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932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迦毘罗卫国尼拘律园中。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为世尊缝衣。
时,释氏摩诃男闻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为世尊缝衣,世尊不久三月安居讫①,作衣②竟,持衣钵,人间游行③。闻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四体不摄,迷于四方,闻法悉忘④,以闻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为世尊缝衣,世尊不久安居讫,作衣竟,持衣钵,人间游行,是故我今思惟:‘何时当复得见世尊及诸知识比丘?’”
佛告摩诃男:“汝正使⑤见世尊、不见世尊,见诸知识比丘及与不见,但依五法修六念当念于五法⑥,精勤修习。摩诃男!当以正信为主,非不正信;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慧具足为本,非不智慧。如是,摩诃男!依此五法,修六念处⑦。何等为六?此摩诃男,念如来,当如是念,如来、应、等正觉……乃至佛世尊。当念法、僧、戒、施、天事,乃至自行得智慧。如是,摩诃男!圣弟子成就十一法⑧者,则为学迹⑨,终不腐败,堪任知ⓐ见、堪任决定,住甘露⑩门,近于甘露,不能一切疾得甘露涅槃⑪。
“譬如伏ⓑ鸡伏[*]其卵⑫,或五或十,随时消息⑬,爱护将养,正复⑭中间放逸,犹能以爪以口啄卵,得生其子⑮。所以者何?以彼鸡母初随时消息,善爱护故。如是圣弟子成就十一法者,住于学迹,终不腐败……乃至不能一切ⓒ疾得甘露涅槃。”
佛说此经已,摩诃男释氏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 “知”,宋、元、明、圣四本作“智”。
ⓑ “伏”,宋、元、明三本作“菢”。[*]
ⓒ “切”,宋、元、明三本作“切法”。
[注解]
① 三月安居讫:结束了三个月的结夏安居。结夏安居是在印度夏季三个月的雨季中,出家众禁止外出而聚居一处以致力修行。
② 作衣:缝制衣物。
③ 人间游行:游历各个地方,随缘度化。也称作“游行人间”、“游行”、“行脚”。
④ 四体不摄,迷于四方,闻法悉忘:悲伤到觉得四肢沉重难以控制,分不清楚四方,听的法都忘了。意指听说佛陀要离开,不知何时能再见到佛陀而很悲伤。
⑤ 正使:纵使。
⑥ 五法:信、戒、闻、施、慧,即俗称的“在家五法”(优秀的在家佛教徒应该具足的五个条件)。
⑦ 六念处: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又译为“六念”、“六随念”。
⑧ 十一法:即“五法”(信、戒、闻、施、慧)加上“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⑨ 学迹:已见圣道足迹的有学人(初果至三果的圣者)。又译为“学见迹”。
⑩ 甘露:印度传说中的不死药,譬喻佛所教授的解脱法门,因为解脱的圣者不生,不生因而不死。
⑪ 不能一切疾得甘露涅槃:不见得都能非常快速地证得涅槃。按:这段是说成就十一法而如母鸡孵蛋般不问得失而持续精进修行的人,迟早能证得涅槃,虽然不应期望一定能很快地证得涅槃。
⑫ 伏鸡伏其卵:母鸡孵蛋。
⑬ 消息:照顾。
⑭ 正复:即使。
⑮ 犹能以爪以口啄卵,得生其子:小鸡从蛋内破壳遇上困难时,母鸡仍有机会以爪子或嘴啄蛋壳,帮助小鸡破壳而出。按:小鸡破蛋时,可能因为蛋内气室过小或胎位不正,而没有足够的氧气及时间破蛋,当小鸡在蛋内缺氧时会急速鸣叫,挣扎着想立刻破壳,警觉性高的母鸡能及时从外面啄破蛋壳,帮助小鸡破壳而出,以避免小鸡在蛋内窒息而死。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见不见得到佛,都应依五法修六念
佛陀在迦毘罗卫国结夏安居的三个月期间,释氏摩诃男可以时常拜见佛陀,但等到结夏安居结束,佛陀要离开以游历各个地方而随缘度化时,释氏摩诃男反而为佛陀的离开而悲伤。
这时佛陀就教导释氏摩诃男:不管见不见得到佛陀或僧众,应该要修习五法(信、戒、闻、施、慧),并进而修习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对照《杂阿含经》卷三十第854经:“如来出世及不出世,法性常住”,如今虽然佛陀已入灭,佛弟子若能遵循佛陀的教诲修习多修习,成就五法及六念,还是能证涅槃。
另外,本经和《杂阿含经》卷三十第858经非常相近,第858经说不管见不见得到佛陀及善知识,应随时修习六念,本经则说应依五法修六念。
- 修习六念要以什么步骤或方法?
