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366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毘婆尸佛ⓐ①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作如是念:‘一切世间皆入生死,自生自熟,自灭自没,而彼众生于老死之上出世间道不如实知。’
逆观十二因缘即自观察:‘何缘有此老死?’如是正思惟②观察,得如实无间等起知:‘有生故有ⓑ此老死,缘生故有老死。’
复正思惟:‘何缘故有此生?’寻复正思惟,无间等起知:‘缘有故有生。’
寻复正思惟:‘何缘故有有?’寻复正思惟,如实无间等起知:‘有取故有有。’
寻复正思惟:‘何缘故有取?’寻复正思惟,如实无间等起观察:‘取法味着顾念,缘触爱所增长③。’
当知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集。
譬如缘油炷而然灯,彼时时增油治炷,彼灯常明,炽然不息……”如前来叹譬④、城譬⑤广说。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毘婆尸佛,如是尸弃佛、毘湿波浮佛、迦罗迦孙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叶佛ⓒ⑥,皆如是说。
[校勘]
ⓐ “毘婆尸”,巴利本作 Vipassin。
ⓑ “有”,宋、元、明三本作“言”。
ⓒ “尸弃佛,毘湿波浮佛,迦罗迦孙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叶佛”,巴利本作 Sikhī, Vessabhū, Kakusandha Koṇāgamana, Kassapa。
[注解]
① 毘婆尸佛:过去七佛中,第一位的佛名。
② 正思惟:正确地思惟;如理地思惟。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如理作意”。
③ 取法味着顾念,缘触爱所增长:执取,就是贪著滋味而爱顾、眷念,会由于六触所缘生的爱而增长。
④ 来叹譬:即《杂阿含经》卷十二第288经。
⑤ 城譬:即《杂阿含经》卷十二第287经。
⑥ 尸弃佛、毘湿波浮佛、迦罗迦孙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叶佛:过去七佛中,第二至六位的佛名,第七位即是释迦牟尼佛。
[对应经典]
-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因缘相应12〉第4~9经。
- 《杂阿含经》梵文残卷 SF 254。
- 《杂阿含经》梵文残卷 SF 255。
[读经拾得]
- 十二因缘中为何识在名色和六入处前?
常有同学提问:“就当下的缘起(而非三世轮回)来看十二因缘,《杂阿含经》卷三第68经等许多经都说‘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在此过程中‘识’是排在‘眼’(属于六入处)、‘色’(属于名色)之后,但为什么十二因缘中 (3) 识是在 (4) 名色 (5) 六入处之前?”
这个议题可分三点来说明:
一、立体的关系压成一直线来表达
十二因缘的重点在于所有事物都是相倚而生、因缘而生,只有缘生缘灭的过程,其中无我、无我所;学习十二因缘的目的,则是为了明白改变条件、断除十二因缘锁链才能不受苦果。
十二因缘从第一支数到第十二支的线性、直线的次序,只是因缘的一种呈现方式、一种简化的表达。实际上十二因缘的关系可说是立体的,时常是多支一起连动,而不单只与前一支、后一支互动而已,详见《杂阿含经》卷二、三的相关经文。把立体的连动关系压成一直线来表达,自然会有过度简化的地方。
二、“识”和“名色”辗转相依
卷十二第288经表示:“识缘名色亦复如是,展转相依,而得生长。”(CBETA, T02, no. 99, p. 81, b8) 也可参考卷二第39经深入分析“四识住”。
经上说“识”和“名色”是“辗转相依”,因此有时说“名色”在“识”之前、有时会说“识”在“名色”之前,都只是因为观察角度不同。
比喻来说,一个圆圈上 A 与 B 两个点,既可以说 A 点在 B 点之前,也可以说 A 点在 B 点之后,只是观察角度的不同。不过要特别注意“识”与“名色”每一次的辗转相依都会生出新的“名色”和“识”,并没有一个不变的“识”生出另一个不变的“名色”,因此也是无常的。图解如下:
名色1生识1 → 识1生名色2 → 名色2生识2 → 识2生名色3 ……
“名色”和“识”是不断刹那地相生然后灭去,所以《杂阿含经》卷十三第335经说“此阴灭已,异阴相续”(CBETA, T02, no. 99, p. 92, c16-19),只有因缘的生灭,而没有不变的实体。
三、逆顺观察十二因缘,而先见六入处
为什么在十二因缘中,(5)六入处会是在(3)识和(4)名色之后?
