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目錄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八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马血天子品第四十三之一

导读

(一)[0756a07]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马血天子非人之时,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尔时,天子白世尊言:“向者生此念:‘在地步度,可尽此世界不乎?’我今问世尊!可以步尽世界不耶?”

世尊告曰:“汝今以何义理而作此问?”

天子白佛言:“我昔日一时至伽梵天所。是时,梵天遥见我来,而语我言:‘善来,马血天子!此处无为之境,无生、无老、无病、无死、无终、无始,亦无愁、忧、苦、恼。’当我尔时,复作是念:‘此是涅槃道耶?何以故?涅槃之中无生、老、病、死、愁、忧、苦、恼。此是世界之极边耶?设当是世界边际者,是为世间可步度耶?’”

世尊告曰:“汝今神足为何等类?”

天子白佛言:“犹如力士善于射术,箭去无碍;我今神足其德如是,无所罣碍。”

世尊告曰:“我今问汝,随所乐报之。犹如有四男子善于射术,然彼四人各向四方射,设有人来,意欲尽摄四面之箭,使不堕地。云何,天子!此人极为捷疾不耶?乃能使箭不堕于地。

“天子当知,上日月前有捷步天子,行来进止复斯人之捷疾,然日月宫殿行甚于斯。计彼人天子及日月宫殿之[*]疾,故不如三十三天之速疾也;计三十三天之[*]疾,不如艳天之疾。如是,诸天所有神足,各各不相及。假使汝今有此神德,如彼诸天,从劫至劫,乃至百劫,犹不能尽世境界。所以然者,地界方域不可称计。

“天子当知,我过去久远世时,曾作仙人,名为马血,与汝同字,欲爱已尽,飞行虚空,无所触碍。我尔时,神足与人有异,弹指之顷,已能摄此四方箭,使不堕落。时,我以有此神足,便作是念:‘我今能以此神足,可尽境地边际乎?’即涉世界,而不能尽其方域。命终之后,进德修业而成佛道,坐树王下,端坐思惟往昔经历所施为事:‘本为仙人,以此神德犹不能尽其方面,当以何神力而[为>得]究其边际乎?’时,我复作是念:‘要当乘贤圣八品之径路,然后乃得尽生死边际。’

“彼云何名为乘贤圣八品之[*]径路?所谓正见、正治、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三昧。天子!又知斯名贤圣八品道,得尽世界之边际。诸过去恒沙诸佛得尽世界者,尽用此贤圣八品道而究世界;正使将来诸佛世尊出现世者,当以此贤圣之道得尽边际。”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步涉无究竟,  得尽世界者,
 地种不可称,  非神足所及。
 凡夫施设意,  于中起迷惑,
 不别真正法,  流转五道中。
 贤圣八品道,  以此为舟船,
 诸佛之所行,  而究世界边。
 正使当来佛,  弥勒之等类,
 亦用八种道,  得尽于世界。
 是故有智士,  修[*]此圣贤道,
 昼夜习行之,  便至无为处。”

是时,马血天子从如来闻说贤圣八品道,即于座上,诸尘垢尽,得法眼净。尔时,天子即以头面礼足,遶佛三匝,便退而去。是时,彼天子即其日,以天种种好华散如来上,即时便说斯偈:

“流转生死久,  欲涉[*]度世界,
 贤圣八品道,  不知又不见。
 今我以见谛,  又闻八品道,
 便得尽边际,  诸佛所到处。”

尔时,世尊可彼天子所说。时,彼天子以见佛可之,即礼世尊足,便退而去。

尔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东晋…译)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昙摩难提译【宋】【元】,=符秦三藏昙摩难提译【明】

  ????

大正藏在“子”字之后有“问八政”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大正藏无“之一”二字,今依据明本补上。

~A. IV. 45. Rohitassa.

马血天子~Rohitassa, devaputta

“婆”,宋、元、明三本作“娑”。

“耶”,宋、元、明三本作“也”。

宋、元、明三本无“言”字。

“箭”,宋、元、明三本作“矢”。

“于”,明本作“于”。

“捷”,宋、元、明三本作“健”。

宋、元、明三本在“之”字后有“捷速也如彼人及天子”九字。

“及”,宋、元、明三本作“知”。

“界”,宋、元、明三本作“界也”。

“已”,大正藏原为“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箭使”,元、明二本作“箭使令”,宋本作“使箭令”。

“境地”,宋、元、明三本作“地境”。

“涉”,宋、元、明三本作“步”。*

“往”,大正藏原为“往”,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往”,宋、元、明三本无此字。

“贤圣”,大正藏原为“圣贤”,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贤圣”。*

宋、元、明三本无“之”字。*

宋、元、明三本无“乘”字。

“即时便”,宋、元、明三本作“时”。

[注解]

非人之时:天人拜访人间的时段,特指“后夜”(夜晚的最后四分之一,约凌晨三点至六点)。

婆伽梵天:天人名,曾误以为梵天的境界是常住不变的涅槃境界,后来由佛陀所开导,才自知不足,详见《杂阿含经》卷四十四第1195经。又译为“婆句梵天”。

逾:越过、超过。同“逾”。

艳天:欲界六天的第三天。又译为“夜摩天”、“焰摩天”。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我们透过身心来与世间互动,所接触的都是身心所感知的世界。因此《杂阿含经》卷九第230经说六入处(眼、耳、鼻、舌、身、意)因缘是“世间”,《杂阿含经》卷十三第319经说十二入处是“一切”。

因此若能依八正道而修行,了知苦、集、灭、道四圣谛,证得涅槃,就能到达世间的尽头,如《杂阿含经》卷九第234经所说:“多闻圣弟子于六入处集、灭、味、患、离如实知,是名圣弟子到世界边、知世间、世间所重、度世间。”(CBETA, T02, no. 99, p. 57, a3-5)

《杂阿含经》卷四十九第1307经也表示:“赤马天子!何等为世间?谓五受阴。何等为五?色受阴、受受阴、想受阴、行受阴、识受阴,是名世间。何等为色集?谓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染著,是名世间集。云何为世间灭?若彼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染著无余断、舍、离、尽、无欲、灭、息、没,是名世间灭。何等为世间灭道迹?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世间灭道迹。”(CBETA, T02, no. 99, p. 359, a29-b7)

(二)[0756c16]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贤圣八关斋法,汝等善思念之,随喜奉行!”尔时,诸比丘从佛受教。

世尊告曰:“彼云何名为八关斋法?八关斋法一者不杀生,二者不与不取,三者不淫,四者不妄语,五者不饮酒,六者不过时食,七者不处高广之床,八者远离作倡伎乐、香华涂身。是谓,比丘!名为贤圣八关斋法。”

是时优波离白佛言:“云何修行八关斋法?”

世尊告曰:“于是,优波离!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往诣沙门若长老比丘所,自称名字,从朝至暮如阿罗汉,持心不移不[*]动,刀杖不加群生,普慈于一切:‘我今受斋法,一无所犯,不起杀心,习彼真人之教;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过时食,不在高广之座,不习作倡伎乐、香华涂身。’设有智慧者,当作是说;假令无智者,当教彼如此之教。又彼比丘当一一指授,无令失次,亦莫超越,复当教使发誓愿。”

优波离白佛言:“云何当发愿?”

世尊告曰:“彼发愿时:‘发愿回向我今以此八关斋法,莫堕地狱,饿鬼、畜生,亦莫堕八难之处,莫处边境,莫堕凶弊之处,莫与恶知识从事,父母专正,无习邪见,生中国中,闻此善法,分别思惟,法法成就,持此斋法功德,摄取一切众生之善,以此功德,惠施彼人,使成无上正真之道,持此誓愿之福,施成三乘,使不中退。复持此八关斋法,用学佛道、辟支佛道、阿罗汉道,诸世界学正法者亦习此业,正使将来弥勒佛出现世时,如来、至真、等正觉,值遇彼会,使得时度。弥勒出现世时,声闻三会,初会之时九十六亿比丘之众,第二之会九十四亿比丘之众,第三之会九十二亿比丘之众,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亦值彼王及国土教授师。’作如是之教,无令缺漏。”

是时,优波离白世尊言:“设彼善男子、善女人虽持八关斋,于中不发誓愿者,岂不得大功德乎?”

世尊告曰:“虽获其福,福不足言。所以然者,我今当说。

“过去世时,有王名宝岳,以法治化,无有阿曲,领此阎浮提境界。尔时,有佛名曰宝藏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出现于世。彼王有女名曰牟尼,颜貌殊特,面如桃华色,皆由前世供养诸佛之所致也。尔时,彼佛亦复三会,声闻初会之时一亿六万八千之众,第二之会一亿六万之众,第三之会一亿三万之众,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

“是时,彼佛与诸弟子说如此之法:‘诸比丘!当念坐禅,勿有懈怠;复求方便,诵习经戒。’彼佛侍者名曰满愿,多闻第一,如我今日阿难比丘多闻最胜。时,彼满愿比丘白宝藏佛言:‘诸有比丘诸根暗钝,亦不精进于禅定法,又不诵习,今日世尊欲安此人著何聚中?’宝藏佛告曰:‘设有比丘诸根暗钝,不堪任行禅法者,当修三上人法业。云何为三?所谓坐禅、诵经、佐助众事’如是彼佛与诸弟子说如此微妙之法。

“尔时,有长老比丘,亦不堪任修行禅法。时,彼比丘便作是念:‘我今年衰长大,亦不能修其禅法,今当求愿行劝助之法。’是时,彼长老比丘入野马城中,求烛火、麻油,日来供养宝藏如来,使明不断。

“是时,王女牟尼见此长老比丘里巷乞求,即问彼比丘曰:‘比丘!今日为何所求?’比丘报曰:‘圣女当知,我年衰迈,不堪行禅法,故求乞脂油,用供养佛,续尊光明。’是时,彼女闻佛名号,欢喜踊跃,不能自胜,白彼长老比丘曰:‘汝今,比丘!勿在余处乞求,我自相供给,麻油灯炷尽相惠施。’

“是时,长老比丘受彼女施,日来取油供养宝藏如来,持此功德福业,施与无上正真之道,口自演说:‘年既衰大,又复钝根,无有智慧得行禅法,持此功德之业,所生之处莫堕恶趣,使将来世值遇圣尊,如今宝藏如来无异;亦遇圣众如今圣众而无有异;说法亦当如今无异。’是时,宝藏如来知彼比丘心中所念,即时便笑,口出五色光,而告之曰:‘汝今,比丘!将来无数阿僧祇劫当作佛,号曰灯光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时,长老比丘欢喜踊跃,不能自胜,身心坚固,意不退转,颜色特胜,不与常同。

“时,彼牟尼女人见彼比丘颜色殊常,即前问曰:‘比丘!今日颜色极为殊妙,不与常同,得何意故?’比丘报曰:‘王女当知,向者,如来以甘露见灌。’牟尼女问曰:‘云何如来以甘露见灌?’比丘报曰:‘我为宝藏如来所授决,言将来无数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号曰灯光如来.至真.等正觉,身心牢固,意不退转。如是,王女!为彼如来之所授决也。’王女问曰:‘彼佛颇授我决乎?’长老比丘报曰:‘我亦不知为授汝莂不?’

