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914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摩竭提国人间游行,与千二百五十比丘、千优婆塞、五百乞残食人,从城至城,从聚落至聚落,人间游行,至那罗聚落好衣菴罗中。

时,有刀师氏聚落主是尼揵弟子,诣尼揵所,礼尼揵足,退坐一面。

尔时,尼揵语刀师氏聚落主:“汝能共沙门瞿昙作蒺䔧论,令沙门瞿昙不得语、不得不语耶?”

聚落主言:“阿梨!我立何等论为蒺䔧[*]论,令沙门瞿昙不得语、不得不语?”

尼揵语聚落主言:“汝往诣沙门瞿昙所,作是问:‘瞿昙!常愿欲令诸家福利具足增长,作如是愿、如是说不?’若答汝言不者,汝当问言:‘沙门瞿昙!与凡愚夫有何等异?’若言有愿有说者,当复问言:‘沙门瞿昙!若有如是愿、如是说者,今云何于饥馑世,游行人间,将诸大众千二百五十比丘、千优婆塞、五百乞残食人,从城至城,从村至村,损费世间,如大雨雹雨已,乃是减损,非增益也。瞿昙所说,殊不相应,不类、不似,前后相违。’如是。聚落主!是名蒺䔧论,令彼沙门瞿昙不得语、不得不语。”

尔时,刀师氏聚落主受尼揵劝教已,诣佛所恭敬问讯,恭敬问讯已,退坐一面,白佛:“瞿昙!常欲愿令诸家福利增长不?”

佛告聚落主:“如来长夜欲令诸家福利增长,亦常作是说。”

聚落主言:“若如是者,云何瞿昙于饥馑世,人间乞食,将诸大众……”乃至“不似、不类,前后相违?”

佛告聚落主:“我忆九十一劫以来,不见一人施一比丘,有尽有减。聚落主! 汝观富有是布施的果报今日有人家大富,多钱财、多眷属、多仆从,当知其家长夜好施,真实寂止,故致斯福利。聚落主!有八因缘,令人损减福利不增。何等为八?损财的九种原因王所逼、贼所劫、火所焚、水所漂、藏自消减抵债不还怨憎残破恶子费用,有是八种为钱财难聚。聚落主!我说无常为第九句。如是,聚落主!汝舍九因九缘,而言沙门瞿昙破坏他家,不舍恶言,不舍恶见,如铁枪投水,身坏命终,生地狱中。”

时,刀师氏聚落主心生恐怖,身毛皆竖,白佛言:“世尊!我今悔过。如愚、如痴,不善、不辩,于瞿昙所,不实欺诳,虚说妄语。”

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坐起去。

[校勘]

“那罗聚落好衣菴罗园”,巴利本作 Nālandāyam Pāvārikambavane。

“刀师氏”,巴利本作 Asibandhakaputta。

“尼揵”,巴利本作 Nigaṇṭha Nātaputta。

“䔧”,圣本作“梨”。[*]

“损”,大正藏原为“捐”,今依据前后文改作“损”。

宋、元、明、圣四本无“聚”字。

“生”,宋、元、明三本作“至”。

[注解]

摩竭提: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恒河中游南岸地区。另译为“摩竭陀”。

乞残食人:乞丐。

那罗聚落:摩揭提国的村名,位于王舍城北方约十公里,今日印度比哈尔邦的巴罗贡村。又译为“那罗揵陀”、“那烂陀”。

菴罗:芒果。

尼揵:外道六师之一,耆那教的创始人。主张苦乐、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须以苦行偿还,要脱离轮回,必须修苦行,等苦行成就、旧业消灭,新业不生时,生命就回复清净,舍离肉体、获得解脱。此派与外道其余五师相比,较类似佛教,但主张命与非命二元论,而不是因缘论,所主张的极端苦行也是佛教所反对的。又译为“尼犍”、“尼揵子”、“尼揵若提子”、“尼揵陀若提子”。

蒺䔧 蒺䔧论:“蒺䔧”是草本植物名,果实坚硬带刺,易刺伤人,用以比喻辩论方法能令人感到棘手,左右为难。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二种论”,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两难问题”。

不得语、不得不语: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左右为难。

阿梨:老师;师长;阿阇梨。

九十一劫以来:过去的七佛以来;有史以来。按:过去七佛的第一位毘婆尸佛,出世于九十一劫前。

有尽有减:造成穷困、减损。

长夜好施,真实寂止:长时间以来喜好布施,真正地寂静安定。按:行善、持戒、修定可以获得天福;“好施”而行善,持戒修定可“真实寂止”,因此“长夜好施,真实寂止”可获大福报。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是富基业,有不从施而得者?不尽从施我,获斯果报”,相当的南传经文作“那些全部是布施生成的,同时也是真实(真理)生成的、沙门性生成的”。

藏自消减:藏起的财宝因腐化而消失、减少。

抵债不还:借钱给人但对方抵赖著不还钱;投资血本无归。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不解生业”,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差的企画与经营失败”。

怨憎残破:仇人来破坏。

恶子费用:不肖子女乱花钱。

身毛皆竖:全身的毛发都竖立起来。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乞食的利益

尼揵外道教唆有刀师氏聚落主,以一个似是而非的陷阱题来让佛陀无从回答。

这个问题是:“佛陀是否希望大众获得利益?”如果佛陀回答“不”,就不是什么好人。若回答“是”,就会被质疑:出家人靠乞食维生是否减少了在家人的食物供应,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从而陷入自相矛盾。

面对这陷阱题,佛陀坦然应对,直接表明自己确实希望大众能够获得利益。同时指出,在家人供养出家人,不仅不损害利益,反而能借由布施获得福报,这对在家人具有深远的好处。这是不只看眼前利益,还看长远的利益,而有的正确因果观。

  • 如何不损财

本经提到九种损财的原因,至今仍常造成损失,要存钱维生就得留意守护好财物。

本经的“抵债不还”在现代相当于投资血本无归,所谓投资一定有风险。另一方面,纵使钱存在银行,仍会由于通货膨胀而渐渐贬值,也算是一种“藏自消减”。若国家进行量化宽松(QE)大举印钞票,更会造成储蓄贬值,等于是政府变相惩罚存钱的人,或许也算是一种“王所逼”,让钱越存越薄。

有什么投资或储蓄是不会贬值的?

答案是清净(不带烦恼)的布施。《杂阿含经》卷三十六第999经、卷四十八第1291经以及《相应部尼柯耶》〈诸天相应1〉第41经燃烧经等经都表示一切的财产无法带到来世,除了当中拿来清净布施的善业。本经也提到布施能带来富有的果报。

就更长远来看,福报虽然能带到来生,仍会由于“无常”而逐渐耗尽,如本经所说第九种损财的原因。三界如火宅,究竟解脱才能得到没有保存期限的安乐。

[进阶辨正]

回到《杂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