓,比丘!有众生修行此十念者,尽断欲爱,色爱,无色爱,一切无明、憍慢、皆悉除尽。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此经【丽】【圣】缺,【宋】【元】【明】有于第四次
????
① 欲爱:欲界众生(感官之欲)的渴爱。
② 色爱:(断除淫欲的)色界众生的渴爱。
③ 无色爱:(断除淫欲与物质欲的)无色界众生的渴爱,例如对于无色界的受、想、行、识的渴爱。
④ 念止观:即“念休息”,忆念寂灭、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