“是时,王女闻比丘语已,即乘羽宝之车,往至宝藏如来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王女白佛言:‘我今是檀越施主,所须脂油恒相供给,然今世尊授彼比丘决,独不见授莂。’宝藏如来告曰:‘发心求愿,其福难量,何况以财惠施乎?’牟尼女报曰:‘设当如来不授我莂者,当自断其命根。’宝藏如来报曰:‘夫处女人之身,求作转轮圣王者,终不获也;求作帝释者,亦不可获也;求作梵天王者,亦不可得也;求作魔王者,亦不可得也;求作如来者,亦不可得也。’女曰:‘我定不能得成无上道乎?’宝藏佛报曰:‘能也。牟尼女,成无上正真道也。然王女当知,将来无数阿僧祇劫有佛出世,是汝善知识,彼佛当授汝决。’

“是时,王女白彼佛言:‘受者清净,施主秽浊乎?’宝藏佛告曰:‘吾今所说者,心意清净,发愿牢固。’是时,王女语已,即从座起,头面礼足,遶佛三匝,便退而去。

“优波离当知,无数阿僧祇劫,灯光佛乃出现于世,治在钵头摩大国,与大比丘众十六万八千众俱,国主、人民悉来承事。是时,彼国有王名提波延那,以法治化,领此阎浮境界。是时,彼王请佛及比丘僧而饭食之。是时,灯光如来清旦着衣持钵,将诸比丘众入城。

“尔时,有梵志子名曰弥佉,颜貌端正,众中独出,像如梵天,通诸经藏,靡不贯练,诸书咒术,皆悉明了,天文地理,靡不了知。是时,彼梵志遥见灯光佛来,颜貌殊特,世之奇异,诸根寂定,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见已,便发喜豫之意,善心生焉:‘书籍所载,如来出现,甚为难遇。时时乃出,犹如优昙华时乃出耳。我今当往试之。’是时,梵志手执五华往至世尊所,复作是念:‘其有三十二相者,名曰成佛。’即以五茎华散如来上,又求三十二相,唯见三十相,而不见二相,即兴狐疑:‘今观世尊不见广长舌及阴马藏。’即时说此偈:

“‘闻有三十二,  大人之相貌,
  今不见二相,  相好为具不?
  颇有阴马藏,  贞洁不淫乎?
  岂有广长舌,  舐耳覆面乎?
  为我现其相,  断诸狐疑结,
  阴马及舌相,  唯愿欲见之。’

“是时,灯光佛即入三昧定,使彼梵志见其二相。是时,灯光佛复出广长舌,左右舐耳放大光明,还从顶上入。是时,梵志见如来有三十二相具足,见已,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并作是说:‘唯愿世尊当见观察,我今持五华奉上如来,又持此身供养圣尊。’发此誓愿时,彼五华在空中化成宝台,极为殊妙,四柱四门。彼时,见交露台已,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发此誓愿:‘使我将来之世作佛,当如灯光佛,弟子翼从,悉皆如是。’

“是时,灯光佛知彼梵志心中所念,即时便笑。诸佛世尊常法:若授决时世尊笑者,口出五色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是时,光明已照三千大千世界,日月无复光明,还从顶上入。设如来授决之时,光从顶上入;设授辟支佛决时,光从口出还入口中;若授声闻莂者,光从肩上入;若授生天之决者,是时光明从臂中入;若莂生人中者,是时光明从两胁入;若授生饿鬼决者,是时光明从腋入;若授生畜生决者,光明从膝入;若授生地狱决者,是时光明从脚底入。

“是时,梵志见光从顶上入,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即布发在地,并作是说:‘设如来不授我决者,即于此处自断坏,不成诸根。’是时,灯光佛知梵志心中所念,即告之曰:‘汝速还起,将来之世,当成作佛,号释迦文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时,摩纳闻佛授决已,心怀踊跃,不能自胜,即于彼处,得遍现三昧,踊在虚空,去地七仞,叉手向灯光如来。

“汝优波离莫作异观,尔时宝藏如来时长老比丘,岂是异人乎?尔时灯光如来是也。尔时王女牟尼,今我是也。时宝藏如来立我名号字释迦文,我今以此因缘故,说此八关斋法,当发誓愿,无愿不果。所以然者。若彼女人作是誓愿,即于彼劫成其所愿也。若长老比丘不发誓愿者,终不成佛道。誓愿之福不可称记,得至甘露灭尽之处。如是,优波离!当作是学。”

尔时,优波离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A. VIII. 41. Saṃkhitta.

八关斋法~Atthaṅ asamannāgata uposatha.

“喜”,宋、元、明三本作“而”。

“者”,宋、元、明三本作“者不得犯”。

宋、元、明三本无“不”字。*

大正藏在“时”字之后有一“彼”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大正藏无“阿”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此”,大正藏原为“其”,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此”。

“善”,宋本作“恶”。

“斋”,大正藏原为“齐”,今依据前后文改作“斋”。

大正藏无“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言”,宋、元、明三本作“言也”。

宋、元、明三本无“提”字。

“明”,明本作“名”。

宋、元、明三本无“士”字。

宋、元、明三本无“曰”字。

“声闻初”,宋、元、明三本作“初声闻”。

“进”,宋、元、明三本作“勤”。

“法”,宋、元、明三本作“之法”。

“助”,大正藏原为“劝”,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助”。

“圣”,宋、元、明三本作“圣王”。

大正藏在“来”字之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特”,宋、元、明三本作“常”。

“色殊常”,宋、元、明三本作“貌殊特”。

“语”,大正藏原为“说”,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语”。

“宝”,元、明二本作“葆”。

“是”,大正藏原为“见”,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是”。

“主”,宋、元、明三本作“王”。

“佉”,大正藏原为“勒”,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及碛砂藏改作“佉”。

“貌”,宋、元、明三本作“色”。

“正”,大正藏原为“政”,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正”。

大正藏无“昙”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出”,宋、元、明三本作“有”。

“茎”,大正藏原为“根”,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茎”。

“耳”,宋本作“面”。

“并”,大正藏原为“普”,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并”。

“悉皆”,宋、元、明三本作“皆悉”。

大正藏无“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大正藏无“诸”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口”,大正藏原为“耳”,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口”。

“仞”,大正藏原为“刃”,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仞”。

“今我”,大正藏原为“我今”,今依据前后文改作“今我”。

“人”,宋、元、明三本作“复”。

宋、元、明三本无“愿”字。

[注解]

倡伎乐:唱歌、跳舞。

优波离:比丘名,佛陀称赞他“奉持戒律,无所触犯”第一。又译为“优婆离”。

八难:见佛闻法的八个障难,又称八无暇。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郁单越,新作北拘卢洲。生于此处者,乐报殊胜,而总无苦故。寿命至千岁,命无中夭。贪著享乐而不受教化,圣人不出其中,不得见佛闻法。五、长寿天,色界无色界长寿安稳之处。外道修行这多生此处,障于见佛闻法。六、聋盲喑哑。七、世智辨聪。虽然聪利,但耽习于外道经书,不信出世正法。八、佛前佛后,二佛中间无佛法之处。

阿曲:偏袒包庇或诬陷冤枉。

佐助众事:护持三宝的各种事务。

授决:即“授记”,佛陀确知地预言弟子将证得的果位或往生去处。又译作“记莂”、“记别”。

受者清净,施主秽浊乎:难道受施的人(宝藏佛)是清净的,布施的人(王女牟尼)就肮脏不堪吗?

优昙钵:聚果榕,为桑科榕属落叶大乔木。果实长在树干上,由没有叶子的小枝簇生,如同无花果般为隐花果,因此人们认为它不开花而结果,印度古代以优昙钵开出花朵(基因突变)引申为极为稀有的意思。

摩纳:“青年”的音译。又译为“摩那婆”。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阐述在家人持八关斋戒的核心法要,这也是为何在家人也能证果的基础。

佛陀指出持“八关斋戒”的核心:一日一夜效法阿罗汉,如阿罗汉的心行而持八戒:

  1. 不杀生
  2. 不偷盗
  3. 不淫欲
  4. 不妄语
  5. 不饮酒
  6. 不非时食
  7. 不涂香、不歌舞观听
  8. 不坐卧高广大床

持八关斋戒的功德相当大,纵使没有解脱也能往生殊胜的天界,或在后世得到善果。

志在解脱的同学们务必要找个斋日持八关斋戒,由持八关斋戒、善护根门的清净,而能“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从慧得解脱”。

本经记载要“于八日、十四日、十五日”持八关斋戒,这是指每半月的第八、十四、十五天,因此农历一个月即有六天持八关斋戒,称为六斋日。

经中说布施世间一切功德不及一念慈心,而即使慈心其功德也不及一念之间于世间起不可乐想而发愿解脱。

解脱的智慧是真正无漏的福报,同样的道理,王女所做布施,如果没有回向发愿解脱,那么这些布施即使有无量福业,却都是有漏的,所以佛陀说“虽获其福,福不足言”。

经中释迦摩尼佛挖苦自己前世身为王女时,如果能以清净的发心来转起这些布施善业,那么那一世的布施善业,便能成为证无上菩提的深厚助缘,少走很多冤枉路。

回向功德发愿解脱的目的,就是将我们布施、持戒、慈心等等有漏的福报转化成为成就无漏福报的助缘(资粮),经中佛陀所说的回向文,正是在说明这件事。

王女牟尼找上宝藏佛的动机,是希望宝藏佛为他“授记”。然而佛只授记确定的事,被授记者必须已有相当的福慧或极深厚的因缘,使得未来世因缘不管如何变化,被授记者必定能达到所授记的成就,这样佛才会授记。王女牟尼此时只懂布施,恐怕不具备修行的其他要件,何时成就还有许多变数,或许因此宝藏佛只要他等未来佛授记。

虽然“授记”尚不具足因缘,王女牟尼主动地“誓愿”以布施的功德回向成道才是关键,才能启动成道的因缘。可惜王女牟尼只顾着要宝藏佛为他授记,宝藏佛不授记,他就心有不甘地对宝藏佛说:“难道你就清净、我就肮脏不堪吗?”此时宝藏佛又提示:“心意清净,发愿牢固”,王女牟尼没听懂就离席了,没有学到要先发愿。因此不是宝藏佛没教王女发誓愿,而是王女程度太差而没听懂。

所以释迦牟尼佛最后回顾道:“若彼女人作是誓愿,即于彼劫成其所愿也”,王女牟尼如果当时懂得以布施的功德誓愿成道,早就成佛了。

灯光(燃灯)佛授记弥佉(超术)梵志的记载,详见《增壹阿含经》卷十一〈善知识品 20〉第3经,相关人物在各生的关系如下所示:

宝藏佛 ── 长老比丘    ── 王女牟尼【麻油灯炷无限供应】
       ↓          ↓
      灯光(燃灯)佛 ── 弥佉(超术)梵志  ──  善味婆罗门女【卖五茎华】
                  ↓             ↓
                释迦牟尼佛     ──  瞿夷(太子妃)

(三)[0758c12]

闻如是:

一时,佛在摩竭国界,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渐至江水侧。

尔时,世尊见江水中,有大材木为水所漂,即坐水侧一树下坐。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颇见木为水所漂乎?”

