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Chiou:

“十贤圣居”是指贤圣所居住的境界。一般人想像贤圣所居住的境地,是在喜玛拉雅山上吗?是在海中仙岛吗?是在轻烟袅袅的地方吗?是在鸟语花香的地方吗?

佛陀说贤圣所居住的境界,是以心境来定义的、是以烦恼的有无来定义的。

●提到“十贤圣居”的经论

《杂阿含经》卷三第71经、卷十五第388经、《长阿含经》卷九第10经十上经、《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二〈结禁品46〉第2经、南传《增支部尼科耶》集10〈救护品2〉第20经、南传《长部尼柯耶》第33经,都有“断五支、成六支……”这十项比喻。这几经的主题以及比喻项目,整理如下:

《杂阿含经》卷三第71经:知有身,断有身集,证有身灭,修断有身道
断五枝成六枝守护一依四种弃舍诸谛离诸求净诸觉身行息心善解脱慧善解脱,纯一立梵行,无上士
《杂阿含经》卷十五第388经:于苦圣谛已知、已解,于苦集圣谛已知、已断,于苦灭圣谛已知、已证,于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已修
断五支成六分守护于一依倚于四舍除诸谛离四衢证诸觉想自身所作心善解脱慧善解脱,纯一清白,名为上士
《长阿含经》卷九第10经十上经:十难解法;十贤圣居
除灭五枝成就六枝舍一依四灭异谛胜妙求无浊想身行已立心解脱慧解脱
《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二〈结禁品46〉第2经:圣贤所居之处有十事,三世诸圣常处其中
五事已除成就六事恒护一事将护四部众观诸劣弱平等亲近正向无漏依倚身行心善解脱智慧解脱
南传《增支部尼科耶》集10〈救护品2〉第20经:十个过去、现在、未来圣者的住所
五支已舍断六支已具备有一个守护有四个倚靠各自真理已除去寻求已舍并彻底衰灭无混浊意向身行已宁静心善解脱慧善解脱
南传《长部尼柯耶》第33经:十个圣者的住所
五支已舍断六支已具备有一个守护有四个倚靠各自真理已除去寻求已舍并彻底衰灭无混浊意向身行已宁静心善解脱慧善解脱


可注意《增壹阿含经》中“平等亲近”、“正向无漏”和其他对应经典中的顺序,很可能是对调的。

有提到的论则包括《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四、《成实论》卷二〈立论品等六品〉、《舍利弗阿毘昙论》卷八〈非问分〉,其项目列表如下: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四
已断五支成就六支一向守护四所依止最极远离独一谛实弃舍希求无浊思惟身行猗息心善解脱慧善解脱。独一无侣正行已立。名已亲近无上丈夫
《成实论》卷二〈立论品等六品〉
断五法行六妙法守一法依四法离伪谛舍诸求不浊思惟离身行得尽智得无生智
《舍利弗阿毘昙论》卷八〈非问分〉
断五支六支成就一护四依断灭异缘实求最胜不浊想除身行心善解脱慧善解脱


●有解释“十贤圣居”的经论

这“十贤圣居”在许多经中有提到,但多数没有解释,或许“十贤圣居”的比喻在佛世时是众所周知的顺口溜,然而流传到后世就较不易看懂了。

以下的经论则对于这十项比喻在佛法的意涵稍有解说,却又不完全相同,整理如下:

《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二〈结禁品46〉第2经:圣贤所居之处

  1. 五事已除:五结(五盖)已断
  2. 成就六事:承六重之法
  3. 恒护一事:恒护于心,有漏、无漏、有为、无为,至涅槃门
  4. 将护四部众:成就四神足
  5. 观诸劣弱:生死众行已尽
  6. 平等亲近:三结已尽
  7. 正向无漏:除去憍慢
  8. 依倚身行:无明已除
  9. 心善解脱:爱已除尽
  10. 智慧解脱:观苦谛,习、尽、道谛,如实知之