六念的方法很多,以念佛为例,最常见的即有持名念佛、观想念佛等等,因此常有人问怎么样的步骤或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由本经可知,佛陀教导弟子在日常生活中即可修六念,因此不要把六念当成照表操课的“技术”,而是要先培养六念的“态度”。例如念佛的重点是在日常生活中时常能有对佛陀的忆念和景仰,至于用什么步骤来念佛这些技术细节则是其次,只要一个方法能协助自己时常忆起对佛陀的景仰就是好方法,也因此每个人最适合的方法不见得相同。如果太在意步骤等技术细节,只着重机械性重复某些步骤,心却是麻痹的,修行就比较难有所进展。到头来,六念不外乎心(念)。
同时,本经也表示要依信、戒、闻、施、慧这五法来修习六念。五法有助于正确地修习六念,避免修错方向,例如盲信鬼神当作念佛、将附佛外道当作僧宝、依戒禁取见而念戒之类误入歧途的状况。
- 母鸡孵蛋的譬喻
本经以母鸡孵蛋譬喻成就五法及六念的人,这譬喻也用在其他经中,比喻勤修佛法,例如:
- 《杂阿含经》卷十第263经:“何所修习?谓修念处、正勤、如意足、根、力、觉、道,如彼伏鸡善养其子,随时荫馏,冷暖得所,正复不欲令子方便自啄卵出,然其诸子自能方便安隐出㲉。”
- 《杂阿含经》卷二十九第827经:“譬如,比丘!伏鸡生卵,若十乃至十二,随时消息,冷暖爱护。彼伏鸡不作是念:‘我今日,若明日、后日,当以口啄,若以爪刮,令其儿安隐得生。’然其伏鸡善伏其子,爱护随时,其子自然安隐得生。如是,比丘善学三学,随其时节,自得不起诸漏,心善解脱。”
- 《中阿含经》卷五十六〈晡利多品3〉第206经心秽经:“犹如鸡生十卵,或十二,随时覆盖,随时温暖,随时看视,鸡设有放逸者,彼中或鸡子以𭪿以足,啄破其卵,自安隐出者,彼为第一。如是比丘成就此堪任等十五法自受者,必知必见,必正尽觉,必至甘露门,近住涅槃,我说无不得至涅槃。”
这些譬喻都是讲述母鸡有耐心地时时照顾鸡蛋,假以时日,小鸡自然会破壳而出,在这之前母鸡干着急也没有用。同样地,修行人要有耐心地勤修佛法,假以时日,终究会得到果证。
相较于前述三经,本经的譬喻中多了这句:“正复中间放逸,犹能以爪以口啄卵,得生其子。”
这个叙述乍看之下较为突兀,母鸡怎么可能啄鸡蛋来帮小鸡孵化?但若对孵蛋有所研究,就能理解这个描述的合理性:小鸡从蛋内破壳遇上困难时,母鸡仍有机会以爪子或嘴啄蛋壳,帮助小鸡破壳而出。
鸡胚发育到孵化的前一天,小鸡会在蛋壳内啄破气室的薄膜,开始呼吸气室内的氧气。如果气室过小则氧气不够,或是胎位不正则啄不到气室而窒息。当小鸡在蛋内缺氧时会急速鸣叫,挣扎着想立刻破壳,警觉性高的母鸡能及时从外面啄破蛋壳,帮助小鸡破壳而出,以避免小鸡在蛋内窒息而死。
母鸡若在孵蛋期间疏于照顾,“中间放逸”,会增加气室过小或胎位不正的几率。但如果母鸡能够“随时消息,善爱护”,还有机会在最后的破壳阶段及时“以爪以口啄卵”,试着补救。
前述三则经文的母鸡孵蛋譬喻中都没有这个叙述,只有本经这么说,可能是因为前述三则经文都是佛陀向出家人的开示,而本经是佛陀特别为在家人释氏摩诃男的开示。在家学佛容易受到外缘的影响而“中间放逸”,但若能“随时消息,善爱护”,修习在家五法和六念,就能试着补救。