诸比丘白佛言:“唯然,见之。”

世尊告曰:“设当此木不着此岸,不着彼岸,又不中没,复非在岸上,不为人所捉,复[*]非为非人所捉者,复[*]非为水所回转,复[*]非腐败者,便当渐渐至海。所以然者,海,诸江之原本。汝等比丘亦如是,设不着此岸,不着彼岸,又不中没,复[*]非在岸上,不为人、非人所捉,亦不为水所回转,亦不腐败,便当渐渐至涅槃处。所以然者,涅槃者,正见、正治、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涅槃之原本。”

尔时,有牧牛人名曰难陀,凭杖而立。是时,彼牧牛人遥闻如是所说,渐来至世尊所而立。尔时,牧牛人白世尊言:“我今亦不着此岸,不在彼岸,又非中没,复非在岸上,不为人捉,复非为非人所捉,不为水所回转,亦非腐败,渐当至涅槃之处。唯愿世尊听在道次,得作沙门。”

世尊告曰:“汝今还主牛已,然后乃得作沙门耳。”

牧牛人难陀报曰:“斯牛哀念犊故,自当还家。唯愿世尊听在道次。”

世尊告曰:“此牛虽当还家,故须汝往付授之。”

是时,牧牛人即受其教,往付牛已,还至佛所,白世尊言:“今已付牛,唯愿世尊听作沙门。”是时,如来即听作沙门,受具足戒。

有一异比丘白世尊言:“云何为此岸?云何为彼岸?云何为中没。云何在岸上?云何不为人所捉?云何不为非人所捉?云何不为水所回转?云何不腐败?”

佛告比丘曰:“此岸者身也。彼岸者[*]身灭耶。中没者欲爱[*]耶。在岸上者五欲也。为人所捉者,如有族姓子发此誓愿:‘持此功德福祐,作大国王,若作大臣。’非人所捉者,如有比丘有此誓愿:‘生四天王中而行梵行,今持功德生诸天之中。’是谓名为非人所捉。为水所回转者,此是邪疑也。腐败者,邪见、邪治、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此是腐败也。”

是时,难陀比丘在闲静之处而自修克,所以族姓[*]之子,剃除须发,出家学道者,修无上梵行,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即于座上成阿罗汉。

尔时,难陀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S. 35. 200. Dārukkhandha.

  ???

〔言〕-【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言”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非=不【宋】*【元】*【明】*

  “非”,宋、元、明三本作“不”。
  “不”,大正藏原为“非”,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不”。

海+(者)【宋】【元】【明】

  “海”,宋、元、明三本作“海者”。
  大正藏无“者”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人+(所捉不为)【宋】【元】【明】

  “人”,宋、元、明三本作“人所捉不为”。
  大正藏无“所捉不为”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便〕-【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便”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便”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涅槃处~Nibbānaninnā.

  ???

难陀~Nanda.

  ???

是=来【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来”。
  “来”,大正藏原为“是”,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来”。

渐+(渐)【宋】【元】【明】

  “渐”,宋、元、明三本作“渐渐”。
  大正藏无“渐”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主=王【元】

  “主”,元本作“王”。
  “王”,大正藏原为“主”,今依据元本改作“王”。

身+(邪)【宋】*【元】*【明】*

  “身”,宋、元、明三本作“身邪”。
  大正藏无“邪”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耶=也【宋】*【元】*【明】*

  “耶”,宋、元、明三本作“也”。
  “也”,大正藏原为“耶”,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也”。

中+(及诸天中)【宋】【元】【明】

  “中”,宋、元、明三本作“中及诸天中”。
  大正藏无“及诸天中”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我)+今【宋】【元】【明】

  “今”,宋、元、明三本作“我今”。
  大正藏无“我”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更不复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更不复受”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更不复受”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注解]

听在道次:允许我加入修道的行列。“听”在这里是四声,允许的意思。

付授:将牛交付,还给主人。

修克:修习佛法约束自己;严格修行。

[对应经典]

 

[导读:外道六师]

古印度传统的婆罗门教认为有“恒常、不变、独存、自在、能主宰”的“我”,而要追寻真我。另外还有六种主要的外道,是反对婆罗门思想的自由思想家,佛教称为“外道六师”。

不管是婆罗门教的追寻真我,或是外道六师,都是错误的见解,佛弟子由于知道正法,而能不受这些邪见所缚,有了正确的见解,才会有正确的行为,并达成解脱。

外道六师是:

  1. 富兰那迦叶:否认善、恶的业报,认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种种恶事不会有罪报;作种种善事,也不会有好报。可说是无因果、无道德论者。(例如第162经所述的邪见。)
  2. 末迦梨瞿舍利子:认为人的际遇,不是由自己的意志、行为造成的,一切随命运摆布,努力是徒然的。无论愚智,都要轮回受诸苦乐,直到八万四千大劫后,就自然得到解脱。因此也否定因果论,认为人所作的善事恶事都是徒然。可说是宿命论者。(例如第155、163经所述的邪见。)
  3. 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认为人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造成,死后还归地、水、火、风,全部败坏,一了百了,没有来生。作善作恶都没有报应,所以不须布施乃至祭祀,只管追求快乐,而否定道德。可说是顺世派、唯物快乐主义者。(例如第154、156经所述的邪见。)
  4. 迦罗拘陀迦栴延:认为众生的存在有七种成分是真实的:地、水、火、风、苦、乐、命。这七种成分不必靠任何条件产生,而能安住不变。因此,纵使用刀砍头,也不会死,因为刀只是在七法之中穿过罢了。因此也没有挥刀的人,也没有被砍的人,否定善恶观念、道德观念。可说是无因论的实有论者。(例如第161经所述的邪见。)
  5. 先阇那毘罗胝子:认为所谓真理只不过是主观上以为是真的,要不陷于主观的执著,最稳当的做法是不肯定自己的立场。这一派没有自己固定的主张,而是仗着语言的技巧去驳倒对手,如同中国的“白马非马论”一般。可说是怀疑论、不可知论者。(例如第164经所述的邪见。)
  6. 尼揵子:耆那教的创始人。主张苦乐、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须以苦行偿还,要脱离轮回,必须修苦行,等苦行成就、旧业消灭,新业不生时,生命就回复清净,舍离肉体、获得解脱。此派与其余五派相比,较类似佛教提倡修行,但主张命与非命二元论,而不是因缘论,所主张的极端苦行也是佛教所反对的。(在卷五、卷二十一等卷中都有相关记载。)

佛陀证悟后发现这些见解都是基于身见、基于爱欲、基于有限的观察或臆测而误认的,因此无法趋向解脱。初果圣者即已断身见、戒取、疑,而超越这些邪见。

佛法离于“常见”与“断见”这二边,说着十二因缘的中道。

(以上待改为增壹阿含经的用词,以及配合下经的思路。)

(四)[0759a29]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所,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尔时,提婆达以失神足,阿阇世太子日遣五百釜食而供养之。是时,众多比丘闻提婆达[*]兜以失神足,又为阿阇世所供养,共相将诣佛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是时,众多比丘白佛言:“提婆达[*]兜者极大威力,今为阿阇世王所供养,日遣五百釜食。”

尔时,世尊闻此语已,告诸比丘:“汝等莫兴此意,贪提婆达[*]兜比丘利养;彼愚人由此利养自当灭亡。所以然者,于是,比丘!提婆达兜所以出家学者,不果其愿。

“比丘当知,犹如有人出其村落,手执利斧,往诣大树,先意所望,欲望大树,及其到树,持枝叶还。今此比丘亦复如是,贪著利养,由此利养,向他自誉,毁呰他人,比丘所行宜,则不果其愿。彼由此利养故,不求方便、起勇猛心,如彼人求宝不得,为智者所弃。

“设有比丘得利养已,亦不自誉,复不毁他人;或时复向他人自称说:‘我是持戒之人,彼是犯戒之士。’比丘所愿者而不果获,如人舍根,持枝还家,智者见已:‘此人虽持枝还家,然不识根。’此中比丘亦复如是,以得利养,奉持戒律,并修梵行,好修三昧。彼以此三昧心向他自誉:‘我今得定,余人无定。’比丘所应行法亦不果获。犹如有人其求实木,往至大树,望其实,舍其枝叶,取其根持还。智者见已,便作是说:‘此人别其根。’今此比丘亦复如是,兴起利养,奉持戒律,亦不自誉,复非毁他人,修行三昧,亦复如是,渐行智慧。夫智慧者,于此法中最为第一。提婆达[*]兜比丘于此法中竟不获智慧、三昧,亦复不具戒律之法。”

有一比丘白世尊言:“彼提婆达[*]兜者,云何不解戒律之法?彼有神德成就诸行,有此智慧。云何不解戒律之法?有智慧则有三昧,有三昧则有戒律。”

世尊告曰:“智慧最上戒律之法者,世俗常数;三昧成就者,亦是世俗常数;神足飞行者,亦是世俗常数;智慧成就者,此是第一之义。

是时,世尊便说此偈:

“由禅得神足,  至上不究竟,
 不获无为际,  还堕五欲中。
 智慧最为上,  无忧无所虑,
 久毕获等见,  断于生死有。

“比丘当知,以此方便,知提婆达[*]兜不解戒律之法,亦复不解智慧、三昧之行。汝等比丘,莫如提婆达[*]兜贪著利养。勿贪著利养夫利养者,堕人恶处,不至善趣。若著利养,便习邪见,离于正见;习于邪治,离于正治;习于邪语,离于正语;习于邪业,离于正业;习于邪命,离于正命;习邪方便,离正方便;习于邪念,离于正念;习于邪定,离于正定。是故,比丘!勿起利养之心,制令不起;已起利养之心,求方便而灭之。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当说此微妙之法,六十余比丘舍除法服,习白衣行;复有六十余比丘,漏尽意解,诸尘垢尽,得法眼净。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M. 29. Saropama.