《增壹阿含经》所述的白话解释如下:

项目项目白话白话说明
五事已除去除了五件事去除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等五盖
成就六事成就了六件事成就对六根的守护
恒护一事常守护一事常以正念守护心
将护四部众养护四部弟子成就四神足(僧众成就禅定及神通,四众自然壮大)
观诸劣弱客观看待拙劣衰弱的旁观拙劣衰弱的不正当的行为
平等亲近没有执著且友善没有感官之欲、生气、加害
正向无漏正确的趣向,没有漏失没有傲慢
依倚身行依靠轻安的身行没有无明
心善解脱心彻底地解脱没有爱欲
智慧解脱以智慧彻底地断除烦恼而解脱如实知四圣谛


南传《增支部尼科耶》集10〈救护品2〉第20经、《长部》33 经:十个圣者的住所

  1. 五支已舍断:五盖的意欲已被舍断
  2. 六支已具备:以眼见色后,既不快乐也不难过而住于平静,正念、正知;以耳听声音后,……以鼻闻气味后,……以舌尝味道后,……以身触所触后,……以意识法后,既不快乐也不难过而住于平静,正念、正知
  3. 有一个守护:具备以正念守护的心
  4. 有四个倚靠:考量后受用一事,考量后忍受一事,考量后避开一事,考量后除去一事
  5. 各自真理已除去:这里,比丘的所有个个沙门、婆罗门的个个各自真理,即:‘世界是常恒的’或‘世界是非常恒的’或‘世界是有边的’或‘世界是无边的’或‘命即是身体’或‘命是一身体是另一’或‘死后如来存在’或‘死后如来不存在’或‘死后如来存在且不存在’或‘死后如来存在且不存在’全部都被破除、被除去、被舍、被吐、被释放、被舍断、被断念
  6. 寻求已舍并彻底衰灭:欲的寻求已被舍断、有的寻求已被舍断、梵行的寻求已被安息
  7. 无混浊意向:欲的意向已被舍断、恶意的意向已被舍断、加害的意向已被舍断
  8. 身行已宁静:以乐的舍断与苦的舍断,及以之前喜悦与忧的灭没,进入后住于不苦不乐,由平静而正念遍净的第四禅
  9. 心善解脱:贪的心被解脱、瞋的心被解脱、痴的心被解脱
  10. 慧善解脱:比丘了知:‘我的贪已被舍断,根已被切断,就像无根的棕榈树,成为非有,为未来不生之物。’了知:‘我的瞋被舍断,……(中略)’了知:‘我的痴已被舍断,根已被切断,就像无根的棕榈树,成为非有,为未来不生之物。’

《成实论》卷2〈立论品等六品〉:

  1. 断五法:断五上结得阿罗汉一切结尽。
  2. 行六妙法:眼等诸情于色等尘不忧不喜亦不痴故。
  3. 守一法:系念身也。
  4. 依四法:谓乞食等四依法也。复有人言。依四法者圣人有法远离。有法亲近。有法除灭。有法忍受。净持戒故
  5. 能达实相名离伪谛。断一切见名得初果。
  6. 舍诸求:谓欲求.有求.及梵行求。得初果故知有为法皆是虚诳。欲舍三求。得金刚三昧已。舍于学道。尔时能尽名舍诸求。
  7. 不浊思惟:灭六种觉心得清净。能薄三毒得第二果。灭除贪忧得第三果名不浊思惟。
  8. 离身行:除欲界结得四禅故名离身行。
  9. 得尽智故名善得心解脱。
  10. 得无生智故名善得慧解脱。诸圣人心住此十处故名圣处。佛法所作必应尽苦故曰所作已办。远离凡夫及诸学人故曰无侣。心离诸法住毕竟空故名为独。
 
agama/研討_十賢聖居_的相當經文異同.txt · 上一次變更: 2018/11/30 11:58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2916898727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