如前所说,十二因缘直线的次序只是因缘的一种呈现方式、一种简化的表达,因此(5)六入处在(3)识和(4)名色之后,也只是其中一种次序。但这种次序的由来为何?
本经、卷十二第285~287经、《长阿含经》卷十第13经大缘方便经等许多经典都记载,十二因缘是佛陀证道前反推回去的,也就是从谛观“老死”开始,然后一路往回找原因,由“老死”找到“生”,再由“生”往前找到“有”,再找到“取”…… 由这个顺序一路往前找,最后找到“无明”是始作俑者。卷十二第291、292经中,佛陀教导比丘如何思惟与观察苦的来源,也是逆着从“老死”开始回推,最后找到“无明”。
因此发掘十二因缘时,是先作逆观察、再作顺观察。所以《阿含经》中都是写“逆顺观察十二因缘”、“逆顺观察十二缘起”,而不是写“顺逆观察十二缘起”。
为什么“从后面往前推”的次第,会影响到十二因缘中“六入处”等支的次序呢?因为在这过程中有的人可能比较容易先找到“六入处”,然后找到“名色”,接着才观察到“识”:
首先参考《杂阿含经》卷十二第294经:“愚痴无闻凡夫无明覆、爱缘系,得此识身。内有此识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缘生触。此六触入所触,愚痴无闻凡夫苦乐受觉,因起种种。云何为六?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
此经中各支的次第也和“缘眼、色,生眼识”的顺序稍有不同,可见不须太执著十二因缘的直线次序。也可注意此经在讲“识身”与“名色”因缘生“触”时,特别提到眼、耳、鼻、舌、身、意,经中称呼“六识”是“眼识”等六识而不是“色识”等六识,“六触”是“眼触”等六触而不是“色触”等六触,可见“六入处”是“六入处、六境、六识”三者当中蛮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
因此佛陀在未成佛前,静坐观察什么是“老死”的原因?“生”。
什么是“生”的原因?“有”(出生前的积集业力)。
什么是“有”的原因?“取”(执取)。
什么是“取”的原因?“爱”(贪爱)。
什么是“爱”的原因?“受”(感受)。
什么是“受”的原因?“触”(接触)。
“触”是从“六入处、六境、六识”三事和合来的。但是在实修时,逆观会先观到“六入处、六境、六识”的哪个?
有人会先观到“六入处”,也就是前面所提到这三事和合当中可能最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一方面,触、受、爱、取、有等等都是在“身内”的,因此从“触”往前找,在身内的“六入处”容易较包含“外境”的“名色”来得先找到。另一方面,“六入处”是比“六识”来得具体的目标,因此有人会先观察到“六入处”。
因此,虽然若根据《杂阿含经》普遍的“缘眼、色,生眼识”说法,“六入处”似乎要摆在“名色”和“识”的前面,但由于十二因缘是从后面往前推的,有人会先观察到“六入处”,在此情况下“六入处”在十二因缘中是可以在离“触”较近的位置。
这不是唯一的选择,毕竟“六入处”、“六境”、“六识”三者都可以接着“触”被观察到;把立体的东西压成一直线,自然只能保留一种顺序,不代表其它的顺序不对。
继续推:
什么是“触”的原因?在“六入处”发生。
“六入处”和“名色”、“识”三者和合才有“触”,且“名色”、“识”是辗转相依(观到一个循环)。
那是什么造成这个循环?这个循环就是一种业力,“造业”(“行”)造成了这个循环。
为什么会造业?由于“无明”。
自此,十二因缘逆推完成。逆推出十二因缘,就可以顺着开始灭,从“无明”开始灭,一路灭到“老病死忧悲恼苦”,佛陀成等正觉,广度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