  ???

提婆达兜~Devadatta.

  ???

兜=多【宋】*【元】*【明】*

  “兜”,宋、元、明三本作“多”。
  “多”,大正藏原为“兜”,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多”。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为“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枝〕-【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枝”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枝”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而〕-【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还+(家时智者见问之曰汝今竟不得其实方持叶还)十九字【宋】【元】【明】

  “”,本作“”。
  大正藏无“”字,今依据本补上。

宜=仪【元】【明】

  “宜”,元、明二本作“仪”。
  “仪”,大正藏原为“宜”,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仪”。

(更)+不【宋】【元】【明】

  “不”,宋、元、明三本作“更不”。
  大正藏无“更”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宝=实【宋】【元】【明】

  “宝”,宋、元、明三本作“实”。
  “实”,大正藏原为“宝”,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实”。

其求=求其【宋】【元】【明】

  “其求”,宋、元、明三本作“求其”。
  “求其”,大正藏原为“其求”,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求其”。

最为=为最【宋】【元】【明】

  “最为”,宋、元、明三本作“为最”。
  “为最”,大正藏原为“最为”,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为最”。

久=究【宋】【元】【明】

  “久”,宋、元、明三本作“究”。
  “究”,大正藏原为“久”,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究”。

人=入【宋】【元】【明】

  “人”,宋、元、明三本作“入”。
  “入”,大正藏原为“人”,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入”。

若=以【宋】【元】【明】

  “若”,宋、元、明三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为“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以”。

(于)+邪【宋】【元】【明】

  “邪”,宋、元、明三本作“于邪”。
  大正藏无“于”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于)+正【宋】【元】【明】

  “正”,宋、元、明三本作“于正”。
  大正藏无“于”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勿=若【宋】【元】【明】

  “勿”,宋、元、明三本作“若”。
  “若”,大正藏原为“勿”,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若”。

[注解]

毁呰:毁谤;非议。

实木:树干中央坚实的心材。

世俗常数:世间的法则、规律。

漏尽意解:断尽烦恼而心得解脱。

[对应经典]

 

(五)[0759c29]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船筏譬喻,汝等善思念之,在心怀。”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诸比丘从佛受教。

世尊告曰:“彼云何名为船筏譬喻?对恶人不要起恶心若汝等行路为贼所擒,当执心意,无起恶情;当起护心,遍满诸方所,无量无限不可称计,持心当如地,犹如此地亦受于净,亦受于不净,屎尿秽恶皆悉受之,然地不起增减之心,不言此好、此丑。汝今所行亦当如是,设为贼所擒获,莫生恶念,起增减心。亦如地、水、火、风,亦受于恶,亦受于好,都无增减之心;起慈、悲、喜、护[*]之心,向一切众生

筏喻所以然者,行善之法犹可舍之,何况恶法而可玩习如有人遭恐难[*]之处,欲度难处至安隐[*]之处,随意驰走,求其安处。彼见大河极为深广,亦无船、桥而可得渡至彼岸者;然所立[*]之处极为恐难,彼岸无为。尔时,彼人思惟方计:‘此河水极深且广,今可收拾材木草叶,缚筏求渡,依此筏已,从此岸得至彼岸。’尔时,彼人即收拾材木草叶,缚筏渡,从此岸至彼岸。彼人已渡岸,复作是念:‘此筏于我,多所饶益,由此筏得厄难,从有恐之地,得至无为之处。我今不舍此筏,持用自随。’云何,比丘!彼人所至到处,能用此筏自随乎?为不能耶?”

诸比丘对曰:“不也。世尊!彼人所愿,今已果获,复用筏自随乎?”

佛告比丘:“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善法犹可舍,何况非法。

尔时,有一比丘白世尊言:“云何当舍于法,而况非法?我等岂非由法学道乎?”

世尊告曰:“依慢断慢憍慢灭憍慢——慢慢增上慢自慢邪见慢慢中慢增上慢,以无慢灭,慢慢灭;无慢、正慢灭邪慢、增上之慢,尽灭四慢。”

“我昔未成佛道,坐树王下时,便生此念:‘欲界之中谁最豪贵,我当降伏?’此欲界之中,天及人民,皆悉靡伏。时,我复重作是念:‘闻有弊魔波旬,今当与彼战。’以降波旬,一切憍慢豪贵之天,一切靡伏。时我,比丘!于座上笑,使魔波旬境界皆悉震动。”

虚空之中闻说偈声:

“‘舍真净王法,  出家学甘露
  设克广愿者,  空此三恶趣
  我今集兵众,  瞻彼沙门颜,
  设不用我计,  执脚掷海表。’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八

[校勘]

行路=路行【宋】【元】【明】

  “行路”,宋、元、明三本作“路行”。
  “路行”,大正藏原为“行路”,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路行”。

起+(慈悲喜)【宋】【元】【明】

  “起”,宋、元、明三本作“起慈悲喜”。
  大正藏无“慈悲喜”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所〕-【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所”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犹)+如【宋】【元】【明】

  “如”,宋、元、明三本作“犹如”。
  大正藏无“犹”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欲+(求)【宋】【元】【明】

  “欲”,宋、元、明三本作“欲求”。
  大正藏无“求”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今)+此【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今此”。
  大正藏无“今”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广+(无由得渡)【宋】【元】【明】

  “广”,宋、元、明三本作“广无由得渡”。
  大正藏无“无由得渡”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而=求【宋】【元】【明】

  “而”,宋、元、明三本作“求”。
  “求”,大正藏原为“而”,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求”。

渡+(依此筏已)【宋】【元】【明】

  “渡”,宋、元、明三本作“渡依此筏已”。
  大正藏无“依此筏已”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得)+至【宋】【元】【明】

  “至”,宋、元、明三本作“得至”。
  大正藏无“得”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伏+(已降伏)【宋】【元】【明】

  “伏”,宋、元、明三本作“伏已降伏”。
  大正藏无“已降伏”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广=宾【宋】

  “广”,宋本作“宾”。
  “宾”,大正藏原为“广”,今依据宋本改作“宾”。

[注解]

戢:集;收藏。

起慈、悲、喜、护之心,向一切众生:对一切众生,要有慈、悲、喜、舍的心。

玩习:反复研习。“玩”读音同“万”,研习。

所立之处极为恐难,彼岸无为:目前所站的地方极为恐怖艰难,对岸则没事。

济:渡河;救助。

憍慢:骄傲、傲慢。

慢慢:对胜过自己的人,起相反的看法,认为自己胜过对方。又译为“慢中慢增上慢”、“慢中慢”、“慢过慢”。

增上慢:未得未证而自认为已得已证。

自慢:因为认为五阴有我而有的傲慢。又译为“我慢”。

邪见慢:无德却自认为有德,而起的傲慢。

慢中慢增上慢:即“慢慢”。

无慢:没有傲慢。

正慢:向于正道的骄傲,例如鼓励自己要做到更好,或砥励自己“有为者亦若是”。

四慢:即慢慢、增上慢、自慢、邪见慢。

依憍慢灭憍慢……尽灭四慢:依骄傲灭骄傲,以灭除:“慢慢”(自认为胜过优于自己的人)、“增上慢”(自认为已得已证其实未得未证)、“自慢”(因为认为五阴有我而有的傲慢)、“邪见慢”(自认为有德其实无德)。“慢慢”可以用“没有骄傲”来灭,因此就灭了“慢慢”;“没有骄傲”或是“向于正道的骄傲”都可以灭除“邪见慢”、“增上慢”,(直到)灭尽了四种慢。

甘露:印度传说中的不死药,譬喻佛所教授的解脱法门。

设克广愿者,空此三恶趣:如果成功达成这个大愿,会让三恶道空虚。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中佛陀所说的“船筏譬喻”在许多经中都有提到,例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CBETA, T08, no. 235, p. 749, b7-11)

所以像经中说连“舍”也不执著,才能真正证涅槃,如《中阿含经》卷18〈2 长寿王品 净不动道经〉说:“若比丘如是行:无我、无我所、我当不有、我所当不有,若本有者,便尽得舍。阿难,若比丘乐彼舍、著彼舍、住彼舍者,阿难,比丘行如是,必不得般涅槃。”(CBETA, T01, no. 26, p. 543, a16-20)

本经所说的“依憍慢灭憍慢”,在《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64经也有实例:“云何依慢断慢?谓圣弟子闻某尊者、某尊者弟子尽诸有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闻已,作是念:‘彼圣弟子尽诸有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我今何故不尽诸有漏,何故不自知不受后有。’当于尔时则能断诸有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CBETA, T02, no. 99, p. 148, b12-19)

[进阶辨正]

研讨:《增壹阿含经》43.5的标点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马血天子品第四十三之

“是时,弊魔波旬瞋恚炽盛,即告师子大将曰:‘速集四部之众,欲往攻伐沙门!又当观察为有何力势,堪任与我共战斗耶?’我尔时复更思惟:‘与凡人交战犹不默然,何况欲界豪贵者乎?要当与彼少多争竞。’时我,比丘!著仁慈之铠,手执三昧之弓、智慧之箭,俟彼大众。是时,弊魔、大将兵众十八亿数,颜貌各异,猿猴、师子来至我所。

“尔时,罗刹之众,或一身若干头,或有数十身而共一头,或两肩有颈,当心有口,或有一手;或有两手者;或复四手;或两手擎头,口衔死蛇,或头上火然,口出火光;或两手擘口,欲前啖之;或披腹相向,手执刀剑,担持戈矛;或执舂杵;或担山、负石、担持大树者;或两脚在上,头在下;或乘象、师子、虎、狼、毒虫;或步来者;或空中飞。是时,弊魔将尔许之众,围遶道树

“时,魔波旬在我左侧而语我曰:‘沙门速起。’时我,比丘!默然不对。如是再三。魔语我曰:‘沙门畏我不乎?’我告之曰:‘我今执心无所畏惧。’时波旬曰:‘沙门!颇见我四部之众耶?然汝一己,无有器杖兵刃,秃头露形,著此三衣,复言:“吾无所畏。”’

“尔时,我向波旬,便说此偈:

