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增壹阿含经》第四十三品:

尔时,阿阇世王即从座起,头面礼佛足,便退而去。王去不远,佛告诸比丘:“今此阿阇世王不取父王害者,今日应得初沙门果证,在四双八辈之中,亦复得贤圣八品道,除去八爱,超越八难,虽尔,今犹获大幸,得无根之信。是故,比丘!为罪之人,当求方便,成无根之信。我优婆塞中得无根信者,所谓阿阇世是也。”

什么是“无根信”?


阿建:

印顺法师文章:

例如从前阿阇世王杀父,但听闻佛法以后,得了“无根信”,也就是不坏信。虽然定力不足,还是入了地狱,但很快就脱离了,所以比喻为“拍球地狱”,如拍球落地,立刻就弹起来了。

阿阇世王没有能悟入正法,就是受到杀父重业的障碍。业障“障”的本义,如此。然有业障而能悔过,到底是好事,阿阇世王听佛说法,还是有所得的。大众部Mahāsāṃghika的《摩诃僧祇律》说:“世尊记王舍城韦提希子阿阇世王,于声闻优婆塞无根信中,最为第一”(10)。与大众部有关的‘增一阿含经’,说一切有部Sarvāstivādin的‘毘奈耶’,都说到阿阇世王闻法得无根信amūlakayā-śraddhā(11)。无根信,可能是有信心而还不怎么坚固的。犯极重恶业,听法、忏悔,还是有利益的。

开印法师 讲:

阿阇世王的“无根之信”

无根之信

《沙门果经》说,如果阿阇世王之前没有杀害父王,现在听了佛陀说法,就于座位上证得法眼。法眼(dhammacakkhu),觉音的注释说是“须陀洹道”(sotapattimagga)(23),增壹阿含说“应得初沙门果证”(24)意义相当。须陀洹道之后,就是初果。

听完了佛陀的开示,阿阇世王获得了什么利益呢?从《摩诃僧祇律》说“阿阇世王有杀父罪故,心常惊怖”(25)的这一番话,可以得知他自从杀父以来,心常惊怖,无论是白天或晚上都不能睡觉。现在佛陀面前真诚发露、忏悔,对三宝产生了强大的信心与恭敬心(26)。北传长阿含说“已拔重咎”,增壹阿含说是得了“无根之信”,这与《寂志果经》的“已得生忍”、“已住于法而不动转”及《阿阇世王经》说:“闻已则欢喜信忍”相当。不过,《阿阇世王经》换成了文殊师利在说法(27)。

增壹阿含的“无根之信”,汉译《阿毗昙婆沙论》卷五十四(《大正藏》卷28,页387)有过注解,如说:

“佛经说:阿阇世王成就无根信。
问曰:一切有为法皆有根,何故说阿阇世王信无根耶?
答曰:此信,以无见道根故。如说不坏智相应信,以见道为根,彼无见道根,故言无根,而有与见道相似信为根。”

南传注释也说:他对佛陀、佛法及僧伽产生了信心,疏钞则又进一步分析这种信心属于是“智不相应”心(28)。无根之信,是没有了智相应(慧)为根的心。信,是十九种遍一切善心的心所,任何一种善心都一定有信,但未必有慧,具有慧根的是三因心。因此,少了慧根的二因心,不论这种心发生在异熟或速行里的作用都一样,即无法转起上二界(色、无色界)的禅那心、道心及果心。

见道相似信

最后,阿阇世王在闻佛说法之后,虽不在座上得法眼(须陀洹道智,或初果),但也成就了“无根之信”,这又何尝不是另类的现报呢。


Russ:

开印师有说过简短版的 不与智相应的信


DL:

《阿毘昙毘婆沙论》卷54〈智犍度 3〉:“佛经说阿阇世王。成就无根信。问曰。一切有为法皆有根。何故说阿阇世王信无根耶。答曰。此信以无见道根故。如说不坏智相应信。以见道为根。彼无见道根故言无根。而有与见道相似信为根。复次无无漏智善根故言无根。无漏信以无漏智无漏善根为根。彼不得无漏智。亦不得无漏善根。而得与无漏相似信。复次阿阇世王。不久供养佛。亦不亲近诸有德比丘。而得如是信。若于楼观象马之上。见佛世尊。即前向佛。以身投地。身无苦痛。是无根信力。亦是佛之威神。是故名无根信。复次此信无相似因。无有法与彼信作相似因者。如干树无根。彼信亦尔。故名无根。复次虽有此信。不免恶道。故名无根信”(CBETA, T28, no. 1546, p. 387, b6-19)


David Chiou:

“五根”包含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他们如同根生茎叶般能增上其他善法,因此称为“根”。五根中通常先起信根,相信佛陀、佛法,而会精进学佛,也就是精进根,像这样次第生起五根。

阿阇世王追随提婆达兜,犯杀父的五逆重罪,必堕无间地狱,在信佛前可说没有信、精进、念、定、慧等善根能救他出地狱,但在见佛后对佛陀起了信心,缺乏善根仍信佛,即是从无根的状态产生信根,而能增上其他善法,可称为“无根信”。


Cathy:

佛光大辞典 (慈怡法师主编)

无根信

初不知恭敬佛、法、僧三宝之无根(无善根)者,后因蒙佛力而生起信心,称为无根信。又造五逆极重罪,无善根可以解救,命终必趣无间地狱者,若殷重忏悔,更不重造,并净信三宝成就信根者,亦称为无根信。如阿阇世王。〔增一阿含经卷三、卷三十九〕 p5106


DL:

《大般涅槃经》卷20〈梵行品 8〉:“无根者,我初不知恭敬如来,不信法、僧,是名无根。”(CBETA, T12, no. 374, p. 484, c11-12)

《大般涅槃经疏》卷19〈梵行品 20〉:“无根信者。本时五根未立今遂得信故曰无根”(CBETA, T38, no. 1767, p. 151, c21-22)


阿建:

我的疑问,阿阇世王信佛前,完全没有五根吗?

还是说,五根是限定于 佛法内的

世俗的信进念定慧不算。不然我觉得一个人累世多少会有一些善业。

我猜想:累世多少有一点佛法的五根,例如见过久远前的佛之类的。不过只是猜想,经文不明确

没有佛法内的善根 或是 累世完全没有善根?

但如果限定在此世的五根,问题就会解决了


Cathy:

阿阇世王是造五逆极重罪,“无善根可以解”救,命终必趣无间地狱者,但因殷重忏悔,才成就无根信


David Chiou:

五根的确定义在三宝内的善根,信根专指对佛法僧戒的信心。根据《杂阿含经》卷二十六,五根的定义如下:

  1. 信根:信心,以四不坏净为代表:对佛、法、僧、戒的坚固信心。
  2. 精进根:(由于信佛法,)勇猛精勤修行,以四正断为代表: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
  3. 念根:(由于精进修行,)修习念处而不忘,以四念处为代表:身身观念处、受受观念处、心心观念处、法法观念处。
  4. 定根:(由于修习念处,)入定而不散乱,以四禅为代表: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
  5. 慧根:(基于定而生起)智慧,以四圣谛为代表: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agama1/什麼是_無根信.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10/23 14:14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1396813392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