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294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无明覆、爱缘系,得此识身内有此识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缘生触。此六触入所触,愚痴无闻凡夫苦乐受觉,因起种种云何为六?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若黠慧者无明覆,爱缘系得此识身。如是内有识身,外有名色,此二缘生六触入处六触所触故,智者生苦乐受觉,因起种种。何等为六?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愚夫、黠慧彼于我所修诸梵行者,有何差别?”

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愿演说,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诸比丘!彼愚痴无闻凡夫无明所覆,爱缘所系,得此识身,彼无明不断,爱缘不尽,身坏命终,还复受身;还受身故,不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以者何?此愚痴凡夫本不修梵行,向正尽苦,究竟苦边故,是故身坏命终,还复受身;还受身故,不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若黠慧者无明所覆,爱缘所系,得此识身,彼无明断,爱缘尽;无明断,爱缘尽故,身坏命终,更不复受;不更受故,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以者何?彼先修梵行,正向尽苦,究竟苦边故,是故彼身坏命终,更不复受;更不受故,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是名凡夫及黠慧者,彼于我所修诸梵行,种种差别。”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无“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唯”,宋、元、明三本作“惟”。

宋、元二本无“所”字。

[注解]

识身:有识的身体,即身与心。

内有此识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缘生触:在内有这个有识的身体,在外有名色(的境界),这身内和外境两者的因缘而接触。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依此身与外之名色,如是依此二者,有触”。

六触入:“六触入处”的略称。由“六触”进入身心的管道,常特指六触使人心意动摇、产生贪爱。六触是“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这里的“触”特指感官、外境、识,三者接触,是十二因缘之一。

因起种种:因而生起种种(的身心)。相当的南传经文没这四个字。

黠慧:聪明有智慧。“黠”读音同“狭”,聪明的意思。

彼于我所修诸梵行:他们在我(佛陀)这边作各种清净的修行。在此特指前述的“黠慧”的人。

法根、法眼、法依:佛法的根源,佛法的导引,佛法的依归。

受身:(陷于轮回而)投生。又译为“受生”。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对应到十二因缘的识、名色、六入处、触这几支

本经所说:“无明覆,爱缘系得此识身,内有此识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缘生触”包含了十二因缘的无明、行(爱缘系)、识、名色、六入处(在身内)、触这几支。

本卷第284经:“其心驱驰,追逐名色,名色缘六入处,六入处缘触”包含了十二因缘的识、名色、六入处、触这几支。

这些经文将“名色”解释为可追逐的、身外的,也就是可以对应感知到的“六境”:色境、声境、香境、味境、触境、法境。前五者是物质的,也就是“色”,第六个“法境”是心理的,也就是“名”,因此“六境”也是一种“名色”。

《杂阿含经》卷三第68经等许多经都说“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尤其在十二因缘相关经文反复提及,但这个过程是对应到当下身心的十二因缘的哪几支?由于名色可对应到六境,而能合理推测根、境、识和合生触的过程可对应到识、名色、六入处、触这几支,如下图所示。

自此,对相关经文已熟悉的同学,就可找出当下的身心的十二因缘各支之间的关系,可由哪些《杂阿含经》经文对应解说了。

不过,在根、境、识和合生触的过程中,识是在六入处及名色之后,为什么十二因缘中 (3) 识是在 (4) 名色 (5) 六入处之前呢?这个议题牵涉到较复杂的逻辑,可参考卷十五第366经的“读经拾得”,或本经的“进阶辨正”。

[进阶辨正]

回到《杂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