“‘仁铠三昧弓,  手执智慧箭,
  福业为兵众,  今当坏汝军。’

“时,魔波旬复语我曰:‘我于沙门多所饶益。设不从我语者,正尔取汝,灰灭其形。又复沙门!颜貌端政,年壮可美,出处刹利转轮王种,速起此处,习于五乐,我当将和使汝得作转轮圣王。’时,我复报波旬曰:‘汝所说者,无常变易,不得久住。亦当舍离,非吾所贪。’时,弊魔波旬复语我曰:‘沙门!今日为何所求?志愿何物?’时我报曰:‘吾所愿者,无忧畏处,安隐泊,涅槃城中;使此众生流浪生死,沈翳苦恼者,导引正路。’

“魔报我曰:‘设今沙门不速起坐者,当执汝脚,掷著海表。’时我报波旬曰:‘我自观察天上、人中,魔、若魔天、人、若非人,及汝四部之众,不能使吾一毛动。’魔报我曰:‘沙门!今日欲与吾战乎?’我报之曰:‘思得交战。’魔报我曰:‘汝怨是谁?’我复报曰:‘憍慢者是。增上慢、自慢、邪慢、慢中慢增上慢。’魔语我曰:‘汝以何义灭此诸慢?’时我报曰:‘波旬当知,有慈仁三昧、悲三昧、憙三昧、护三昧、空三昧、无愿三昧、无相三昧,由慈三昧,办悲三昧;缘悲三昧,得喜三昧;缘喜三昧,得护三昧。由空三昧,得无愿三昧;因无愿三昧,得无相三昧。以此三三昧之力,与汝共战。行尽则苦尽,苦尽则结尽,结尽则至涅槃。’

“魔语我曰:‘沙门!颇以法灭法乎?’时我报曰:‘可以法灭法。’魔问我言:‘云何以法灭法?’时我告曰:‘以正见灭邪见,以邪见灭正见;正治灭邪治,邪治灭正治;正语灭邪语,邪语灭正语;[*]正业灭邪业,邪业灭正业;正命灭邪命,邪命灭正命;正方便灭邪方便,邪方便灭正方便;正念灭邪念,邪念灭正念;正定灭邪定,邪定灭正定。’魔语我曰:‘沙门!今日虽有斯语,此处难克也。汝今速起,无令吾掷著海表。’

“时,我复语波旬曰:‘汝作福,唯有一施,今得作欲界魔王;我昔所造功德,无能称计。汝今所说,方言甚难耶!’波旬报曰:‘今所作福,汝今证知;汝自称说造无数福,谁为证知?’时我,比丘!即伸右手以指案地,语波旬:‘我所造功德,地证知之。’我当说此语,是时地神从地涌出,叉手白言:‘世尊!我当证知。’地神语适讫,时魔波旬愁忧苦恼,即退不现。

“比丘!当以此方便知之,法犹尚灭,何况非法。我长夜与汝说一觉喻经,不录其文,况解其义。所以然者,此法玄邃,声闻、辟支佛所修此法者,获大功德,得甘露无为之处。彼云何名为乘筏之喻?所谓依慢灭慢,慢已灭尽,无复诸恼乱想之念。犹如野狸之皮极修治之,以手拳加之,亦无声响,无坚䩕处。此亦如是,若比丘慢尽,都无增减。是故,我今告汝等曰:‘设为贼所擒获者,勿兴恶念,当以慈心遍满诸方,犹如彼极柔之皮,长夜便获无为之处。’如是,比丘!当作是念。”

当说此法时,于彼[*]坐上,三千天子诸尘垢尽,得法眼净;六十余比丘还舍法服,习白衣行;六十余比丘漏尽意解,得法眼净。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道树:即菩提树,桑科榕属的大乔木,株高二十米以上,因为释迦牟尼佛在此树下打坐时悟道,而称为菩提树、道树、觉树、道场树,原名钵多树、义译吉祥树。

思得:想要。

由慈三昧,办悲三昧;缘悲三昧,得喜三昧;缘喜三昧,得护三昧。由空三昧,得无愿三昧;因无愿三昧,得无相三昧:基于慈三昧,修悲三昧;基于悲三昧,修得喜三昧;基于喜三昧,修得舍三昧。基于空三昧,修得无愿三昧;基于无愿三昧,修得无相三昧。按:这是说四无量心三昧中,修成的次第可以为慈、悲、喜、舍;三三昧中,修成的次第可以为空、无相、无愿。

行尽则苦尽,苦尽则结尽,结尽则至涅槃:不再造业则能止息苦,止息苦也没有执著,没有执著而最终能灭除烦恼、生死。按:这只是简化的例子,详细的因缘生灭次第可见《杂阿含经》卷十二。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说:“汝作福,唯有一施,今得作欲界魔王”,这是指天魔波旬之所以能为欲界最高的天主之一,是因为过去世曾施辟支佛一钵食物的福报,参见《杂宝藏经》卷七:“佛言:‘我观世间,无能掷我著海外者。汝于前身,但曾作一寺,受一日八戒,施辟支佛一钵之食,故生六天,为大魔王。而我乃于三阿僧祇劫,广修功德,一阿僧祇劫,我曾供养无量诸佛,第二第三阿僧祇劫,亦复如是,供养声闻缘觉之人,不可计数,一切大地,无有针许非我身骨。’”

本经提到佛陀在和天魔波旬对谈时“伸右手以指案地”而降魔,这手印因此称为降魔印、触地印,早期佛像常采用这个造型。

[进阶辨正]

“思得交战”的“思得”是何义?

导读

(六)[0761b14]

闻如是:

一时,佛在摩竭国神祇恒水侧,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犹如摩竭牧牛人愚惑,少智慧,意欲从恒水此岸,渡牛至彼岸,亦复不观彼此之岸深浅之处,便驱牛入水,先[*]渡瘦者,又犊尚小,在水中央,极为羸劣,不能得至彼岸。复次,[*]渡中流之牛不肥不瘦,亦不得[*]渡,于中受其苦恼。次复,[*]渡极有力者,亦在水中,受其困厄。

“今我众中比丘亦复如是,心意暗钝,无有慧明,不别生死位,不别魔之桥船,意欲[*]渡生死之流,不习于禁戒之法,便为波旬得其便也。从邪道求于涅槃,望得灭度,终不果获。自造罪业,复堕他人著罪中。

“犹摩竭牧牛人黠慧多智,意欲[*]渡牛至彼此之岸,先观察深浅之处,前[*]渡极盛力牛到彼岸;次[*]渡中流之牛,不肥不瘦,亦得[*]渡至彼岸;次[*]渡极羸者,亦[*]渡无他,小犊寻从其后而济[*]渡无为。

“比丘!如来亦复如是,善察今世、后世,观生死之海,魔之径路,自以八正道度生死[*]之难。复以此道度不度者,犹如导牛之正;一正,余者悉从。我弟子亦复如是,尽有漏成无漏,心解脱、智慧解脱,于现法中以身作证而自游化,度魔境界至无为处。亦如彼有力之牛[*]渡彼恒水得至彼岸。我声闻亦复如是,断五下结,成阿那[*]含,于彼般涅槃不还来此间,度魔境界至无为处。如彼中流之牛,不肥不瘦,得[*]渡恒水而无疑难。我弟子亦复如是,断三结使,淫、怒、痴薄,成斯陀[*]含,来至此世,尽于苦际,断魔境界至无为[*]之处。如彼瘦[>牛]将诸小犊得[*]渡彼恒水,我弟子亦复如是,断结使,成须陀洹,必至得度,度魔境界,度生死之难。如彼小犊从母得[*]渡。我弟子亦复如是,持信奉法,断魔诸缚,至无为处。”

尔时,世尊便说斯偈:

“魔王所应获,  不究生死边,
 如来今究竟,  世间现慧明。
 诸佛所觉了,  梵志不明晓,
 犹涉生死岸,  兼度未度者。
 今此五种人,  及余不可计,
 欲度生死难,  尽佛威神力。

“是故,比丘!当专其心,无放逸行,亦求方便,成贤圣八品之道;依贤圣道已,便能自度生死之海。所以然者,犹如彼愚牧牛之人,外道梵志是也,自溺生死之流,复堕他人著罪中。彼恒水者,即是生死[*]之海也。彼黠慧牧牛者,如来是也;度生死[*]之难,由圣八品道。是故,比丘!当求方便,成八圣道。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含=鋡【圣】*

  “含”,圣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为“含”,今依据圣本改作“鋡”。

九=八【圣】*

  “九”,圣本作“八”。
  “八”,大正藏原为“九”,今依据圣本改作“八”。

(东晋…译)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昙摩难提译【宋】【元】,=符秦三藏昙摩难提译【明】

  ????

第四十三之二=分之余【圣】

  “第四十三之二”,圣本作“分之余”。
  “分之余”,大正藏原为“第四十三之二”,今依据圣本改作“分之余”。

二=余【宋】【元】

  “二”,宋、元二本作“余”。
  “余”,大正藏原为“二”,今依据宋、元二本改作“余”。

(时)+我【宋】【元】【明】

  “我”,宋、元、明三本作“时我”。
  大正藏无“时”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干=千【明】

  “干”,明本作“千”。
  “千”,大正藏原为“干”,今依据明本改作“千”。

〔三〕-【圣】

  圣本无“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三”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颈=头【宋】【元】【明】【圣】

  “颈”,宋、元、明、圣四本作“头”。
  “头”,大正藏原为“颈”,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头”。

然=燃【宋】【元】【明】

  “然”,宋、元、明三本作“燃”。
  “燃”,大正藏原为“然”,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燃”。

口出火光=或口出火【宋】【元】【明】

  “口出火光”,宋、元、明三本作“或口出火”。
  “或口出火”,大正藏原为“口出火光”,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或口出火”。

担=擭【元】【明】,=攫【宋】

  ????

矛=鉾【宋】【元】【明】,=牟【圣】

  ????

担持=持担【圣】,〔担〕-【宋】【元】【明】

  ????

乎+(尔时我再三不对魔语我曰沙门畏我不乎)十七字【宋】【元】【明】

  “”,本作“”。
  大正藏无“”字,今依据本补上。

杖=仗【宋】【元】【明】【圣】

  “杖”,宋、元、明、圣四本作“仗”。
  “仗”,大正藏原为“杖”,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仗”。

政=正【宋】【元】【明】

  “政”,宋、元、明三本作“正”。
  “正”,大正藏原为“政”,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正”。

恬=淡【宋】【元】【明】

  “恬”,宋、元、明三本作“淡”。
  “淡”,大正藏原为“恬”,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淡”。

泊=怕【圣】

  “泊”,圣本作“怕”。
  “怕”,大正藏原为“泊”,今依据圣本改作“怕”。

乎=于【宋】【元】【明】

  “乎”,宋、元、明三本作“于”。
  “于”,大正藏原为“乎”,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于”。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执=捉【宋】【元】【明】

  “执”,宋、元、明三本作“捉”。
  “捉”,大正藏原为“执”,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捉”。

动+(也)【宋】【元】【明】

  “动”,宋、元、明三本作“动也”。
  大正藏无“也”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复=当【宋】【元】【明】

  “复”,宋、元、明三本作“当”。
  “当”,大正藏原为“复”,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当”。

〔仁〕-【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仁”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仁”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憙=喜【圣】

  “憙”,圣本作“喜”。
  “喜”,大正藏原为“憙”,今依据圣本改作“喜”。

〔三〕-【明】

  明本无“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三”字,今依据明本删去。

〔以〕-【宋】【元】【明】【圣】

  宋、元、明、圣四本无“以”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以”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以)+正【宋】*【元】*【明】*

  “正”,宋、元、明三本作“以正”。
  大正藏无“以”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本)+作【宋】【元】【明】

  “作”,宋、元、明三本作“本作”。
  大正藏无“本”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甚=其【元】【明】

  “甚”,元、明二本作“其”。
  “其”,大正藏原为“甚”,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其”。

所=我【宋】【元】【明】

  “所”,宋、元、明三本作“我”。
  “我”,大正藏原为“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我”。

伸=申【宋】【圣】

  “伸”,宋、圣二本作“申”。
  “申”,大正藏原为“伸”,今依据宋、圣二本改作“申”。

旬+(曰)【宋】【元】【明】

  “旬”,宋、元、明三本作“旬曰”。
  大正藏无“曰”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语+(时)【宋】【元】【明】

  “语”,宋、元、明三本作“语时”。
  大正藏无“时”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涌=勇【宋】【圣】

  “涌”,宋、圣二本作“勇”。
  “勇”,大正藏原为“涌”,今依据宋、圣二本改作“勇”。

〔此〕-【圣】

  圣本无“此”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此”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缘)+一【宋】【元】【明】

  “一”,宋、元、明三本作“缘一”。
  大正藏无“缘”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所+(修行)【宋】【元】【明】

  “所”,宋、元、明三本作“所修行”。
  大正藏无“修行”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拳=捧【圣】

  “拳”,圣本作“捧”。
  “捧”,大正藏原为“拳”,今依据圣本改作“捧”。

响=向【圣】

  “响”,圣本作“向”。
  “向”,大正藏原为“响”,今依据圣本改作“向”。

[𩊅>䩕]=鞭【宋】【元】【明】

  “[𩊅>䩕]”,宋、元、明三本作“鞭”。
  “鞭”,大正藏原为“[𩊅>䩕]”,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鞭”。

~M. 34. Gopālaka.,[No. 99(1248)]

  ????

恒水~Gaṅgānadī.

  ???

摩竭牧牛人~Māgadhaka.

  ???

〔慧〕-【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慧”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慧”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渡=度【宋】*【元】*【明】*

  “渡”,宋、元、明三本作“度”。
  “度”,大正藏原为“渡”,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度”。

位=径【宋】【元】【明】【圣】

  “位”,宋、元、明、圣四本作“径”。
  “径”,大正藏原为“位”,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径”。

〔意〕-【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意”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意”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度=渡【圣】

  “度”,圣本作“渡”。
  “渡”,大正藏原为“度”,今依据圣本改作“渡”。

堕=随【元】

  “堕”,元本作“随”。
  “随”,大正藏原为“堕”,今依据元本改作“随”。

此之=岸此【宋】【元】【明】

  “此之”,宋、元、明三本作“岸此”。
  “岸此”,大正藏原为“此之”,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岸此”。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导”,大正藏原为“道”,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导”。

此=世【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世”。
  “世”,大正藏原为“此”,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世”。

淫=淫【圣】

  “淫”,圣本作“淫”。
  “淫”,大正藏原为“淫”,今依据圣本改作“淫”。

至=生【元】【明】

  “至”,元、明二本作“生”。
  “生”,大正藏原为“至”,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生”。

〔彼〕-【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彼”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三)+结【宋】【元】【明】

  “结”,宋、元、明三本作“三结”。
  大正藏无“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从母得=随从母【宋】【元】【明】

  “从母得”,宋、元、明三本作“随从母”。
  “随从母”,大正藏原为“从母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随从母”。

斯=此【宋】【元】【明】

  “斯”,宋、元、明三本作“此”。
  “此”,大正藏原为“斯”,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此”。

犹涉=独步【圣】

  “犹涉”,圣本作“独步”。
  “独步”,大正藏原为“犹涉”,今依据圣本改作“独步”。

(贤)+圣【宋】【元】【明】

  “圣”,宋、元、明三本作“贤圣”。
  大正藏无“贤”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注解]

恒水:恒河。

次渡极羸者,亦渡无他:接着渡体弱的牛,让体弱的牛也无恙地渡河。“无他”指无恙,这里的“他”本作“它”,也作“虵”,是“蛇”的古字,上古时期人类居住于林野中,多有蛇患,因此以“无它”为问候语。

复以此道度不度者:再以这个方法渡还没有到彼岸的人。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在本经的譬喻中,有智慧的牧牛人会安排健壮的大牛先渡河,大牛的腿长,牛蹄较容易触及河底,且较有经验处理各种状况,因此由大牛先走,跟随在后面的中牛、小牛较能顺利渡河;如果让小牛先渡河,小牛的腿短,牛蹄不容易触及河底,容易被水流卷入,则整群牛失去了前导,也可能因此惊慌失措。因此聪明的牧牛者会观察此岸、彼岸,安排大牛先过、其他牛跟随着。

佛陀发现、亲证八正道后,除了介绍八正道的途径,也会对僧团作适切的安排,善巧地次第教导不同程度的弟子们,让弟子们次第到彼岸。

(七)[0762a07]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城耆婆伽梨园中,与千二百五十弟子俱,尽是阿罗汉,诸漏已尽,六通清彻,唯除一人,阿难比丘也。

尔时,王阿阇世七月十五日受岁时,夜半明星出现,告月光夫人曰:“今十五日月盛满,极为清明,当应施行何事?”

夫人报曰:“今十五日说戒之日,应当作倡伎乐,五欲自娱乐。”

时,王闻此语已,不入其怀。王复告优陀耶太子曰:“今夜极清明,应作何事?”

优陀耶太子白王言:“如今夜半极清明,应集四种之兵,诸外敌异国不靡伏者,当往攻伐。”

是时,王阿阇世闻此语已,亦复不入其意。复语无畏太子曰:“如今极清明之夜,应何所施行?”

无畏王子报曰:“今不兰迦叶,明诸算数,兼知天文地理,众人所宗仰。可往至彼问此疑难,彼人当与尊说极妙之理,永无留滞。”

时,王闻此语已,亦不入其意。复语须尼摩大臣曰:“如今之夜极为清明,应何所施行?”

须[*]尼摩白王言:“如今夜半极为清明,然阿夷耑近在不远,多所晓了,唯愿大王往问其宜。”

王闻此语已,亦复不入其意。复告婆沙婆罗门曰:“如今夜半极为清明,应何所施行?”

婆罗门报曰:“如今十五日极为清明,然有瞿耶楼近在不远,唯愿大王往问其义。”

时,王闻此语已,复不合其意。复语摩特梵志曰:“如今夜半极为清明,应作何事?”

梵志报曰:“大王当知,彼休迦旃近在不远,唯愿大王往问其情。”

王闻此语已,复不合其意。复告索摩典兵师曰:“如今夜半极为清明,应何所施行?”

索摩报曰:“毕卢持近在不远,明诸算术,可往问其义。”

王闻此言已,亦不合其意。复告最胜大臣曰:“如今十五日极为清明,应何所施行?”

最胜白王言:“今有尼揵子,博览诸经,师中最上,唯愿大王往问其义。”

王闻此语已,不合其意。复作是思惟:“此诸人等,斯是愚惑,不别真伪,无有巧便。”

尔时,耆婆伽王子在王左侧,王顾语耆婆伽曰:“如今夜半极为清明,应何所施行?”

是时,耆婆伽即前长跪,而白王言:“今如来近在不远,游贫聚园中,将千二百五十弟子,唯愿大王往问其义。然彼如来为明为光,亦无疑滞,知三世事,靡不贯博,自当与王演说其事,王所有狐疑,㸌然悟。”

是时,王阿阇世闻耆婆伽语已,欢喜踊跃,善心生焉,即叹耆婆伽曰:“善哉!善哉!王子!快说斯言。所以然者,我今身心极为炽然,又复无故取父王杀,我恒长夜作是念:‘谁堪任悟我心意者?’今耆婆伽向所说者,正入我意。甚奇!甚特!闻如来音响,㸌然大[*]悟。”

时,王向耆婆伽便说此偈:

“今日极清明,  心意不得悟,
 汝等人人说,  应往问谁义。
 不兰阿夷[*]耑,  尼揵梵弟子,
 斯等不可依,  不能有所济。
 今日极清明,  月满无瑕秽,
 今问耆婆伽,  应往问谁义。”

是时,耆婆伽复以偈报王曰:

“闻其柔软音,  得脱摩竭鱼,
 唯愿时诣佛,  永处无畏境。”

时,王复以偈报曰:

“我昔所施行,  于佛无益事,
 害彼真佛子,  名曰频婆娑。
 今极怀羞耻,  无颜见世尊,
 汝今云何说,  使吾往见之?”

是时,耆婆伽复以偈报王曰:

“诸佛无彼此,  诸结永已除,
 平等无二心,  此是佛法义。
 设以栴檀香,  以涂右手者,
 执刀断左手,  心不起增减
 如愍罗云子,  一息更无二,
 持心向提婆,  怨亲无有异
 唯愿大王屈,  往觐如来颜,
 当断其狐疑,  勿足有留滞。”

是时,王阿阇世告耆婆伽王子曰:“汝今速严驾五百牙象,五百牸象,然五百灯。”

耆婆伽对曰:“如是,大王!”是时,耆婆伽王子即时严驾千象,及然五百[*]灯,前白王言:“严驾[*]已办,王知是时。”

尔时,王阿阇世将诸营从,往诣梨园中,中路便怀恐怖,衣毛皆竖,还顾谓耆婆伽王子曰:“吾今将非为汝所误乎?将非持吾与怨家耶?”

耆婆伽白王:“实无此理,唯愿大王小复前进,今如来去此不远。”

时,王阿阇世意犹怀恐,重告耆婆伽曰:“将非为汝所惑,又闻如来将千二百五十弟子,今不闻其声?”

耆婆伽报曰:“如来弟子恒入三昧,无有乱想,唯愿大王小复前进。”

阿阇世王即下车,步入门至讲堂前,默然而立,观察诸圣众,还顾谓耆婆伽曰:“如来今在何处?”尔时,一切圣众尽入炎光三昧,照彼讲堂,靡不周遍。

是时,耆婆伽即时长跪,伸右手指示如来言:“此是如来,最在中央,如日披云。”

是时,王阿阇世语耆婆伽曰:“甚奇!甚特!今此圣众心定乃尔。复以何缘有此光明?”

耆婆伽白王:“三昧之力故放光明耳。”

王复告曰:“如我今日观察圣众,极为寂然,使我优陀耶太子亦当如是寂然无为。”时,王阿阇世叉手,自称说曰:“唯愿世尊当见观察。”

世尊告曰:“善来,大王!”王闻如来音[*]响,极怀欢喜,如来乃见称说王号。

时,王阿阇世即至佛所,五体投地,以两手著如来足上,而自称说:“唯愿世尊当见垂愍,受其悔过。父王无罪而取害之,唯愿受悔,后更不犯,自改往修来。”

世尊告曰:“今正是时,宜时悔过,无令有失。夫人处世,有过能自改者,斯名上人。于我法中,极为广大,宜时忏悔。”是时,王礼如来足已,住一面坐。

时王白佛言:“唯愿欲有所问,如来听者,乃敢问耳。”

佛告王曰:“有疑难者,宜时问之。”

王白佛言:“于现世造福,得受现报不乎?”

佛告王曰:“古昔[*]已来颇以此义,曾问人乎?”

王白佛言:“我昔曾以此义而问他人不兰迦叶:‘云何,不兰迦叶!现世作福得受现报乎?’不兰迦叶报我言:‘无福、无施,无今世、后世善恶之报,世无阿罗汉等成就者。’当我尔时,问此受果之报,彼报曰:‘无也。’如有人以瓜义,报[*]以㮈理,今此迦叶亦复如是。时,我作是念:‘此梵志已不解义,豪族王种所问之义,此人方便引余事报我。’世尊!我即欲断其头,即不受其语,寻发遣之。

“时,我复至阿夷[*]耑所,而问此义,阿夷[*]耑报我言:‘若于江左杀害众生,作罪无量,亦无有罪,亦无恶果之报。’时我,世尊!复作是念:‘我今问现世受报之义,此人乃持杀害报吾,犹如有人问梨之义,以[*]㮈报之。’即舍之去。

“复至瞿耶楼所,而问此义。彼人报我曰:‘于江右边造诸功德,不可称计,于中亦无善之报。’我尔时复作是念:‘吾今所问义者,竟不报其理。’复舍之去。

复往至彼休迦栴所,而问斯义。彼人报曰:‘唯有一人出世,一人死,一人往返受其苦乐。’时我复作是念:‘我今所问现世之报,乃将生死来相答。’复舍之去。

“往问先毘卢持如此之义。彼人报我言:‘过去者以灭,更不复生;当来未至,亦复不有;现在不住,住者即变易。’时我复作是念:‘我今所问现世之报,乃持三世相酬,此非正理。’即复舍去。

“至尼揵子所,而问此义:‘云何,尼揵子!颇有现世作福得受现世报也?’彼报我言:‘无因无缘,众生结缚;亦无有因,亦无有缘,众生著结缚;无因无缘,众生清净。’时我复作是念:‘此梵志等斯是愚惑,不别真为,犹盲无目,所问之义,竟不相报,如似弄转轮圣王种。’寻复舍之去。今我,世尊!故问其义,现世作福现受报[*]也?唯愿世尊演说其义。”

尔时,世尊告曰:“大王!我今问汝义,随所乐报之。大王!颇有典酒、厨宰,赏护物左右使人乎?”

王白佛言:“唯然,有之。”

“设彼使人执劳经久,复当赏遗不乎?”

王白佛言:“随功叙用,不令有怨。”

佛告王曰:“以此方便,知现世作福得受现报。云何,大王!既处高位,恤民以礼,当复赏遗不乎?”

王白佛言:“唯然,世尊!食共同甘,并命不恨。”

佛告王曰:“当以此方便,知昔日出处极卑,渐渐积功,与王同欢,以是之故,现世作福得受现报。”

佛告王曰:“彼有劳之人,经历年岁,来白王言:‘我等功劳[*]已立,王所朋知,欲从王求意所愿。’王当以与不乎?”

王白佛言:“随彼所愿而不违之。”

佛告王曰:“彼有劳之人,欲得辞王,剃除须发,著三法衣,出家学道,修清净行。王听不乎?”

王白佛言:“唯然,听之。”

佛告王曰:“设王见彼剃除须发,出家学道,在我左右;王欲何所施为?”

王白佛言:“承事供养,随时礼拜。”

佛告王曰:“以此方便,知现作福得受现报。设彼有劳之人,持戒完具,无有所犯;王欲何所施行?”

王白佛言:“尽其形寿供给衣被、饮食、床敷卧具、病瘦医药,不使缺减。”

佛告王曰:“以此方便,知现身作福得受现报。设复彼人已作沙门,尽有漏,成无漏,心解脱、智慧解脱,己身作证而自游化,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有,如实知之。王欲何为?”

王白佛言:“我当尽形寿,承事供养衣被、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不令有乏。”

佛告王曰:“当以此方便,知现世作福得受现报。设复彼人尽其形寿,于无余涅槃界而般涅槃者,王欲何所施设?”

王白佛言:“当于四道头起大神寺,兼以香华供养,悬缯、幡、盖,承事礼敬。所以然者,彼是天身,非为人身。”

佛告王曰:“当以此方便,知现世作福得受现报。”

王白佛言:“我今以此譬喻于中受解,今日世尊重演其义。自今已后信受其义,唯愿世尊受为弟子!自归于佛、法、比丘僧。今复忏悔,如愚、如惑,父王无过而取害之,今以身命自归,唯愿世尊除其罪愆,演其妙法,长夜无为,如我自知所作罪报,无有善本。”

佛告王曰:“世有二种人无罪而命终,如屈伸臂顷,得生天上。云何为二?一者不造罪本而修其善,二者为罪,改其所造。是谓二人而取命终生于天上,亦无流滞。”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人作极恶行,  悔过转微薄,
 日悔无懈息,  罪根永已拔。

“是故,大王!当以法治化,莫以非法。夫以法治化者,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上。彼以命终,名誉远布,周闻四方,后人共传:‘昔日有王,正法治化,无有阿曲。’人以称传,彼人所生之处,增寿益算,无有中夭。是故,大王!当发欢喜之心,向三尊,佛、法、圣众。如是,大王!当作是学。”

尔时,阿阇世王即从座起,头面礼佛足,便退而去。王去不远,佛告诸比丘:“今此阿阇世王不取父王害者,今日应得初沙门果证,在四双八辈之中,亦复得贤圣八品道,除去八爱,超越八难,虽尔,今犹获大幸,得无根之信。是故,比丘!为罪之人,当求方便,成无根之信。我优婆塞中得无根信者,所谓阿阇世是也。”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D. 2. Sāmaññaphala.,[Nos. 1(27)22]

  ????

[>耆婆伽梨园]~Jīvakassa-ambavana.

  ???

伽=加【圣】

  “伽”,圣本作“加”。
  “加”,大正藏原为“伽”,今依据圣本改作“加”。

与+(大比丘)【宋】【元】【明】

  “与”,宋、元、明三本作“与大比丘”。
  大正藏无“大比丘”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阿〕-【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阿”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阿”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阿阇世~Ajātasattu.

  ???

月光夫人~Komudī.

  ???

〔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王”,宋、元、明三本作“太”。

[>不兰迦叶]~Pūraṇa-Kassapa.

  ???

留=流【宋】【元】【明】

  “留”,宋、元、明三本作“流”。
  “流”,大正藏原为“留”,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流”。

尼=泥【宋】【元】【明】[>*]

  “尼”,宋、元、明三本作“泥”。
  “泥”,大正藏原为“尼”,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泥”。

言=曰【宋】【元】【明】

  “言”,宋、元、明三本作“曰”。
  “曰”,大正藏原为“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曰”。

阿夷耑~Ajita-Kesa-kambala.

  ???

耑=湍【宋】*【元】*【明】*

  “耑”,宋、元、明三本作“湍”。
  “湍”,大正藏原为“耑”,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湍”。

瞿耶楼~(Makkhali)-Gosāla.

  ???

特=持【宋】【圣】

  “特”,宋、圣二本作“持”。
  “持”,大正藏原为“特”,今依据宋、圣二本改作“持”。

彼=波【明】【圣】,波休迦旃~Pakudha-Kaccāyana.

  ????

旃=栴【宋】【元】,=栴延【明】,旃+(延)【圣】

  ????

〔其〕-【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其”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其”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施〕-【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施”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施”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先毕[虑>卢]持~Sañjaya-Belaṭṭhi-putta.

  ???

毕=毘【宋】【元】【明】

  “毕”,宋、元、明三本作“毘”。
  “毘”,大正藏原为“毕”,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毘”。

言=语【宋】【元】【明】

  “言”,宋、元、明三本作“语”。
  “语”,大正藏原为“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语”。

尼揵子~Nigaṇṭha-Nāta-putta.

  ???

览=揽【圣】

  “览”,圣本作“揽”。
  “揽”,大正藏原为“览”,今依据圣本改作“揽”。

耆婆伽~Jīvaka.

  ???

悟=窹【圣】*

  “悟”,圣本作“窹”。
  “窹”,大正藏原为“悟”,今依据圣本改作“窹”。

〔向〕-【宋】【元】【明】,向+(我)【圣】

  ????

响=向【圣】*

  “响”,圣本作“向”。
  “向”,大正藏原为“响”,今依据圣本改作“向”。

已=以【圣】*

  “已”,圣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圣本改作“以”。

灯=镫【圣】*

  “灯”,圣本作“镫”。
  “镫”,大正藏原为“灯”,今依据圣本改作“镫”。

(是时)+阿【宋】【元】【明】

  “阿”,宋、元、明三本作“是时阿”。
  大正藏无“是时”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伸=申【宋】【圣】

  “伸”,宋、圣二本作“申”。
  “申”,大正藏原为“伸”,今依据宋、圣二本改作“申”。

披=被【宋】

  “披”,宋本作“被”。
  “被”,大正藏原为“披”,今依据宋本改作“被”。

优陀耶太子~Udāyibhadda kumāra.

  ???

住=在【宋】【元】【明】【圣】

  “住”,宋、元、明、圣四本作“在”。
  “在”,大正藏原为“住”,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在”。

(亦问)+不【宋】【元】【明】【圣】

  “不”,宋、元、明、圣四本作“亦问不”。
  大正藏无“亦问”二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当我=我当【宋】【元】【明】

  “当我”,宋、元、明三本作“我当”。
  “我当”,大正藏原为“当我”,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我当”。

以=已【圣】*

  “以”,圣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为“以”,今依据圣本改作“已”。

㮈=柰【明】,=㮈【圣】*

  ????

义=我【明】

  “义”,明本作“我”。
  “我”,大正藏原为“义”,今依据明本改作“我”。

王=生【宋】

  “王”,宋本作“生”。
  “生”,大正藏原为“王”,今依据宋本改作“生”。

(时)+我【宋】【元】【明】

  “我”,宋、元、明三本作“时我”。
  大正藏无“时”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我〕-【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我”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我”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而〕-【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无+(有)【宋】【元】【明】

  “无”,宋、元、明三本作“无有”。
  大正藏无“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善+(恶)【宋】【元】【明】

  “善”,宋、元、明三本作“善恶”。
  大正藏无“恶”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复=后【宋】【元】【明】

  “复”,宋、元、明三本作“后”。
  “后”,大正藏原为“复”,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后”。

彼=波【宋】【元】【明】

  “彼”,宋、元、明三本作“波”。
  “波”,大正藏原为“彼”,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波”。

栴=旃延【宋】【元】【明】,=旃【圣】

  ????

死+(一人生)【宋】【元】【明】

  “死”,宋、元、明三本作“死一人生”。
  大正藏无“一人生”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返=反【宋】【元】【明】

  “返”,宋、元、明三本作“反”。
  “反”,大正藏原为“返”,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反”。

将=持【宋】【元】【明】【圣】

  “将”,宋、元、明、圣四本作“持”。
  “持”,大正藏原为“将”,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持”。

持=特【宋】

  “持”,宋本作“特”。
  “特”,大正藏原为“持”,今依据宋本改作“特”。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为“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不)+住【宋】【元】【明】

  “住”,宋、元、明三本作“不住”。
  大正藏无“不”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持=将【宋】【元】【明】

  “持”,宋、元、明三本作“将”。
  “将”,大正藏原为“持”,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将”。

也=耶【宋】*【元】*【明】*

  “也”,宋、元、明三本作“耶”。
  “耶”,大正藏原为“也”,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耶”。

为=伪【宋】【元】【明】【圣】

  “为”,宋、元、明、圣四本作“伪”。
  “伪”,大正藏原为“为”,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伪”。

弄=哢【宋】【元】【明】

  “弄”,宋、元、明三本作“哢”。
  “哢”,大正藏原为“弄”,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哢”。

〔圣〕-【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圣”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圣”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宰+(及)【宋】【元】【明】【圣】

  “宰”,宋、元、明、圣四本作“宰及”。
  大正藏无“及”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赏=掌【圣】

  “赏”,圣本作“掌”。
  “掌”,大正藏原为“赏”,今依据圣本改作“掌”。

叙=绪【圣】

  “叙”,圣本作“绪”。
  “绪”,大正藏原为“叙”,今依据圣本改作“绪”。

现+(在)【宋】【元】【明】

  “现”,宋、元、明三本作“现在”。
  大正藏无“在”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恤=恤【宋】【元】【明】【圣】

  “恤”,宋、元、明、圣四本作“恤”。
  “恤”,大正藏原为“恤”,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恤”。

朋=明【宋】【元】【明】【圣】

  “朋”,宋、元、明、圣四本作“明”。
  “明”,大正藏原为“朋”,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明”。

以与=与之【宋】【元】【明】

  “以与”,宋、元、明三本作“与之”。
  “与之”,大正藏原为“以与”,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与之”。

王=有【明】

  “王”,明本作“有”。
  “有”,大正藏原为“王”,今依据明本改作“有”。

现+(身)【宋】【元】【明】,+(世)【圣】

  ????

敷=蓐【圣】

  “敷”,圣本作“蓐”。
  “蓐”,大正藏原为“敷”,今依据圣本改作“蓐”。

饮=饭【圣】

  “饮”,圣本作“饭”。
  “饭”,大正藏原为“饮”,今依据圣本改作“饭”。

(敷)+卧【明】,(蓐)+卧【圣】

  ????

设=为【宋】【元】【明】

  “设”,宋、元、明三本作“为”。
  “为”,大正藏原为“设”,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为”。

此=先【宋】【元】【明】,此+(先)【圣】

  ????

〔世〕-【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世”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世”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伸=申【宋】【元】【明】【圣】

  “伸”,宋、元、明、圣四本作“申”。
  “申”,大正藏原为“伸”,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申”。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为“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座=坐【圣】

  “座”,圣本作“坐”。
  “坐”,大正藏原为“座”,今依据圣本改作“坐”。

之=众【宋】【元】【明】

  “之”,宋、元、明三本作“众”。
  “众”,大正藏原为“之”,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众”。

世+(王)【宋】【元】【明】

  “世”,宋、元、明三本作“世王”。
  大正藏无“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注解]

无畏:优婆塞名,频婆娑罗王的儿子、阿阇世王的弟弟。原信奉外道,后归依佛。又译为“阿婆耶”。

耆婆伽:优婆塞名,王舍城的良医,是无畏王子的养子。又译为“耆婆”、“耆域”。

㸌然:快速;疾速。又作“霍然”。

设以栴檀香,以涂右手者,执刀断左手,心不起增减:如果以栴檀香气涂在右手上,而左手则是被拿刀砍断,心中不因此而起好恶的差别。

如愍罗云子,一息更无二,持心向提婆,怨亲无有异:如同怜恤自己出家前唯一的儿子罗云,佛陀以一样的心面对提婆达兜,不因是怨敌或亲人而有差别。

问以瓜义,报以㮈理:问关于瓜的问题,却以芒果的道理来回答,指牛头不对马嘴。“㮈”指芒果。相当的《长阿含经》经文作“问瓜报李”,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被问到波罗蜜果,却解答芒果”。

使人:仆人。

食共同甘,并命不恨:一起分享好吃的东西,同生共死而不会悔恨。

尽其形寿:终身;一辈子。

无根信:缺乏善根而相信佛。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五根”包含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他们如同根生茎叶般能增上其他善法,因此称为“根”。五根中通常先起信根,相信佛陀、佛法,而会精进学佛,也就是精进根,像这样次第生起五根。

阿阇世王追随提婆达兜,犯杀父的五逆重罪,必堕无间地狱,在信佛前可说没有信、精进、念、定、慧等善根能救他出地狱,但在见佛后对佛陀起了信心,缺乏善根仍信佛,即是从无根的状态产生信根,而能增上其他善法,可称为“无根信”。

[进阶辨正]

什么是“无根信”

(八)[0764b13]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世八法随[生>世]回转。云何为八?一者利,二者衰,三者毁,四者誉,五者称,六者讥,七者苦,八者乐。是谓,比丘!有此八法随世回转。诸比丘!当求方便,除此八法。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A. VIII. 5. Lokaparivatta.

  ???

[注解]

世八法: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八种世间法。另译为“世间八法”、“八风”。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民间小说相传,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有次提了一首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颇为得意,遣书僮送给他的好友佛印禅师。

禅师看了诗,挥毫批了两个字,就叫书僮带回去。

苏东坡打开回文一看,竟然是“放屁”两个字,立刻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渡江到了金山寺,谁知佛印禅师已外出云游去了。而禅师的门板上贴了一个联子,上面写着:“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八风”就是本经所说的“世八法”。

这则故事不见于史传,然而也反应了佛经中所说的“世八法”,早已为民间所熟悉。

《杂阿含经》卷七第148经中问道这“世八法”为什么能让世人团团转?因为世人执著于五阴、执著于有我:“色有故,色起,色系、著故,于色见我,未起忧、悲、恼、苦令起,已起忧、悲、恼、苦重令增广。受、想、行、识亦复如是。”(CBETA, T02, no. 99, p. 42, c20-23)

(九)[0764b20]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来出现世间,又于世界成佛道,然不着世间八法,犹与周旋,犹如淤泥出生莲华,极为鲜洁,不着尘水,诸天所爱敬,见者心欢。如来亦复如是,由胞胎生,于中长养,得成佛身,亦如琉璃之宝、净水之珍,不为尘垢所染。如来亦复如是,亦生于世间,不为间八法所染著。是故,比丘!当勤精进,修行八法。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淤=瘀【圣】

  “淤”,圣本作“瘀”。
  “瘀”,大正藏原为“淤”,今依据圣本改作“瘀”。

垢=埃【圣】

  “垢”,圣本作“埃”。
  “埃”,大正藏原为“垢”,今依据圣本改作“埃”。

〔世〕-【明】

  明本无“世”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世”字,今依据明本删去。

〔间〕-【宋】【元】【明】【圣】

  宋、元、明、圣四本无“间”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间”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法+(之)【明】

  “法”,明本作“法之”。
  大正藏无“之”字,今依据明本补上。

勤+(加)【宋】【元】【明】

  “勤”,宋、元、明三本作“勤加”。
  大正藏无“加”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注解]

世间八法: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八种世间法。另译为“世八法”、“八风”。

八法:指“八正道”。

[对应经典]

 

(一〇)[0764c02]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八种之人,流转生死,不住生死。云何为八,趣须陀洹、得须陀洹、趣斯陀含、得斯陀含、趣阿那含、得阿那含、趣阿罗汉、得阿罗汉。是谓,比丘!有此八人流转生死,不住生死。是故,比丘!求其方便,度生死[*]之难,勿住生死。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马血.斋.难陀  提婆达.船筏
 牧牛.无根信  世法.善.八人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九

[校勘]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齐=斋【宋】【元】【明】【圣】【CB】

  “齐”,宋、元、明、圣、CB五本作“斋”。
  “斋”,大正藏原为“齐”,今依据宋、元、明、圣、CB五本改作“斋”。

+(光明皇后愿文)【圣】

  圣本在“??”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大正藏无“光明皇后愿文”六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注解]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有同学提问:“本经说八种之人流转生死,不住生死,但是八种人的最后一种阿罗汉已不入轮回,是否有矛盾?”

的确这里译文有语病,合理的解读是阿罗汉在圆寂前仍然在人世间行走,看似仍在生死的世间,然而已不执著于世间,世间自然也束缚不了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